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络的特殊作用
摘要:一句话说破12经络的特殊作用疲劳透支找脾经;精力不足找肾经 ;容易感冒拍肺经;人要无病肠要净;求生必须通胃经;心烦心痛找心经;吸收不好小肠经;颈肩腰背膀胱经;失眠多梦找心包;奇难杂症找三焦;废物积滞找胆经;情志抑郁找肝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9:59
湖东
阅读(263)
推荐(0) 编辑
中焦痰浊瘀阻案
摘要:网诊病例 某女 主诉眼不适,口渴,夜尿频, 收集病情资料如下:1) 看东西模糊 有眼屎--肝虚肝火。2) 唾液粘,口渴,胃不适 --胃火。3) 睡眠质量不好--胆胃不和。4) 耳鸣 腰酸 夜尿频 脚怕凉--下焦阳气虚。5) 颈椎到腰部僵硬,发凉--寒湿闭阻。6)去年患轻微脑梗---湿邪瘀阻,脉络不通。7) 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舌下青筋---湿闭血瘀也。化验血脂高 甘油三酯也高 空腹血糖6.85综合论之,为下虚寒,中湿阻,上为虚阳所扰。非阴虚火旺。知足老师用“潜阳封髓丹”制附片10 炙龟板15 生龙牡各30 磁石30 砂仁8 炒黄柏10 肉桂5 细辛6 骨碎补10 白术15 茯苓30 半夏1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9:50
湖东
阅读(1866)
推荐(0) 编辑
春困
摘要:春令多见“春困”的病人。常见有几种类型。1:春主升发,素体气血虚,当升而不升,神疲体倦,四肢乏力,喜睡,得睡则精神好转,舌淡脉虚。可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以助春令生发之气。2:阳虚寒气郁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类型病人发热轻,恶寒,体倦欲寐,脉沉。3:湿邪困闭,用平胃散加`藿香,佩兰,这类病人头晕重,体倦思睡,脘腹不舒,不思饮食,舌苔厚,脉濡。因为春暖回南天,湿气偏胜,素有脾湿之入,极易发生。4:湿热闭阻型:湿郁化热,湿热交阻,四肢疲软,体倦思睡,舌苔黄腻,脉濡数。这种情况,多见于春深气温升高,湿从热化,或嗜酒,好食辛热之人,可用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汤主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8:29
湖东
阅读(188)
推荐(0) 编辑
气虚咳喘案
摘要:某女,48岁,过敏性体质,常引起咳喘。现咳喘未痊愈,咳白痰。自觉头晕乏力,困倦思睡,夜间多汗,舌苔薄白,脉象微弱,测得血压40/30.。遂处以:党参黄芪各40克,茯苓20克,白术半夏陈皮蔓荆子苏子陈皮各10克,麻黄甘草各5克,水煎服,三剂。今天,各项证状减轻,血压55---80。这是一个气虚脾湿,脾湿化痰,且有余邪的病机。(引知足老师病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8:28
湖东
阅读(466)
推荐(0) 编辑
知足老师论糖尿病
摘要:自拟消糖饮,由制附子,干姜,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三棱,莪术,丹参,鸡内金,柴胡,白芍,黄连,知母,葛根,甘草17中药组成。方中用附子理中扶阳益气而健中,柴芍一疏一敛,以复肝用,白术茯苓以化湿浊,三棱莪术丹参鸡内金活血化瘀,黄连知母以消郁热,葛根升清气,甘草调和诸药。加减法,湿浊重加苍术,泽泻,郁热轻减知母。阳气不虚者减附子。渴饮者加花粉。舌红者加元参。临床所见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无多渴多饮多尿者,并不等同于古代“消渴”证。此因现代生活水平提升,饮食多厚味油腻之品,化湿生痰,阻于脾络(胰腺),阳气衰弱,脾失升清降浊之职,肝失疏泄,水谷精微不得上行,四肢脏腑缺乏水谷精微的滋润。因湿浊血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7:57
湖东
阅读(501)
推荐(0) 编辑
辨痰之病位与寒热
摘要:辨痰之病位与寒热1) 咳嗽当时带出来的,这痰从气管中来。以稀稠辨寒热2) 不在咳嗽时也会自觉吐出的痰,在食道中来,粘滞多为热,清稀多为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8 07:39
湖东
阅读(307)
推荐(0) 编辑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任之堂)
摘要:1,麻黄与桂枝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2,苍耳子与辛夷共同点:质轻,性升浮。解表力弱,善于通窍。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3,桑叶与菊花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7 09:38
