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讲方法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说:"学习,谁不会?"的确,学习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是一张真正的白纸,我们靠学习的本能,学会了走路、说话、穿衣服……后来,我们上学了,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的学习能力却好像越来越差了,习惯了被别人喂饱,似乎忘记了怎么来自己觅食。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正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才让它显得愈加珍贵。

在学校里我们基本上是被动式学习,走出了象牙塔之后,不会有人主动教我们,也不会再有人对我们负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主动地学习。所谓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几年前,曾有一本风靡管理界的书,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一个公司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众所周知,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据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毕业之后的2年内,有效的不过剩下5%,更何况我们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轨。我们赖以立足的,不在于我们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我们有多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心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说明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了。

我刚出道的时候,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有一次我向主管抱怨道:"现在的书真贵啊,这点工资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买书了!"主管对我说:"不要吝惜买书的钱,宁可忍着不吃饭,也不要忍着不买书,因为买书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了。"

主管的话让我非常震动。后来,我看到喜欢的书时,再也没有手软过。我不断地学习,开发能力不断地提高,工资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一年后,我一个月工资的涨幅,就足够买两年的书了。你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吗?

一本书,哪怕只有一页纸是有用的,它将产生的潜在价值,也会远远超过书本身的价格。当然,书不在多,踏踏实实消化掉一本好书,比泛泛而读10本普通书,要有价值得多。

 

十年前,我刚进入IT行业的时候,真是求知若渴,每星期都要往购书中心跑。可惜的是,那时给程序员看的书不像现在这么多,高质量的书就更少了。当时我印象中比较经典的书籍有《Windows程序设计》(Charles Petzold)、《COM本质论》、《Java编程思想》等,其他充斥书架的就是类似于《21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宝典》这样的书籍。

回首往昔,令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最有学习动力的时候,看的高质量的书籍太少,就好像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的是没营养的泡面。当然,这跟没有人指导也有很大的关系,独自一个人学习,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

软件开发方面的书籍,我大致将其分为三类。

一、浅显的入门类书籍

这类书的书名往往是《XXX从入门到精通》、《XXX开发实战》等。内容一般停留在控件使用、类库介绍的层面,较少有深刻的个人总结、心得体会。它们往往从软件的安装讲起,喜欢翻译帮助文件。有人批评这类书为烂书、毫无价值,这并不公平。至少我本人,也曾从这些书中学到东西。曾经大名鼎鼎的21天系列书,也有适合的人群的,只不过它一般也就只能看21天而已,过后就可以束之高阁了。这类书只适于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从中学到一些入门的招式。在刚起步的时候买上一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善于使用搜索引擎,基本上连这一本也可以省了。

二、国内外高手写的实战类书籍

这类书实战性很强,把技术及原理讲得很透彻。比如《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ndriod软件安全与逆向分析》、《SEO实战密码》、《深入浅出WPF》、《Hadoop技术内幕》等。以前这类书都是从国外翻译或从台湾引进,现在国内高手越来越多,出自国内作者的书也越来越多。这类书如果在你学习的每个方向看个两三本,并且通过实践消化掉,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三、国外大牛写的、揭露本质、有丰富思想的书

这类书就是所谓的经典书了,例如《代码大全》、《编程珠玑》、《设计模式》、《重构》、《代码整洁之道》等。经典书就像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朋友,它会给你启发,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这类书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看经典书永远是正确的选择,它绝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经典书是无数人沙里淘金帮你挑选过的结果。

然而,要吃透这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者需要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能充分消化经典书的人其实不多,这就好像饮酒,我作为一个新手无论如何也品不出葡萄名酒的醇香。在酒桌上,人人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当有人点评"这个酒不错"的时候,我只能无奈地羡慕嫉妒恨啊。

