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STM32 USB可配置在全速模式,时钟频率需为48MHz,且精度较高,无法使用芯片内部高速时钟实现(内部时钟精度一般为1%,但USB时钟需要0.1%) 2. 使用重映射功能时,需注意开启AFIO时钟,且需注意功能冲突 3. ADC注入组最多4个通道,每个通道转换数据单独保存在JDRx中,该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31 越泽 阅读(63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电流采样时间及通道 FOC需要通过采集相电流来进行控制,采样时间及通道极为关键,在二或三电阻采样方案中,采用如下方式: 在1、6扇区,B、C为采样通道; 在2、3扇区,A、C为采样通道; 在4、5扇区,A、B为采样通道; 要在下臂导通时间内进行采样,在PWM定时器工作在中心对齐模式下,最佳采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28 越泽 阅读(312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无刷无感直流电机方波驱动多用六步换相法,现就六步换相法中的难点做些分析 一. 启动 无刷无感直流电机多通过反电势来判断转子位置,但在电机转速为零或很低的情况下,检测不到反电势,必须让电机加速到一定速度才可以通过反电动势检测转子位置。通常用三段式启动法,包括三个步骤:预定位、加速、切换。 预定位:刚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24 越泽 阅读(666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一:单边PWM 优点:控制简单 缺点:PWM_OFF期间电流流过MOS的体二极管,这个压降偏置了反电动势信号,影响低速或者低压下的反电动势检测精度,导致换相错误或者基于反电动势的速度检测错误,使得带载运行出现拖动状况 ①高边PWM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1. 不适用于P_MOS管,因为P_MOS管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22 越泽 阅读(19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电流采样是FOC的基础,具体有电流传感器采样、电阻采样,电阻采样以其简单低成本的应用广泛使用。 电阻法采样有单电阻采样、双电阻采样、三电阻采样。 一. 单电阻采样 单电阻采用分时采样,在一个PWM周期中需要采样二次才能重构三相电流,采样时刻很关键 如下图,iB = -(iA + iC) 单电阻采样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16 越泽 阅读(20816) 评论(1) 推荐(1) 编辑
摘要: 使用PLL估算器在无感的情况下,估计转子的角度和角速度 PLL估算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反电动势的d分量在稳态下等于零,其框图如下: ΚΦ 表示电压常量,下面给出了电气转速计算中使用的归 一化 ΚΦ : Eqf、Edf来自于对Ed、Eq的一阶滤波,滤波函数如下: 滤波器输出的直流值应该不含有由 ADC 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3:09 越泽 阅读(691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一. 主程序分析 主程序结构清晰,流程如图所示,下面将对每个部分做详细分析 二. 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部分的流程如上图所示,下面对每部分做具体分析 1. 时钟初始化 该部分主要是使能DWT,用DWT进行精确延时,没有使用systick进行延时是因为systick作为时基用来确定各任务的运行频率 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2:50 越泽 阅读(445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开环云台电机采用无传感控制,控制方式为SPWM,采用SPWM的原因是相比方波转矩脉动小,转动更平滑。 SPWM是根据伏秒平衡原则,采用等幅不等宽的方波来表示正弦波,SPWM的产生方法有计算法、自然采样法、规则采样法、非规则采样法等,计算法与自然采样法计算量大,一般多采用规则采样法。实际中为了保证实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2:49 越泽 阅读(19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三轴地磁数据归一化 $\left\{ \begin{array}{l}norm = \sqrt {m{x^2} + m{y^2} + m{z^2}} \\mx = \frac{{mx}}{{norm}}\\my = \frac{{my}}{{norm}}\\mz = \frac{{mz}}{{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2:40 越泽 阅读(1987)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用四元素法进行姿态解算,其步骤如下: 1. 四元素初始化(第一次解算时计算) ①静止状态下由加速度,磁力计值求取初始${\rm{roll}}\gamma $、${\rm{pitch}}\theta $、${\rm{hdg}}\psi $: $\gamma = {\rm{ arctan}}\fra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2 22:08 越泽 阅读(7405) 评论(1)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