湖东
阅读(1132)
推荐(0) 编辑
女子全身窜痛案
摘要:某女 24岁 平素性情较急燥,半年前曾因经前乳房胀痛而中药治疗,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仍坚持经前服药3剂,防止复发.近几个月来,因其母患重病而常以泪洗面,自感身体内游走性窜痛,地点不固定;另外两膝关节及臀部长期固定疼痛.上腹部不适,大便不畅.舌体瘦小,质红少苔,两脉弦数,呈上越之势.辨为肝郁气滞化火,先治其游走性彻痛.丹枝逍遥散加减丹皮10 枝子10 柴胡10 白芍15 当归10 丹参20 薄荷8 桂枝8 防风10 火麻仁5 枳实10 X3付服药二剂后,患者反应脸上出了不少痘痘,此乃郁火外出之象,嘱其不必担心二诊:服药后脸上长了几个痘痘,上腹部不适减轻 大便稍畅,脉数稍减 余无大的改变,在疏肝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6 07:49
湖东
阅读(624)
推荐(0) 编辑
小儿外感案
摘要:某男 5岁 平素易感冒 几日前又不慎外感,现症咳,发热至39度,易呕吐 苔薄白,咽不痛 小柴胡汤证柴胡8 黄芩6 半夏6 党参8 细辛3 五味子5 葛根15桔梗6 枳壳6 神曲8 甘草6 X2付今日患儿奶奶告知,服药2剂后病愈继续上学题外话:此案患儿之前曾持中药处方去一药店购药,店主认为方中细辛与半夏用药过大,告知家长此方不宜服,改购他所推荐的药物,服药后无好转.后又继续用中药治之而愈,自此之后渐对中医有所信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5 20:38
湖东
阅读(358)
推荐(0) 编辑
紫斑案
摘要:某女 6岁 年前一次外感后,发现下肢长满红斑,上肢较少,并接连出现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癫,家长不愿意服用激素而延请中医治疗.考虑到我自已对此病经验较少,带至师付处诊治,处犀角地黄汤合三黄解毒汤加味,外用草药洗澡一个月后紫斑基本消退,当时以为已经痊愈,但隔一周左右又开始出现少数紫斑,服前方仍用效,至今已过近4月,但就是一直不能痊愈.患者再次请我为之处方,思之,此患前服犀角地黄汤有效,说明血热之诊断没有错,之所有不愈,是否病久阴血耗伤,阴虚血热,遂拟一方,加强养阴力量,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30 生地20 白芍 15 丹皮10 紫草 15茜草10 桑叶 20 枸杞 15 白茅根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5 07:56
湖东
阅读(542)
推荐(0) 编辑
读任之堂中药讲记笔记
摘要:1) 升降出入 调气机 为治体之大法2) 助心阳三药:红参 银杏叶 红景天3) 胸三药,调胸中气机: 桔梗 枳壳 木香4) 肝三药,養肝:柴胡 当归 白芍5) 丹参槟榔饮:丹参 菖蒲 槟榔 枇杷叶6) 面斑四药:丹参 桂枝 乳香 没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4 08:01
湖东
阅读(1335)
推荐(0) 编辑
阳虚体质外感/胃脘痛/经期抽搐x案
摘要:* 咽干咽痛某女 42岁 在40岁产下一子,后体质明显不如以前,几年以来,易感冒,咳嗽 每次在社区医院输液,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方能愈,几天前外感微咳,咽痛声嘶 观其咽并不红,舌淡苔薄白 双手寸浮 尺脉沉 摸其额头,微发热,汗较多,再问得之平素汗出怕冷,下肢微肿 咽中干燥 小便不多 辨为太阳中风 膀胱蓄水 真武汤+五苓散主之桂枝10 白芍 10 ,附子5 茯苓15 白术10 泽泻10 猪苓10 花粉 10 大枣 3枚 灸甘草10 x3付服完一付后,第二天偶遇,问之当前病情如何,答咽干咽痛好了许多,听其声音较之前确实好了不少 服至第二剂时,用户反应说感觉腹股沟处在行走时未痛,少腹微不适,晚上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4 07:51
湖东
阅读(270)
推荐(0) 编辑
蒲老论医
摘要:— 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 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 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瓜蒌,我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我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它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呢。葱白辛润,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热透,我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 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2 16:31