如果一本经典书你看得很辛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功力未够。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慢点来,不妨先将其束之高阁,多看看第二类高手写的实战型书籍,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来看经典,也许你会有大惊喜。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然而,若我们想在上班时挤出时间来学习的话,就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上班时间看书不但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而且非常吸引眼球,很快就会引起周遭的不爽。首先,老板心里不爽,他想:"我给你钱是让你来工作的,不是来学习的!"其次,同事们也不爽:"我们工作都做不完,瞧,这小子真闲呢!"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被众人排斥的异类。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工作已经做完了,经理没有安排,当然可以学习了",其实不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主动要工作,而不是被动地等工作。工作完成以后,你至少还可以:

1. 主动汇报给你的经理,请他来检查你的成果,并安排新的任务;

2. 如果公司这一段时间确实比较闲,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可以进行代码重构、优化;

3. 你还可以主动请缨,承担额外的工作或更艰巨的任务;

4. 如果一定要学习,也只能对着电脑屏幕来学习,纸质书最多只能拿来翻阅一下,而不能一直捧着,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我曾发现不少程序员在学习方面找不到方向,一会儿学学C#,一会儿学学Java,看了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又觉得该学C。这样左抓抓,右挠挠,只会让你觉得更痒。

学习最忌三心二意。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每门都学一点,还不如专心学好一个方向。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又该学哪个方向呢?难道只能跟着感觉走吗?

不!最实际的方向,应该跟着工作走。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把工作需要的技能熟练掌握。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弱相关的东西呢?是为了转行或跳槽吗?可是,如果我们连现在的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又怎么能保证到新的岗位、用新学的技能就可以做得更好呢?

学习与工作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钻研得更加深入。所谓"百招会不如一招绝",有了绝招,你还怕不能在"武林"立足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博学无比,最后还不是被只会一招六脉神剑的段誉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可以学得更快、更深入。因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立即在工作中运用,可以马上检验出学习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地牢固。

第三,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工作时间也就成了学习时间,这样就突破了三个8小时的限制。有人说,我们每天所有拥有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另外还有8小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工作和睡觉的两个8小时大家都一样,决定人生高度的是另外这个8小时。当我们把学习的焦点放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上时,工作时间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就成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重要。作为一个程序员,深入把握技术细节,是写出优质代码的保证。但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而言,知识的广度更显重要。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快速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在程序员通往项目经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是一张网,我们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要织这样一张网。我曾看过渔网的编织过程,渔网虽大,也是从一个结点起步,一个点一个点地编出来的,编织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根主线。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知识体系的大网也是由许多小的结点组成,要结这样一张网,只能由一个点起步,牵住一条主线,织出一个个的点,由点带出面,最后才能形成这张大网。

我曾经编写过一个网络信息采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从网站的信息列表中按字段设置采集信息,具有支持自定义字段、页面多级关联、下载附件、多数据库支持、可视化定义等特性(图2)。刚开始时,觉得这个软件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大的功能点而已,后来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关联着大量的知识。在开发过程中,我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对很多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研究,软件开发完成后,个人的知识体系网也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去学着弄一下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可见,工作过程中有问题是正常,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发生问题时,能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骨干。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千方百计回避问题,当上司安排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也是想尽办法推托。殊不知,对于个人而言,其实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往往那些愿意接受困难工作的人,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因为他们会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进步。

有一次,一位项目经理对我说:"有一个问题,客户有一台HP服务器要装磁盘阵列,没人会做,怎么办啊?"

"可以学啊,没有人愿意去吗?"

"我都问了,没人想去。"

"哦,正好明天我有时间,我也没装过磁盘阵列,那我明天去学着弄一下。"我说的是真心话。

第二天早上,当我准备出发时,项目经理告诉我不用我去了,因为项目组好几个同事都想去"学着弄一下"。

结果服务器很快就装好了,远远没有之前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嘛。更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会了怎么装磁盘阵列。

碰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吧,千万不要拒绝这个最好的学习机会!

