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8 档案

Linux 最新SO_REUSEPORT特性
摘要:RST与epoll的EPOLLHUP事件 当socket的一端认为对方发来了一个不存在的4元组请求的时候,会回复一个RST响应,在epoll上会响应为EPOLLHUP事件,目前我已知的两种情况会发响应RST [1] 当客户端向一个没有在listen的服务器端口发送的connect的时候 服务器会返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01:58 zhangkele 阅读(2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五种I/O模型的学习
摘要:来自 http://www.52im.net/thread-1935-1-1.html 4、互联网服务端处理网络请求的原理 首先看看一个典型互联网服务端处理网络请求的典型过程:<ignore_js_op>由上图可以看到,主要处理步骤包括: 1)获取请求数据,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发出请求,服务器接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00:18 zhangkele 阅读(20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va_list arg_list va_start(arg_list, format) va_end( arg_list ) 原理的理解
摘要:1.在C中,当我们无法列出传递函数的所有实参的类型和数目时,可以用省略号指定参数表 void foo(...);void foo(parm_list,...); 这种方式和我们以前认识的不大一样,但我们要记住这是C中一种传参的形式,在后面我们就会用到它。 2.函数参数的传递原理 函数参数是以数据结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08 00:11 zhangkele 阅读(121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TCP Nagle算法以及延迟确认(即延迟回复ACK)的学习
摘要: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一个连TCP接会设置MSS参数,因此,TCP/IP希望每次都能够以MSS尺寸的数据块来发送数据)。 Nagle算法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07 01:27 zhangkele 阅读(14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tcp/ip 性能优化问题的思考学习
摘要: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用到的Dat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05 11:14 zhangkele 阅读(6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导航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