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自学项目的通病,别因为它们浪费了时间!
大家好,我是程序员鱼皮。就在昨天,我又带大家做完了一个新项目
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老师和学生自己。而我经历了自学阶段,从学生成长为了老师,所以也很清楚怎么自学项目,效率才能更快一些。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我发现的大家自学项目时的通病。
注意,本篇文章中我写的所有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帮你节约时间,提高自学效率。
如果你正好有下面这些情况,请务必及时调整!
自学项目的通病
1、重复工作
任何业务类项目基本都是从项目初始化、编写增删改查开始的,在你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自己手动编写这些代码没有任何问题,主要是熟悉自己搭建项目的方法和过程。但当你做第 2 个、第 3 个项目的时候,如果还在从 0 开始写基础代码(比如全局异常处理器、一些工具类),那就属于是浪费时间了,完全可以通过复用自己之前的项目代码、使用工具自动生成、或者搭建一个自己的项目模板来提高开发效率。
像我工作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 —— 只要有重复劳动,都会尝试能否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大家学项目时也是如此,避免在重复工作上耽误时间,不要满足于 “自己重复代码写得有多快”,而是要多把时间花在学习新的技术知识上。
2、死守教程
大家都知道,每个教程中作者都会选择特定的版本、技术和工具来教学,没有人能保证这些技术和工具不更新,所以每个教程一定有自己的 “保质期”。
像我在几年前最开始带大家做第一个项目 —— 用户中心项目时,就吃过技术更新的亏,由于前端框架的更新,导致前端部分的开发跟教程有一些不一致。所以后续我在带大家做项目时,会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框架和版本。
当然,这是对于项目作者来说的。那对于学习项目的同学来说,可能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
为什么我使用的版本跟教程不一致了?
-
为什么教程中用的工具有这个按钮,但我用的工具没有这个按钮?
-
为什么我在官方文档中找不到教程中写的内容了?
-
为什么我跟教程中操作一模一样,但是运行结果不同?
很多初学者会因为这些问题,纠结很久,甚至不敢接着往下做项目,其实大可不必。
任何教程都有保质期,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灵活的。
如果使用的版本或环境跟教程不一致,那么不妨安装跟教程相同的版本(比如前端可以用 NVM 管理 Node.js 版本),或者查阅下如何使用新版本;如果用了比教程更新的工具,那么就在网上搜一下新版本的工具有没有教程中要执行的功能;如果官方文档跟教程中的内容不一致,那么就仔细阅读一下官方文档中最新的使用方法;如果跟教程中操作一模一样但结果不同,那么不妨自己 Debug 一下来解决问题,有可能就是教程本身有错误呢?
总之,在出现跟教程不一致的地方时,可以先记录一下问题,并且自己查阅资料和文档,不必完全死守教程。
3、滥用技术
之前有个同学问我:鱼皮,我们公司想做个发券功能,现在的想法是用 Redis 分布式锁 + 消息队列 + blablabla。。。
我反问他:你们发券功能的 QPS 是多少?同时要发多少张券?
他跟我说:我们是管理员给用户发券,每批 1000 张。
我接着反问他:既然是管理员控制发券,数量也只有 1000 张,那你不妨思考一下,真的有必要用到这些技术么?
类似的情况我之前也分享过,可以看
在企业中,业务 > 技术,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要根据业务选择合适的技术实现。
一般来说,我们在思考业务实现方案时,能少用一个技术就少用一个技术,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
但我发现有些同学可能是学的技术多了、也可能是八股文背多了,在做项目功能时,反而是先搬出一大堆的技术,完全不去考虑有没有必要用这些技术,有点儿 “为了学习而学习” 了。其实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多用点技术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把这些写到简历上,面试官就会问你:“为什么要用这个技术?不用它行不行?”,这时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所以大家即使是自学项目,也建议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合理运用技术。就像我昨天刚给大家讲完 DDD 领域驱动设计,有些同学就表示 “以后就用 DDD 架构来做项目了”,但其实大家自己做的项目,90% 以上是没必要用 DDD 的。
当然,多学新技术肯定是好的,相当于填充了我们的弹药库;但使用弹药时,肯定优先选择成本低的、最合适的。
4、不够灵活
我在讲 DDD 领域驱动设计时,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必须要 2 选 1,你觉得开发项目时理论和实践哪个更重要?
结果大家一致选择了 “实践”。
没错,理论再完美,不能落地也无法创造价值;理论再丰富,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实践需要。做项目时,理论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按需运用和调整。
举个例子,大家学数据库理论的时候,老师可能会讲 “我们可以通过外键来保证数据完整性,要遵循第三范式,要遵循 ACID 原则”。但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会用逻辑外键(不添加外键约束)的方式来实现表之间的关联,可能会违反数据一致性,但是能提高写入性能。
我在带大家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就会特别执着于 “理论和规范”,比如:
-
你的目录命名怎么是 utils 而不是 util?为什么数据库对象用 Entity 而不是 PO?
-
为什么你的数据库字段用驼峰而不是下划线?
-
为什么你只创建一个对象,却不使用单例模式?
-
为什么你的接口不遵循 Restful 的规范,删除资源时还是使用 Post 请求?
这些都是我经常收到的问题,但其实都是无足轻重的问题。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纠结理论或规范上,毕竟这些都是人定的,在不违背原则或产生 Bug 的情况下,我们保证团队内部、或者自己开发时的规范保持一致即可。养成统一的编码风格和开发习惯,也能帮我们提高开发效率,没必要完全和教程保持一致。
除了上面几点外,我们也要时刻把握自己的学习重点,比如后端方向的同学,就尽量不要花时间在调试前端的样式上。像我大学的时候就是学的有点太杂了,有一段时间沉迷于抠前端的像素无法自拔,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确实浪费了太多时间。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