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之路与教育随想

编程之路与教育随想


  • 关于当初

上了高中,在电脑课中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平时会常常交流技术。但大家都想做自己的事情,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这跟我以后所认识到的个人英雄主义很类似。我记忆中最大的便是我们几个曾经在一个暑假中进行一个比赛,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写一个程序,比一下技术水平,看看谁写得更好,可惜最后不了了之(没有评比)。当时大家的作品我仍然保留着,后来一次硬盘坏了,所有以前研究的东西都没有了。

——博客I[1]:我的软件开发生涯

当时家里并没有计算机,于是我专门找了一个小横格本,拿铅笔在上面画流程图、抄写程序。然后,等到上机的时候,我就会带着这个小本,照着敲进去测试。这种特殊的情况对我来说利弊参半,不好的一方面是,我必须忍耐一周的时间才能检验这些程序的正确性;不过,好的一方面是,这给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去改进程序,而且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手写程序的功底,能够熟练掌握语法而不依赖编译器的检查。

——博客R[2]:编程十年

不像许多大牛从高中乃至初中就接触编程并沉迷其中,我真正接触编程是在上了大学之后了(虽然高中电脑老师教过一点VB,但印象远不如在电脑课上用局域网打dota)。说起当初为什么选择数媒这个专业,也许用误打误撞形容更合适一些。在浏览各个专业的简介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对高中无休无止的理科感到了厌烦,所以看到数媒这个专业时,技艺双修的字样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实际上并不是)。就这样,我迷之执着地选择了数媒,开启了编程之路。

我的编程学习之路基本上可以说是因循守旧的:老师上课讲什么或课设要用什么,我就看什么,有多的时间再做一些拓展。也许Python是个例外——我最开始学Python单纯是为了写个爬虫,省去一张张保存图片之苦,不过没想到现在学ML又用上了,让人不由感叹Python不愧是网红语言。对我而言,编程可以说得上是富有乐趣的事,也许和玩乐高积木有点像,用一点一滴的努力构建出一个漂亮的成果,是一件具有成就感的事。

说到写代码与做项目,也许用的最多的是C/C++,其次是Python了。不过写的远算不上多。现在为止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是大一下实训做的飞机大战。那个时候对C++仍一知半解,更是完全不知道面向对象编程的含义,不过仅凭借我和美工W兄,仍完成一个功能完整的飞机大战(没错,我甚至为它写了剧情)。这个项目后来在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也算的上是我的“光辉事迹”了。

  • 关于未来

人生短暂,属于自己黄金的时间不多,如果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道路和方向上,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事无成,要及早确定自己的规划,然后照着这个规划坚定不移的去执行。陈皓认为,做规划时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性格;二是确定自己的专业和想从事的行业。只有在确定这两方面后,才能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
个人的职业规划就像软件工程。我们都知道软件项目最大的敌人是需求的不明确和需求的大面积变更,同样,在个人的职业规划中,自我需求的不明确和需求的变更也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职业计划实施了四五年后需求的变动和改变。只有需求确定以后,才谈得上个人的职业设计的HLD(High Level Design)和LLD(Low Leave Design),以及具体实现。此后随着自身的日益成熟,可以随时为自己的Bug打补丁(Patch)改进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实施细则(Enhancement),并为自己加上更多更强的能力(New Feature Requirement)。最终达到软件版本的升级。

——博客K[3]:谈谈职业规划

对于博客K中的观点,我深表认同——首先应该综合兴趣、性格等因素,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借鉴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与实现。

对我而言,带着对更高的学术平台的向往,我从甫进入大学起就决定要保研。由此自习室便成为了我课余饭后的一大去处。近年来AI的火爆,为了赶上这股浪潮(蹭这波热点),我希望将来能进入AI或智能家居的相关领域。

在这种选择下,我的优势在于我对工程数学的喜爱以及潜心钻研的定力,同时享受这一领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紧张感。而我的劣势在于入门较晚,需要快速地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

