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随机森林是一个最近比较火的算法

它有很多的优点:

  1. 在数据集上表现良好
  2. 在当前的很多数据集上,相对其他算法有着很大的优势
  3. 它能够处理很高维度(feature很多)的数据,并且不用做特征选择
  4. 在训练完后,它能够给出哪些feature比较重要
  5. 在创建随机森林的时候,对generlization error使用的是无偏估计
  6. 训练速度快
  7. 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检测到feature间的互相影响
  8. 容易做成并行化方法
  9. 实现比较简单

随机森林思想

  用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有很多的决策树组成,随机森林的每一棵决策树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在得到森林之后,当有一个新的输入样本进入的时候,就让森林中的每一棵决策树分别进行一下判断,看看这个样本应该属于哪一类(对于分类算法),然后看看哪一类被选择最多,就预测这个样本为那一类。

建树过程

  在建立每一棵决策树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 采样与完全分裂。首先是两个随机采样的过程,random forest对输入的数据要进行行、列的采样。对于行采样,采用有放回的方式,也就是在采样得到的样本集合中,可能有重复的样本。假设输入样本为N个,那么采样的样本也为N个。这样使得在训练的时候,每一棵树的输入样本都不是全部的样本,使得相对不容易出现over-fitting。然后进行列采样,从M个feature中,选择m个(m << M)。之后就是对采样之后的数据使用完全分裂的方式建立出决策树,这样决策树的某一个叶子节点要么是无法继续分裂的,要么里面的所有样本的都是指向的同一个分类。一般很多的决策树算法都一个重要的步骤 – 剪枝,但是这里不这样干,由于之前的两个随机采样的过程保证了随机性,所以就算不剪枝,也不会出现over-fitting。

  按这种算法得到的随机森林中的每一棵都是很弱的,但是大家组合起来就很厉害了。我觉得可以这样比喻随机森林算法:每一棵决策树就是一个精通于某一个窄领域的专家(因为我们从M个feature中选择m让每一棵决策树进行学习),这样在随机森林中就有了很多个精通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一个新的问题(新的输入数据),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最终由各个专家,投票得到结果

  随机森林的过程请参考Mahout的random forest 。这个页面上写的比较清楚了,其中可能不明白的就是Information Gain,可以看看之前推荐过的Moore的页面。

http://www.jianshu.com/p/04935f54fa7c

posted @ 2017-06-13 09:43  陈泽泽  阅读(8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