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摘--从校对工到外企总裁 金领晒成功秘诀

为何在初入职场时走上自杀道路

  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换言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职商,而我个人的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经过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并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学校,我是班里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还得过全校学生业余科研成果奖。毕业前夕,校长亲自为全校一批有才华的人颁奖,其中就包括我。毕业后,别人都按照学校的分配去了各自的单位,我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去找工作。就这样,我成了中国最早一批自己找工作的大学生中的一员。

  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第一章从自杀者到职场成功者的感悟第一章从自杀者到职场成功者的感悟当我走进武昌火车站,准备去长沙找工作时,昔日的同窗好友,一个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同学来为我送行,他有些伤感地看着我,很为我的前途感到担忧。而那时的我豪情万丈,在火车开出的那一刹那,我冲他挥了挥手,豪迈地说:“10年后再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生活远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很快,满腔热血的我就经受了巨大的震荡。

  费尽求职的周折后,我终于敲开了一家著名省报的大门。然而迎接我的,却是人生的第一记闷棒。

  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学历,进了报社很快就会大展宏图。不料,领导却安排我和另外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校对,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这和我当初的设想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甚至认为领导看不起我们,情急之下,我们决定“罢工”。

  虽然“罢工”取得了“成功”,我们被调到了采访部门,但却给领导留下了“不服管”的恶劣印象。

  到采访部门后不久,第二记闷棒紧接着就来了:重要的采访任务从来轮不到我们,我们接手的都是些小报道。

  等到终于有机会采访重要新闻了,我所看到的,却又大多是平时不愿意看到的阴暗面。这与我在大学里想象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

  后来报社虽然勉勉强强让我转了正,但是这时的我,在同事和领导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干的人。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一度感到十分压抑。

  我想辞职,但又不甘心,在大学里我发表了那么多文章,我的才华和能力受到那么多老师甚至校长的肯定,为什么在工作中却处处碰壁?

  于是,我决定去找社长谈谈。一天下班后,我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了社长家的门,社长见到我很惊讶。我说明了找他的原因,激动地将自己工作以来的失意、梦想和矛盾全部告诉了他。

  在听了我近两小时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社长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很晚了,早点回去吧,好好干,会有大发展的。”本以为会得到社长的理解和支持,没想到……

  走出社长的家,种种失意一齐涌上心头,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抬头一看,几颗寒星挂在天上。一阵秋风吹过,竟有一串凉凉的东西从我脸上滑落。我以为下雨了,伸手摸了摸,没想到是泪。

  在这种心灵的煎熬与思想的斗争中,我终于不堪负荷,病倒了,在老家休养了几个月,心情一直十分低落。

  大病初愈后,我漫步到湘江大桥。生活怎么是这样?怎么能是这样?……我不断地问自己。巨大的幻灭感和绝望感使我突然觉得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于是,我一步步跨向栏杆……

  从死神怀抱中重新回到生活中来,我为自己曾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而后怕,也不得不开始反思是什么导致我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普希金的诗:“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

  它犹如当头棒喝:我一直在责怪生活,其实该责怪的是我对生活的片面认识!

  就这样,我从死亡的边缘重新回到了现实,从虚幻的人生设想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我开始明白,生活没有错,错的是我对生活的认识,单位也并没有太多的错,错的是我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被300个字改变命运

  尽管决定了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可到底该怎么改?我又一次陷入迷茫。

  一天晚上,都一点多了,我还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后来把同屋的老记者给吵醒了。

  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对他说:“老吴,我困惑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换成是你,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吵醒,本来就已经很不高兴了,更何况他还要跟你说他的困惑。

 这个老记者一下子就火了,冲着我喊了一句:

  “困惑困惑,整天就知道困惑,你就长着一张困惑的脸。”

  接着他平静了一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人为何要那么傻呢,为什么不先主动做好一件事给别人看呢。”

  这句话一下子就将我惊醒了:我一直挑剔单位,而不是埋头干事,没有一点儿成绩,却又处处要求单位重视我,这怎么可能?

