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day 14-5】sorted filter map函数应用和练习
def func(x): #普通函数 return x*x ret1 = func(10) print(ret1) #100 #匿名函数 f = lambda x:x*x print(f(10)) #100 # 匿名函数写法: 匿名函数名=lambda 参数:返回值
'''''' ''' sorted()函数 写法:sorted(iterable,key=func,reverse=False) 原理:把iterable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作为参数,传递给自定义函数,返回值是数字-int,然后进行排序(默认升序) 比如:列表中是int,字符串等元素 列表中是字典--学生信息(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排序) 列表中是元组--字典的value进行排序 dic.items() sort()和sorted()的区别 1、前者是列表的内置函数,排序后,将列表本身修改了 写法:li1.sort() 2、后者可以用于iterable,排序后,产生一个新的排序后的列表,原列表本身没有修改 写法:li2 = sorted(li1) ''' #1列表的排序 li1 = [1,3,2] li2 = sorted(li1) # li2 = sorted(li1,key=None,reverse=False) #和上面行等效 print(li2) #[1, 2, 3] print('----------------------1 列表的排序') #2字典的排序 #01 按照字典的key进行排序 dic1 = {'1':'jack','3':'jack3','2':'jack2'} dic2 = sorted(dic1) #将字典的key进行排序 print(dic2) #['1', '2', '3'] print('----------------------2-1 字典的排序 字典的key排序') #02 按照字典的value进行排序 dic1 = {'1':'jack','3':'jack2','2':'jack3'} print(dic1.items()) #dict_items([('1', 'jack'), ('3', 'jack3'), ('2', 'jack2')]) #将字典通过items()转换成列表嵌套元组的形式,将元组作为整体传递到自定义函数的参数中 li2 = sorted(dic1.items(),key=lambda x:x[1]) #将列表中的元组,按照元组的第2项(字典的value)进行排序 print(li2) #[('1', 'jack'), ('3', 'jack2'), ('2', 'jack3')] dic3 = {} for i in li2: dic3[i[0]] = i[1] print(dic3) #{'1': 'jack', '3': 'jack2', '2': 'jack3'} #将字典的value进行排序 print('----------------------2-2 字典的排序 字典的value排序') #03 按照列表的元素长度来排序 li3 = ['jack','tom','james'] li4 = sorted(li3,key=lambda x:len(x)) print(li4) #['tom', 'jack', 'james'] print('----------------------3-1 按照列表的元素长度来排序 sorted+lambda') #04 按照学生的年龄来排序(列表中嵌套字典) li4 = [{'name':'jack','age':18}, {'name': 'tom', 'age': 15}, {'name': 'bob', 'age': 19}] li5 = sorted(li4,key=lambda dic:dic['age']) print(li5) #[{'name': 'tom', 'age': 15}, {'name': 'jack', 'age': 18}, {'name': 'bob', 'age': 19}] #分析:列表中嵌套字典,字典是作为一个元素,整体传递给自定义函数的参数的
'''''' ''' filter函数 1、写法 filter(func,iterable) 2、原理 将iterable中的每一个元素,作为参数传递给自定义函数,返回值是True或者False,保留True ''' #1筛选偶数 li1 = [1,2,3,4,5,6] li2 = filter(lambda x:x%2==0,li1) print(li2) #迭代器 print(list(li2)) #[2, 4, 6] 将迭代器转换成列表 print('-------------------------1 filter') #2筛选学生信息,将大于18岁的筛选出来 li2 = [{'name': 'jack', 'age': 18}, {'name': 'tom', 'age': 15}, {'name': 'bob', 'age': 19}] li3 = filter(lambda dic:dic['age']>18,li2) print(li3) #迭代器 print(list(li3)) #[{'name': 'bob', 'age': 19}] 将迭代器转换成列表 print('-------------------------2 filter')
''''' ''' map函数 1、写法 map(func,iterable) 参数1:自定义函数或者匿名函数 参数2:Iterable 返回值:Iterator-迭代器 2、原理 将iterable中的元素,作为参数依次传递入自定义函数,计算返回值,返回迭代器-iterator ''' #1 计算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平方,返回新列表 li1 = [1,2,3] li2 = map(lambda x:x*x,li1) print(li2) #迭代器 print(list(li2)) #[1, 4, 9] 将迭代器转换成列表 print('------------------------1 map') #2 计算两个列表相同位置的元素之后 li3 = [1,3,5] li4 = [2,4,6] li5 = map(lambda x,y:x+y,li3,li4) print(li5) print(list(li5)) #[3, 7, 11] print('------------------------2 map')