 

经常思考总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好比一个学武之人,只习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难以成为真正的高手。

一个程序员从入门,到成为高手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顿悟。顿悟会让你跳出知识的丛林,一切豁然开朗,仿佛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一般奇妙。记得我有一次,顿悟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原来高级编程语言中的类库是封装了Windows API来实现的。"后来碰到一些自带类库无法实现的功能时,我就会想到,其实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 API来实现。利用这个思路,我解决了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很快获得提升。

顿悟非常可贵,但它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在经过一次次苦苦思索之后,灵光闪现的结果。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顿悟,则是内化知识的裂变链式反应,无数个知识点瞬间连接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克服"高原现象"

爱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瓶颈期,长时间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内心非常着急。

这种情况实际上正是由人的学习规律决定的一种"高原现象"。据研究,学习者在刚开始进步快,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图3)。

 

 

在我看来,高原期实质是一个消化期。由于前期的学习积累了太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大脑中乱作一团,还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它,让它融会贯通。经常思考总结可以帮你快速跨过高原期。

在处于高原期的时候,还可以换一个相关的方向来学习,例如编程语言学不下去了,你可以学习一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学不下去了,再换成数据库。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不但补齐了知识体系中的短板,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帮助你实现顿悟,跨过高原期。

 

学习要有好心态--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学习是心灵从外界获取养分的过程,除了要讲究方法,更要有好的心态。这就好像要吃饭一样,除了要有一副好牙,还要有一副好肠胃才行。如果肠胃不佳,要么没有食欲,要么就会消化不良。

一、学习要静心

急于求成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这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个程序员,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社会又是那样地浮躁,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样地不安全、不确定,似乎只有学得快一点,才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可是"欲速则不达"。想快快地学,往往会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方式,每一个点都没有吃透。心沉不下去,知识也会沉不下去。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只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

二、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也在不停地学习、进步,从"志于学"到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共花了55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程序员,更是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就像一个白色的圆圈,圈外则是黑暗的未知世界。圆圈越大,所接触到的黑暗部分就越多。我们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打破更多的黑暗,找到更多的光明。

三、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读了《乔布斯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实我更喜欢它更原生态的翻译"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还很饥饿和愚蠢,才会像没吃饱饭一样,由衷地渴求学习、爱上学习。

 

警惕成为"电脑呆子"

程序员本是非常聪明的一群人,可是在世人的眼里,却只会闷骚,不解风情,不懂人情世故,实在是不应该啊。

程序员眼中的自己

程序员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看看园子里的发言,码农、码畜、IT民工、苦逼、程序猿……这样的字眼俯拾皆是。

在网上曾经广为流传一首关于程序员的诗,模仿的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我们暂且称之为《程序员之歌》吧:

写字楼里写字间,写字间里程序员;程序人员写程序,又拿程序换酒钱。

酒醒只在网上坐,酒醉还来网下眠;酒醉酒醒日复日,网上网下年复年。

但愿老死电脑间,不愿鞠躬老板前;奔驰宝马贵者趣,公交自行程序员。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自己命太贱;君见满街漂亮妹,哪个归得程序员。

这首诗的作者不知姓甚名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名程序员,因为只有程序员才能这样生动地写出程序员的酸甜苦辣。从诗中可看出程序员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敬业、辛苦,每天的时间全部花在写程序和上网;思想单纯、清高不合群、自傲自恋;清贫不得志,自悲自叹。

别人眼中的程序员

在别人眼中程序员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在360公司网站有一个关于程序员形象的热帖,其中回帖的大部分都不是程序员,很多回复都非常生动,没有骂街,可以说比较客观。

总结一下,大家回复的情况大致如下:

外在形象

黑眼袋,红眼圈,睡眠不足,瘦小,邋遢,带眼镜。

工作方面

富有钻研精神,是技术方面的高手,没有时间概念,加班多,辛苦劳累,工作认真严谨,懂制作软件却不懂如何让软件运行得更好。

生活方面

电脑前潇洒自如,世人前胆小腼腆。聪明,思维敏捷,生活刻板。

性格方面

"闷骚"这个词不好听,但还是蛮准确的:程序员大多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但内心却很丰富。性格腼腆甚至孤僻,圈子小,爱憎分明,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思维方式

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思维方式,逻辑灵敏而严谨,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攻克解决问题。善于找别人的问题,却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善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综合起来,程序员在世人眼中大抵是一个聪明而又迂腐、善良而又刻板的形象,是不是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先生呢?

