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规范
本规范中标红的内容为强制性遵循内容,开发人员必须遵守。蓝色为强烈建议性内容,最好遵守,这样可以避免程序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其他内容为一般性建议。
1.命名规则
1.1基本的规则
-
1,字符集在26个英文字母、0到9的阿拉伯数字和下划线之中。Java中类、字段、方法、变量、常量尽量用字母表达,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能用任何的其他字符。
-
2,命名需要有一定的意义,推荐采用问题域中的术语命名,使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描述的。
-
3,命名尽量的短,如果命名太长,可以采用别名的方式,或者缩写来简化命名。缩写一定要有的意义,而且需要在整个项目中维护这些缩写的意义。
4,名称缩写的规则(对于类名、字段名、变量名称、模块名称等适用)。
1)删除所有的原音字母,压缩重复字母。如button,缩写为btn,
2)如发生命名冲突,则在某一缩写中保留原音。如batton,为了不与button冲突,缩写为batn。
- 5,不要用前导下划线,也不要在命名的末尾用下划线。
1.2常量命名
- 1,所有的字符都必须大写。采用有意义的单词组合表达,单词与单词之间以“_”下划线隔开。
2,命名尽量简短,不要超过16个字符。
- 程序开发中最好不要直接对literal进行工作,最好引入常量方式应用;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在for循环中初始化变量时可直接用-1,0,1这些常量。
例:
public final int MAX_SIZE = 120;
public final int MAX_WIDTH = 100;
public final String PROPERTY_NAME= “menu”;
1.3变量命名
变量的命名包括实例变量,静态变量,函数参数的命名。
- 1,避免在命名中采用数字,除非命名意义明确,程序更加清晰,对实例变量的命名中不应该有数字。
2,变量名称是名词意义。
3,采用有符合问题域意义的单词或单词组合。第一个单词全部小写,后续的每个单词采用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特殊单词除外,如URL)。
4,命名尽量简短,不要超过16个字符。
- 5,除了生命周期很短的临时变量外,避免采用单字符作为变量名,实例变量的命名不要用单字符。常用的单字符变量如整型用 i、j、 k、 m、 n字符型用c、d、 e,坐标用x、y、z。
在某些情况下,变量可能需要加上类型前缀,所有的类型前缀必须是小写,他与变量名称的实体部分没有任何间隔,实体部的每个单词都是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特殊单词除外如URL),* ,一般的类型前缀如下:
- 6,不在特别的情况下,Java中不推荐采用前缀,而是推荐保持名称的语义
例:
public int width;
public String fileName;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1.4方法命名
命名多数为动词结构
1,采用有符合问题域意义的单词或单词组合。第一个单词采用小写,后续的每个单词采用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特殊字除外如URL),没有特别理由不用下划线作为分隔符
2,在Java中对属性方法命名遵循JavaBean的标准:
1)getter方法:get+属性名, 对boolean型采用is+属性名,有些特定的属性名用has, can代替is可能更好。
2)setter方法:set+属性名。
3,构造方法的命名与类名一致
如:
String getName();
string isStopped();
void connect();
1.5类和接口的命名
1,采用有符合问题域意义的单词或单词组合,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特殊字除外如URL),
- 2,接口的第一个字符采用I
例:
public class Fiugre
public interface FiugreContainer
public class StdFigure //std为Standard的缩写
1.6包的命名
-
1,包名所有的字符都为小写;
-
2,两个不同业务的包之间不要双向依赖,可以单向依赖;
-
3,采用逻辑上的层次结构,从而减少依赖。
2.注释规范
2.1 基本规则
1,注释应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懂
2,注释要简单明了,只要提供能够明确理解程序所必要的信息就可以了。如果注释太复杂说明程序需要修改调整,使设计更加合理。
3,注释不仅描述程序做了什么, 还要描述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约束
4,对于一般的getter、setter方法不用注释
5,注释不能嵌套
6,生成开发文档的需要用中文编写
2.2 Java中有三种注释方式说明
2.2.1文档注释 /* /
可以对用多行,一般用来对类、接口、成员方法、成员变量、静态字段、静态方法、常量进行说明。Javadoc可以用它来产生代码的文档。为了可读性,可以有缩进和格式控制。
文档注释常采用一些标签进行文档的特定用途描述,用于帮助Javadoc产生文档,常用的有:
成员方法 继承的文档
2.2.2行注释 //
一次只能注释一行,一般用来简短的描述某一个局部变量,程序块的作用。
2.2.3块注释: / /
在代码中禁止使用。
2.3类/接口注释
类/接口描述,一般比较详细。按照常用的说明顺序排列,主要包括
-
1,类的主要说明,以。或.结束。
-
2,类设计的目标,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
3,主要的类使用如何使用该类, 包括环境要求,如是否线程安全,并发性要求, 以及使用约束。
-
4,已知的BUG。
-
5,描述类的修改历史:修改人+日期+简单说明。
-
6,@author作者、@version版本, @see参照,@since开始版本等信息如:
/**
* This class provides default implementations for the JFC <code>Action</code>
* interface. Standard behaviors like the get and set methods for
* <code>Action</code> object properties (icon, text, and enabled) are defined
* here. The developer need only subclass this abstract class and
* define the <code>actionPerformed</code> method.
