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存储器管理(一)
存储器的层次:
分为寄存器、主存(内存)和 辅存(外存)三个层次。
主存: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磁盘缓冲存储器,
主存又称为可执行存储器;
辅存:固定磁盘存储器、可移动的外部存储器;
其可长期保存数据,但不能被处理器直接访问。
此处针对的是在OS层面上对主存(内存)的管理。
内(主)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①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② 内存(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③ 内存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保护 ④ 内存的逻辑扩充(虚拟存储器的实现)
②固定分区分配
③可变(动态)分区分配
④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①单分区分配方法(Single-partition allocation)
重定位寄存器方案用来保护用户进程之间,用户进程与操作系统之间不会相互修改代码与数据
重定位寄存器包含了最小的物理地址;界限寄存器包含了逻辑地址的范围,每个逻辑地址必须小于界限寄存器
分区号 |
分区大小 |
起始地址 |
状态 |
1 |
12k |
20k |
已分配 |
2 |
32k |
32k |
已分配 |
3 |
64k |
64k |
已分配 |
4 |
128k |
128k |
空闲 |
5 |
分配:查分区说明表,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分区分配之;
回收:将回收分区对应的分区说明表状态改为“空闲”。
优点:内存可同时装入多道作业代码,算法实现简单;
缺点:存在浪费(分区一次性全部分配出去);会产生内部碎片。
③动态存储分配问题
算法思想:事先不划分分区,待作业需要分配内存时,再按需分配划分分区(分区的大小及个数不固定)。
数据结构:
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表 ----> 记录空闲分区的大小、地址等
空闲分区链表状况:
分配:查空闲分区链表,找到第一个足够大的分区,将其一分为二分配之;
分配策略(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
回收:先将回收分区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再修改空闲分区链表。
回收算法:前邻接合并,后邻接合并,前、后邻接合并,不邻接处理
* 优、缺点
按需分配,可解决浪费问题;
分配算法复杂,会产生外部碎片;
邻接合并系统开销大。
* 碎片问题
碎片:可变分区分配过程中形成的若干个非常小的无法再利用的小分区,形成外部碎片
碎片分为外部碎片和内部碎片。
处理碎片的方法:
1.紧缩(compaction,拼接):用来降低外部碎片移动内存内容,以便所有空闲空间合并成一整块。
如果重定位是动态的,是在运行时进行的,那么就能采用紧缩
2.另一种可能解决外部碎片问题的方法是允许物理地址空间为非连续,这样只要有物理内存就可为进程分配:分页或分段
④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 算法思想
在可变分区分配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程序(数据)。当无足够大的分区供分配时,若总的空闲存储容量够用,则将各分区中的内容向内存一端移动(紧凑),使另一端形成一个大的空闲分区,然后再分配。
例:前例若要为作业10分配120k的存储空间,因无足够大分区(总空闲容量290k),则先进行合并处理:
内存的离散分配方式见下篇。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