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软件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三重境界
2010-08-27 14:02 微软一点都不软 阅读(347)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10几年前,刚入IT行,与业界的一位前辈一起去亚信科技“应聘”。在不停地被鼓励打气时,还是略带自卑的说到“我们的情况肯定比不上你们这些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好多年的前辈的”。他沉默了一下,说道:“以后你会知道,这个行业做的人很多,做得精的很少。”当时的我对这句“做的人很多,做得精的很少”印象很深,但也很懵懂。
转眼间,10几年已经过去了,这句话时常萦绕在耳边,也引起了我对自己的反思:在过去的10来年里,先是从普通的程序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成为开发组长,然后不到半年成为开发部经理,懵懵懂懂间换了一家公司,一直工作到现在,而这8年时光更先是从普通的项目经理工作不到1年开始做实施部门的经理,5年后因工作需要继续做某些“重要项目”的项目经理,再又临时奉命继续管理某一个据说很“重要”的部门。来来回回间,自己到底有多少提高?是否始终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已?在这种“重复”当中,又悟到了些什么呢?
很清楚的一点是:工作上的混乱不堪绝对不能归结于环境的落后和愚蠢,更多的应该从自身的不足来找原因。执着的在一个行业发展才能不断积累,但一个行业也过于宽泛,必须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才好。然而,工作毕竟是工作,多年固定在一个行业已属不易,更何况是还尚不成熟的IT行业。想想周边熟识的人,有多少10几年专注在IT行业而没有该行的?在这其中又有多少能始终专注于技术而不去攀登“管理高峰”的?这专注IT行业的技术人员中有多少把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分析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呢?不是没有,但却是不多。
所谓的“全才”、“通才”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庸才”而已。而小到对一个软件开发组织,大到对整个IT产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创新能力的“专才”,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体制才是行业发展的最大桎梏。这其中原因颇多,本文不想讨论环境的原因,只想从个人“修炼”的境界来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瓶颈。
对于一个长期专注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人来讲,会对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持续发展而进行反思。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过于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久而久之就难以飞跃瓶颈了。还有一些人能够虚心听取意见,但好的地方看不出好,坏的地方看不出坏,找不到提高的着力点。也有些人,看得到差距,却做不到位,所以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综合的行业素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徘徊在一个水平。
总结起来,应用软件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需要三重境界。分别是“听得进去”、“看得出来”和“做得到位”。本文重点从这3个层面讨论一下应用软件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发展路线图。
第一重:“听得进去”
对于来自环境的不同意见甚至否定性意见,主观上要做到不反感,要能够全面、完整、准确的聆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闻过则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贯彻到行动中。这些意见或否定的信息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源动力。多数人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训练都能够到达这一重境界。
第二重:“看得出来”
这里举个例子,就拿技术文档或代码设计而言,多数情况下确实是看不出自己写的有多差,而好的文档或代码看不出写得有多好。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怎么能谈得上提高呢?经过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能够敏锐的发现相应的技术文献和系统代码的优点,以及自己工作成果的不足。这时就上升到了第二重境界。
第三重:“做得到位”
这一步最难,正所谓“知难行也难”。能够听取到宝贵意见,能够分辨出优势和差距,但改进到位却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课题。因为要克服个性上的不利因素乃至工作习惯上的行为惯性,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决心。好的意见和思想得到好而准确的贯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懈的努力。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做得到位”这一点是对自己能力提升产生实质价值的关键所在,前两重境界只是必要件,而以前两重境界为基础的第三重境界才是充要件。
如果能做到第三重境界,那么恭喜你^_^,因为已经达到“持续改进”的境界了。
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starcloud于北京
20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