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从大公司离职,去一家创业公司?

从大型企业离职,去创业公司发展,这类现象早已是互联网职场人才流动的常态,其中,正反面案例皆不少,近期,100offer在我们平台又发现了很多类似跳槽案例。

2011年毕业的刘先生,有同济本硕连读的名校背景,在一家传统名企工作了5年。今年,刘先生意识到传统行业的节奏太慢,他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他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消失,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客观,为此,他决定跳槽。
刘先生通过100offer接到了7个面试,他选择了其中两家。第一家公司认为刘先生的技术能力和现有薪资不匹配,如果刘先生能够接受降薪的话,公司会安排复试。第二家公司虽说能给他现有薪水的offer,但刘先生意识到他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这家公司的工作内容和他之前所在的传统行业相似,不能让他得到技术上的提升。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刘先生陷入了沉思,难以抉择。

刘先生的案例并不是个例。微软、Intel、EMC等类似外资软件出身的候选人们都容易处在这类困境中。他们大多具有名校背景,入职后享受丰厚薪水、优异福利与名企名校光环,几年之后,他们会意识到他们多年来一直担任着螺丝钉的角色,技术既不精深也不全面,时间一长,螺丝钉便会生锈。

不仅是外资企业的员工在跳槽时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即便是工作节奏快的BAT所出身的员工,也常挣扎于留在BAT还是去创业公司的抉择中。不过,开始有越来越多的BAT员工选择跳槽,放弃名企光环,去创业公司寻求发展。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离职,去一家创业公司呢?

你为何逃离大型企业?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区别

「大公司」常被分为传统大型企业和以BAT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它们有着几个共同因素,首先,多数都已上市;其次,业务稳定,现金充裕,产品线丰富;然后,团队规模大,层级分明;最后,有较为严重的「大公司病」。

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员工都清楚「大公司病」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很多体量较大的公司,都会出现等级鲜明、流程繁琐、制度死板、决策效率低和跨部门难以合作等诸多问题。

创业公司规模小,通常融资在b轮以下,公司总人数在百人左右,甚至只有二十几人,产品线不多,以用户增长为核心目标,工作时间往往较为弹性,对员工的自我约束力要求较高。创业公司现阶段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无论何时都在迎接未知的变化。市场不断在变,团队人员不断在变,在迎来短期内快速增长后,营收规模、受众规模和团队规模都会急速变化。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大公司要优先顾及股东们和经营的意见和底线,这会导致大公司的决策愈发显得保守,甚至目光不再长远,追求短期KPI指标达成。创业公司层级不会划分过细,没有官僚气息,效率往往较高,有更多回旋的可能性,能快速执行计划,将用户体验和用户增长视为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大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员工纷纷从大公司出逃到创业公司?首先,来看看很多传统大型公司都存在的问题——

  1. 工作节奏慢。传统企业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工作节奏过慢,刘女士曾在传统企业工作过三年,最终选择跳槽,她这么形容当时的环境,「那里不适合年轻人工作,面临的压力往往是人际关系而不是工作内容,时间长了,人容易懒散。」
  2. 工作流程冗长。李先生如今在一家过了B轮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做产品运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房地产行业,他回忆起六年前刚入职时,摇了摇头,一张发票的审批要经过六个同级别的人,再提交上级,遇到一件紧急事件需要处理,往往在邮件一级级审查中耽误了数个小时。
  3. 等级森严。传统企业很注重等级制度,甚至有不少管理层沉迷于这种「公开人物」的光环感,过于森严的等级划分,使得本就冗长的工作流程变得更为繁杂,常常会因为等级冲突和办公室斗争导致工作无法展开。

虽说传统大型公司会有不错的薪水与待遇,但发展空间小。并且,这种「舒适区」环境滋养了太多技术能力单一、只满足于现状的人。所以,那些不满于现状、对技术能力有更大追求的员工们选择离职,来创业公司提升实力,实现个人追求。

传统企业如此,那么,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又存在哪些问题让员工选择跳槽到创业公司呢——

