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14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导航

19-关于用例的几点知识——摘自《道法自然》

    1、用例

     在UML语言中,用例模型是从外围用户和外围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考察待开发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参与者(Actor,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外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描述了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这种参与者与系统功能特性之间的交互关系就是“用例Use Case”。

     在用例的概念中,有以下三个要素值得关注:

     1)用例是由系统的最终用户或外部环境发起的,用例的发起者被称为参与者,参与者即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外部的软件系统。

     2)每个用例只描述单独的任务,而不能描述多个任务。用例描述的任务必须是符合用户意图的、完整的工作内容。例如,对于ATM机内的软件,“在ATM机器上取钱”是用户希望完成的一个任务,而“输入密码”只是这个任务的一个步骤。

     3)用例必须产生一个对用户有意义的结果。

    2、 用例图其实只能反映两类信息:

     1)哪些参与者会和我们的系统发生交互?

     2)我们的系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特性?

     用例只描述了软件的功能性需求,对于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必须借助于其它表述手段。

     3、场景(Scenario)

     场景是用例执行的一个实例,是用例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实际路径。一个用例可能包括多个场景,如成功的场景、失败的场景等。

    4、用例建模

     步骤:

     1)确定系统边界

     2)确定参与者

     3)找出所有的用例

     4)确定每个用例的级别

     5)撰写用例的文字描述

     6)画出以整个系统为对象的顺序图?

 

注:

不同的系统边界,确定不同的参与者;

《编写有效用例》,云中漫步与海底总动员

用例级别:高层用例,用户目标级用例,子功能用例。

找到高层用例的方法是不断的扩大系统边界,直到再扩大时用例的参与者就会被包括在系统中的临界点为止。

用户目标级用例,海平面,对于用户而言,执行这些用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一旦实现了这些目标,用户就可以满意的离开了。

posted on 2008-05-18 13:32  155144  阅读(2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