  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自己的主动和成绩来赢得别人的信任。

  不久,机会来了。一次,单位组织去旅游,路过某地的时候,大家停下来休息。我四处转了转,无意中走进一家商店,发现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生意很红火,于是就和这家店的老板聊起了天。

  回报社后,我以这家商店为引子,写了一篇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稿子,总共300多字。

  虽然字数不多,可领导看了后却表扬了我。因为社里本来没有给我安排任务,我却表现得很主动。

  这是我进入报社一年多来,第一次受到表扬。心里的兴奋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明白:与其处处挑剔,不如主动做事。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在工作中主动出击,领导分配给我的每一个任务,即使是很小很琐碎的,我都会认真完成,争取做到最好。

  此外,业余时间我也在不停地思考,寻找新闻线索,真正成为了全天候的记者。这样的主动、不挑剔,最终成就了我。

  两个月后,我回家探亲,在没有任务的前提下,我利用假期时间采访了当地贫困山区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回单位后,我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中反映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并很快拿出了解决措施,将县里的旧领导班子换掉,下拨了部分资金,用以救济贫困山区。

  不久后,我被选去参加中宣部和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当时我刚23岁,是最年轻的代表。

  后来,我又做了一次轰动全省的报道。因此,省政府还专门为我开了一次庆功大会,会上,省委宣传部部长号召全省记者向我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社长也在会上号召全社向我学习,我不禁想起了两年前我们谈话的那晚。

  不过是短短两年的时间,我实现了从不得志的自杀者到知名记者的巨大跨越。是什么让我有如此大的改变?

  我认为,这就是职商,在两年内我完成了3个转换:

  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

  从凡事挑剔到不找借口找方法;

  从游离于单位外的自然人到自觉遵守单位规定的单位人。

  每次回忆这段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我都会想起比尔·盖茨写给大学生的11句格言,尤其是其中两条: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比尔·盖茨是改变世界的人,他将世界带入信息社会,但是,这样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却说要首先适应世界。这说明:你挑剔世界并没用,不管生活的波涛如何汹涌,你都先得跳到里面学会游泳。

  (2)“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这是比尔·盖茨对尊严的看法,在一次公司的小组会上,大家对此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三个观点,十分恰当地概括了比尔·盖茨这句话的价值:

  第一个人说:“一个人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学生还是职场老手,对他个人而言,尊严占很大比重,但对公司而言,只有做出成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严。”

  第二个人说:“强者用能力取胜,让别人给予他尊严;弱者需要别人在乎他、同情他、理解他的尊严。”

  最后一个人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自己的尊严看得重要无比。但是,单位不会为你的尊严买单,只会为你做出的成就买单。”

  多一分主动,就多一份希望;先适应世界,才可以改变世界……尽管现在,我已记不清那300字的文章标题,但这300字所透露的精神永久地刻在了我心里,它成就了我,使我开始从一个失败者走向成功。

  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后找到

  职场腾飞的关键在省报干了几年后,我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青年报社一向非常注重个人发展,我感觉自己就像进入了新闻的自由天堂一样,工作格外起劲。

  采访中央领导、得各种新闻奖,这些都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可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我再次遭遇了职业瓶颈:做事并不讨好,成功得来的并不都是大家的掌声,还有无形的阻力。我隐隐地感到:领导对我并不重视,同事与我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中国青年报社不是讲求个人成功的地方吗?为什么我干好了工作,大家对我还不认账?