* <p>
* <strong>Warning:</strong>
* Serialized objects of this class will not be compatible with
* future Swing releases. The current serialization support is appropriate
* for short term storage or RMI between applications running the same
* version of Swing. A future release of Swing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 long term persistence.
*
* @version 1.41 02/02/00
* @author Georges Saab
* @see Action
*/
为了使形成的文档可读性好,注释中经常带有缩进和格式控制。类描述放在类的类定义的紧前面,不能有任何的空行。
2.4 变量注释
成员变量、类静态变量采用文档注释,对成员变量的注释通常包括:
1)变量的意义。
2)变量的合法值域。
3)对并发访问的限制。
如:
/**
* Web.xml文件中configServlet参数的UIAPP.xml initparam
*/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APP_CONFIG = “aaa.uiapp”;
局部变量,如算法相关的变量采用块或行注释,如:
void func() {
int i; //用于循环计数
…………
}
参数变量注释一般用文档注释,并且用@param来说明为参数,一般包括:
1)参数的用途。
2)对参数值范围的要求。
2.5 方法注释
描述函数的功能,对成员方法,静态方法一般采用文档描述,特别是公开的方法。注释可以很详细,为了可读性强也可包含格式控制,如下面说明含有缩进:
/**
* Here is a method comment with some very special
* formatting that I want indent(1) to ignore.*
*/
方法注释一般包括:
1,方法的主要说明,以。或.结束。
2,描述方法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方法的目标,用该方法的原因。
3,描述方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的环境要求,如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和并发性要求。
4,描述已知的bug。
5,描述方法的修改历史:修改人+日期+简单说明 (<修改人+日期+简单说明>)。
6,@param c elements to be inserted into this list.(参数说明)。
7,@return true if this list changed as a result of the call.(返回值说明)。
8,@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the specified Collection is null.(异常说明)。
9,@see如果重载方法必须参考父类的方法。
10,Eclipse下采用Alt+Shift+J生成Javadoc说明方法的放回值((@return)。
2.6 修改记录
1,在修改一个类前,必须先从SVN中update,之后再进行修改。
2,修改的地方必须加入注释,说明修改人,修改原因,修改内容,修改时间。
3编码规范
3.1基本原则
强制性原则:
-
1,字符串的拼加操作,必须使用StringBuilder。
-
2,try…catch的用法:
try{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在最外层的Action中可以使用,其它地方一律禁止使用;
try{
//程序代码
}catch(Exception e){
//为空,什么都不写
}//在任何场景中都禁止使用
try{
}catch{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最优先采用的写法
}finally{
}
-
1,对于捕获后,不知道干什么事情或者也不知道怎样处理的情况,就不要捕获异常,留给外出层去捕获处理;
-
2,返回类型为集合的,在方法声明中必须使用泛型,必须在javadoc中注明什么情况下返回null,什么情况下返回空集合。
-
3,对于方法、变量声明范围要采用如下优先级:private、protected、public,对于变量要采用如下的优先级:局部变量、实例变量、类变量,如果必须要采用实例变量或类变量的情况下,要保证线程安全性,如有可能尽量采用ThreadLocal保存实例变量或类变量;
-
4,如果不是必须,不要在循环中去定义变量或者new 对象;尽量在需要的最后一刻才去new 对象;
-
5,如果不是必须,不要在循环中去用try…catch;
-
6,类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逻辑要采用行注释的方式进行注释,java代码中绝对不允许采用块注释(/**/)进行注释;
-
7,Java类的名称第一个子母必须大写,有多个单词组成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
8,xwork的配置文件名必须小写,且遵循xwork_xxx.xml的格式书写,其中XXX是业务名称的缩写;
-
9,日志的处理,
if (log.isDebugEnabled()) {
ex.printStackTrace();
} else {
log.error(“从数据库删除: [” + entity.getClass().getName() + “] 实例失败”, daex);
throw new PersistenceException(“从数据库删除: [” + entity.getClass().getName() + “] 实例失败”, daex);
}
-
10,代码中严禁使用System.out.println()进行调试输出,如果要使用调试信息,必须使用log.debug()。对于必要的信息使用log.info()进行输出;
-
11,类中不要出现无用import,可以采用IDE工具进行优化,类提交前进行代码的格式化;
-
12,有业务逻辑处理的类必须写junit单元测试类;
