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次我了解了spring+hibernate 的包和其作用。在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通常需要设计与定义许多类,这些类中有些具有复杂的关系。如何对这些类进行有效的管理,java中引入了包的概念。java中对包的管理类似与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系统的目录管理,即java中通过多个层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10:46 云霆yy 阅读(27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个小学期中,我跟随老师学习了MyEclipse。首先我知道了MyEclipse到底是什么? 下面允许我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概述: 首先,我都知道Eclipse优点:免费、程序代码排版功能、有中文化包、可增 设许多功能强大的外挂、支持多种操作系统(Windows、Linux、Solaris、Mac 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10:00 云霆yy 阅读(7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范佳逸:本周我们的团队主要学习了第八章的内容,为了提高实战经验,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团队内部需求分析演练,就是其中一人扮演客户和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沟通,最后看写出的需求分析报告与那个扮演客户的队员所想是否一致。在演练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需求分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沟通能力,引导方式等的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4 15:03 云霆yy 阅读(1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八章软件需求,人们为了解决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求助于软件。人们的需求五花八门,那么软件团队如何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找到这些需求呢? 需求分析1.获取和引导需求 软件团队需要找到 软件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挖掘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软件的需求。 不同的项目需要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4 14:55 云霆yy 阅读(12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构建之法第七章学习心得 这周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七章MSF的介绍。MSF有9个基本原则,针对信息共享,团队内部运营,市场,还有客户。同样是强调效率,人性,灵活,还有前景。 MSF对信息共享和沟通十分强调,对团队内部运营强调相互信任,各司其职。MSF敏捷开发模式分为两支,MSF敏捷开发模式和MSF C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8 15:09 云霆yy 阅读(11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周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六章敏捷流程,本章主要介绍了敏捷流程及其原则,Backlog、Burn-down、Sprint、Scrum方法论。以及什么时候选择敏捷的开发方法,什么时候选择其他方法。.敏捷开发的原则是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1 00:32 云霆yy 阅读(14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范佳亦:本周的学习中讲述了团队合作。团队在我看来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人聚在一起就是团队。团队还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合理的分工以及默契的配合等。本章也讲述了团队合作所适用的各种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在以后我们团队做项目的时候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每一个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果选用得当将带来事半功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14 11:42 云霆yy 阅读(12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五章 团队和流程。首先我了解了写了再改模式(Code-and-Fix) 史蒂夫·迈克康奈尔(Steve McConnell)在这里提到了不少开发流程。第一个提到的开发流程。这个流程也有好处,不需要太多其他准备或相关知识,大家上来就写代码,也许就能写出来,写不出来就改,也许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14 11:27 云霆yy 阅读(1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两人合作的理论和知识点。合作,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不可缺失的,往往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效果。同样在软件设计中也是如此,经过我的学习,我了解到软件设计中两人合作主要包括包括代码规范、极限编程、结对编两人合作的不同阶段以及影响他人的技巧。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代码规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07 00:33 云霆yy 阅读(10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周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第三章,讲述了软件工程师的成长。软件系统的绝大部分模块都是由个人开发或维护的。在软件工程的术语中,这些单个的成员叫做Individ-ual Contributor(IC)。IC在团队中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以开发人员为例,流程如下。 1.通过交流、实验、快速原型等方法,理解问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4-29 18:52 云霆yy 阅读(188)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