  后来,我的师姐,也是我的顶头上司,很有深意地送了一本湖南作家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给我。

  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把它当一本普通的书看。可越往下读,越觉得有意思,从中领悟到了不少职场的智慧。

  曾国藩38岁就位居要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他苦练湘军,打仗取得了巨大胜利。可就在他做得最好的时候,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

  皇上讨厌他,大臣排挤他,连他最好的朋友左宗棠也骂他虚伪。他一气之下回到了湖南老家,非常苦闷,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吐过血。

  这时候,在他弟弟的引荐下,他认识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建议他细读《老子》、《庄子》。静心研读一遍之后,曾国藩深有感慨,总结出了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所谓“大柔非柔”,是说一个柔和的人,并不代表柔弱。而“至刚无刚”,是指内在刚猛的人,并不需要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处理和别人关系时,一定要表现出柔和的一面,不要显得过于刚硬。

  从此,曾国藩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态度,变得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处处考虑环境的影响。于是,他越走越顺,终于进入了职场的零阻力状态。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而且有能力,理所当然就应该成功。但曾国藩的例子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你是一个好人,你有能力,并不代表着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找到了职场中从失败到成功的关键:不仅要做好工作本身,而且要懂得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眼中只有自己,不懂得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无法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当时我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朋友也在读《曾国藩》。他在读完《曾国藩》后,还总结出了一个“四气”理论:“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

  (1)锐气藏于胸:人一定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但是,运用锐气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藏”,要把锐气藏在胸中。如果放在外面,咄咄逼人,不仅会伤别人,更容易伤自己,而藏起来,就能成为最大的生命力。

  (2)和气浮于脸:跟人打交道,要学会一团和气。和气能使人更容易接纳你,为你打开更大的空间。“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量大还是气大。

  (3)才气现于事:才气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具体事情当中,只有将一件事情做好之后,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

  (4)义气示于人:义气在这里有两层涵义。第一,我是一个为别人服务的人,第二,我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大,你将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

  读完《曾国藩》后,我和朋友在职场中都取得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同时,我也明白了,在职场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和别人、和环境的关系。

  而要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不要“自以为义”。这与基督教里的一个理念是相符的,“不要把自己封为正义的化身”。

  职场中人要时刻培养自己的谦卑心、谦恭心,要有时刻归零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才能去掉工作中的阻碍,才能在职场中越走越顺。

  我曾像曾国藩一样走入了一个误区:我是好人,我有能力,我应该取得成功。但事实情况并不如此,你还要懂得处理与环境、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像一个三角形,缺一不可,否则就不稳定。

  仅仅做一个好人并不够,还必须有智慧,特别是要有处理好三方面关系的智慧,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自己当老总以后的感悟

  当了10多年记者之后,我曾在香港、美国一些著名机构做过副总裁、总裁,后来,又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和传播机构。

  自己担任高级管理者以后,我对用人有过很多思考:为什么有的员工天赋并不高,但却能够越做越好,最终得到重用?而有的员工看上去很聪明,但却得不到领导的器重,甚至最后只能离开公司?

  这其实和职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公司有一位员工,我们的缘分起源于一堂课。他大学毕业那年,我到他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演讲。之后,他主动和我联系,希望能到我当时做总裁的那家美国机构工作,但我没答应。

  两年后,我自己创业,他已经是一所民办大学的外联部主任,他再次要求到我的公司工作。他当时的职位不错,而我的公司才刚刚起步,我犹豫再三,没有马上答应。

  当时我们公司推出了一个“白领成功培训班”,他知道后,二话没说,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到地铁里帮我们发宣传单,这让我非常感动。就这样,他进了我的公司。

  他说:“我没有做成一笔业务,感觉对不起公司,所以我不要工资。但是,我相信我肯定能行。”

  工资当然还是给了他,但他这番话,让我很有感触,于是送了他一句话:“总有一扇大门会为你打开”。

  果然,经过他的努力,在第三个月的时候,他做成了一笔大业务。慢慢地,他越来越自信,业绩也越来越好。

  第四个月,他成为我们公司的主任;第八个月,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

  这就是一个高职商的典型例子。一个员工,只要能自动自发地做好一切,哪怕起点低一点,也会有大发展。因为,这样的员工无论到哪里,都是老板心目中的一流员工。

  我们公司还有一个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虽然落落大方,但并不算太出色,因此,我对她不太在意。