  1. 竞争激烈,出头难。除了少数大牛能在BAT得到迅速晋升的机会外,对于大多数基层员工而言,在BAT想要熬出头,并不是待得时间长、有苦劳便可以,BAT人才众多,想从中爬到高位,比较困难。而且,在BAT,很多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只能做一个听话的执行者。
  2. 过分细致的分工。每个项目每件事情都需很多团队配合完成,分工细致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作用,但落实到某一个项目而言,却会效率低下。并且,过细的分工,让员工的工作内容显得更为枯燥单一,从而降低他本人的核心竞争力。
  3. 繁琐复杂的流程。BAT有着几万人的规模,不可能实行扁平化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流程安排与绩效考核,流程的设计本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因分工过细和人员过多,导致流程愈发繁琐复杂,会涉及太多不同角色,所以导致每个项目的流程都无比漫长。
  4. BAT工作压力过大。根据Sleepace所做的《2016首份中国互联网员工睡眠调查报告》得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企业员工平均睡眠时长为6.5小时,低于成人睡眠时长7~8小时的标准建议,高工作压力人群比例47.9%,领跑行业,BAT存在睡眠健康问题方面的更大风险。而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6天,BAT最多平均1.9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后;在工作压力方面,47.9%的BAT员工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高于其他行业38%的平均水平。

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节奏往往都偏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对新人来说,会在短期内获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但依旧会面临以上四种情况,让员工感到困惑与不满。

看来,BAT的光环下也滋生了不少问题。

  1. 王先生通过100offer入职了一家创业公司,在此之前,他分别在优酷土豆与支付宝工作过,对比两家企业的异同时,他说优酷土豆的工作内容要轻松很多,支付宝和阿里巴巴类似,节奏非常快,每天都在高压中度过。
  2. 「优酷土豆是家大型公司,但比起BAT来,轻松很多,他们的管理扁平化一些,给你的自由度也会比较大,工作上创造的可能性会比较多。后来到了支付宝工作,节奏显然快了很多,支付宝这边层级比较严。」
  3. 王先生在支付宝工作时,形容自己每天心都是慌的,工作繁忙时,部门老大会每隔一个小时来问一次进度,为此王先生常常感到压力很大。如果遇到分歧时,会很严重,甚至会将不准确的结果彻底推翻重来。
  4. 「那种感觉,怎么描述呢?像怀孕一样,想吐吐不出来。」王先生苦笑,摇摇头,说,「在别的公司可能用1迈的速度跑,在BAT,估计都是用10迈的速度在跑吧。我想,可能会欲速则不达吧。」
  5. 王先生最终选择了离职,来到了一家创业公司。

你有哪些逃离后的困扰?

不过,从传统名企、BAT跳槽到创业公司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事实上,在创业公司工作并不轻松,传统企业跳槽过来的往往无法适应,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跳槽来的也会发现工作没他们想象那样轻松。离开原环境后,在创业公司,他们逐渐面临以下问题——

  1. 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创业公司会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甚至会遭遇融资困难的惨境,在资本一轮轮洗牌的残酷现状下,创业公司一有松懈就面临淘汰风险,这种压力无形之中会折射到员工身上,又因为公司人手不足,一个人常干着几个人的活,加班是常态。
  2. 流程弱管理度低所引发的混乱。虽说流程弱会带来高效率办公的便利,但也会因此引发混乱,在创业公司工作的设计师雯雯在某个下午,收到三个设计需求,都要求当日交付,她表示困惑:难道没有一个设计提需流程吗?并且,公司管理制度会略显不足,很多时候因扁平化管理,每名员工都能直接对接管理层,让管理层确实也无法顾及到每名员工的感受。
  3. 资源过少,遇事只能靠自己。在BAT时,资源很多,并且工作内容很少会单打独斗,有整个团队一起合作完成工作内容。到了创业公司,资源大幅度减少,行业内话语权也弱,谈合作也常常面临对方爱理不理的困境。并且,很多事情你只能自己动手,需要自行掌握多种技能,甚至小到每个错别字,大到战略方向,都要自己解决。

