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 个人作业:软件案例分析
项目 | 内容 |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5年春季软件工程(罗杰、任健) |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 [I.1] 个人作业:阅读和提问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掌握软件工程方法论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通过阅读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
一、选题
- 选题类别:🎶音乐软件
- 选定软件:Spotify(主),QQ音乐(辅)
二、调研,测评
软件测评
软件使用
作为音乐重度依赖者,spotify的使用时长是作业要求的百倍不止
软件分析
基本使用流程
音乐软件的基本使用流程spotify都涵盖:注册登录,搜索歌曲,播放歌曲,创建歌单,个性化推荐等,具体而言:
- 注册/登录 :用户可以通过邮箱、Facebook、Google 等账号注册或登录。
- 搜索歌曲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栏查找特定的歌曲、专辑、艺术家或播放列表。
- 播放歌曲 :选择歌曲后,用户可以点击播放按钮开始播放音乐。用户还可以创建自己的歌单,将喜欢的歌曲添加到其中。
- 个性化推荐:Spotify 会根据用户的听歌历史和偏好,推荐个性化的播放列表(如“Discover Weekly”、“Release Radar”)。
是否能够解决用户的需求
作为纯粹的音乐软件,spotify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软件必备的功能,尤其是其提供的海量的全球音乐库,是spotify作为全球最大流媒体的必要条件。
软件在数据量/界面/功能/准确度/用户体验上各有什么优缺点
- 数据量:
- 优点 :Spotify 拥有庞大的音乐库,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歌曲、专辑和播放列表。我选择spotify的原因正是我喜爱听欧美日韩的歌曲,spotify会比其他国内的流媒体曲库更加完善
- 缺点:虽然音乐库庞大,但在某些地区,由于版权限制,部分音乐可能无法播放。比如中国的许多live现场的饮品spotify中没有。同时spotify的曲库也和用户所设置地区有关,比如在印尼🇮🇩的用户和在美国🇺🇸的用户可以搜到的曲库是不一样的
- 界面:
- 优点 :我认为Spotify最能打动我的就是其界面设计简洁、直观,用户能够轻松找到所需的功能
- 功能:
- 缺点:因其界面的简洁,故功能是非常少的,处了基本的音乐软件的功能,spotify不具备国内流媒体那样复杂多样的操作;同时由于是国外流媒体,其不具有向微信朋友圈等推荐歌曲的功能;此外某些高级功能(如高音质播放、跳过限制)需要订阅 Spotify Premium,免费用户的使用体验是十分差的
- 准确度:
- 优点 :Spotify 的搜索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用户想要的歌曲、专辑或艺术家。个性化推荐的准确度也较高,能够根据用户的听歌历史提供符合其口味的音乐
- 用户体验:
- 优点 :Spotify 的整体用户体验较好,界面简洁、操作流畅,音乐播放稳定,对于仅听歌的需求,spotify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 缺点:免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遇到广告,且一小时只能听6首歌,而且不能选择播放歌曲,基本上是告诉用户必须充值会员才能使用,这很影响免费用户的听歌体验。此外,spotify没有类似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那样的歌曲评论,社交等功能,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用户并不友好
改进意见
根据我上面优缺点的分析,针对缺点,我做出以下改进意见:
- 针对中国曲库进行完善(毕竟我是拆腻子),且不同国家尽量统一曲库
- 对于免费用户开放再多一些功能,比如基本的创建歌单等
- 会员价格尽量低一点,Spotify Premium的会员价格是国内流媒体的六七倍,且不同地区定价不同,比如美区的会员一个月需要12美元,国内流内体一个月做促销价格可能低于10人民币,哪怕是通过家庭组充值会员也需要每个月20-30人民币,且方法较为困难,价格的悬殊会让许多学生党望而却步
用户调研
我选择了一个即使用spotify又使用QQ音乐的用户进行了调研,我对他进行了采访。他是我的一个大二的学弟,我对他采访的问题如下:
- 你为什么会选择两个软件都使用呢?两个软件分别能满足你什么需求呢?日常哪个用的多?
- 你一般会使用用音乐软件的什么功能啊?会接触音乐社区、直播、听书等功能吗?
