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础知识

[root@example ~] # 命令提示符
root 表示的是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
@符号是用户与主机的分隔符
example 主机名的主机部分 不会显示完整的名字,我们将完整的名称称为 完全限定的域名 example.com
~ 表示的是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所在位置路径),如果此处是~ 表示当前用户在自己的家目录下
# 表示 特权提示符(操作提示符)

#表示当前用户是超级管理员用户如果是 $表示当前用户是普通用户

date 查看系统时间

[student@example ~]$ date
Sun Fed 19 11:28:11 CST 2023

CST 表示是中央标准时间 UTC 表示是世界协调时间

cal 用来查看日历

[root@example ~]#cal
    February 2023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命令的结构

passwd 修改密码

普通用户修改密码时需要验证当前密码,且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注意:普通用户输入新密码不足八位时会修改失败 显示如

The password is shorter than 8 characters
passwd: Authentication token manipulation error

如修改成功会显示如下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超级用户修改密码:不需要验证密码,且不受密码规则制约(不足八位依然可以)

root用户可以给任何用户重置密码 格式为 passwd natasha (natasha为需要重置密码的用户名)

id 用来查看用户信息

[student@example ~]$ id
uid=1000(student) gid=1000(student) groups=1000(student) context=inconfined_u:unconfined_r:unconfined_t:s0-s-:c0.c1023

uid 是用户的身份标识符(身份证)

gid 用户所在组的标识符(可以通过用户组的方式来简化用户的管理,每一个组都会产生一个id ,将这个id称为gid)
group 是用户所在的所有的组
context 用户的selinux的标签

[student@example ~]$ id root
uid=0(root)  gid=0(root)  group=0(root)

useradd 创建用户

[root@example ~]# useradd wangwu
[root@example ~]# c

su 切换用户

[root@example ~]# su - wangwu
[wangwu@example~]$ 
[wangwu@example~]$ su - root
Password:
[root@example ~]# 

超级用户切换到任何用户不用密码
普通用户切换到任何用户都要密码
su - 后面不接默认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

vim 文本编辑工具

vim 接上的文件名 (若文件名不存在会在第一次保存时创建出来)

[root@example ~]# ls
anaconda-ks.cfg  Documents  initial-setup=ks.cgf  Pictures  Templates
Desktop          Downloads  Music
[root@example ~]# vim zhangsan.txt

vim操作步骤:

1.首先按i键进入编辑模式
2.再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
3.按:键进入退出模式,输入wq(w保存q退出 !强制)

[root@example ~]# ls
anaconda-ks.cfg  Documents  initial-setup=ks.cgf  Pictures  Templates
Desktop          Downloads  Music                 zhangsan.txt

root用户一般情况下在系统中是无敌的存在,不受到系统规则的制约,所以拥有破坏系统的能力,不建议直接使用root登录

帮助及文件结构

tab键 帮助我们自动补齐命令或者参数

当输入的关键字具有唯一性的时候 一次tab自动补齐
所输入的关键字不具有唯一性,则系统会列出所有该关键字开头的内容

history 查看所有历史记录

history N 列出最近的N条记录
!N 调用第N条历史记录命令
!字符 调用最近一条以该字符开头的命令
!$ 调用最后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上下键查找历史命令
ctrl + r 搜索历史记录
Alt+.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history 10 查看最近10条历史记录

查询帮助

一条完整linux命令由三个部分组成
命令    选项    参数
命令:就是用来实现某一个功能
选项:对命令功能的补充和扩展
参数:所有对象都可以成为参数
在linux命令中可以省略选项和参数
选项:--选项的长格式    -选项的短格式
短格式是长格式的缩写,短格式使得命令更简单

[root@example ~]# passwd -l wangwu
Locking password for user wangwu
passwwd:Success
[root@example ~]#
[root@example ~]# passwd --lock wangwu 
Locking password for user wangwu
passwwd:Success

