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务实创业》---HHR计划--以太一堂第三课
第一节:开始学习
1,面对创业和融资,我们应该如何从底层,理解他们的本质呢?(实事求是)
2,假设你现在要出来融资,通常你需要告诉投资人三件事:我的市场空间很大,我的用户需求很疼,我的商业模式能跑通。如果你坐在我对面,用这三个点来说服
我,给你3分钟,你会怎么讲?
3,创业的方法特别多,如何做业务,管团队,找方向,都有很多的方法,有哪一条是你觉得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吗?
第二节:靠谱创业第一原则
1,第一原则:实事求是。事实:理解真实的事实,不要拍脑袋。 求是:基于事实找规律,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规律,来指导你创业。
2,第一轮体检:实事求是,如果统一起来看,就是你是不是足够客观,相信客观事实,而且追求客观规律,而不是喜欢拍脑袋,主观臆断,盲目自信。
答:第一轮体检结果非常差,我现在就是盲目自信,总是喜欢拍脑袋,主观臆断,听不进意见,总是第一直觉反驳别人。
第三节:事实,尊重客观事实
1,第二轮体检:只会定性判断,有意识定量,善于定量判断。(结果:我现在往往只会有意识定量)
2,案列:比如,约见投资人时,聊到了行业大小:
(1)只会定性判断:只习惯性创业的人,大概会这么聊天。行业天花板是什么?我觉得不重要,我的行业天花板很高的,但是具体多高,我不清楚。
(2)有意识定量:有意识定量的话,大概会跟投资人讲,我的行业天花板大概是1000亿,我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巴拉巴拉,但是其实算错了。比如,目标市场选错
了,其实可能只有小几百亿的市场。这类创始人,已经有很强的意识定量,但是缺少训练和计算工具,导致常常算错。
(3)善于定量判断:善于定量判断的,大概会说:我对标到了某某目标市场,我用了1,2,3三种方式分别计算,最后交叉验证,得出的市场天花板应该是100-300亿之间。最后这一种段位的CEO,在投资人面前,往往是可以大大加分的。
3,小黄狗 废品回收案列:
(1)最后,项目死掉了。原因:创始团队做了3个非常不切实际的假设,而且没有提早验证,就开始大规模的烧钱。
(2)目标用户一分为二:在乎钱的,不在乎钱。不在乎钱的太懒,这点钱不会让他跑一趟,在乎钱的又要跑更远的收废品站,让他多赚。
(3)第三个假设:没有看到腐败问题。
(4)这个案列,失败总结:忽略现实。
4,LED广告业务案列:
(1)分众能做到,而我却未必能做到。因为,团队大小不同,市场也不同。
(2)成本结构没有算清楚。
(3)失败总结:主观臆想。
5,BP里面做了5-10年的财务预算案列:
(1)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事情。
(2)重点应该是你的业务计划和路径,而不是臆想一个漂亮的指数增长。(天使轮,最多18个月)
(3)失败总结:过度预测。
6,在线教育新方向案列:
(1)定量判断做的很差:用于样本获取来自朋友和互联网,有幸存者偏差导致结论很难让人信服;用户留存没有仔细分析;获取成本,定价和获客成本是在线教育的痛
点。
(2)失败总结:缺少能力。
7,第三轮体检:
(1)与投资人聊;少用我认为,大概,有很多等字眼,应该定量描述:
a. 这个业务天花板多高,我是这么计算的;
b. 获客成本多少?计算口径是什么?
c. 用户年付费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同行水平如何?