即便能够克服以上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困难,不少BAT等名企出身的候选人在跳槽与面试时更容易被主观因素的问题所困扰,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丢不下名企包袱。有不少人认为名企出身会为他们带来极大的涨薪,事实并不是这样,多数过了A轮、B轮的初创公司虽仍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但创始人对于人才的选择和把控会选择宁缺毋滥,他们不再盲目扩招,也很少开出比市场价高太多的薪资来选择基层员工,高价录用的员工多半是真正的技术大牛。
  2. 实力与期望薪资不匹配。对于很多在名企工作太久导致技术不出众的员工而言,创始人们往往会觉得他们的技术水准早已与那份薪资不匹配,如果要录用,只能降薪给offer。多数人是不愿降薪的,这便陷入了一个不断循环的僵局,降薪去磨练技术,不降薪继续当颗螺丝钉。
  3. 看不上给出高薪公司的团队技术水平,没成长空间。如前文提到的刘先生,面对给出高薪的公司,再对比自己跳槽的初心,依旧拒绝了offer,陷入了薪资和成长的两难中。

遇到以上问题,该怎么办呢?来听听100offer怎么说吧。

来自100offer的建议

上部分谈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创业公司的问题,二是名企包袱所引发的自身问题。100offer此次采访了几位从BAT离职来到创业公司的候选人,关于创业公司为什么吸引他们,100offer通过采访内容总结了以下三个共同点——

  1. 更全面的发展前景。大公司的职能分工过于细致,在创业公司,由于流程不会太严格,分工较为模糊,工作内容很多方面都可尝试,效率高,能快速得到结果,从而试错。林先生通过100offer入职了一家刚过A轮的创业公司,他说:「我在创业公司里一年实践所学的东西,或许是我BAT的两倍朝上。BAT能很快提升我的职场意识和办事能力,但对于综合发展而言实在是限制太多。」
  2. 和创始人更近距离沟通。众所周知BAT有着极为严格的级别设置,工作中跨级沟通基本不可能存在。创业公司的管理结构较为扁平化,基层员工能相对频繁与创始人们沟通。使用100offer招聘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有不少在大型企业担任高管,和创始人的直接接触,有益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培养长远的眼光,受益匪浅。
  3. 更大的成就感。创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弱,现有用户少,在日常工作能很快看见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带来的影响,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数据上都清晰可见,在创业公司工作,能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并起到什么作用,从而有更大的成就感。

100offer认为,在创业公司工作,需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适应性,管理情绪,做好自我调节,积极看到来创业公司所能获得的好处。关于候选人从名企跳槽到创业公司面试时遇上关于薪资与能力的问题,100offer给出以下建议——

  1. 名企包袱。名企光环让很多候选人无法接受降薪入职,但,对于有三到五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而言,薪资有时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既然选择离开舒适区,首先要做的是心态上的转变,放下心理包袱。
  2. 能力不足。因能力不足而遭遇的薪资不满甚至面试失败的候选人并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为何离开原公司,降薪入职并不是坏事,要看中这份工作所能带来的成长,入职之后,你要做的,自然是如海绵般不断吸收养分,并有主动提升技术的意识。
  3. 给出高薪的公司没有成长空间。100offer认为你自然可以选择利用名企光环去一家相对轻松的公司享受同等待遇,甚至获得高涨幅薪资,但这样的选择背离了你离开BAT或者传统名企的初心,会再度回到最初的那个死循环中,个人核心竞争力慢慢降低,找不到未来的真正出路,在残酷竞争中将面临再一次抉择。

所以,100offer建议放下名企包袱,远离舒适区,要有危机意识,并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从BAT降薪到创业公司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至于薪资,随着技术和能力的提升,自然会是增长的。

100offer说

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离职来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员工们,眼界往往不会低,他们并不是太在意眼前的薪资,对于他们而言,使自身获得更高速更全面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跳槽到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为什么跳槽。

你呢,你是从大公司跳槽到创业公司,还是将创业公司做跳板进军大公司?

