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限制访问速率和最大并发连接数模块--limit (防止DDOS攻击)

一.Tengine版本采用http_limit_req_module进行限制

具体连接请参考  http://tengine.taobao.org/document_cn/http_limit_req_cn.html

和官方nginx类似,不过支持多个变量,并且支持多个limit_req_zone的设置。比如:

l```
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3m rate=1r/s;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uri zone=two:3m rate=1r/s;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request_uri zone=thre:3m rate=1r/s;      # $request_uri:带客户端请求参数
  • 1.

上面的第二个指令表示当相同的ip地址并且访问相同的uri,会导致进入limit req的限制(每秒1个请求)

# 二.Nginx官方版本限制IP的连接和并发的两个模块介绍
Nginx官方版本限制IP的连接和并发分别有两个模块:
点击以下超链接可查看对应模块的官方详细介绍
limit_req_zone 用来限制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数,即速率限制,采用的漏桶算法 "leaky bucket"
limit_req_conn 用来限制同一时间连接数,即并发限制
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limit_req_module.html
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limit_conn_module.html
其中limit_req_conn模块可以根据源IP限制单用户并发访问的连接数或连接到该服务的总并发连接数
漏桶算法介绍:
 ​什么是漏桶算法?
我们假设系统是一个漏桶,当请求到达时,就是往漏桶里“加水”,而当请求被处理掉,就是水从漏桶的底部漏出。水漏出的速度是固定的,当“加水”太快,桶就会溢出,也就是“拒绝请求”。从而使得桶里的水的体积不可能超出桶的容量。​主要目的是控制数据注入到网络的速率,平滑网络上的突发流量。漏桶算法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它,突发流量可以被×××以便为网络提供一个稳定的流量。
示例如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http {

limit_conn_log_level error;

limit_conn_status 503;

limit_conn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m;

limit_conn_zone $server_name zone=perserver:10m;

limit_req_zone binaryremoteaddrzone=allips:100mrate=10r/s;其中binary_remote_addr zone=allips:100m rate=10r/s; 其中binary_remote_addr有时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log_format变量配置进行替换

server {
…………………….

            limit_conn  one  100;                                              
            limit_conn perserver 1000;

              limit_req   zone=allips  burst=5  nodelay;

           ………………….

}
}



参数解释:
Zone=one或allips 表示设置了名为“one”或“allips”的存储区,大小为10兆字节
rate=10r/s 的意思是允许1秒钟不超过10个请求
burst=5 表示最大延迟请求数量不大于5。  如果太过多的请求被限制延迟是不需要的 ,这时需要使用nodelay参数,服务器会立刻返回503状态码。
limit_conn  one  100表示最大并发连接数100
limit_conn perserver 1000表示该服务提供的总连接数不得超过1000,超过请求的会被拒绝

示例如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http {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0m rate=10r/m;

server {
…………………….

              …………………….

      limit_req   zone=one  burst=5 nodelay;
………………….

}
}



rate=10r/m 的意思是允许1秒钟不超过1个请求,最大延迟请求数量不大于5.

如果请求不需要被延迟,添加nodelay参数,服务器会立刻返回503状态码。如果没有该字段会造成大量的tcp连接请求等待。

  • 1.
  • 2.
  • 3.
  • 4.
  • 5.
  • 6.

http{
limit_zone one $binary_remote_addr 10m;
server
{

limit_conn one 1;

}
}


这里的 one 是声明一个 limit_zone 的名字,$binary_remote_addr是替代 $remore_addr 的变量,10m 是会话状态储存的空间
limit_conn one 1 ,限制客户端并发连接数量为1, allow only one connection per an IP address at a time(每次).

d)按照字面的理解,lit_req_zone的功能是通过漏桶原理来限制用户的连接频率,(这个模块允许你去限制单个地址指定会话或特殊需要的请求数 )
而 limit_zone 功能是限制一个客户端的并发连接数。(这个模块可以限制单个地址的指定会话或者特殊情况的并发连接数)
一个是限制并发连接一个是限制连接频率,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那就看看实际的效果吧~~~
在我的测试机上面加上这两个参数下面是我的部分配置文件

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http{
limit_zone one $binary_remote_addr 10m;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req_one:10m rate=1r/s;
server
{

limit_conn one 1;
#limit_req zone=req_one burst=120;

}
}



f)解释一下 limit_zone one  $binary_remote_addr  10m;
这里的 one 是声明一个 limit_zone 的名字,$binary_remote_addr是替代 $remore_addr 的变量,10m是会话状态储存的空间
limit_conn one 1 ,限制客户端并发连接数量为1

# 三.limit_zone两种工作情况

a)limit_reqzone=one burst=10 ;

i.默认情况下是这样配置的,这样每个请求就会有一个delay时间,

limit_req_zone$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0m rate=10r/m;

就是每分钟有10个令牌供用户使用,按照a的配置情况,就会有一个delay,每个请求时间就是60/10,那每个请求时间就是6s。

b)limit_reqzone=one burst=10 nodelay;

i.添加nodelay配置,这样就是根据你的网络状况访问,一分钟访问够10次后,服务器直接返回503。

ii.Eg:imit_req_zone$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0m rate=10r/m;

就是每分钟有10个令牌供用户使用,按照b的配置情况,就会根据网络情况访问url,如果一分钟超过10个令牌,服务器返回503,等待下一个一分钟领取访问令牌。

rate=10r/m 的意思是每个地址每分钟只能请求10次,也就是说根据漏桶原理burst=1 一共有1块令牌,并且每分钟只新增10块令牌,
1块令牌发完后多出来的那些请求就会返回503

加上 nodelay之后超过 burst大小的请求就会直接返回503,如果没有该字段会造成大量的tcp连接请求等待。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http{

#定义一个名为allips的limit_req_zone用来存储session,大小是10M内存,
#以$binary_remote_addr 为key,限制平均每秒的请求为20个,
#1M能存储16000个状态,rete的值必须为整数,
#如果限制两秒钟一个请求,可以设置成30r/m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allips:10m rate=20r/s;

server{

location {

#限制每ip每秒不超过20个请求,漏桶数burst为5
#brust的意思就是,如果第1秒、2,3,4秒请求为19个,
#第5秒的请求为25个是被允许的。
#但是如果你第1秒就25个请求,第2秒超过20的请求返回503错误。
#nodelay,如果不设置该选项,严格使用平均速率限制请求数,
#第1秒25个请求时,5个请求放到第2秒执行,
#设置nodelay,25个请求将在第1秒执行。
limit_req zone=allips burst=5 nodelay;

}

}

}


参考链接地址:
http://blog.csdn.net/loophome/article/details/50767907 

# 四.限制下载速度: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location /download {
limit_rate 128k;
}

#如果想设置用户下载文件的前10m大小时不限速,大于10m后再以128kb/s限速可以增加以下配内容,修改nginx.conf文件

location /download {
limit_rate_after 10m;
limit_rate 128k;
}




参考博文:
http://www.cnblogs.com/wjoyxt/p/6128183.html
  • 1.
  • 2.
  • 3.
  • 4.
posted @   勤奋的蓝猫  阅读(18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相关博文:
阅读排行: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清华大学推出第四讲使用 DeepSeek + DeepResearch 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 实操Deepseek接入个人知识库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