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Hash
GeoHash
Geohash is a latitude/longitude geocode system invented by Gustavo Niemeyer when writing the web service at geohash.org, and put into the public domain. It is a hierarchical spatial data structure which subdivides space into buckets of grid shape.
简单说,GeoHash是一个将经纬度信息编码成一个string的算法。从而便于储存、查找。
GeoHash算法的步骤
GeoHash对经度纬度分别编码,原理是迭代做二分,进而逼近真实值。
我们以纬度举例。
由于地球纬度区间是[-90,90],所以取区间中点pivot
。如果某地点P的纬度大于pivot
的值,则编码的第1位为1
,反之为0
。
然后缩小范围,迭代N次。得到最后的结果。
经度的范围是[-180, 180]。我们重复上面的过程,也可以得到经度编码。
最后我们把经度和纬度的编码进行交错组合,偶数位放经度,奇数位放纬度。得到最后的GeoHash编码。
例如,经纬度(57.64911,10.40744)
可以使用base32编码为 u4pruydqqvj
。
GeoHash算法的用途
由于GeoHash使用经纬度交错编码,所以我们使用某一个前辍,就可以划定一个经纬度范围。
如果我们对GeoHash编码这一列进行索引加速,则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查找到某一个范围内的所有grid,进而获得POI等信息。
GeoHash的压缩思想
GeoHash的交错编码为区间查找提供了遍历。而对经纬度的逼近编码则提供了非常好的压缩特性。
易得,一个点位于pivot
的左右/上下的机率是相同的。所以编码的每一位的信息量都是-logPr[s]
=>1bit
,达到了数据压缩的下限。
又由于二分逼近的良好性能,使得压缩/解压缩的速度可以达到极限。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POI不可能完全平均分布,所以GeoHash的压缩只是一种接近最优解的方案。但是由于二分逼近法带来的可索引性,GeoHash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一个精妙完美的设计了。
应用 - 拉取目标周围的POI
我们在一些LBS应用中,经常需要拉取某一点周围的POI。
假设我们将POI存储为一个pvlist
映射。并且获得了某点的GeoHash值。那么我们怎么取得周围的POI呢?
理想状态下,“附近的POI”都是在一个以某点为圆心的圆进行查找。但是由于GeoHash划分的范围是一个矩形,所以我们使用一个3×3
的大矩形来替代圆形范围。
其中3×3
矩形中最中间的矩形是我们确定的那个点。
然后,我们根据给出的半径r
确定GeoHash的精确度。使得我们的3×3
大矩形可以包含理想的圆形范围。
于是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找到某点GeoHash的8个临近的GeoHash。
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出,GeoHash的经纬度是分别编码的。以一个4×4
的地图为例。
这是在纬度上的划分。
可以看出,连续的GeoHash Grid
的纬度编码也是连续的。
经度同理。
所以我们只需要decode
我们的GeoHash编码,将longitude
和latitude
编码分别进行-1/+1
的操作就可以获得附近的POI的GeoHash码/前辍了。
总结
GeoHash的三个特性,可索引,压缩,便于存储。
还有,好久不写文了。
参考资料
- HBase in Action, Chpt. 8
- 深入搜索引擎, Chpt. 2
- GeoHash - Wikipedia
- GeoHash核心原理解析
- python-geohash
Comments
from:http://wizmann.tk/geo-hash-algorit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