13,国际化的支持:ftl模板中不允许出现中文字符,要全部放到相应的properties文件中,properties文件要放到和Action类同样的目录中;ftl的编码要全部采用UTF-8的格式;properties文件的命名:中文:Action名称+“_zh”+“_CN”.properties,英文:Action名称+“_en”+“_US”.properties。
- 14,一个程序文件最好不要超过2000行。
15,尽可能缩小对象的作用域,这样对象的可见范围和生存期也都会尽可能地小,尽所有可能优先采用局部变量,实在没有办法用全局变量的,优先采用ThreadLocal来处理。
16,一个方法所完成的功能要单一,不同的功能封装为不同的方法。
-
17,尽可能的处理异常或转换异常,不要一味的包装异常。
-
18,如果对象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必须被清理(而不是作为垃圾被回收),请使用带有finally子句的try块,在finally子句中进行清理。
19,对于把一些逻辑相关的类组织在一起,可以考虑把一个类的定义放在另一个类的定义中,这种情况推荐使用内部类(比如界面层中的事件响应等)。内部类拥有所有外围类所有成员的访问权。
- 20,对成员变量的访问最好通过getter/setter方法,这样能够保证访问的合法性,以及代码调整。
21,优先选择接口而不是抽象类或具体类。如果你知道某些东西将成为基类,你应当优先把它们设计成接口;只有在必须放进方法定义或成员变量时,才把它修改为具体或抽象类。接口只和客户希望的动作有关(协议),而类则倾向于关注实现细节。
-
22,使用java标准库提供的容器。精通他们的用法,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先选择ArrayList来处理顺序结构,选择HashSet来处理集合,选择HashMap来处理关联数组,选择linkedList来处理堆栈和队列,它对顺序访问进行了优化,向List中间插入与删除的开销小,但随机访问则较慢。当使用前三个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向上转型为List、Set和Map,这样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以其它方式实现。
-
23,数组是一种效率最高的存储和随机访问对象引用序列的方式,但是当创建了一个数组对象,数组的大小就被固定了,如果在空间不足时再创建新的数组进行复制,这样效率就比ArrayList开销大了。所以必须明确使用场景。
24,尽量使用”private”、”protected”关键字。一旦你把库的特征(包括类、方法、字段)标记为public,你就再也不可能去掉他们。在这种方式下,实现的变动对派生类造成的影响最小,在处理多线程问题的时候,保持私有性尤其重要,因为只有Private的字段才会受到保护,而不用担心被未受同步控制的使用所破坏。
- 25,禁止后台业务代码使用如下代码:
try{
something()
}catch(Exception ex)
{}
new Exception()
3.2类编写规范
类的结构组织,一般按照如下的顺序:
1,常量声明。
2,静态变量声明。
3,成员变量声明。
4,构造函数部分。
5,Finalize部分。
6,成员方法部分。
7,静态方法部分。
这种顺序是推荐的,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按照一定的尺度修改,原则是程序更易读。如对方法的排序按照重要性,或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或按照方法之间的关系排列。
每个方法(包括构造与finalize)都是一个段。多个变量声明按照逻辑共同组成一个段,段与段之间以空行分隔。
类声明时,要指出其访问控制,一般为没有修饰符,public,和private。
方法与方法之间,大的部分之间都需要以空行隔离。
-
编写通用性的类时,请遵守标准形式。包括定义equals()、hasCode()、toString()、Clone(实现Cloneable接口),并实现Comparable和Serialiable接口
-
对于设计期间不需要继承的类,尽量使用final
3.3变量
1,对成员变量, 尽量采用private。
2,每一个变量声明/定义占一行(参数变量除外),如:
int a;
int b;
比int a,b; 更容易读, 更容易查找bug。
3,局部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初始化,一般在声明时初始化。
4,变量的声明要放在程序块的开始位置。
如:
void myMethod() {
int int1 = 0; // beginning of method block
if (condition) {
int int2 = 0; // beginning of “if” block
...
}
}
一种例外情况是在for语句中,定义声明不仅不占一行,还在表达式内部,完全采用Eclips生成,如:
for(int i = 0; i<100; i++)
5,数组的申明采用 <数据类型[] + 变量名>方式如:
char[] buffer;
而不是:
char buffer[];
3.4方法
1,对成员方法,不要轻易的采用public的成员变量。主要的修饰符有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无。
2,空方法中方法声明和函数体可都在一行。如:void func(){}
3,方法和方法之间空一行。
4,方法的文档注释放在方法的紧前面,不能空一行。
-
5,避免过多的参数列表,尽量控制在5个以内,若需要传递多个参数时,当使用一个容纳这些参数的对象进行传递,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
-
6,方法中的循环潜套不能超过2层。
7,对于设计期间不需要子类来重载的类,尽量使用final。
-
8,每个方法尽量代码行数尽量不要超过100行(有效代码行,不包括注释),但必须保证逻辑的完整性。
-
9,接口中的方法默认级别为protected,只有很确认其它子系统的包会调用自己子系统的接口中的方法时,才将方法暴露为public。
3.5 语言使用及书写规范
-
1,避免变量的定义与上一层作用域的变量同名。
-
2,方法与方法之间用需要用一空行隔开。
-
3,局部变量在使用时刻声明,局部变量/静态变量在声明时同时初始化。
-
4,在与常数作比较时常数放在比较表达式的前面如:
if(“simpleCase”.equals(obj))…
if(null == obj)….
-
5,return语句中,不要有复杂的运算。
-
6,switch语句,需要一个缺省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