第四节课:求是,追求客观规律
1,为什么有人能够脱颖而出,最终创业成功?答:因为他们不断训练自己,不断思考,最终掌握了很多客观规律,最终变得比其他创业者强。
2,事实:难点在于定量,求是:难点在于条件。
3,实事求是:理解真实的事实(并给出定量)+基于事实找规律(注意这些规律的应用是有条件的)
4,第四轮体检:求是的三个段位
(1)段位C:不知道规律。创业经验很少。
(2)段位B:知道规律,但是不能清晰地讲清楚适用条件。
(3)段位A:会用规律,清晰知道前提,自己也能总结一些好规律。
答:现在基本位于段位C。
5,互联网+猎头案例:
盲目自信。忽略规律。
6,钣金喷漆案列:(行业非常分散,想做成连锁。)
(1) 这个行业没什么大的变化,如果一个行业没什么大的变化,那么想突破老的格局做大就很难。
(2)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得承认在客观规律面前,你是一个普通人,一定不要觉得自己是超人。面对客观规律要心存敬畏,在真正的规律面前,人是极其渺小
的。
(3)越是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的,越是抱着敬畏之心的人,越容易做出来超人的成绩。
(4)失败总结:挑战规律。
7,社区版本迪士尼案例:
(1)拿迪士尼的成功,来类比社区版的迪士尼,忽略了关键细节的讨论。
(2)失败总结:错误类比。
8,规律乱用的案例:
(1)这些方法和规律都没问题,只是应用到此情此景,每一项都用错了地方。
(2)失败总结规律:乱用规律。
9,第五轮体检:
(1)无论是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快速试错很重要,前提条件是:处于早期的时候。然后放慢速度,把业务做扎实的前提条件是:业务已经跑起来了,不需要大量试错了。
10,本课总结:我虽然处于了会用规律而且会注意前提条件,但是,我几乎没有掌握好的规律。
第五节: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创业者:(主观,相信自己---------->-----------客观,相信事实)
(1)错误的核心:越靠左,往往训练越不够,往往会犯忽略现实,主管臆测,忽略规律,挑战规律的错误,
往往更相信自己,喜欢做主观判断。
(2)正确的核心:越靠右,创业的训练越充分,也越理性,越尊重客观和数据,越希望用定量的数据来衡量创业,对于客观事实,也有更好的敬畏心。
(3)如何训练:
a.努力做个定量的创业者;
b.努力做个懂规律的创业者。
(4)实事求是,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创业成功的,一定会很务实。
第六节:课程总结
明星创业者,首先,他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追随自己的内心,有着浪漫的情怀。同时又极端的理性,尊重事实和数据,接近冷酷。他们尊重规律,但又不断
突破规律的前提条件,从而创造出新的规律。包括,张一鸣,王兴,他们都是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把自己训练成这个样子。
------------作业--------
1,这是一道罪业反思题,目的是为了让你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按照课程中的《实事求是》的几个段位:
事实:
(1)只会定性判断。
(2)有定量意识,缺定量能力。
(3)有定量分析能力
求是:
(1)忽略规律;
(2)知道规律,不清楚前提;
(3)知道规律,清晰知道前提。
分析自己在事实和求是两个方面所处的阶段和问题,并说出你的改进措施。
答:结合的六次体检角度来剖析自己的实事求是方面的问题:
第一轮体检:实事求是,如果统一起来看,就是你是不是足够客观,相信客观事实,而且追求客观规律,而不是喜欢拍脑袋,主观臆断,盲目自信。你觉得你在实事求是的哪个现状上?
答:第一轮体检结果非常差,我现在由于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能进行的比较顺利,所以就是经常盲目自信,总是喜欢拍脑袋,主观臆断,听不进别意见,总是第一直觉想反驳别
人。所以,导致我对一些事情并没有去真正尊重规律的心态,而是一味地人为我的经验就是正确的,这样盲目自信,导致我在事实上做的非常差。
第二轮体检:事实的三个段位:只会定性判断,有意识定量,善于定量判断。位于哪一个段位?
答:我现在位于有意识订了,特别希望定量,但是不会定量,或者总是定量错了。所以,我要用好课程说到的定量工作,达到善于定量判断的段位。
第三轮体检:在创业里,你是否能做到努力的定量?
答:事实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定量,过去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给不出定量的东西。学完这节课,会做出改进,以后都给出正确定量的东西,而不是给个大概的猜想,具体如下:
与投资人聊:不用我认为,大概,有很多等字眼,统统改为定量描述:
a. 这个业务天花板多高,我是这么计算的;
b. 获客成本多少?计算口径是什么?
c. 用户年付费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同行水平如何?