湖东
阅读(571)
推荐(0) 编辑
上肢麻木酸痛案
摘要:一老妪 65岁 自诉近段时间每天绣十字绣,一周前气温下降,开始出现左侧颈肩部不适并左上肢酸麻胀,近几日加重,左侧头部亦掣痛,做过几次理疗后,颈肩不适有所缓解,余症依旧,纳可,二便调有糖尿病及坐骨神经痛病史 辩为风寒外袭,寒凝血瘀 葛根汤+活络效灵丹+葛根姜黄散葛根30 麻黄8 桂枝10 白芍20 丹参20 当归10 制乳没各8灵仙15 片姜黄15 桑枝20 苏木10 黑豆20 X3剂服药至第二剂时,患者反应手疼加剧,药已到达病位,嘱其不用担心,继续服用二诊:服完第三付后,头已基本不痛,左上肢麻木也缓解大半,药已见效,原方再进3剂三诊:头不痛,肩部仍有不适,前臂及拇指与食指仍有麻木感,总体来说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2 09:11
湖东
阅读(358)
推荐(0) 编辑
月经后期
摘要:月经后期为常见病,常见有寒凝气滞,肝郁气滞,血海空虚等,影响了经期的延后。常会导致不孕。这些原因中,以肝郁气滞为多见,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气郁而血也滞,胸胁满闷,饮食减少,经来时小腹胀、经量很少、色黑,象血要干了一样。肝郁气滞,多见血也虚。可用逍遥散为主方。通常用:白芍20,当归15,柴胡10,茯苓10,白术15,甘草5,香附10,川栋子15,鸡血藤30,益母草30,作煎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1 09:31
湖东
阅读(186)
推荐(0) 编辑
专病专药收集
摘要:威灵仙治疗龟头炎特效 用法50克,煎水后分三次泡洗,每天三次,三天肯定好。阴头生疮,炙甘草末频频涂之,神效睡中磨牙,非一般心火胃火,系痰热作祟,痰随阳明经上冲于齿。用鲜竹沥30ML吞贝母粉10克远志粉8克(睡前1小时服用),五天见效。食后即吐,为胃肠积热,大黄20 甘草10 三剂终食后即泻,为胃肠积寒,艾叶10 肉桂粉5(冲服)苦参8三剂知,五剂终妇人小腹突发胀满,B超显示盆腔积液,小便正常,小茴香40克煎煮20分钟取200ML,一次服下,矢气连连,一次愈。老人体虚痰多,咳吐不断, 炒白术250 莱菔子500 共炒香为末,每餐一勺(15克左右),服完也就好得差不多了。脑血栓证属瘀血的 水蛭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14:15
湖东
阅读(730)
推荐(0) 编辑
手指皮肤长期干/粗糙/小裂口问题
摘要:进行性指掌角皮症。避免接触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碱性物质、有机溶媒。酌情外用5%硫磺霜、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抹厚些,带上布手套睡觉,以免弄脏衣被。外洗:当归 杏仁 白鲜皮 核桃仁各30克,熬水泡手,日一二次,每次30~40分钟。5~10%硫磺软膏即可。主要作用去除角质层,俗话去掉老皮。甚至百雀羚之类加上橄榄油茶籽油都行,一定要抹厚一些,带上布手套,以持续给皲裂皮肤保湿。配合外洗浸泡,大约一周到10天可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13:26
湖东
阅读(242)
推荐(0) 编辑
关于养生
摘要:来源于网络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吃得过好,营养过剩,使得十数年来,疾病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贵病”猛然增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心脏病,多趋于年轻化。有一部分人,因贪图玩乐,熬夜通宵,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伤害了身体,临床上为多见。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滋生了疾病,一旦病情严重,则悔之晚矣!健康,为人生最大的本钱,一旦疾病缠身,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不单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家庭要幸福,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就要求有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正确的作法,必须晚上11点钟前要入睡,早上6---7点起床,早睡早起。这段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10:59