  但慢慢地,我发现她能自动自发地做事。她本来只是我的课程助理,却常常做些“分外事”:看到文秘很忙,就主动帮忙整理书稿;见公司的两个网站没有人管理,就主动承担起网管的职责;见办公室很乱,就会自觉地帮忙整理……总是不断帮助公司发展。

 不久,我将她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再后来,又升为主任。

  在工作中,要懂得抓住机会,要保持一个时刻准备的头脑,这样,才能让你的才华得以展现。

  在我的公司就有一个员工,她刚进公司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显眼,因为她相对其他员工来说,并没有太多专业上的优势。

  有一次,我需要找一些讲课的材料,因为太忙没时间找,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

  结果,她一下子给我找了好几万字的材料,但我根本没时间一一去消化,怎么办?于是我对她说:

  “你将今天所找的材料中觉得不错的例子给我讲讲吧。”

  就这样,她一边讲,我一边听。这时,我突然发现她有一个特长:故事讲得很生动。

  于是第二天,我就带着她去讲课了,并且还大胆地让她给学员讲故事。当时,她就和我一样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尽管台下坐的都是老总,但她表现得非常自信、大方,而且故事讲得很精彩,台下的那些老总都听得很入神。

  从那以后,每次需要材料的时候,我都会找她。其实这些机会是她自己创造的,只有让老总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才能有机会真正闪光。

  做一粒想尽办法让自己发光的金子,这就是职商,而不具备这种智慧,即使是一粒金子,也可能会被自己抹杀掉光芒。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每次招聘的时候,我都会遇到一些夸夸其谈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也曾被那些口若悬河的假象所迷惑,但慢慢地,我发现那些过分强调自我、不干实事的人,往往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尽管有些员工进公司的时候起点很高,可很快就会待不下去,最终只能离开。

  我们公司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员工,一次我让她到北大送一份材料,她很快就回来了。我以为她已经送到了,谁知一问,她根本就没送过去,理由是“我尽力了,但没找到地方”。

  我非常生气,怎么可以这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做不好,居然还说自己尽力了。这是非常缺乏职商的表现。结果,一个星期后我就让她离开了。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自己不会有发展,而且还会阻止公司的发展。

  这样缺乏职商的现象其实并不少。在我担任过总裁的几个单位里,我还发现还有少数取得成就的人,在自己有了一点点成就之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于是,他(或她)便成了单位里发展进步最慢的人。当他们还在陶醉于自己既有成就的时候,其他人便很快超越他们了……

  这正应了著名管理学家的理论:卓越是优秀的大敌……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公司员工身上,我得出一个结论:职商是一个职场人士不可缺少的职业商数,它是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成功或不成功并不单单取决于你现有的能力,更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好的职商。

  从很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职商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有好的职商,处处都能找到让自己闪光的机会!

  一个人没有好的职商,到哪里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生成就看职商!

  做一粒想尽办法让自己发光的金子,这就是职商,而不具备这种智慧,即使是一粒金子,也可能会被自己抹杀掉光芒。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每次招聘的时候,我都会遇到一些夸夸其谈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也曾被那些口若悬河的假象所迷惑,但慢慢地,我发现那些过分强调自我、不干实事的人,往往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尽管有些员工进公司的时候起点很高,可很快就会待不下去,最终只能离开。 

  我们公司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员工,一次我让她到北大送一份材料,她很快就回来了。我以为她已经送到了,谁知一问,她根本就没送过去,理由是“我尽力了,但没找到地方”。 

  我非常生气,怎么可以这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做不好,居然还说自己尽力了。这是非常缺乏职商的表现。结果,一个星期后我就让她离开了。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自己不会有发展,而且还会阻止公司的发展。 

  这样缺乏职商的现象其实并不少。在我担任过总裁的几个单位里,我还发现还有少数取得成就的人,在自己有了一点点成就之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于是,他(或她)便成了单位里发展进步最慢的人。当他们还在陶醉于自己既有成就的时候,其他人便很快超越他们了…… 

  这正应了著名管理学家的理论:卓越是优秀的大敌…… 

 

posted @ 2010-09-29 16:59  zdndd  阅读(2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