"电脑呆子"是怎样炼成的

上面描述让我想起了一个词:"书呆子"。书呆子是指那些死读书、读死书、不通人情世故、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变通的人。书呆子是与书待一起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生活在书的世界里,用书里的道理来评价和要求真实的世界。而我们程序员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代码间摸爬滚打,每天用在与电脑交流的时间,比大部分书呆子看书的时间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基本上就是"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嚎"。

俗话说:"带着锤子三年,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当程序员三年,看到谁都当成是电脑。于是产生了计算机时代的"书呆子",不妨称之为"电脑呆子"。电脑呆子用电脑的时间太久了,生活在电脑的世界里,用电脑的逻辑来要求别人,不懂生活,不懂人情世故。可能你对这样的措辞感到不满,但对比我们身边有些程序员,是不是有几分神似呢?

悲夫!程序员曾是时代骄子,有非常细腻的内心、非常丰富的感情世界、非常聪明的大脑,但在世人眼里的形象却是如此不堪!

孔子说:"君子御物而不御于物。"电脑只是被我们利用的工具而已,而我们的思维却被电脑所限制,甚至变得和电脑一样。

程序员,是该求变的时候了!

 

懂电脑更要懂人脑

长期与电脑为伍,思维必然会变得电脑化,这会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受阻。毕竟,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需要与人脑打交道。"电脑诚可贵,人脑价更高",从某种程度来说,懂人脑比懂电脑更加重要!

电脑逻辑 vs 人脑逻辑

程序员写代码离不开电脑,沟通、交际又要与人脑打交道,然而电脑与人脑的逻辑在很多方面却是大相径庭(表4)。

表4 电脑 vs 人脑

比较方面

电脑的逻辑

人脑的逻辑

差异性

同一个程序在每台电脑上的运行结果都一样

任务交给不同的人,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多样性

每台电脑都一样(换一台电脑编程完全没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与人打交道要面对不同性格

确定性

程序正确,电脑一定能得到正确结果

任务明确,做出来的结果与预期可能相去甚远

思维

电脑无自主思维

人存在理解力、执行力、判断力等方面的问题

情感

电脑没有感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人受感情、情绪的影响

(续)

比较方面

电脑的逻辑

人脑的逻辑

自主性

电脑无自主性,完全受程序的控制

人具有自主性,但行为由很多因素决定

社会性

电脑与电脑之间只存在严格的逻辑交互,无社会性

人与人之间关系微妙

合作

1台电脑+1台电脑,运算能力更强

1人+1人,结果无法预知,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电脑的逻辑简单,所以我们愿意与电脑打交道。如果我们把对电脑的逻辑带到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那就太"简单化"了,当然也就会给人以迂腐、刻板、不懂变通的印象。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人的世界中,我们要懂电脑,更要懂人脑。我们不能做只懂电脑的异类,而要做更懂电脑的正常人。

做回正常人

我曾经很看不起那些不懂技术却八面玲珑的人,看到他们身居高位更是感到愤愤不平,甚至感叹要是生活在西方国家就好了,什么事情都直截了当,不用拐弯抹角。

然而,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家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也是一种本事啊。不然,我们怎么做不到啊?

