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4 档案
辨证处方口诀
摘要:辨证处方口诀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30 13:11 湖东 阅读(36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老年眩暈全身发麻案
摘要:某男 75岁 平素自感脚发热,昨日更甚,用冷水泡脚,晨起天旋地转,胸闷恶心欲呕,全身麻木,全身汗出,怕冷,过一阵后全怕冷缓解,口中无味,舌暗红苔厚黄白相间,脉弦 肝风夹痰上绕,无痰不作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法夏15 白术15 天麻20 陈皮10 枳实10 竹茹10 茯苓30 黄连5 苍术10 厚朴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8 13:07 湖东 阅读(1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咳嗽案
摘要:某孩 男 5岁 咳嗽连连 有痰 不发热 咽红 舌红苔黄腻 桑贝止嗽散桑白皮10 杏仁8 浙贝母10 半夏6 百部10 紫菀10白前10 桔梗8 荆芥8 陈皮6 甘草6 黄芩8 X2剂服完 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3 13:16 湖东 阅读(16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血压或下肢水肿用药参考
摘要:高血压或下肢水肿用药参考化湿浊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防已,活血用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益母草,温阳用附子桂枝,益气用黄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1 08:15 湖东 阅读(21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中医治疗女子不孕--知足老师医案
摘要:今天周日,早饭没吃饱,一长期在这打工的贵州籍女人,带子她老乡来看病。说来看不孕的,之前几年来,她带过四个老乡来我这治不孕,都分别喜得麟儿。患者38岁,20岁结婚,有14岁和4岁两个女儿,因为想要再生一个,在当地治疗,未能怀上,听说我治疗不孕成功率高,特地从老乡贵州赶到汕头来,希望能如愿得子。情况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1 07:47 湖东 阅读(594) 评论(2) 推荐(0) 编辑
老年人前列列腺炎
摘要:前列通方主治:本方强肾,助气化,化瘀散结通闭。适应于老年人肾虚血瘀痰结引起的前列腺肥大小便不通。药物:巴戟10,免丝子10,淫羊霍10,黄柏8,肉桂5,三棱6,莪术6,海藻10,台乌8,桃仁8,红花6,牛膝10车前子10,石苇10,水蛭8,水煎服。前列腺增生方适用于因肝气郁结,痰瘀闭阻的前列腺炎。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6 13:36 湖东 阅读(20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外感输液后遗留咳嗽案
摘要:某小儿 4岁 外感发热输液一周 热退, 偶咳久不愈 苔白稍厚 用紫菀冬花冰糖水紫菀30 冬花30 冰糖1小块 煎水用吸管当饮料喝二诊 晚上不咳 白天偶咳 喉中有痰,苔白稍厚紫菀20 冬花20 浙贝母10 鸡内金10 冰糖1小块 煎水用吸管当饮料喝服后咳有减轻,但久不能完全消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2 07:53 湖东 阅读(28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少阳咽干证
摘要:少阴病,咽中干,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2 07:47 湖东 阅读(20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低热咳喘案
摘要:X男 3岁 昨天开始流清涕 偶有咳嗽 自服板蓝根无效,现咳,微喘,喉中痰鸣 纳可,舌红 中间苔白厚 体温37.5度 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5 杏仁8 芦根20 甘草5 苏子10 莱菔子10 生石膏20(先前30分钟) 自加茶叶1小把 X2剂二诊 上药服完后诸症大减,现症偶咳,有痰,时流清涕 ,紫菀冬花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1 14:14 湖东 阅读(1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读伤寒杂病论随想(转)
摘要:初看《伤寒杂病论》,是在二十年前,听我祖父说,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学懂伤寒,于是我开始看这个书,初看几天,觉得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感觉。去问我祖父:这个书到底能不能学懂?祖父答:世人学经典的不少,学懂的不多,要是在最初期不懂就不学了,以后你看病最多只能是个半瓶醋!要么就坚持下去,要么从此不要再学中医!接下来的时间,硬着头皮把伤寒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虽然这样看过一遍,其实对这个书的理解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知道几个熟悉点方子可以治什么样的病,也只是留下个大体的印象而已。此后的时间,一般是每年把《伤寒杂病论》看上一遍,随着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书的感觉就不同了,我看书从来没什么记忆,特别是不理解的东西,脑子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1 09:01 湖东 阅读(42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会煎药,才有效〔杏林医话医案〕