从大型企业离职,去创业公司发展,这类现象早已是互联网职场人才流动的常态,其中,正反面案例皆不少,近期,100offer在我们平台又发现了很多类似跳槽案例。

2011年毕业的刘先生,有同济本硕连读的名校背景,在一家传统名企工作了5年。今年,刘先生意识到传统行业的节奏太慢,他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他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消失,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客观,为此,他决定跳槽。
刘先生通过100offer接到了7个面试,他选择了其中两家。第一家公司认为刘先生的技术能力和现有薪资不匹配,如果刘先生能够接受降薪的话,公司会安排复试。第二家公司虽说能给他现有薪水的offer,但刘先生意识到他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这家公司的工作内容和他之前所在的传统行业相似,不能让他得到技术上的提升。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刘先生陷入了沉思,难以抉择。

刘先生的案例并不是个例。微软、Intel、EMC等类似外资软件出身的候选人们都容易处在这类困境中。他们大多具有名校背景,入职后享受丰厚薪水、优异福利与名企名校光环,几年之后,他们会意识到他们多年来一直担任着螺丝钉的角色,技术既不精深也不全面,时间一长,螺丝钉便会生锈。

不仅是外资企业的员工在跳槽时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即便是工作节奏快的BAT所出身的员工,也常挣扎于留在BAT还是去创业公司的抉择中。不过,开始有越来越多的BAT员工选择跳槽,放弃名企光环,去创业公司寻求发展。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离职,去一家创业公司呢?

你为何逃离大型企业?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区别

「大公司」常被分为传统大型企业和以BAT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它们有着几个共同因素,首先,多数都已上市;其次,业务稳定,现金充裕,产品线丰富;然后,团队规模大,层级分明;最后,有较为严重的「大公司病」。

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员工都清楚「大公司病」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很多体量较大的公司,都会出现等级鲜明、流程繁琐、制度死板、决策效率低和跨部门难以合作等诸多问题。

创业公司规模小,通常融资在b轮以下,公司总人数在百人左右,甚至只有二十几人,产品线不多,以用户增长为核心目标,工作时间往往较为弹性,对员工的自我约束力要求较高。创业公司现阶段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无论何时都在迎接未知的变化。市场不断在变,团队人员不断在变,在迎来短期内快速增长后,营收规模、受众规模和团队规模都会急速变化。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大公司要优先顾及股东们和经营的意见和底线,这会导致大公司的决策愈发显得保守,甚至目光不再长远,追求短期KPI指标达成。创业公司层级不会划分过细,没有官僚气息,效率往往较高,有更多回旋的可能性,能快速执行计划,将用户体验和用户增长视为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大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员工纷纷从大公司出逃到创业公司?首先,来看看很多传统大型公司都存在的问题——

  1. 工作节奏慢。传统企业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工作节奏过慢,刘女士曾在传统企业工作过三年,最终选择跳槽,她这么形容当时的环境,「那里不适合年轻人工作,面临的压力往往是人际关系而不是工作内容,时间长了,人容易懒散。」
  2. 工作流程冗长。李先生如今在一家过了B轮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做产品运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房地产行业,他回忆起六年前刚入职时,摇了摇头,一张发票的审批要经过六个同级别的人,再提交上级,遇到一件紧急事件需要处理,往往在邮件一级级审查中耽误了数个小时。
  3. 等级森严。传统企业很注重等级制度,甚至有不少管理层沉迷于这种「公开人物」的光环感,过于森严的等级划分,使得本就冗长的工作流程变得更为繁杂,常常会因为等级冲突和办公室斗争导致工作无法展开。

虽说传统大型公司会有不错的薪水与待遇,但发展空间小。并且,这种「舒适区」环境滋养了太多技术能力单一、只满足于现状的人。所以,那些不满于现状、对技术能力有更大追求的员工们选择离职,来创业公司提升实力,实现个人追求。

传统企业如此,那么,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又存在哪些问题让员工选择跳槽到创业公司呢——