其实并不是这样做很难,而是我们不愿意这样做而已,不愿意为世俗的观念改变自己。没错,现实是世俗的,但现实也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承认现实,臣服于现实。我在360的那个帖子中看到有一个对程序员的绝妙评价,"程序员是七仙女中的织女",难道我们真的要像仙女一样不食人间烟火吗?

我们不用做仙女,只需要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要顺应人的逻辑,懂人情,明事理,做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情。这并不难。

莫言曾在德国法兰克福有一段精彩的演讲:

最后,我讲一个小故事。听说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在中国,流传着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歌德的故事。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我想,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对歌德的蔑视。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处处与世俗为敌,并不会让世俗得以改变。尊重世俗,也并不意味着失去尊严,失去自我。

不要比拼清高,而要让自己生活得幸福。当你能自由地游走于世俗的现实与内心卓尔不群的原则之间时,你也就实现了个人修炼的圆满,成为了一个从内心里幸福的人。

我们不需要成为清高之人,也不需要成为世俗之人,我们只要成为普通的正常人,一个外圆内方之人。

 

直率是关于说话的问题

公司曾有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是从传统行业转过来的,有一次她跟我说:"程序员真有意思,他们全都是一根肠子通到底,大脑不会转弯!"想想还真是这样的,估计没有哪个行业的人员像程序员这样,具有同样鲜明的性格特征:直率。

一、直率的说话特征

直率很容易理解,其实就是一个关于说话的问题。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关于说还是不说,以及说多少的问题。过于直率的人,在说话方面往往有两个特征。

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是一个说还是不说的问题。显然,不是什么话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说,或者可对任何人说。可是对于过于直率的人而言,想到了就要说出来,就像俗话所说的,"嘴上没有把门的",不管好话坏话,不区分场合,不论说话对象是谁,心里想着什么,嘴里马上就出来了。如果是好话还好,皆大欢喜;如果是让人难堪的话,那就会伤害到别人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让人难堪,人家可能会记住你一辈子。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是一个说多少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毛主席老人家曾大力倡导的,这在讨论具体事情时无疑大有帮助,可是如果作为一种品格,在中国国情(文化氛围)下,还是不宜提倡。话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说得越多,错的机会就会越多,反倒容易被人家抓住弱点或把柄。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对一个项目经理而言,更应如此。

二、直率的情绪表现

在情绪方面,过于直率的人,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在说话时容易显得消极或冲动。

消极型

言语显示出消极的态度,例如给人泼冷水。给项目组成员安排工作时,我最怕听到两种话,一种是"这个我不干了",还有就是"我不想干这个",每次听到这两句话,心里就觉得凉飕飕的,虽然不爽,但作为团队的核心,我只能选择耐心的分析和开导。如果项目经理也以消极的方式来应对,整个团队的士气必然会受到打击。

冲动型

虽然人人知道"冲动是魔鬼",但魔鬼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人难免有时会说出冲动的话来,以直率著称的程序员更是如此。冲动的主要表现是言辞激烈固执、情绪激动,一旦过头就会变成人身攻击。我经常看到程序员与项目经理讨论问题,后来争论不休,项目经理被迫使用自己的职权,强制执行,但这样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搞不好程序员就会拂袖而去:"我不干了!"

无论是消极还是冲动,都是职场的大忌。这些外在的情绪,在领导的眼中,就体现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而在职场上,态度决定一切。对于领导而言,没有积极、合作的态度,就意味着你不能为我所用,那留你何用?!