- 你认为spotify音乐吸引你的点在于哪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 你认为QQ音乐吸引你的点在于哪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 如果要给两个软件打个分,你会给多少分呢?
评测结论
根据上面的调研,spotify的优点是其简洁的UI界面,丰富的曲库,但相应的缺点是其功能并不是很全面且曲库收地区因素影响,定价较贵。我对他的评价是“d) 好,不错”
Bug 分析和提交
测评环境
手机是IOS 18.0.1,手机上的spotify版本是9.0.10.409
电脑是macOS 15.3.1,电脑上的spotify版本是
Bug 严重性定义
- 轻度影响 :对用户体验造成轻微干扰,但不妨碍用户正常使用产品
- 中度影响 :某些不常用功能出现故障,导致用户的部分需求无法满足,对用户体验产生一定影响
- 较重影响 :系统出现一般性故障,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常用功能受到影响,用户体验明显下降
- 严重影响: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可能存在服务器鉴权漏洞或重要数据泄露,用户体验非常差
- 致命影响 :系统出现致命性故障或严重安全漏洞,导致用户体验受到极大损害,甚至无法正常使用产品
Bug1:手机端电脑端对于歌单排序的功能不一致
-
可复现性:稳定触发
-
Bug描述:spotify对于歌单的排序,在电脑端是允许根据不同的标准升序和降序,但是在手机端只有升序,且不能更改
-
Bug分析:
- 严重性:中度影响,本人还是很希望手机端可以降序使用最近加入顺序
- 可能成因:开发人员手机端和电脑端功能未对齐,且切换升降序应该是排序的最基本的功能,不清楚是开发人员忘做了(毕竟电脑端做了)还是就不想做这个功能
- 建议修复一下这个“bug”,可以增加用户的体验
Bug2:套餐界面不展示UI
-
可复现性:稳定触发
-
Bug描述:我手机上套餐总览界面没有UI,但我是冲过会员的,以前这里会显示自己购买的会员类型(分学生版,个人版,家庭组版等等),但是我近期使用这个界面没内容
-
Bug分析:
-
严重性:中度影响,毕竟手机端作为主要使用终端,看不了自己当前的会员状况还是很糟糕的
-
可能成因:前段UI界面加载出Bug了吧,可能数据类型未对齐,或者等等
-
建议修复下这个bug,应该是代码层面的问题。
-
Bug反馈
由于我查找了Spotify软件内部并没有反馈通道,spotify社区也没有发帖的功能(可能我没找到),我在网上了解到spotify Bug的一般反馈途径有app store评论或在外国流媒体上at spotify,我分别用两种方式对bug进行反馈
三、分析
工作量分析
若要实现一个类似 Spotify 的音乐流媒体平台,假设团队由 6 人组成(包括前后端开发、测试、UI 设计等),并且有专业 UI 支持,首先提出以下前置条件:
- 不需要考虑音乐版权问题,且获取音乐音频的时间不计入开发时间
- 不考虑spotify的全部功能(毕竟有些真的太细碎的),大体框架上分为用户系统、播放功能、搜索功能、收藏功能、推荐功能、充值板块
- 不对齐生产级需求,比如spotify全球2.5亿多,且来自不同国家,后端开发网关模块能做到国内万人级别使用即可
- 前后端开发并行,但考虑进来设计API和对齐API的时间
下面是具体的开发环节和预计需要的时间:
阶段 | 任务描述 | 具体任务 | 所需时间(周) |
---|---|---|---|
需求分析与设计 | 确定核心功能,设计系统架构 | 分析市场,确定软件需要的所有功能 | 1 |
UI设计,包括前段界面的样式和功能流程 | 2 | ||
后端数据库设计,建立数据库 | 1 | ||
前后端开发 | 前后端实现具体功能 | API文档维护和对齐 | 1 |
网关模块 | 2 | ||
用户系统 | 1 | ||
播放功能 | 0.5 | ||
搜索功能 | 1 | ||
收藏功能 | 0.5 | ||
推荐功能 | 2 | ||
充值板块 | 1 | ||
多端适配 | 2 | ||
测试阶段 | 内测,修复BUG | 包括测试和修复测试到的BUG | 3 |
总计 | 18 |
按照一个月工作3周来计算(总不能天天干活吧),大概需要6个月
软件质量分析
我选择的竞品包括:QQ 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
QQ 音乐
- 优点:
- 国语歌曲曲库丰富 :拥有最全的华语音乐版权,适合华语音乐爱好者。
- 社交功能强大 :支持评论、分享、关注等互动功能。
- 附加服务 :支持买票、周边等附加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 缺点:
- 广告较多 :免费用户会频繁遇到广告,影响听歌体验。
- 功能冗余 :部分功能(如“音乐空间”)被认为多余,且功能多导致UI堆积严重,用户体验复杂,喜欢的人会喜欢,但是对于极简需求的用户不友好。
