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问题求解》总结——2014年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2014.07.11)

一:引言

    “心想事成”。这是自己获得导教班学习机会的最佳概括。2013年年末学习李晓明老师的《人群与网络》课程;随后网络认识烟台大学贺利坚老师,了解到2013年导教班的学习内容。注冊成为CCF会员,进而提交申请书并被录取为学员。
    

二:一周学习总结

    一周学习时间非常短,收获良多。除了课堂教学。优良的培训环境(北京怀柔区红螺园饭店。离市区坐公交车须要2个小时),让学员与老师可以专注交流,早中晚的餐桌交流成为了保留节目。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尽可能与陈老师、李老师等同桌。罗斯福总统有“炉边谈话”。这次有“餐桌交流”,差点儿每次交流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甚至长达一小时。

2.1 教

    一周的学习,整理了陈老师的一些主要观点,内容例如以下。
    · 观点1:学生不学,主要是我们教得太多
    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但还是被深深震撼。

学生为什么不预习?学生为什么没兴趣?学生为什么考前复习三天就能够通过?学生为什么考试/作业作弊?……这些问题都能够从观点1找到部分答案。

俗语道。“咀嚼好的米饭没人吃”。当我们在课堂上完整讲述课本上的概念,不做作业与预习也没有不论什么差异的时候。就開始磨灭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

    · 观点2:课时太多占领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非常多时候我们老师都感觉课时不够,希望可以添加课时。

陈老师让我们逆向思考:“假设课时变为如今一半,在不降低内容的情况下我们须要怎么做?”,不做加法做减法。

当我们思考“学生为什么须要学习这门课程(这个知识点)?”而又一次整合课程内容时,我们应该思考哪些是“道”(须要我们引导与梳理),哪些是“术”(须要学生实践。从练习中获得经验与感悟)。

也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对学生的四个方面产生影响:意识(熏陶与引导)、知识(梳理与解说)、能力(指导下的实践)、技能(足够的训练)。

    · 观点3: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基础”。而非“技术”
    社会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学校与专业紧跟社会技术潮流,往往会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以如物联网专业为例,培养方案绝非简单拼凑出若干门计算机与通信课程,而是应该重视对学生计算机与通信的思维培养。毕业后可以与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人才沟通交流,可以在较高层次整合双方面的资源。

    · 观点4:教师的有限责任
    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不能成为学生的保姆。哄着学生学习,喂给学生知识。

教师有责任明白教学目标,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让课堂有趣,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也有责任依照老师的要求预习、做作业、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模糊了责任的边界,也会迷失我们的教学目标。

    另外,综合学生常常反映“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太多,但没有一门非常深”,导教班上陈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假设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则会让此问题重复出现,但每次出现的形式可能都不一样。不是包含尽可能多的问题。而是让重要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学

    又一次做了一周的学生,再一次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深切的感受。教师有时一天须要上4节课(甚至6节课),但讲台下的学生听4节课(或6节课)。两者的感受全然不一样。即使如陈老师这样精彩的讲授,可以不分心的学员都非常少。更何况很多其它的学生是在 缺乏学习动机、不了解学习内容 的情况下。听着老师念着整版整版文字的PPT。假设说我们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教师“坚守了岗位”,但远没有尽到职责。
    岗位职责,“职”为工作范围;“责”为须要达成的目标与效果。

教师的重心不在于“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掌握了什么”。缺乏效果的课堂。事实上是对老师与学生时间的浪费。

    “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个中心包含学生学习时的感受与学习的深度。

2.3 学员间交流与感受

    学习不仅限于和教师的交流,40多个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同行。也是一个学习的宝藏。在交流过程中,有例如以下收获与感受。
    ·感受1: 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有效交流
    武夷学院的梁洪涛老师眼下在教务处工作。

在周四爬山时,一路请教了教务人员对教师的看法与要求。

当中梁老师指出的“80%以上的教师没有做过真正的教案”,这一句话说到自己的痛处,由于自己除了开课前提交一个教学周历外。就仅仅剩下教学PPT了。

甚至我们教师在订购教材时,会选择提供完整教学PPT的教材,以节省备课时间。

便捷的同一时候让我们不再深入思考,亦如学生假设可以在课堂上看到教师完整讲述书中概念。从而不会提前预习一样。人都是懒惰的。

    ·感受2:教师的抱怨比行动多

    国内外都是“重科研轻教学”,但为什么会造成中外的巨大差异?在于教师的岗位底线。

我们在教授他人的孩子,同一时候自己的孩子请他人教授。假设自己做不到尽职尽责,坚守教师的教学底线,我们没有不论什么理由抱怨中小学教师的不负责任。

    身教重于言教。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到,“仅仅有高水平的教师的高投入,才干感染和引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通识教育开辟广阔的可能性,这样,‘怎么教’比‘教什么’更加重要”。三明学院的张鸣华老师对教学的执着与付出,值得我们钦佩。

尽管张老师在探索的道路上有过挫折。但其身教的效果可能胜过技能的传授;并且。仅仅要张老师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则一定会比大部分教师走得更远。烟台大学的贺利坚老师亦如此。

    ·感受3: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提出的大学本科教育八大目标:1.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2. 批判性思维能力;3. 道德推理能力。4. 公民意识; 5. 适应多元文化的素质; 6. 全球化素质。 7. 宽广的兴趣与知识面;8. 就业能力。