如果想执行多个命令可使用;分隔

[root@example ~]#date;cal;id wangwu
Sun Feb 19 14:42:24 CST 2023
    February 2023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uid=1001(wangwu)  gid=1001(wangwu) groups=1001(wangwu)

命令的结构

  1. 命令和选项之间使用空格
  2. 命令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
  3. 选项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
  4. 选项和选项之间使用空格
  5. 参数和参数之间使用空格

帮助

对于一条未知的命令可使用以下方法

  1. whatis 用来查询命令的作用
[root@example ~]# whatis rm
rm(1)                  -remove files or directories
rm(1p)                  -remove directory entries

注:whatis 后面接命令 不能带选项和参数
   初次装完执行whatis报错是因为man的数据库索引还没有生成
   使用mandb生成索引

如何查找命令的选项

查找命令本身的帮助  在命令后面加上 --help 或者 -h

[root@example ~]# date --help
Usage:  date [OPTION].. [+FORMAT] 

注:
选在帮助里面,选项 []起来的选项可以被省略
如果是大写字母表示该项为必选项,不能省略
如果是<>表示是一个变量 都会有默认值
如果是...表示是一个列表(可以接多个) 如果是options 也是可接多个
A|B|C 表示在列表中选一个 多选一

查找man手册
man -k  查找man手册页中包含该关键字的章节
man  章节号  关键字
man  5  passwd 打开第五章的passwd的帮助

man基本操作方法

命令 结果
空格键 向下翻页
PageUP/PageDown 向上向下翻页
向上向下箭头,回车键 向上和向下滚动
g/G 回到开头/结尾
/string 搜索string关键字
n/N 在关键词之间向下或向上查找
q 退出man帮助页面

[+FORMAT] 特定格式 (固定格式)

[root@example ~]# date +%Y
2022
[root@example ~]# date +"%y-%m-%d %H:%M:%S"
2022-10-01 12:14:54

如果man找不到 使用info帮助

[root@example ~]# info date

在man手册页中收纳的都是比较常用的帮助信息,info中是更为全面的记录(rhel9已经删掉了info)
如果在info中依然查不到需要的帮助,就查产品文档

[root@example ~]#pwd
/usr/share/doc/vsftpd/EXAMPLE

查询红帽知识库中记录的案例
access.redhat.com

文件系统组成和基本操作

文件系统结构

Linux:单根倒树状的文件系统结构
在Linux文件名严格区分大小写(命令里面也一样)

[root@example ~]# mkdir abc
[root@example ~]# ls
abc
[root@example ~]# mkdir ABC
[root@example ~]# ls
abc ABC

目录

/ 根目录 根目录是系统所有文件开始的位置 最顶层的目录
其次所有的斜线都是路径分隔符
/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家目录就是用户文件默认的存放位置称为用户的家目录)
/home/userna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的集合(在该目录下以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命名的目录就是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usr: 安装的软件,共享库等目录重要的子目录
/usr/bin: 普通用户可以执行命令的程序,在这个目录的文件就是可执行的命令
/usr/sbin: 存放的就是超级用户可以执行命令的程序,在这个目录下的命令只有root才可以执行(系统管理员命令)
/usr/local: 一般存放自定义的安装的软件(约定放此目录)
/etc: 类似于C盘中的windows 是系统的核心配置目录(网络、系统信息都记录在这里)
/var: 主要用来存放数据 日志数据(系统启动日志、应用程序的日志、安全日志)服务数据(网站的内容、frp的内容、邮件的内容)
/tmp:系统的临时目录 专门用来做临时文件的存储

/boot:是系统的启动引导文件和内核的存放位置 一般在工作中 这个目录不存放任何文件

/dev:中存放的是系统的硬件设备

/proc和/sys:存放的是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内容,在该目录下存放的内容在关机时系统会自动删除

文件和目录名

名字不能多于255个字符

文件名不能包含 “ / ” (/是路径分隔符,不利于判断)