'''''' ''' 递归 1、递归的概念 函数自己调用自己,就叫递归 2、递归的深度 递归的深度最多是998 3、递归的本质 找到不断在变的东西,递归就写出来了 比如:每次递归调用都会新生产一个列表(列表的长度是之前的一半) 比如:每次递归调用,列表的左右边界位置都在变化(两者之差在减半) ''' def func(): print('我要递归了') func() #递归入口 不带参数 # func() #报错 #RecursionError: maximum recursion depth exceeded while calling a Python object def func1(n): print(n) n += 1 func1(n) #递归入口,带参数,变动的是n # func1(0) #报错 #RecursionError: maximum recursion depth exceeded while calling a Python object #1 递归遍历文件夹 # 将指定文件夹的子文件夹及其子目录都列出来 ''' 递归遍历文件夹,伪代码思路 1、定义指定文件夹的相对路径(相对路径便于移植,在其他电脑上运行) 定义函数,参数是指定文件夹路径 2、列出指定文件夹下的一级子文件夹(不包含二级子文件夹和二级子文件)和一级子文件 3、遍历循环上述步骤2的列表 4、拼接一级子文件夹和一级子文件的全路径(相对路径) 5、判断全路径是否是文件夹 1、是文件夹,递归调用自己,传入参数全路径 2、不是文件夹,就是文件,打印文件的全路径 步骤: 1、先实现功能 2、再优化不同层级文件夹的缩进--注意点:每次递归调用一次,层级就+1 小结: 递归的本质和原理 1、递归的本质:不断在变的是子文件夹的全路径和层级 2、递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不断在变-每次都在变的是什么 3、递归的入口,递归就是函数内自己调用自己 形参是一样的,但是每次传递进来的实参是不一样的 (发现并找到每次传递进来的实参-不同的子文件夹全路径--就是递归的本质) 4、递归入口的参数2:每次递归调用一次,层级就+1 (也说明了文件夹层级每次递归都不一样) ''' import os def recursion_folder(path1,n): #参数1:指定文件夹的相对路径 #参数2:文件夹的层级 subfolder_li1 = os.listdir(path1) #['002', '003.py', '005.py', '__init__.py'] #1 列出指定文件夹的一级子文件夹(不包含其二级子文件夹和子文件)和一级子文件,返回列表 for i in subfolder_li1: #2 遍历循环列表 full_path = os.path.join(path1,i) #3 拼接一级子文件夹和一级子文件的全路径(相对路径,路径+文件(夹)名字) # print(full_path) if os.path.isdir(full_path):#4 判断全路径是否是文件夹 print('\t'*n+i) #5 是的话,打印文件夹名字(非全路径) # 文件夹名字(非全路径)前面加上\t制表符-缩进 #指定文件夹下一级子文件夹前面缩进是0-不缩进-顶格打印 #指定文件夹下二级子文件夹前面缩进是1,依次类推。。。 recursion_folder(full_path,n+1) #6 递归入口 函数内自己调用函数自己 #递归函数参数1:一级子文件夹的全路径(路径前缀+一级子文件夹名字) #递归参数2:文件夹层级+1(每次递归调用一次,层级就+1) #递归函数:不断在变的是子文件夹的全路径和缩进层级(递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不断在变的是什么)--关键点 else: #5 如果全路径不是文件夹,就是文件 print('\t'*n+i)#6 打印文件名字(非全路径) # 文件名字(非全路径)前面加上\t制表符-缩进 # 指定文件夹下一级子文件前面缩进是0-不缩进-顶格打印 # 指定文件夹下二级子文件前面缩进是1,依次类推。。。 # 注意点:这里隐含一个return 递归的出口 # path1 = r'D:\Program\JetBrains\PycharmProjects\xq_py\全栈16\001' path1 = r'..\..\001' #指定文件夹的相对路径 #.\当前目录 ..\上级目录 ..\..\上上级目录 推荐相对目录 n=0 #定义缩进层级 recursion_folder(path1,n) #调函数 #指定文件夹的目录结构和层级打印 # 002 # 003 # 004.py # __init__.py # 003.py # __init__.py # 003.py # 005.py # __init__.py
''''' ''' 二分法 1、核心思想 掐头去尾取中间(中位数) 2、前置条件 已经完成了排序(升序或者降序) 二分法查找: 方法1:循环+左右边界位置变动(两者之差减半) --可以知道目标数在列表中的位置 方法2:递归+新产生列表(新列表长度减半) --无法知道目标数在列表中的位置 方法3:递归+左右边界位置变动(两者之差减半) ''' # 方法1:循环 + 左右边界位置变动(两者之差减半) # --可以知道目标数在列表中的位置 def find(n1,li1): left = 0 right = len(li1)-1 while left <= right: mid = (left+right)//2 #左右边界在变动,中位数就在变动 if n1 < li1[mid]: right = mid - 1 elif n1 > li1[mid]: left = mid + 1 else: index1 = li1.index(n1) print('%s 找到了,目标数在列表的下标是 %s' % (n1,index1)) break #跳出整个循环 else: print('目标数 %s 没找到' % n1) n1 = 3 li1 = [1,2,3,4,5] find(n1,li1) #3 找到了,目标数在列表的下标是 2 print('------------------------1 循环') # 方法2:递归 + 新产生列表(新列表长度减半) # --无法知道目标数在列表中的位置,因为每次都新产生一个列表 def recursion1(n2,li2): left = 0 right = len(li2) - 1 if left <= right: mid = (left+right)//2 if n2 < li2[mid]: li21 = li2[:mid-1] return recursion1(n2,li21) #注意点1:必须加上return 递归入口 elif n2 > li2[mid]: li21 = li2[mid+1:] return recursion1(n2, li21) else: print('目标数 %s 找到了' % (n2)) else: print('目标数 %s 没找到' % n2) #隐含一个return None 递归出口 n2 = 4 li2 = [1,2,3,4,5] recursion1(n2,li2) print('------------------------2 递归+ 新产生列表') # 方法3:递归 + 左右边界位置变动(两者之差减半) def recursion2(n3,li3,left,right): if left <= right: mid = (left+right)//2 if n3 < li3[mid]: #注意点1:这里小于号坐标是目标数,而不是left right = mid -1 return recursion2(n3,li3,left,right) #注意点:return加上 elif n3 > li3[mid]: left = mid + 1 return recursion2(n3, li3, left, right) else: index1 = li3.index(n3) print('%s 找到了,目标数在列表的下标是 %s' % (n3, index1)) return True else: print('目标数 %s 没找到' % n3) return False n3 = 5 li3 = [1,2,3,4,5] left = 0 right = len(li1)-1 recursion2(n3,li3,left,right) #5 找到了,目标数在列表的下标是 4 print('------------------------3 递归+左右边界位置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