 

直率的悖论

形容一个人直率有很多有意思的词语,好听一点的比如"直性子"、"直来直去"、"心直口快"、"快人快语"、"率性而为",不好听的如"口无遮拦"、"大嘴巴"、"一根筋"、"缺心眼",甚至"脑子有问题"。可见在要不要直率这个问题上,中国人真的过得很矛盾、很痛苦,有时甚至无所适从。"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长此以往,对于修养不够的人,造成人格分裂的倾向也不足为奇。

书上提倡直率,现实鼓励含蓄

其实好像没有哪本书正儿八经地告诉我们做人要直率,那为什么在很多人眼里直率是一种美德呢?我想这是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对我们潜移默化的结果。书上教育我们世界上主要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好人多是直率的人,他们流芳青史,而坏人多是阴险狡诈之徒,他们遗臭万年。对比之下,我们当然想做直率的人了,光明正大,而且要直率太简单了,人人都做得到,做的过程中还很爽。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含蓄又是出了名的。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什么东西最重要?人情和面子。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不太好的事情喜欢用暗示,以免伤了面子。不但说话,连中国的诗歌、中国的医学、中国人谈恋爱,也是含蓄的、有点模糊不清的。

觉得直率好,却很少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直率

假如做一个调查,你是喜欢别人直率,还是含蓄,我相信大部分会选择直率。当别人含蓄的时候,我们会催着让他"有什么话直接说",等别人说了,如果事情难办,心里又可能犯嘀咕,"这人说话也太直接了,连退一步的余地也没有了"。

其实我们很少有人希望别人每件事情都对自己直来直去,试想一下,当别人当面揭露我们的缺点时,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与此相对照的是,我们又希望自己对别人直来直去的时候,别人会高兴地接纳,这可真是奇怪的事情。

网上"直率",现实中彬彬有礼

有些人在网上非常的"直率",直率到了一不高兴随时骂娘的地步,骂了又怎么样,反正见不着你。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大部分都是讲道理有礼节之人,因为在现实中,我从来没有碰到像网上那番情景--那么多人动不动就爆粗口、骂娘,祖宗十八代什么都可以骂。这样的人,有人格分裂倾向。一个人格完整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不管什么场合都言行一致的人。

表面直率,心里打算盘

在中国什么类型的电视剧最热?我想无非是官场职场剧、宫廷剧、历史剧,这些电视剧无一不充斥着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故事。因此,无耻的政客们不论心里面打着多坏的算盘,表面上也得笑着,一副给人家交了老底的样子,好叫别人不要防着。当然,职场中还没有这么夸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那大的利益需要去争斗,但中国人长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表里不一的人到处都是。

上面这些所谓的"悖论"只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对于直率是好是坏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凡事过犹不及,过于直率无疑不但会伤害别人,最后也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

 

直来直去伤人害己

直率这种性格听上去还不错,显得一个人光明正大,无所畏惧。有些人在自我介绍时会说:"我这个人就是个直肠子。"言语之间还透着小小的得意。

很多人将直率视为一种美德。美德应当是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的事情,可是"直率"并不是这样,如果把握不好度,可能反而会伤人害己而不自知。

伤人

要说直率伤人,相信人人都懂,很多人还会有切身的体会。国人最讲面子,一旦面子被伤,很难挽回,正所谓"刀伤易痊,舌伤难愈"。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中人,为什么整天打打杀杀的?直率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些人个个都是心直口快,又不讲礼节,经常出言不逊,一言不合,就兵刃相见。

有一次我收到一个程序员的辞职申请,让我奇怪的是,这名程序员一向工作踏实,为什么突然辞职呢?跟他谈过之后,这才明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项目经理多次批评他"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而他认为事情并不简单,是项目经理不了解实际情况。但他不想解释,因为他的自尊心被伤害了,不想再待在这里工作。我又找项目经理沟通,项目经理说这是无心之言,只怪现在的员工太脆弱。最后的结果就是员工离职了,项目进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试想,如果项目经理在说话的时候更加注意措辞,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害己

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是怎么死的吗?杨修有过人之才,总是能看穿曹操的意图,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别人,最后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死。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忠臣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因为他们往往是刚直之辈,言语伤了领导的面子,而领导一旦报复,后果是很可怕的。

直率就像没有成熟的柿子一样,好看不好吃。现实中,只听说过因为直率吃大亏,没听说过谁因为直率升职加薪,不是这样吗?一个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小则在团队中难以与人和谐相处,大则可能会得罪客户,甚至泄露公司机密,这样的人,领导怎么敢委以重任呢?