如果使用特殊字符作为文件名,则需要使用单引号引起来,不推荐在文件名中使用特殊字符

命名大小写严格区分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文件的绝对路径

以 / 开头的路径称为绝对路径

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命令

文件的相对路径

不以 / 开头的路径称为相对路径

只能在特定的位置进行引用

常用命令

cd 切换目录

cd .. 回退到上一级目录

cd - 回到上一次目录

cd~ 回到家目录

cd ~zhangsan 切换到zhangsan的家目录

pwd 查看当前所在位置 (目录的全路径)
ls 用来查看目录或文件

ls -a 查看隐藏文件(所有文件)

在系统的任意位置都有两个子目录分别是 . ( 点表示的是当前目录)和 .. (表示的是上一级)

ls -l 查看文件的长格式(包含文件详细信息)

ls -R 以树状的方式显示目录的文件结构 一般会和ls -lR连用

ls -d 查看目录本身 一般和ls -ld连用

cp 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拷贝

cp 源 目标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目录则直接将文件拷贝到该目录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则覆盖该文件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则创建该文件

cp -r 用来拷贝目录

cp -r 源(目录) 目标(目录)

可以同时拷贝多个文件到一个目标

mv 可以用来移动文件或者重命名

mv 源 目标

将源移动到目标所在的位置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目录则直接将文件移动到该目录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则覆盖该文件

如果源是一个文件,目标是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则创建该文件

mv 也可以移动多个文件到目标

如果mv移动的文件的源路径和目标文件的路径一致则重命名

touch 创建一个空文件和更新时间戳

touch 文件名

touch 后面接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名则创建该文件

touch 后面接一个存在的文件名则更新该文件的时间戳

文件的时间戳:

Access Time:文件最后一次被访问的时间 atime

Modify Time:文件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mtime

Change Time:文件最后一次被改变的时间 ctime

Birth Time:文件的创建时间

sata 文件名 查看文件时间戳

touch -ad 修改文件时间戳

touch -d

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 强制删除 (不询问)

rm-r 递归删除目录 (一级一级删除)

rm -rf 来删除文件和目录 强制递归删除 谨慎使用Linux没有回收站 删除即没有 不能使用回收站找回

mkdir 创建目录

mkdir 目录名 创建一个空的目录

mkdir -p 递归创建目录

rmdir 安全的删除目录 用来清理系统的垃圾目录,只能删除空的目录

file 用来查看文件的类型

在Linux中文件没有后缀名

file 文件名: 查看文件类型

系统用户管理

用户的分类

UID:用户的身份标识符 每个用户都会被分配一个独特ID

系统用户:UID 0~999 一般是系统用户

普通用户:UID 1000~6000 一般是普通用户

/etc /passwd 中存储用户名和ID的映射关系

root❌0:0:root:/root:/bin/bash

root: 用户名

x:密码占位符(表示这个用户登录时是否需要验证码)

0:用户的UID

0:用户的GID( 私有组)

root:描述信息(一般出现在欢迎的屏幕)

/root: 用户的家目录

/bin/bash: 登录shell

/bin/bash :运行bash shell 表示可以登录

/sbin/nologin :禁止登录shell 表示不能登录系统

用户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控制权限

用户组

在创建用户时如果没有指定用户的组,则自动创建一个以用户名命名的组,并将这个用户加入到该组

私有组(属组):是在用户创建时一并指定的组

公共组(附加组):每个用户都可以有多个公共组,但是只能有一个私有组

/etc/group :保存用户组和ID的映射关系

roo: x:0:zhangsan,lisi,wangwu

root:表示的是组名

x:组的密码占位符

0:组的ID也就是GID

lisi,wangwu:表示组内的用户,在root组内有两个用户,lisi,wangwu多个用户用逗号隔开

如果该组是某个用户的私有组,则该用户不会出现在该组中,也就是最后组内用户的栏位只会出现将该组作为附加组的用户

创建用户时,指定的目录尽量不要提前创建(可能出现权限问题)

创建用户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 -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seradd -u 指定 UID -g 指定私有组 -c 描述信息 -d 家目录 -s 登录shell

