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口香糖的恶魔  

提出问题

快速通读教材《构建之法》,并参照提问模板,提出5个问题。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请看这个文章: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167941.html ,以及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问题。 还有这些要点:

在每个问题后面,请说明哪一章节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提问,提供一些上下文
列出一些事例或资料,支持你的提问。
说说你提问题的原因,你说因为自己的假设和书中的不同而提问,还是不懂书中的术语,还是对推理过程有疑问,还是书中的描述和你的经验(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矛盾?
一个模板可以是这样:

我看了这一段文字 (引用文字),有这个问题(提出问题)。 我查了资料,有这些说法(引用说法),根据我的实践,我得到这些经验(描述自己的经验)。 但是我还是不太懂,我的困惑是(说明困惑)。

或者这样:

我反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作者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以及理由)。

大学生应该能写出自己的思考, 而不是摘抄书本内容。

提示:编程经验不多的同学,建议看16章 “创新”, 提出自己的问题。

【附加题】:请将问题提交至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69503/, 并在博客中给出链接
在豆瓣页面的最下方 “读书笔记” 那里发言, 《构建之法》的作者会亲自答复问题

问题一:关于非团队与团队

  • p96:在讲团队之前。我们要讲讲什么是“非团队”。王屋村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一幕:王屋村的居民大智要把一堆砖头从村头搬到村尾他来到顶球酒吧前,看到前面三三两两地蹲着一些人,有些人面前放着一块包装箱纸板,上面写着“Java,五毛一行”;“网页前端,不酷不要钱”;“专做PS,擅长人体”;“通吃SQL、NoSQL",等等。大智冲这些人喊了一嗓子: 搬砖的有没有?一百块砖一毛钱! 地上蹲着的一些人抬头看了看,有一两个人慢慢站起来了。大智看了看人数,又喊了一声: 中午有盒饭! 这时七八个人都站起来了.拍拍尼股就凑到大智面前。大智就带他们走了。这七人个人是团队(Team)么? 不是,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临时聚集在一起,各自完成任务就领钱走人。--《构建之法》第五章-团队与非团队

  • 疑问:作者认为这些人都是临时聚集在一起的,根本不能叫做一个团队,只是乌合之众。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些人一生下来就很自然地能跟别人合作的很好,只有通过不断的磨合和锻炼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团队。尽管是乌合之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效的训练,也能开发出有创新性的软件。

问题二:个人技术和流程

  • p25:单元测试必须由最熟悉代码的人(程序的作者)来写。代码的作者最了解代码的目的、特点和实现的局限性。所以,写单元测试没有比作者更适合的人选了。

  • 疑问:开发人员对代码最熟悉,而且开发技能也强,开发自己写单元测试效率上和覆盖率上都比较高。而且单元测试有时候需要开发对代码进行部分重构才方便进行,开发自己做这些重构也比较顺手。但是开发人员可能会因为业务代码的繁重而顾不及单元测试的书写,如果只是写单测对软件的进益帮助不大。测试人员写测试有比较好的测试思想,可以更好地保证用例的覆盖。而且通过写单测测试能更好地了解具体代码结构、流程,对于后续的业务测试也有利。但是测试人员对代码没有开发人员熟悉。

问题三:IT行业的创新

  • p347:在讲到阿基米德和牛顿的故事后,作者说他们的故事的另一个引申是——他们都是独立工作。

  • 疑问:前面章节讲到了团队,作者认为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这边有提到他们都是独立工作,没有团队的支持,那么到底应该团队协作还是独立工作?

问题四:16.1.4:迷思之四:创新者都是一马当先

  • 疑问:对于这个标题,我只说一家公司:腾讯!

问题五:16.5.2:人不多,师傅带徒弟,或家传手艺

  • 管理专家建议,在工作需要的人数基础再减掉一位,这才是最优的数字。这样能让剩下的团队成员更有空间做事情,更有创意,也更能帮助别人。

  • 疑问:我认为有些工作只有特定的人能完成。比如说一个天天扫地的阿姨,你让她去人事部管理人员她能很好地完成吗?所以说,只有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没有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一说。

posted on 2018-03-18 21:32  嚼口香糖的恶魔  阅读(19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