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人习惯性膜拜他人?(转
作者:准星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637867/answer/21342303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1世纪,一种特殊的文化充盈在各个高校中——膜文化。“膜”,取自于“膜拜”一词,是当代学生对别人表达“崇拜”最常用的方式,并常常带有娱乐性。随着校园文化的日益发展和竞争的逐渐剧烈,“膜”正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校园生活,且不断被附上新的含义——不仅是敬佩,更有吹捧、谦虚、玩笑甚至讽刺。
真实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当你在考试中一举夺魁,分数高到令人惊叹,一群“神奇”的人就要朝你蜂拥而来——他们口中不断重复着“膜膜膜”“太巨了”等字眼,并伴随着诸多肢体语言。你毫不惊讶地后退一步举起双臂,鞠一个135度的躬:“不巨不巨,您们才巨!”
事实便如每一个人所见,膜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下演化出了不同的样子并互相影响着。“在少数重点高校和重点高中,同学们之间膜来膜去,不管关系如何,也不管对方成绩如何,见面打招呼必谈‘X神’‘巨神’‘大佬’等夸张无意义的词汇。”这也证实了不仅仅是人大附中校园,北京乃至全国的重点中学、大学之中都广泛地存在膜文化,并且颇具争议。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生活动中,膜依然是常见的词汇。无论是大大小小的赛事交流亦或是社团会议,说着“您太巨”的人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于是,膜巨佬之声,不绝于耳。
(引自人大附中校刊《无疆》的有关报道)下文内容原创,希望各位予以支持。
动力,还是压力?
以高中为例,各位迈过人生的一道门槛继续学习,课业负担加重、面临升学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某人成绩突出而对其“称神””吹捧“,实际上,比那些从眼神和举止里的肯定更为张扬与放肆——在心理上给对方提高地位,设置更高的期待。虽然人的思维与性格各不相同,笔者难以确定特定的个体是否感到紧张,但倘若放到更为宏观的视野去看,膜拜这一行为必会给我们学生群体徒增不必要的压力。
个人状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一次甚至几次考试的失利。同样,学生中不乏有心思细腻的,察觉到大家对自己的膜拜声渐弱,对自己的失望、众人敬佩的消失,也绝非不能冲垮精神的防线。“考试失利,本是小的挫折而已,何以至此?”根本在于,在“膜风气”的煽风点火下,你任由他们抬高众人对你的心理预期。
这何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捧杀”?怎不会带来真实的伤害?
学生之间的隔膜
诸位同学为什么聚在一个校园里学习?我们是要合力进步的。
在统练的思维磨砺,或是各科竞赛的高手对决之后,是同学们评估近期学习成果、审视自己学习方法的时间。看到朋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所要做的绝不是祝贺而已,而应该从中获得经验,助力做好自己,进而影响他人。然而,稚气未消的声声“膜拜”替代了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交心的千言万语,令夸者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方法与能力,随着本应开始的交流被“您也很巨”的回话而彻底消灭。
膜文化,正在成为学生之间的巨大隔膜。如此浮躁的氛围,不应该在充满凝聚力的集体里蔓延,否则后果只能是能者更能,弱者更弱。
校园谈何“客气”文化
中国文化自古重视客气。人们在社会交际中运用各种称谓来褒扬他人谦逊自我,彬彬有礼地,在谨慎的氛围里相处,以至国家被冠以“礼仪之邦”的称呼。一些人以此为由来支持膜文化,认为这有助于维持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实则不然。客气,在中国的人际交往文化中代表的含义是拘束与距离。“客气”之风,是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必然后果——交流双方并没有熟识,所以会拘束,会有距离感。
学校是一群优秀青年为各自人生而奋斗的战场,班级里的同学则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在这里,我们大方坦诚地交往,对大家有益的就分享开来,不必像身处职场和社会的复杂险恶一般谨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群里那些价值巨大的闪光点,为何要用”膜文化“将其隐匿、玷污呢?
惟愿有一天,杂音隐去了,同学们只是竭力放着光,发着热,把真诚传递在校园的净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