用户的UID可以重复,一个UID 可以对应多个用户名;但是UID是唯一的存在

Linux中并不以用户名来决定用户的权限,而是依靠UID来决定用户对文件的权限

系统会进行ID保留机制:部分UID已经提前分配给了应用程序,比如38分配给了KVM

所以将保留的UID分配出去,就会导致新创建的用户继承到这个权限

每次创建用户都会将 /etc /passwd/ 中最大的UID加1分配给新的用户

如何修改已经存在的用户

usermod modify 修改

usermodd -u 指定 UID -g 指定私有组 -G指定附加组 -c 描述信息 -d 家目录(-m连用 移动家目录,且移动前家目录必须存在) -s 登录shell

删除用户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一个用户,仅仅只是从系统中将用户删除了

userdel -r 用户名 干净的删除用户,除了将用户本身删除外,还会连同用户的文件一并删除(推荐在生产环境上使用)

groupadd 创建组

groupadd 组名

补充:添加组密码 gpasswd 组名 给组设置密码

newgrp 组名 登录到指定的组,并且登录以后该组将成为用户的私有组

groupmod 修改组

groupmems 管理组成员 -a添加 -d删除 -l列出 -p清空 -g指定组

文件的权限管管理

[root@localhost opt]# ls -l rhce.txt 
-rw-r--r--. 1 root root 0 Jan  7 16:57 rhce.txt

-:文件类型 - 普通文件 d目录 l软连接(字符文件) b 块设备

rw-: 文件拥有人的权限

r--: 文件拥有组的权限

r--: 文件其他人的权限

.(点):表示文件受到SELINUX的保护

1:表示文件的硬链接数(简单理解:硬链接数决定了文件系统中有几份)

第一个root:文件的UID称为文件的拥有人(文件的所有者)

第二个root:文件的GID称为文件的拥有组

0 :文件的大小

Jan 7 16:57 :文件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rhce.txt :文件名

用户在运行程序的时候,程序会继承 用户的UID和GID

当程序在访问文件的时候会得到三类访问权限

程序的UID和文件的UID一致 则是以文件拥有人的身份来访问文件

程序的GID和文件的GID一致 则是以文件拥有组的身份来访问文件

程序UID和GID与文件的GID和UID均不一致 则是以文件的其他人的身份来访问

文件权限的优先级

1,如果UID一致,UID匹配成功;文件拥有人的身份访问文件(user 最高)

2,如果UID不一致,GID一致,GID匹配成功;文件拥有组的身份访问文件(group 其次)

3,如果UID和GID都不一致,则匹配文件的其他人身份,以其他人身份访问文件(other 最低)

文件的权限表示

用字符的方式: r 读 w 写 x 执行 - 对应栏位没有权限

rwx 对于文件的意义 r:可以写取到文件的内容

​ w:可以修改文件的内容

​ x:文件可以被执行(文件可以作为命令被执行)

rwx对于目录i的意义 r:可以读取到目录的内容

​ w:可以修改目录里面的内容(创建文件和删除文件)

​ 如果是对文件进行操作只需要看文件所在目录的权限,如果是对文件的内容进行操作,要看文件本身的权限

​ x:可以进入到目录里面

在Linux中如果一个目录要想有意义,那么它至少需要有rx权限,也就是可以进入到这个目录看到里面的内容,如果不满足这个需求,一般则该目录无法使用

用数字的方式来表示权限: r------> 4
w------>2
x------->1

Linux 中文件的赋权方式:

chmod u/g/o +/-/= 文件名

u:表示文件的拥有人

g:表示文件的拥有组

o:文件的其他人

使用 + 或者是 - 号进行赋权都是在原来的权限基础上进行加减,而等于号会直接覆盖原来的权限

IO管道和vim初识

### IO输入输出

显示器 是 Linux 系统中创建默认的输出设备

标准输出:显示器上的

标准输入:键盘

io;input和output 输入和输出

重定向:将原本标准设备,替换为我们想要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id zhangshan
uid=1003(zhangshan) gid=1003(zhangshan) groups=1003(zhangshan)
[root@localhost ~]# id zhangshan > /opt/userinfo.txt