摘要:许多人都煎过中药,但是真正掌握煎药要领的人却不多。有人认为中药的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有人把买来的中药一股脑儿全倒入锅中,根本不考虑处方上写的“先煎”和“后下”,有人甚至把中药直接倒入沸水中煎煮。其实这些做法全都不对,那么,如何正确地煎煮中药呢?一、选择合适的器具。 煎中药时最好用砂锅或砂罐煎。砂锅、砂罐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里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且它们受热均匀,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如果没有砂锅,可以用白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代替。煎药最忌使用铝、铁、铜等金属器皿。因为这些金属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二、控制水量。 煎中药时加水过量会使药液过多,药汁浓度过低而影响药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0 10:28 湖东 阅读(4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论流鼻血的治效
摘要:1) 如果只是偶尔发作,则用一般的清肺胃之热的药就可以很快缓解2) 有一类小孩子,常流鼻血,动不动就发作,一般的药无效,而又无明显的虚寒表现,急则先用大黄泻心汤治其标,症状解决后再服用桑白皮汤或是甘露饮服用一段时间治其本3) 知足老师也给出一方: 流鼻血,责之肺热络伤:儿童碰伤鼻子,常流鼻血,常因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9 11:15 湖东 阅读(27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舌诊简易歌决
摘要:诸色浅嫩正气虚,诸色深老邪气实;色淡苔薄气血虚,色深苔厚病气余;赤热青寒紫黯瘀,舌绛入营须警惕;舌体瘦红心肝热,舌体胖大脾肾虚;白浮薄滑邪在表,转黄而厚邪入里;无苔阴竭剥伤阴,食腐湿腻粉瘟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9 08:17 湖东 阅读(3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产后身痛
摘要:膝酸痛,脚踝、双膝前、后有些肿,腰不舒服,长湿疹色苔白厚——湿盛,上面有点黄---化热.有点紫---夹瘀。最近痰多,---湿能化痰。湿痰则质稀,痰化热则质粘或色黄。结合舌象,大法以“健脾化湿通络,稍佐清热”为主,不要以补肝肾补气血先进,有碍湿助热之嫌脸有些发黄---黄也为湿。气血虚也要湿退后才能补气血。可用:炒白术,薏苡仁,牛膝,防已,桑枝,木瓜,独活,忍冬藤,桑寄生,地肤子。为主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9 08:06 湖东 阅读(1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看病
摘要:市医院里有两个儿科医生,一老一少。老的那边常常挤满了患者,少的虽说是博士出身,可是患者却是寥寥无几。 他忍不住向老医生请教,“为什么患者都找您看病,不找我那?“ 老医生嘿嘿笑着说:“说实话你的医术比我高超,可是看病却没有经验。不会察言观色,只会实话实说。” 年轻医生困惑地问:“对患者的病情怎么能不实话实说?” 老医生让他在边上看着,再有患者看他怎么处理病情。正说着一个老太太抱着她的孙子走了进来,一进屋就嚷嚷:“快!快给我孙子瞧瞧,他肚子疼。” 老医生让孩子躺在床上,用手按了按肚子各处,孩子并没喊疼。老医生问道:“孩子可吃过什么东西没有?” 老太太说:“也没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8 16:56 湖东 阅读(22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吃鸡蛋食积案
摘要:某小儿 3岁晚上吃2个冰了的煮鸡蛋后胃脘不适,发热38.2度 呕吐 大便干 苔薄白 枳实导滞汤枳实10 神曲10 黄连3 黄芩6 白术10 茯苓10 泽泻10 大黄10(后下)上药喂服后,小儿接连呕吐了好几次(或许呕吐与用药无关).后又用土法催吐,愈.病在上者,引而越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8 13:32 湖东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女子经前胀痛脸上红斑案
摘要:某女 35岁 去年因经前乳胀而求诊,用柴胡梳肝散加味治之而愈,现又有复发之势。且自小以来两歡发红,现在脸上长有小红斑如豆大,皮肤干燥,身上易生疮疖,大便偏燥 苔黄偏腻 脉细 知柏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知母10 黄柏10 生地2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黄连8 瓜蒌壳10 半夏8 银花10 野菊花10 公英20 皂刺30 王不留行20 桃仁10 X3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6 20:26 湖东 阅读(1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外感咳嗽咽痛案