  1. 竞争激烈,出头难。除了少数大牛能在BAT得到迅速晋升的机会外,对于大多数基层员工而言,在BAT想要熬出头,并不是待得时间长、有苦劳便可以,BAT人才众多,想从中爬到高位,比较困难。而且,在BAT,很多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只能做一个听话的执行者。
  2. 过分细致的分工。每个项目每件事情都需很多团队配合完成,分工细致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作用,但落实到某一个项目而言,却会效率低下。并且,过细的分工,让员工的工作内容显得更为枯燥单一,从而降低他本人的核心竞争力。
  3. 繁琐复杂的流程。BAT有着几万人的规模,不可能实行扁平化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流程安排与绩效考核,流程的设计本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因分工过细和人员过多,导致流程愈发繁琐复杂,会涉及太多不同角色,所以导致每个项目的流程都无比漫长。
  4. BAT工作压力过大。根据Sleepace所做的《2016首份中国互联网员工睡眠调查报告》得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企业员工平均睡眠时长为6.5小时,低于成人睡眠时长7~8小时的标准建议,高工作压力人群比例47.9%,领跑行业,BAT存在睡眠健康问题方面的更大风险。而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6天,BAT最多平均1.9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后;在工作压力方面,47.9%的BAT员工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高于其他行业38%的平均水平。

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节奏往往都偏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对新人来说,会在短期内获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但依旧会面临以上四种情况,让员工感到困惑与不满。

看来,BAT的光环下也滋生了不少问题。

  1. 王先生通过100offer入职了一家创业公司,在此之前,他分别在优酷土豆与支付宝工作过,对比两家企业的异同时,他说优酷土豆的工作内容要轻松很多,支付宝和阿里巴巴类似,节奏非常快,每天都在高压中度过。
  2. 「优酷土豆是家大型公司,但比起BAT来,轻松很多,他们的管理扁平化一些,给你的自由度也会比较大,工作上创造的可能性会比较多。后来到了支付宝工作,节奏显然快了很多,支付宝这边层级比较严。」
  3. 王先生在支付宝工作时,形容自己每天心都是慌的,工作繁忙时,部门老大会每隔一个小时来问一次进度,为此王先生常常感到压力很大。如果遇到分歧时,会很严重,甚至会将不准确的结果彻底推翻重来。
  4. 「那种感觉,怎么描述呢?像怀孕一样,想吐吐不出来。」王先生苦笑,摇摇头,说,「在别的公司可能用1迈的速度跑,在BAT,估计都是用10迈的速度在跑吧。我想,可能会欲速则不达吧。」
  5. 王先生最终选择了离职,来到了一家创业公司。

你有哪些逃离后的困扰?

不过,从传统名企、BAT跳槽到创业公司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事实上,在创业公司工作并不轻松,传统企业跳槽过来的往往无法适应,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跳槽来的也会发现工作没他们想象那样轻松。离开原环境后,在创业公司,他们逐渐面临以下问题——

  1. 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创业公司会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甚至会遭遇融资困难的惨境,在资本一轮轮洗牌的残酷现状下,创业公司一有松懈就面临淘汰风险,这种压力无形之中会折射到员工身上,又因为公司人手不足,一个人常干着几个人的活,加班是常态。
  2. 流程弱管理度低所引发的混乱。虽说流程弱会带来高效率办公的便利,但也会因此引发混乱,在创业公司工作的设计师雯雯在某个下午,收到三个设计需求,都要求当日交付,她表示困惑:难道没有一个设计提需流程吗?并且,公司管理制度会略显不足,很多时候因扁平化管理,每名员工都能直接对接管理层,让管理层确实也无法顾及到每名员工的感受。
  3. 资源过少,遇事只能靠自己。在BAT时,资源很多,并且工作内容很少会单打独斗,有整个团队一起合作完成工作内容。到了创业公司,资源大幅度减少,行业内话语权也弱,谈合作也常常面临对方爱理不理的困境。并且,很多事情你只能自己动手,需要自行掌握多种技能,甚至小到每个错别字,大到战略方向,都要自己解决。

