家乡的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小镇,一曰马山,一曰王店。小时候,这两个小镇就是我们家乡人民的两座城,人们田里农闲时节,就会去这两个城赶集,也可以称为进城。

两个小镇各有特色,据大人研究,王店肉贵,菜便宜,马山是菜贵,肉便宜。实际上价钱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他们怎么研究到的。不知哪一辈传下来的规矩,两座城各有背集,丰集。具体这样分吧,比如说单双日,单日是马上丰集,王店背集,双日相反。与是,在印象中传统的乡村生活中(我指的是打工潮兴起之前,老中青幼都相守在家的日子),人们出去赶集都要掐指一算,哪边丰集就往哪去,因为小商贩都在丰集,背集基本上是没什么人的。但也有例外,比如说赶上庙会,两座城的人气庙会有马山的正月十九会,小满会,王店有个什么四月二十会什么的。这些庙会不知是什么时候哪一辈因为什么事定下来的,但是人们世世代代相传,遵守,并用超高的人气去执行。

记忆中,小时候我家养牛,起初是没有牛的,有一天,父亲要去马山买牛,一般大人赶集小孩都是要吵着跟着去的,当然是图那有好吃的和好玩的。马山的牛市那时在河堤,那时是一片树林,人带着牛在树林间三三两两分布,卖牛的和买牛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户,也有不少牛经济(现在应该叫中介了)穿插其中。买牛绝对是技术活,需要有中医望闻问切的技艺,印象中,买牛的往往拿鞭子抽一下,牛就走两步,牛经济会对牛的表现进行解读,提供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如牛的年纪,健康情况,生育能力等供买牛的参考。然后进入议价环节,这个我印象最深,买卖双方把手握在一起,两只握在一起的手要伸在袖筒内,不能让第三方看到,双方通过各自的手势获得对方报价,确定能否成交。至于什么手势代表什么价,好像也是约定俗成的,大人都懂得。很快,经过一番比划,牛就到了我们家。然后就是牵牛回家了,当然少不了给我们小孩买美食了,马山的油条,王店的火烧都是小孩子的最爱。

后来,这头牛我家养了几年,下了牛犊,后来又被父亲拉着去卖了,这次是另一座城,王店。王店的牛市我记不起什么样子,也是一番望闻问切,数据分析,比划价格,最后一个人把我家的牛牵走了,我还追着追了一会,父亲给我买了王店的火烧,然后我们就回家了。

在前打工时代,两座城就是家乡人生活的差不多全部了,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能在那置办到,城里的学校,医院,等能满足人们生老病死,居家生活的一切需要。宁静的乡村生活就在这两座城的维持下持续,一代又一代,直到打工时代的开启。年轻人都出去见了大城市,大世面,回来后不再屑于两个小镇的土气,狭小,低端,再加上春节外乡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两座城的人气也日渐下降,至于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我在此也只是想回忆下过去那份宁静的美好。

 

posted on 2017-11-16 09:16  xue123  阅读(2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