湖东
阅读(413)
推荐(0) 编辑
初发高血压的治疗
摘要:引自 知足前辈 高血压初起,并不难治,其因多为湿浊瘀阻,服用中药活血化湿,疏通血管中的障碍,身体内部机能,可以得到修复,血压自然能保持正常。 如一开始,便服用降压药,治标不治本。若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对内脏产生药害,错过治疗先机,那时,再用中药治疗,要逆转就难了。 朱x辉,男,64岁,本乡人,初诊,2013年3月17日。近几天,常来测量血压,舒张压90-----100,收缩压140-----150,其家族中多人有高血压,且有两人发生中风,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本人意识到高血压后期发生中风的严重性,遂咨询于我。他同意用中药治疗。观其形体略胖,平时也没什么疾病,诊其脉舌,也没多大异常。遂处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09:41
湖东
阅读(960)
推荐(0) 编辑
睡觉流口水
摘要:睡觉流口水常与脾相关,但临证也要分虚实寒热1) 为虚为寒者为脾肾虚而不摄津,其特点为口水清稀 理中汤+益智仁主之2) 为实为热者为心脾有热而津液外泄,其特点为口水粘, 唇紅 泻黄散,导赤散,白虎汤常可选用。此外3) 肠内有蛔虫也常流口水4) 如果发现舌歪而流口水,则要考虑中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08:55
湖东
阅读(261)
推荐(0) 编辑
女性经水不来
摘要:常见过女性患者,换了个工作或学习的地方后,月经不正常,有的一月两次,有的几个月不来,针对此种情况:1) 如果平素月经量偏少,现症几个月不来的,用付青主之益经汤常常有效2) 如果平素经量正常而周期有改变的,用逍遥散常常取效益经熟地沙人参 归芍白术丹枣仁柴胡山药杜仲炭 同治心肝与脾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0 08:35
湖东
阅读(257)
推荐(0) 编辑
斑秃
摘要:酒精泡侧柏叶一个星期后外涂,先用生姜擦涂患处,然后再用侧柏叶汁擦涂。每天擦涂几次不光是斑秃,有的患者头上起一个个的小红疹,用了一样有效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19 10:24
湖东
阅读(384)
推荐(0) 编辑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摘要: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注】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故名上消也;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故名中消也;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也。上、中二消属热,惟下消寒热兼之,以肾为水火之藏也。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集注】程林曰:小便多则消渴,经曰:饮一溲二者不治。今饮一溲一,故与肾气丸治之。肾中之动气,即水中之命火,下焦肾中之火,蒸其水之精气,达于上焦,若肺金清肃,如云升而雨降,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自无消渴之患。今其人必摄养失宜,肾水衰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19 10:21
湖东
阅读(8715)
推荐(0) 编辑
中风后下肢麻木瘀阻案
摘要:希希外婆 72岁 网络求诊一诊(2014/02/15) 五年前有中风史,现症四肢远端麻木,右腿下肢静脉曲张较重且常生鸡眼,走路疼, 纳可 二便调 舌淡苔薄白 血压70/110辩为气虚血瘀,营卫不和 补阳还五汤+黃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虫藤饮黄芪30 桂枝10 白芍10 赤芍10归尾10 桃仁10 红花6 地龙10僵蚕10 全蝎6 鸡血藤20 海风藤10威灵仙15 丹参20 牛膝15 服药方法:1)每次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煎20分钟,取药汁一小碗服用,每日2次2)晚上用药渣加入艾叶20 煎水泡脚3)因为没有看过脉,保守起见,先取3剂,服后看有无什么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则考虑加大黄芪的用量4) 此病的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16 21:04
湖东
阅读(378)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