摘要:某男 6岁 昨日受凉后咳,其家长用生姜枇杷叶等煎水服,今日加重,现症干咳,咽痛,音嘶哑 苔薄黄,大便一日未行,桑菊饮加味 桑叶15 菊花10 杏仁8 连翘15 黄芩10 牛蒡8 薄荷8(后下) 桔梗8 甘草6 芦根20 玄参15 浙贝10 荆芥8(后下) 大黄5(杵,泡服)X2剂 24小时内服完二诊 声已不嘶哑,咽痛减,大便通,现症咽红 痰黄 纳可 今早食后呕吐 小便黄 舌苔黄腻 原方加味再进桑叶15 菊花10 杏仁8 连翘15 黄连5 黄芩8 牛蒡8 荆芥8(后下)薄荷8(后下) 桔梗8玄参15 浙贝15板蓝根10半夏6 全瓜蒌10 生大黄3(杵,泡服)2剂三诊 除偶有咳嗽外,余无不适,舌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6 19:57 湖东 阅读(2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顽固偏头痛案
摘要:某男 50 岁 近10多年来频发偏头痛,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用中西药无数不能取效,现在西医院住院一周无缓解,主治医生要其手术,患者不愿意而延请中医治疗。现症:左侧抽掣样疼痛,常会牵连至额头,晚上重,吹冷风后加重,不能张口,唇干,大便干,2-3日一行,不红肿,纳可,苔薄白,两脉弦而有力。少阳阳明头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6 15:25 湖东 阅读(21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交通心肾治失眠
摘要:交通心肾治失眠失眠而临床证状不明显者,大法以交通心肾,潜镇安神为主。半夏30,夏枯草15,黄连5,肉桂5,磁石30,龙齿15,蝉衣8,夜交藤30,枣仁15,丹参10,甘草6。水煎服。温潜法治失眠虚阳上浮,阳不入阴。附子8,磁石30,龙齿15,枣仁15,茯苓20,远志6,半夏20,丹参10,龟板15。水煎服。治失眠的中药,必须于睡前服用,效果方佳,可于睡前2---3小时服头煎,临睡服二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5 19:11 湖东 阅读(28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小儿扁桃体高热兼咳嗽案
摘要:某男 10岁 外感,急性扁桃体炎,咽红肿,咳黄痰,发热,舌红苔薄黄 桑菊饮合玄贝甘桔汤加味桑叶15菊花10杏仁8 连翘15黄芩10薄荷8(后下) 桔梗8甘草6芦根20 玄参15浙贝10荆芥8(后下) 蝉蜕5大黄5(杵,泡服) x2付,24小时内服完二诊 上药二剂服完 症状消失 遂停药. 后因读课文约30分钟后,声音又变嘶哑 原方去大黄再进2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5 13:20 湖东 阅读(15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过敏疾患与太少两感相合
摘要: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常常诱发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过敏性哮喘等一系列病症,给患者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姚树锦主任医师为陕西太和医学流派第四代传人,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临证50余载,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他针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变特点,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多有良效,现简要总结其部分经验。​​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标准​​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治疗太少两感的经典方剂,该方出自《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用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3 09:25 湖东 阅读(3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经前乳胀案
摘要:某女 40岁 育有二子 经前乳胀(小叶),小腹不适,月经不畅有血块,色稍黑,多梦,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以疏肝理气通络 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 白芍20 枳实10 川芎10 香附10 郁金10 玄胡10 川楝子10 皂刺40 路路通20 王不留行20 生麦芽30 X3剂 经前一周开始服用,先开三剂看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03 09:09 湖东 阅读(14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