三个段位的进一步描述:只会定性判断(忽略事实,主观臆想),有意识定量(过度预测,缺少能力),善于定量判断。进一步体检:学完之后,我虽然还做不到善于定量判
断,但是至少理论上我会不断的用善于定量判断来要求自己,做不到的原因是因为:我不太会判断,所以,我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定量判断。
第四轮体检:求是的三个段位
(1)段位C:不知道规律。创业经验很少。
(2)段位B:知道规律,但是不能清晰地讲清楚适用条件。
(3)段位A:会用规律,清晰知道前提,自己也能总结一些好规律。
答:现在位于段位C和段位B之间,知道了一些规律,比如,做增长万物都要A/B,但是不太清楚他的具体条件,比如,产品冷启动多久,多大体量才开始A/B。以后,学习这些规律的
时候,脑子里第一反应的一定是他的条件是什么。
第五轮体检:反思一下你最认同的创业方法论,另外,体检:快速试错和把业务做扎实两种方法论,你认同哪一种?
答:我最认同的创业方法论是:实事求是,实事是去找到真实的实时,给出定量化的分析和判断,求是是去找到规律,并且知道规律的运用是有条件的。
快速试错和把业务做扎实两种方法论,其实我都认同,而且我认为他们并不冲突,只是他们有各自的运用前提,快速试错很重要,前提条件是:处于早期的时候,需要对关键假设
用MVP原则,尽早进行验证。然后放慢速度,把业务做扎实的前提条件是:业务已经跑起来了,不需要大量试错了,需要把业务深度做好。
进一步体检,看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不知道规律(忽略规律,挑战规律),知道规律,不清楚前提(错误类比,乱用规律),会用规律并清楚知道前提(实事求是)。
体检结果:现在自己理论知识处于会用规律并注意前提条件,但是,问题在于知道的规律很少,需要多学习总结一些规律。
第六轮体检:整体体检,只出你现在的位置?(主观,相信自己---->----客观,相信事实)
答:经过课程的学习,我现在处于客观,相信事实的段位了。以后会充分训练自己,要求自己做到理性,尊重客观和数据,用定量的数据来衡量创业,对于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充满敬畏心。
总结:自己在事实和求是两个方面所处的阶段和问题,并说出你的改进措施。
(1)自己在事实上面处于有定量意识,缺定量能力阶段。
改进措施:以后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会努力的去从多为维度给出定量结果,并且交叉验证。要理性,不能拍脑袋,要尊重客观事实。
(2)自己在求是上面处于知道规律,清晰知道前提。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懂的规律很少。
改进措施:对于已经掌握的规律,要不断地反复思考前提条件,而且要多努力总结其他的规律和他的前提条件。
2,选修作业:可以分享你学习完本课程的学习心得,课程评价等内容。
答:
学习心得: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盲目自信,以后不能拍脑袋,主观臆想,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理性的做出结论。给出每一个规律的说法或者利用它做出决策,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任何规律都是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是什么,当前条件满足了没。要做到张一鸣那样,尊重规律,面对数据和事实,做到极端的理性,接近冷酷。不断地训练自己,让自己也成为他们这样的优秀创业者。
课程小建议(不一定对):
(1)课程开头给的一些思考问题,如果在课程末尾能给出答案的话会更好。
(2)课程的大纲可以做的再有条理一些,比如,几次体检的问题,可以开头就把问题给出,问题是在后面的某一张图片里给出的,有点混乱。
----作业讲解-----
第一个难点:事实,缺少定量工具。
1,BP里面要多出现数字化的定量。投资人很看重数字率,也就是100个字里面有多少数字。
第二个难点:求是,对规律适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1,实事求是,是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终身训练的能力。
2,A/B清单用来复盘自己的问题。
3,当你总结了一条规律之后,认真的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规律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2)这个规律的反面是什么?是不是也能解释得通?
(3)这个规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