对于这样的选择,我需要熟读经典教材,多动手对学得的内容进行实践,同时加强英语能力,尽力阅读相关的论文。

  • 关于当下

虽然我大学前不曾接触过编程,对电脑也不熟悉,但是经过大一一年的时间,我就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己也慢慢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由于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考研,所以平时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计算机编程相关的书籍、杂志,以此来弥补我之前对计算机知识的缺失。记得大一开的一门《计算机导论》课程,上课时老师照本宣科地阅读PPT课件,当时我的理解速度完全跟不上老师的上课速度,因此到后来的大二时,我还常将此书拿出来翻翻。现在想想,那时候对计算机的求知欲望完全超出了其它所有。直到现在,我还完好无缺地保留着本科时期的两本书,一本是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一本便是《计算机导论》,我觉得这两本书对我的意义非同一般。

——博客D[4]:一直在路上——记我从初中到本科十年的学习成长历程

同上面的博主相近的是,我也同样是大学才接触编程,同样是对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地对编程的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带着这份对编程的喜爱,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大三的下半学期了,此时对计算机系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已经大体掌握了,也具备了基本的编程能力。但在毕业前,依然有诸多可以磨砺的地方。知识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许多的提升空间。实践上也许更为欠缺一点,对许多理论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纸面上,有针对地多动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在毕业后,能够用充实与富足来形容这段时光,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 关于课程

印象最深的课程

大学中,如果说到哪些课程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那一定是Andrew NG(吴恩达)的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殿堂级人物,Andrew NG既可以阐明算法背后的晦涩的数学知识,又可以给出对算法的直观的理解,也详细的讲授了他多年编写代码的经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还是资深的工程师,都可以从他讲授的课程中收获良多。


对科班和培训班的看法

我发给你的简历上说我毕业自某某大学,但是实际上我最高的学历是初中而且都没毕业。我是北大青鸟培训以后自学这么多年的,不过我曾经服务于 360 和某某公司,这些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的学历很低,但是他们都可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我之前给你们假的简历是怕初筛的时候就把我刷掉。现在既然已经过了全部笔试面试,我不想欺骗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学历是不能接受的,就请收回offer,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接受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

最后,这家公司的HR回信让她尽快入职。

——博客G[5]: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北大青鸟出来的,如何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

博文中的女程序员初中辍学,通过不懈的努力从一无所知到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故事可以说是十分励志了。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最终拥有能力,是科班出身还是培训班出来的,有那么重要吗?培训班确实功利至上,大学教育也确实重视基础,但学习终归是个人的事,天道酬勤放在哪里都不会错。不管出身如何,只要不断鞭策自我,提升自我,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 关于师生

师生是一种缘分。双方建立一种情谊关系。心情愉悦,生活愉悦。生活中多了一个特殊关系的朋友。心理上有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
师生是一种互惠关系。双方共同努力,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在学术研究上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导师用自己的学识和学术判断力导航,学生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完成一个谜团的揭秘,思想碰撞,火花碰撞,智慧升华,对问题的认识上共同提高。共同发表学术论文,共同获益。

——博客O[6]:师生关系是非对称的共生关系

对博文中师生间是一种互惠的特殊的朋友关系的观点,我深感认同。我期待中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亦师,老师以卓越的学术眼光,为学生指明方向;亦友,在人格上老师与学生间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然而,正如博客中说的那样,师生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

物理学家赫曼,提出了师生关系是共生关系的观点,认为这种共生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师生是互惠双赢的关系,但是双方的付出和获益的程度可能有差别,不是均等的。

就在不久之前,爆出了两则高校导师的丑闻:一是北航陈小武事件,一是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在触目惊心的案情下,体现出高校中,导师相对学生拥有极大的权力,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师生间的友谊、平等与尊重就显得十分可贵与必要。既被老师当成可爱的后辈指导,又被老师当成朋友一样对待,这样的师生关系于我而言充满了魅力。

参考博客
[1] https://www.cnblogs.com/unruledboy/p/DevCareer.html
[2] https://www.cnblogs.com/AndersLiu/archive/2011/04/19/programming10years.html
[3] 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4] https://www.cnblogs.com/xiaozhi_5638/p/4485805.html
[5] https://news.cnblogs.com/n/531362/
[6]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1100240

posted @ 2018-03-08 15:32  广告招租  阅读(203)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