在目标较为清晰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思考应该使用如何的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来达成目标。

    而我们教师自己。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这些能力,特别是“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聆听陈老师、李老师的语言,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语言功底与渊博的知识宽度(广度),并且语助词等都很少。“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加强阅读、总结,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不二法门。

    ·感受4:教师应该具备主要的礼仪技能
    总的来说,高校教师比較不修边幅;但整洁清爽的容姿对学生的审美与学习兴趣会产生影响。自己刚開始參加工作时有师兄提醒,“上班时间不要穿后跟不明显的凉鞋”。“走进教室不应该穿非常休闲的七分裤(非常多裤袋子)”。尽管当时听到这些话非常难受。但让自己一生受益。
    ·感受5: 教学方法胜过精美PPT

    烟台大学的周世平老师,以及三明学院的张鸣华老师,都在使用OJ平台开展编程教学(陈老师的课程也是)。

OJ平台及时的反馈与同学之间的竞赛氛围,使学生的编程技能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事实上这也暗合了前面陈老师提到的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正确方式。


三:教学计划与方向

3.1 又一次思考教学内容

    下学期承担《离散数学》与《信息组织与检索》两门课程。将依照陈老师提出的“怎样建设一门课”的步骤(图1)。思考教学目标,在暑假中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指南”,并在CSDN博客上发布。


图1:怎样建设一门课(摘自陈道蓄老师讲义)

3.2 引入OJ平台

    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准备合适的编程作业,供学生学习与实践。计划使用杭电的OJ平台,同一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继续使用CSDN博客作为学生作业分享的网上平台。

3.3 部分引入引导性教学

    结合“课程指南”,在教学准备中引入“引导式教学”方法。在“猫鼠博弈”(教师要求预习与作业,学生忽略要求)中。了解学生真实想法。

逐步提高自己对内容的把握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大“变化缓慢”的计算思维的引导(自己须要提高非常多)。

3.4 阅读、学习、总结与分享

    坚持每周至少阅读一本书的习惯。力争每学期学习一门网络课程(以拿到证书为准)。通过博客、微博等方式和学生、同行分享与交流。

四:困惑与问题

(1)二本高校教师參与到慕课浪潮中。应该如何定位自己?
    自己初步答案为:自己利用慕课平台学习。利用慕课平台内容辅助教学(作为资料与学习来源);利用笔记本电脑等简易工具制作少量的“微课”(针对重点、难点)。

(2)翻转课堂、慕课 与 引导式教学 之间的异同?
    引导式教学须要学习者提前自主探索(预习)。类似于翻转课堂的视频学习;而后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也相似。
    慕课。好像学生比較easy缺失“自主深度探索”这一环,不知道理解得对不正确?

五:附录

5.1:个人分享

(2)工具:为知笔记、RSS(鲜果
(3)课程:罗昭锋《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汪琼《翻转课堂教学法
(4)博客:焦建利凌宗伟贺利坚

5.2:人员掠影

(1)苏州大学 张广泉老师:非常注意个人形象。交流中的互动回应, 求学积极主动(永远坐第一排)。 关注讲学者陈老师(如搬椅子、倒茶拿茶杯等),从小事中见证习惯的力量。

(2)三明学院 张鸣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对求知的渴望让我感动。

尽管我们可能不全然认同她的教育行为,但唯有不断实践的行者,在曲折中前行,才可以终于到达目的地。


(3)工作人员 鹿泽光老师:工作态度和对细节的把握令我感动。如合影中人名的标记。中午一人在会议室坚守,无线网络不好用时创建WIFI热点等。

或许我们仅仅是去完毕一件工作,但我们也能够用责任感改进我们的工作。亦如我们的教学与教育。

(4)工作人员 余暇老师: 在见到余老师之前,邮件交往使我觉得余老师是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

当学习时间变更后,不只通过QQ群,短信通知;当自己未及时回复短信时,余老师还打来了电话进行提醒。

还有为学员住宿费用报销等周到思考,都是站在学员角度考虑问题,希望学员不只在学业上有很多其它的收获。并且让学员没有不论什么后顾之忧。


(5)陈道蓄老师:每天连续3个多小时的课堂传授。其精力与对教育的执着让后辈感动。特别是每天三次的餐间交流,更使我们获取了充足的养分。同一时候。陈老师作为江苏男篮的粉丝身份,让我也铭记在心。作为一个教育者,陈老师不只对计算机领域有深厚的功底,同一时候其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在交流中处处显现。

多年的知青历程,在陈老师身上赋予了乐观、积极的行为习惯。

(6)李晓明老师:和李老师交往,应该在半年以上。最早在《人群与网络》课程中。李老师亲自回复了自己的提问,让我第一次完整的知道了制作慕课的装备;结业后没有看到证书的微博咨询,及至后来的几次互动,让自己获得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6日晚餐间李老师对博弈论提出的两个新的案例,“过春节回家的决策”与“年终奖金分配”,都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前行。

(7)马殿富高小鹏老师:尽管自己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转班到“计算机问题求解”,仅仅听了马老师第一天两个小时的讲课。但让我感动的是马老师、高老师在五天时间中对学员倾注的心血。组成班的学员往往一天要学习十个小时以上,而老师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生,不可能是自我实现的人生。

虽是转学的学生,还是想对两位老师说一声,“辛苦了”。


posted @ 2016-04-05 21:22  zfyouxi  阅读(7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