- 国际化不足 :相比 Spotify,QQ 音乐在国际音乐库和全球化服务上较弱。
网易云音乐
- 优点:
- 音乐人平台 :支持独立音乐人上传原创作品,平台创意和多样性丰富,这也是他最为特别的点。
- 社交性强 :“网抑云”的热梗让其音乐评论功能在国内处于最高水平评论,使网易云评论成为一大特色。
- 缺点:
- 曲库受限:音乐库相对较小 ,许多版权抢不过QQ音乐(毕竟背靠腾讯)
- 国际化不足 :相比 Spotify,网易云音乐在国际音乐库和全球化服务上较弱。
酷狗音乐
- 优点:
- 音乐库丰富 :拥有大量华语和流行音乐资源,我印象中这个平台有许多DJ音乐资源。
- 操作界面简洁 :界面设计直观,易于上手。
- 缺点:
- 广告较多 :免费用户会频繁遇到广告,影响听歌体验。
- 宣发力度不够大:相比于网易和腾讯的,酷狗音乐的市场份额较少,在广告宣传上花费不如前二者
Spotify(前面已经分析了许多优缺点,这里仅做总结与补充)
- 优点:
- 音乐库丰富 :拥有全球最庞大的音乐库,涵盖几乎所有主流和非主流音乐类型。
- 个性化推荐 :推荐算法精准,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播放列表(如“Discover Weekly”)。
- 极简的UI设计:页面设计干净简洁,简单易上手
- 不繁杂的功能:专注于音乐播放功能
- 跨平台支持 :支持多设备同步(手机、电脑、智能音箱等),用户体验无缝衔接。
- 缺点:
- 国内使用困难:由于版权和地区限制,Spotify 在中国大陆的使用需要一些手段(懂得都懂)
- 曲库受地区影响 :相比国内音乐平台(如 QQ 音乐),Spotify 的国语歌曲库相对有限
- 免费用户体验欠佳:上面提到了免费用户权益受限较为严重
- 收费较贵:上面提到了Prenuim会员定价很高
- 社交功能较弱 :相比网易云音乐和 QQ 音乐,spotify社交互动功能较少,基本的评论功能也没有(但可能正是spotify简洁的思想吧)
评估Spotify的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名列第几,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维度会得到不同的答复;从简洁的听歌软件的需求出发,spotify在我心目中是第一名的;但也有用户看中音乐软件的社交功能,那spotify比不过大多数软件(毕竟都没这个功能);从定价角度上讲,spotify的定价对于学生党来说并不低,性价比不是最佳的
从 Spotify 的现状和与同类产品的对比中,可以分析出其在软件工程方面的一个重要改进方向: 提升本地化体验。Spotify 在中国大陆使用受限,且国语歌曲库并不完善,限制了其在华语市场的竞争力,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用户市场下,Spotify需要考虑下是否提升中国本地化体验
四、建议和规划
市场现状
市场概况
- 来自研策资料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Spotify拥有6.4亿月活跃用户和2.52亿付费订阅用户,其用户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 Spotify的商业模式以“一站式音频平台”为核心,整合了音乐、播客和有声读物等多种内容形式,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音频需求。此外,Spotify通过分层定价策略,吸引了不同付费意愿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付费转化率和平台的盈利能力
竞争产品
以下数据来自“2024年在线音乐行业研究:音乐不止,不止于音乐”这篇报道
- Spotify:全球市场份额为 32.1%,月活跃用户(MAU)达 6.75亿,付费用户数达 2.63亿。
- Apple Music:市场份额为 15%,主要依托苹果硬件生态,用户集中在高端市场。
- Amazon Music:市场份额为 12.6%,依托亚马逊Prime会员体系,用户增长稳定。
- YouTube Music:市场份额为 13.6%,结合YouTube视频资源,用户增长迅速。
- 腾讯音乐(TME):在中国市场占据 80%的份额,付费用户数达1.02亿,主要依托社交娱乐服务。
产品定位
这里主要针对Spotify和QQ音乐(腾讯音乐)展开讨论,优势劣势第三部分已经阐述很多了,这里主要分析产品定位和竞争中的各方态势
- Spotify
- 定位:综合性娱乐平台,涵盖音乐、播客、有声读物和视频内容
- 竞争态势: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内容,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但面临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的激烈竞争