[root@localhost opt]# cd /opt/
[root@localhost opt]# ls
userinfo.txt
[root@localhost opt]# cat userinfo.txt
uid=1003(zhangshan) gid=1003(zhangshan) groups=1003(zhangshan)
[root@localhost opt]#

输出类型:

1.标准的正确输出 > 将屏幕上正确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2:标准的错误输出 2> 将屏幕上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3:全部输出 &> 正确的输出+错误的输出=全部输出

> 重定向覆盖到文件(会将文件的内容进行覆盖,效果等同于删除文件)

>> 重定向追加到文件(会将输出的内容追加到文件的末尾,也就是最后一行)

将所有不想要的输出内容,无需重定向到文件,而是重定向到/dev/null(空设备)这个设备

/dev/null 黑洞设备或者垃圾桶 所有重定向到此目录的文件都不会被保存

应用场景:不想让内容输出在屏幕上(写脚本的时候)

在shell脚本中对脚本输出的内容进行处理,屏蔽不相关的输出信息

2:用来清空文件或者响文件里面写入内容

echo > 文件 输出空到文件

echo help >> 文件 在文件追加help

在字符界面下将所需的内容保存到指定文件

### 管道符“|”

管道符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处理linux的指令(称为命令的链接符号)

command1|command2

将command1的输出结果作为command2的参数

只有正确的输出结果才能够通过管道,错误的输出无法通过管道

三通管道

故障排除

同时查看和记载输出

除了需要将内容给到程序,也希望在屏幕上显示

command1 |tee 文件名

重定向输入:

1,使用文件作为输入源(tr字符转换)

〈 标准的重定向输入

2,模拟从键盘接收多行输入

3,写入配置文件(在脚本中自动生成配置文件)

cat 〉〉文件路径 <<EOF(可以是自定义任意字符,结束字符一样即可)

文件中你所需要写的内容

EOF 结束符号

### vim编辑器

vim是vi的增强版 vim是一个默认的文本编辑器来进行使用,是因为vi在众多的Linux发行版本中已经被内置了,成为Linux主流的文本编辑器

vim 具有很多vi不具备的特性 eg.命令的语法高亮,建议刚接触Linux的小伙伴首选Vim来进行编辑

图形化场景 gedit

字符界面:vim

### VIM的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vim打开文件则进入命令模式,执行命令(包括文本的复制、删除)

编辑(插入模式): 编辑文本内容

退出模式(末行模式):对文件本身进行操作(保存,退出)还可以执行一些高级的搜索替换选项

三个模式的切换:

a i o 三种快捷键都可以从命令模式进入到插入模式

i 在光标的左边插入

a 在光标的右边插入

o 在光标的下一行插入

I 在光标所在行的开头位置插入

A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进行插入

O 向上插入一行

ESC进入到命令模式(可以从插入模式回退到命令模式)

按ESC

:进入到退出模式(只能从命令模式进入退出模式,插入模式不能进入退出模式)

按“ :”键

使用Vim时,然如果所打开的文件不存在,则会在第一次保存时创建该文件

使用vim时,如果打开的文件存在,则直接显示该文件的内容

使用vim时,如果打开的文件显示存在副本,则检查vim上次打开该文件是否正常关闭

vim存在副本怎么修复呢?

1,vim -r 文件名 修复已经丢失数据的文本文件(不会自动移除副本,但是可以手动删除)
2 vim 文件名 打开文件以后当其提示副本存在时 按R修复文件并按D移除副本

在Linux中的单词,(不是我们理解的英文单词)有字母或者数字或者下划线组成的单词(字符串)

将1~10行另存为


将光标所在行root替换为huawei

(加%可以替换全文件)