即便能够克服以上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困难,不少BAT等名企出身的候选人在跳槽与面试时更容易被主观因素的问题所困扰,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丢不下名企包袱。有不少人认为名企出身会为他们带来极大的涨薪,事实并不是这样,多数过了A轮、B轮的初创公司虽仍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但创始人对于人才的选择和把控会选择宁缺毋滥,他们不再盲目扩招,也很少开出比市场价高太多的薪资来选择基层员工,高价录用的员工多半是真正的技术大牛。
  2. 实力与期望薪资不匹配。对于很多在名企工作太久导致技术不出众的员工而言,创始人们往往会觉得他们的技术水准早已与那份薪资不匹配,如果要录用,只能降薪给offer。多数人是不愿降薪的,这便陷入了一个不断循环的僵局,降薪去磨练技术,不降薪继续当颗螺丝钉。
  3. 看不上给出高薪公司的团队技术水平,没成长空间。如前文提到的刘先生,面对给出高薪的公司,再对比自己跳槽的初心,依旧拒绝了offer,陷入了薪资和成长的两难中。

遇到以上问题,该怎么办呢?来听听100offer怎么说吧。

来自100offer的建议

上部分谈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创业公司的问题,二是名企包袱所引发的自身问题。100offer此次采访了几位从BAT离职来到创业公司的候选人,关于创业公司为什么吸引他们,100offer通过采访内容总结了以下三个共同点——

  1. 更全面的发展前景。大公司的职能分工过于细致,在创业公司,由于流程不会太严格,分工较为模糊,工作内容很多方面都可尝试,效率高,能快速得到结果,从而试错。林先生通过100offer入职了一家刚过A轮的创业公司,他说:「我在创业公司里一年实践所学的东西,或许是我BAT的两倍朝上。BAT能很快提升我的职场意识和办事能力,但对于综合发展而言实在是限制太多。」
  2. 和创始人更近距离沟通。众所周知BAT有着极为严格的级别设置,工作中跨级沟通基本不可能存在。创业公司的管理结构较为扁平化,基层员工能相对频繁与创始人们沟通。使用100offer招聘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有不少在大型企业担任高管,和创始人的直接接触,有益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培养长远的眼光,受益匪浅。
  3. 更大的成就感。创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弱,现有用户少,在日常工作能很快看见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带来的影响,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数据上都清晰可见,在创业公司工作,能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并起到什么作用,从而有更大的成就感。

100offer认为,在创业公司工作,需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适应性,管理情绪,做好自我调节,积极看到来创业公司所能获得的好处。关于候选人从名企跳槽到创业公司面试时遇上关于薪资与能力的问题,100offer给出以下建议——

  1. 名企包袱。名企光环让很多候选人无法接受降薪入职,但,对于有三到五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而言,薪资有时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既然选择离开舒适区,首先要做的是心态上的转变,放下心理包袱。
  2. 能力不足。因能力不足而遭遇的薪资不满甚至面试失败的候选人并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为何离开原公司,降薪入职并不是坏事,要看中这份工作所能带来的成长,入职之后,你要做的,自然是如海绵般不断吸收养分,并有主动提升技术的意识。
  3. 给出高薪的公司没有成长空间。100offer认为你自然可以选择利用名企光环去一家相对轻松的公司享受同等待遇,甚至获得高涨幅薪资,但这样的选择背离了你离开BAT或者传统名企的初心,会再度回到最初的那个死循环中,个人核心竞争力慢慢降低,找不到未来的真正出路,在残酷竞争中将面临再一次抉择。

所以,100offer建议放下名企包袱,远离舒适区,要有危机意识,并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从BAT降薪到创业公司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至于薪资,随着技术和能力的提升,自然会是增长的。

100offer说

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离职来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员工们,眼界往往不会低,他们并不是太在意眼前的薪资,对于他们而言,使自身获得更高速更全面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跳槽到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为什么跳槽。

你呢,你是从大公司跳槽到创业公司,还是将创业公司做跳板进军大公司?

posted @ 2017-09-05 20:17  永杰本杰  阅读(58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