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概念
-
计算机网络较好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王道版)
-
计算机系统:互联的 、自治的 (无主从关系)
-
三(四)网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电网)
-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是网络的网络
-
internet(interconnected network)(互连网) 是通用名词, 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局部 ),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
Internet (互联网)即因特网 是专有名词,前身是美国ARPA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速率最快的计算机网络(覆盖全球 ),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
-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
-
连通性
-
(资源)共享 (软件、硬件、数据及通信信道)
-
-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分布式处理 提高可靠性 负载均衡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 软件
- 硬件
- 协议:
- 语义(格式)
- 语法(功能)
- 同步(顺序)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OSI):
- 通信子网(数据通信) :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资源子网(数据处理) :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 通信子网(数据通信) :
-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 :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 用户直接使用
通信方式:-
P2P(主机越多速度越快)peer-to-peer
-
C/S Client/Server (B/S Browser/Server):
-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 C/S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OS)
- 服务器程序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运行,被动接受来自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OS的支持)
-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路由器的分组转发)
工作方式:- 路由器转发分组
- 路由器之间不断交换路由信息
- 互联网现在采用存储转发 和分组交换 技术,以及三级ISP结构
- 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协议 (水平):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保证了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
服务 (垂直):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只有那些能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之为服务
-
接口 (SAP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ing Point):仅相邻层间有接口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ARPANET(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互联网(TCP/IP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时)
第二阶段
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 主干网
- 地区网
- 校园网/企业网
第三阶段
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结构
上网:通过某ISP获得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IP地址不零售,只批发)
AN接入网(Access Network) :用户与互联网的桥梁
互联网交换点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不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常用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
- 主干ISP
- 地区ISP
- 本地ISP(可以与地区ISP和主干ISP相连)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RFC(Requests For Comments) 因特网标准是RFC,但RFC不一定是因特网标准
- 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有效期6个月,不算RFC
-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开始成为RFC
- 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分配一个STDXX编号和多个RFC关联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RFC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OSI模型、HDLC协议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制定通信规则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学术机构 (IEEE802制定5G)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作用范围
- 若中央处理机之间距离是1m数量级甚至更小则,一般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是计算机网络
-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广播技术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交换技术
有时距离很近但使用交换技术依旧为广域网
二、使用者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三、拓扑结构
-
总线
-
星型
-
环型
-
网状(常用于广域网)
-
树形(Internet)
-
蜂窝拓扑
四、传输技术
-
广播式: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
点对点: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五、分组交换
时延: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Circuit Exchanging)
-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
- 通信(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有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若呼叫出现忙音表示电信网的资源不足以支持这次的呼叫
优点 :
- 传输时延小
- 无失序 问题
缺点 :
- 建立连接时间长(面向连接 )
- 信道使用效率低
- 灵活性差,双方连接通路中的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不适应突发性通信
- 数据直达,不同类型、规格、速率的终端难相互通信
- 难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无法发现纠正传输差错
电路交换时延:T=S(电路建立时间)+x/b(发送时延)+kd(总的传播时延)
报文交换(Message Exchanging)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整个报文(message)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 :
- 无需建立连接,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 动态选择报文通过的最佳路径 (若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可重新选择另一条)
- 提高线路利用率,通信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部分占有信道
- 提供多目标服务,一个报文可同时发给多个目的地址
- 在存储转发中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便于类型、规格、速率不同的计算机进行通信
缺点 :
- 实时性差,不适合传输实时和交互式业务数据
- 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 要求网络中的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降低成本,有时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储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传输时延
分组交换(Packet Exchanging)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
数据报 :
- 为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
- 每个分组在传输中都必须写携带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分组号
- 对故障适应能力强,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 不保证可靠性,可靠性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
虚电路(逻辑连接) :
- 将数据报和电路交换方式结合
- 为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
- 每个分组携带虚电路号、分组号等控制信息
- 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 传送,相对数据报方式开销小,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乱序、重复、丢失
- 虚电路上每个结点只进行差错检测,不需要路由选择
- 当结点或链路出现故障而彻底失效,所有经过该结点或链路的虚电路将遭到破坏
- 可靠性由网络保证
报文(message)划分为等长数据块+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分组/包
路由器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分组(packet) 即内存中,而不是存储在磁盘中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 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单个分组(报文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每个分组独立选择传输路径 ),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 :
- 简化存储管理,因为分组长度固定,相应缓冲区大小也固定
缺点 :
- 每个分组都要加控制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增加处理时间
- 若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出现失序、丢失、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后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若采用虚电路则需要建立连接
分组交换时延:T=kd(传播时延)+一个分组经过k-1段链路的发送时延+n个分组的发送时延
计算机最常用的性能指标
-
速率(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单位:bit/s b/s bps
速率换算10^3, 容量换算2^10
M(Mega)=10^6=兆 k(kilo)=10^3=千 G(Giga)=10^9=吉 T(Tera)=10^12=太 P(Petal)=10^15=拍 E(Exa)=10^18=艾 Z(Zetta)=10^21=泽 Y(Yotta)=10^24=尧
-
带宽(bandwidth):
原指信号具有频带宽度
信号带宽: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 范围 单位:HZ
网络带宽: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bit/s
-
吞吐量(throughput):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单位:bit/s 或 B/s 或每秒传送的帧数
-
时延(delay或latency)延迟、迟延:
-
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也叫传输时延 ,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处理,如分析分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查找适当路由等
-
排队时延:
等待输入/出链路可用,排队时延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低速率、小时延的网络可能优于一个高速率但大时延的网络
-
-
时延带宽积: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即某链路现有多少比特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
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从第一个比特位放到信道开始,不包括传输时间),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第一个比特位的确认为止)。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前,可以发送更多数据
RTT = 传播时延 * 2,末端处理的时间
-
有效数据率:
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
-
利用率 :
-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传输时间/总时延)
-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
-
网络当前时延=网络空闲的时延/1-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功能上描述)
ISO提出了OSI/RM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 即ISO7498国际标准
-
OSI法律上的国籍标准
-
TCP/IP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分层的好处:
-
各层之间独立,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灵活性好
-
结构上可分割开
-
易于实现和维护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TCP/IP体系结构另一种表示方法: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PDU:报文(data)
-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两台主机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TCP: 面向连接+可靠 PDU:报文段(segment)
-
UDP: 无连接+尽最大努力 PDU:用户数据报
功能:
-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
-
复用分用
-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PDU:数据报(packet)
功能 :
-
路由选择
-
拥塞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PDU:帧(frame)
功能 :
-
成帧
-
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
-
访问控制
-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DU:比特(bit)
功能 :
-
定义接口特性
-
定义传输模式:
-
单工
-
双工
-
半双工
-
-
比特同步
-
比特编码
-
定义传输速率
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控制信息PCI+服务数据单元SDU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
区别:
-
OSI精确定义了协议、服务、接口,TCP/IP没有明确区分
-
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没有偏向任何特定协议,TCP/IP则相反
-
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络互联,并将IP作为一个重要层次;OSI最初只考虑到一种公用数据网将不同系统互联,之后认识到IP重要性后,之好在网络层划分一个子层来完后类似TCP/IP中IP的功能
-
OSI TCP/IP 网络层 面向连接+无连接 无连接 运输层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无连接
TCP/IP协议族表明:
-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everything over IP)
-
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IP over everything)
协议栈:
注:ARP/RARP协议在OSI中是数据链路层协议,在TCP/IP中是网际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