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ES6箭头函数指南
前言
胖箭头函数(Fat arrow functions),又称箭头函数,是一个来自ECMAScript 2015(又称ES6)的全新特性。有传闻说,箭头函数的语法=>
,是受到了CoffeeScript
的影响,并且它与CoffeeScript
中的=>
语法一样,共享this
上下文。
箭头函数的产生,主要由两个目的:更简洁的语法和与父作用域共享关键字this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几个详细的例子。
新的函数语法
传统的JavaScript
函数语法并没有提供任何的灵活性,每一次你需要定义一个函数时,你都必须输入function () {}
。CoffeeScript
如今之所以那么火,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它有更简洁的函数语法。更简洁的函数语法在有大量回调函数的场景下好处特别明显,让我们从一个Promise
链的例子看起:
function getVerifiedToken(selector) { return getUsers(selector) .then(function (users) { return users[0]; }) .then(verifyUser) .then(function (user, verifiedToken) { return verifiedToken; }) .catch(function (err) { log(err.stack); }); }
以下是使用新的箭头函数语法进行重构后的代码:
function getVerifiedToken(selector) { return getUsers(selector) .then(users => users[0]) .then(verifyUser) .then((user, verifiedToken) => verifiedToken) .catch(err => log(err.stack)); }
以下是值得注意的几个要点:
-
function
和{}
都消失了,所有的回调函数都只出现在了一行里。 -
当只有一个参数时,
()
也消失了(rest参数是一个例外,如(...args) => ...
)。 -
当
{}
消失后,return
关键字也跟着消失了。单行的箭头函数会提供一个隐式的return
(这样的函数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常被成为lamda函数)。
这里再着重强调一下上述的最后一个要求。仅仅当箭头函数为单行的形式时,才会出现隐式的return
。当箭头函数伴随着{}
被声明,那么即使它是单行的,它也不会有隐式return
:
const getVerifiedToken = selector => { return getUsers() .then(users => users[0]) .then(verifyUser) .then((user, verifiedToken) => verifiedToken) .catch(err => log(err.stack)); }
如果我们的函数内只有一条声明(statement),我们可以不写{}
,这样看上去会和CoffeeScript
中的函数非常相似:
const getVerifiedToken = selector => getUsers() .then(users => users[0]) .then(verifyUser) .then((user, verifiedToken) => verifiedToken) .catch(err => log(err.stack));
你没有看错,以上的例子是完全合法的ES6语法。当我们谈论只包含一条声明(statement)的箭头函数时,这并不意味着这条声明不能够分成多行写。
这里有一个坑,当忽略了{}
后,我们该怎么返回空对象({}
)呢?
const emptyObject = () => {}; emptyObject(); // ?
不幸的是,空对象{}
和空白函数代码块{}
长得一模一样。。以上的例子中,emptyObject
的{}
会被解释为一个空白函数代码块,所以emptyObject()
会返回undefined
。如果要在箭头函数中明确地返回一个空对象,则你不得不将{}
包含在一对圆括号中(({})
):
const emptyObject = () => ({}); emptyObject(); // {}
下面是一个更完整的例子:
function () { return 1; } () => { return 1; } () => 1 function (a) { return a * 2; } (a) => { return a * 2; } (a) => a * 2 a => a * 2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a, b) => { return a * b; } (a, b) => a * b function () { return arguments[0]; } (...args) => args[0] () => {} // undefined () => ({}) // {}
this
JavaScript
中this
的故事已经是非常古老了,每一个函数都有自己的上下文。以下例子的目的是使用jQuery
来展示一个每秒都会更新的时钟:
$('.current-time').each(function () { setInterval(function () { $(this).text(Date.now()); }, 1000); });
当尝试在setInterval
的回调中使用this
来引用DOM元素时,很不幸,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属于回调函数自身上下文的this
。一个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定义一个that
或者self
变量:
$('.current-time').each(function () { var self = this; setInterval(function () { $(self).text(Date.now()); }, 1000); });
但当使用胖箭头函数时,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它不产生属于它自己上下文的this
:
$('.current-time').each(function () { setInterval(() => $(this).text(Date.now()), 1000); });
arguments变量
箭头函数与普通函数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它没有自己的arguments
变量:
function log(msg) { const print = () => console.log(arguments[0]); print(`LOG: ${msg}`); } log('hello'); // hello
再次重申,箭头函数没有属于自己的this
和arguments
。但是,你仍可以通过rest参数,来得到所有传入的参数数组:
function log(msg) { const print = (...args) => console.log(args[0]); print(`LOG: ${msg}`); } log('hello'); // LOG: hello
关于yield
箭头函数不能作为generator
函数使用。
最后
箭头函数是我最喜欢的ES6特性之一。使用=>
来代替function
是非常便捷的。但我也曾见过只使用=>
来声明函数的代码,我并不认为这是好的做法,因为=>
也提供了它区别于传统function
,其所独有的特性。我个人推荐,仅在你需要使用它提供的新特性时,才使用它:
-
当只有一条声明(statement)语句时,隐式
return
。 -
需要使用到父作用域中的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