一个人能力很强,却因为说话的问题而吃亏,那实在不划算。技术的成长需要日积月累,而一句未经思考的话就有可能毁掉你在公司的前程。因此在把话说出去之前,我们应该多思考,三思而后言,避免犯下言语上的低级错误,后悔莫及。

 

避免巴浦洛夫

在计算机中,我们常用IPO(输入-处理-输出)图来描述一个过程或一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实人说话也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首先我们接收到信息,比如别人说的话、交给我们的文件、任务指令或其他外部事件,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思考,决定要说什么,最后嘴巴将大脑思考的结果输出,也就是说话了。

人与人之间说话的过程,主要区别就在于大脑思考处理的这个环节。过于直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有失理智的行为,因为他没有经过"理智"的思考,全凭个人的直觉反应来应对外部事件。

两种说话模型

根据人们说话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的不同,可以将说话分为直率型和谨慎型两种方式。

对于直率型的说话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只是根据大脑的直觉做出反应,得到结论,然后直截了当地将结论输出(说出来),而且往往是一个输入就对应一个输出,整个过程看上去就像一根"直肠子",如图4所示。

 

 

 

这个图让人不禁想起了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显然直率型的人在说话方面没有充分利用人的思维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谨慎型的人,他们的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在直觉反应之后,还要经过大脑的分析总结,在说话之前要判断是否可以说,因为除了说之外,他们还可以选择沉默。另外,与直率型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多个输入对应一个输出,这意味着他们说之前要听对方把话说完,而不是匆匆忙忙下结论

(见图5)。


 

 

 

两种方式比较如表5所示。

表5 直率型和谨慎型说话方式的比较

环节

直率型

谨慎型

说明

点评

说明

点评

输入

每个输入一个输出

快人快语

多个相关输入一起处理

把话听完,察言观色,结合事件背景,边听边看边想

处理

直觉反应→结论,缺乏思考与分析的过程

说话不经过大脑

多了思考分析的过程,同时还有判断是否可说的过程

说前要思考,嘴巴多了一个把门的

输出

每个输入一个输出

直肠子

多个输入,一个输出(必要时沉默)

心有城府

三思而后言

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谨慎型的人主要特征是说话理智,真正做到了三思而后言。说话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没有思考,我们就如同一个被自己的性格和直觉控制的牵线木偶。因此,当我们与人交流时,务必要时时思考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问题。

说什么

说什么就是要判断我们想说的内容可不可以说。说话不能逞一时之快,千万不可说极端的话。还有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从事件的背景、对方的性格、脸色、手势等"输入"信息来揣测对方意图,从而做出合适的反应。

怎么说

这是说话方式的问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看透不说透,立场要客观,不能偏激,好话可以直接说,不好的话要委婉地说。其实程序员直率一点,尚无大碍,因为程序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高效地写出合格的代码,即使冲撞了经理,他一般也不会计较;但对项目经理而言,沟通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他需要与各方、代表不同利益的人打交道,如果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但会被人家认为肤浅,而且你的底牌、你的真实想法全在人家的掌握之中,无论是在处理内部冲突的时候,还是与客户谈判的时候,都会陷入被动的境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话虽然"逆耳",但是"利于行"啊。

养成思考的习惯,刚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觉得很累,但只要坚持,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用大脑管住嘴巴。

当然慎言也不能过度,否则可能会造成胆怯,什么都不敢说,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把握好度,不要走向反面,好与坏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纸。

需要说明的是,本人也绝不是什么说话的高手,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就是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捅漏子!当然即使是这个看上去简单的要求,也必须要改掉过于直率的毛病,凡事三思而后言!

 

posted on 2016-12-20 20:52  翟然-RanZhai  阅读(22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