![img](file:///C:\Users\AHA\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528\wps25.png)

i 忽略大小写


### 字符处理

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编辑,提取,操作

文本的提取工具(查看文本):

cat

用来合并文件 cat file1.txt file2.txt >file3.txt

查看文件的行号 cat -n 文件名

查看文件中是否存在特殊字符 cat -A 文件名

more 查看文件的内容 是把文件的内容分页输出到屏幕

less 查看文件的内容 在查看时可以使用vim编辑

head 过滤文本的内容 默认只过滤前十行

head -n 指定行数

tail 过滤文本的内容 默认过滤后十行

tail -n -20 过滤最后20行

tail -f 实时显示文本的追加内容(一般会用来写日志)

如果需要在指定的文本中取出内容(是以行来取)

1,先用held 取出最大行

2,然后用tail 剪掉你所要的行数

grep 以行为单位来过滤文本

正则表达式:

^在行首进行匹配 以某某开头 定位符

$在行尾进行匹配 以某某结尾 定位符

< 在字的开始进行匹配(在单词的词首进行匹配)

> 在字的结尾进行匹配(在单词的词尾进行匹配)

结合使用

\〈字符串\〉精准匹配某一个单词

. 用来匹配任意的一位字符

[字符串]匹配中括号內任意一位字符

[^abc] 匹配除了括号內字符之外的任意字符都匹配

[a-z]/[0_9] 匹配范围内任意一位

\ 转义字符 作用就是为了屏蔽\后字符的特殊意义(只会去掉/后单个字符的特殊意义)

* 对前一项进行0次或者多次重复匹配

扩展的表达式:

grep 使用扩展的正则需要使用egrep 或者 grep -E


+对前一项进行一次或者多次重复匹配 至少需要匹配到一次。

?对前一项进行0次或者1次重复匹配.

{j}对前一项匹配j次.

{j,}对前一项 最少匹配j次.

{,k}对前一项 最多匹配k次.

{j,k}对前一项最少匹配j次,最多匹配k次。

s|t要不是匹配到s就是匹配到t 一般会用在日志中进行排错。

一般会用来过滤多个关键字 err/wan.

(exp) 表示分组 将字符串作为单项处理(roo)

cat :是以列来提取文本内容

cut -d 指定分隔符 -f 指定列 文件

当提取多列内容

cut -d 分隔符 -f1,x 文件

cat -c 指定要取的字符的范围 文件

以空格作为分隔符的列提取工具

awk 以空格 来作为默认的分隔符

awf -F 分隔符 '{printf $列} 文件

wc 是文本的统计工具

第一列 是文件的行数 wc -l

第二列是文件的单词数 wc -w

第三列是文件的字节数 wc -c

sort 文本排序

sort 默认按照字符表的顺序排序

- n 以数字的方式进行排序

-r 排倒序

-k 指定列

-t 指定分隔符

-u 去重

-f 忽略大小写

uniq 去重工具

sort 可以去掉不连续的行,而uniq只能去掉连续重复的行

-c 统计重复出现的次数

diff 文本的比较工具,专门用来比较文本的差异 可以使用图形化工具 vimdiff

tr 文本转换工具

tr 将字符转换为数字 也可以转为字母

sed 流编辑器 用来进行文本的操作

查找 替换 删除 增加

sed 的地址定界

地址定界一般指的是需要操作的行

网络配置

进入网络配置目录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编辑nat网卡的配置

vi ifcfg-ens33

修改或添加如下信息: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IPADDR=172.25.2.10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72.25.2.2
DNS=8.8.8.8

在vi编辑器中,输入:wq进行保存退出

vi /etc/resolv.conf
加入:
nameserver 8.8.8.8
输入:wq进行保存退出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重启网络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测试

ping www.baidu.com

网络配置

进入网络配置目录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编辑nat网卡的配置

vi ifcfg-ens33

修改或添加如下信息: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IPADDR=172.25.2.10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72.25.2.2
DNS=8.8.8.8

在vi编辑器中,输入:wq进行保存退出

vi /etc/resolv.conf
加入:
nameserver 8.8.8.8
输入:wq进行保存退出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重启网络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测试

ping www.baidu.com

posted @ 2024-01-03 13:22  赵承伟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