- QQ音乐
- 定位:中国市场的音乐流媒体和社交娱乐平台
- 竞争态势: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全球化布局有限,依赖国内市场
市场与产品生态
下面的部分数据和信息取自Spotify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核心用户群
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Spotify月活跃用户(MAUs)达到 6.4亿。Spotify的核心用户群主要集中在18-34岁的年轻用户,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愿意为音乐付费,且对音乐的品质、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较高。且用户群体分布广泛,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
用户群体关系
Spotify的用户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增强社交互动功能(如共享歌单)来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虽然用户之间的音乐品味可能不同,但社交功能能够有效增加用户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特定的用户生态
产品生态
Spotify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音乐流媒体服务,还通过播客、有声读物和视频内容构建了多元化的音频生态系统。此外,Spotify的推荐算法能够精准分析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
产品规划
新功能:为Spotify增加歌曲评论功能
根据上面的优缺点分析,我希望在Spotify中增加一个歌曲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在每首歌曲的播放页面发表评论,并与其他用户互动。同时,提供评论开关功能,允许用户选择是否显示评论,以满足简洁用户和社交用户的不同需求。下面是NABCD分析:
- Need(需求):根据上面用户调研,Spotify用户对社交互动功能有较强需求
- Approach(方法):在歌曲播放页面增加评论功能,并提供评论开关选项
- Benefit(收益):提升用户粘性、活跃度和留存率,增强Spotify的社交属性
- Competitors(竞争):国内音乐平台(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已通过评论区成功吸引用户,Spotify需要跟进以保持竞争力
- Delivery(交付):在16周内完成功能开发、测试和发布,且通过一些渠道进行推广
人员配置
- 产品经理(1人):负责需求分析、功能规划和项目进度管理
- UI/UX设计师(1人):设计评论功能的界面和交互流程,确保用户体验友好
- 前端开发工程师(2人):实现评论功能的前端界面和交互逻辑
- 后端开发工程师(1人):开发评论功能的后端接口和数据存储
- 测试工程师(1人):负责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
16周时间详细规划
-
第1-2周:需求分析与设计
-
任务:完成用户调研,明确功能需求;设计评论功能的UI/UX原型。
-
交付物:需求文档、UI/UX设计稿。
-
-
第3-4周:技术方案与架构设计
-
任务:确定技术方案,设计前后端架构。
-
交付物:技术方案文档、架构设计图。
-
-
第5-8周:功能开发
-
任务:前端开发评论界面,后端开发评论接口和数据存储。
-
交付物:功能开发完成,进入内部测试阶段。
-
-
第9-10周:AI审核工具集成
-
任务:集成AI审核工具,实现评论内容的自动过滤。
-
交付物:AI审核工具集成完成。
-
-
第11-12周:功能测试与优化
-
任务: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修复bug。
-
交付物:测试报告、优化后的功能版本。
-
-
第13-14周:用户测试与反馈收集
-
任务:邀请部分用户进行测试,收集反馈并优化功能。
-
交付物:用户测试报告、优化方案。
-
-
第15周:发布准备
-
任务:完成发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文档编写、宣传材料制作。
-
交付物:发布版本、宣传材料。
-
-
第16周:正式发布
-
任务:正式发布评论功能,监控用户反馈和数据表现。
-
交付物:功能上线,发布总结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