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行业研发团队插上用户思维的翅膀
2016-12-17 10:29 袁国彬 阅读(742) 评论(1) 编辑 收藏 举报
共计 5469 字|建议阅读时间 15 分钟
本文是top100 summit 2016主题演讲的整理文稿,演讲主体分三部分内容:
-
2015年罗辑思维跨年演讲说的“互联网恐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
什么是传统行业的最大痛点?
-
通过三个实际案例来讲述传统的研发团队如何理解并获得用户思维。
01“互联网恐慌”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企业如今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目光,让传统行业的企业显得无所适从,感觉现在已经完全是互联网企业的天下,传统行业已经日薄西山,正在“混吃等死”了。
但其实我们来看一组2015年的数据:
华为营收3950亿,超过BAT总和
腾讯利润288 亿
中国烟草总公司利润1700 多个亿
中国工商银行利润2700 多个亿
中国移动利润1000 多个亿
无论营收和利润,BAT都不是最好的,甚至相差甚远,但为什么还会到处弥漫着浓浓的“互联网恐慌”呢,罗胖在他的跨年演讲上给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叫“你等着”,就是中学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告诉你说“你给我等着,下课后我要揍你!”,你会是个什么心情,肯定这节课都会充满焦虑,无法专心听讲了。而互联网企业就是那个叫嚣“你等着”的人,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更懂用户,而且是越来越懂用户,这几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最值钱的是数据,想想看我们的吃喝拉撒他们都清清楚楚,早上出门坐的哪辆车去的机场,坐的哪个航班去到哪个城市,下榻的是哪个酒店,在酒店旁的小餐馆吃了什么,买了什么,这些数据都老老实实躺在支付宝的数据库中。现金消费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少,他们的数据也就会越来越完整,这是互联网企业真正可怕之处。
这就引出了传统行业企业的最大痛点:离用户太远了。
02 传统行业最大的痛点
因为传统行业企业离用户太远,导致难以了解用户的真正诉求,相较互联网企业就是越来越不懂用户了。对于仍旧财大气粗的传统企业来说,似乎直接从BAT挖人,然后照搬互联网的模式是解决这个痛点的最快捷之道。
但有太多的案例证明完全照搬是行不通的,因为传统行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存在着基因的不同。
首先,互联网企业用户和客户相同,或者说互联网企业是先通过获得足够的用户,然后才能吸引来或者直接将用户转化成客户,也就是说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用户是入口。而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用户和客户并不相同,要先找到客户之后,才能清楚使用产品的用户究竟是谁,也就是说对传统行业企业而言客户是入口。
其次,互联网企业需求是内生的,自己主导需求,而传统行业企业的需求少量内生,比如优化类需求,而绝大部分需求来自于客户。第三,互联网企业的产品自主运营,比如微信一定是腾讯自己在运营,因为直面用户,运营数据属于自己,而传统行业企业的产品一般是客户来运营,想要获得用户数据非常困难,这就造成了离用户比较远。最后,互联网企业质量容忍度相对较高,试错成本小,而传统行业企业质量容忍度相对低,特别是对于电信级软件,比如核心网,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可能就是一个城市的通话质量,犯错成本非常大。
这些不同,本质上决定了虽然明知道这个痛点很痛,也不能照搬互联网的开发模式。
03 案例一 动用一切手段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不是离得远么,那就想办法拉近。
项目背景:从传统嵌入式开发项目,跨入到行业应用软件开发项目。
产品迭代现状
这个是公司当时正在执行的产品迭代模型示意图,产品经理会先搜集一个超级大的需求包,大概十几甚至几十万行代码量级的需求,直接按照“交接棒”的方式扔给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吭哧吭哧做完之后,发现一年已经过去了。
从X2里程碑点一直到X5里程碑点,时间跨度非常长,半年到1年的时间,整个过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得外发,也造成了这一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任何用户参与。研发工程师更是长期见不到用户一次。
这种质量至上的模式,主要形成于公网电信业务,面向的客户是电信运行商,一旦业务出现问题,成本非常大。另外,需求比较固定,客户也不可能给我们快速试错的机会。但是对于面向企业的专网项目,甚至是行业应用类项目,用户的反馈及现场真实环境测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我们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典型互联网产品迭代模式:
互联网模式相较而言,除了时间维度,多了一个用户的维度。所有的活动开展均是围绕用户展开。
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然后通过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不断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也是精益创业的核心理念。
调整,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通过借鉴互联网迭代模式的思想,在X2到X5阶段,增加了“给明白人演示”、“建立展厅给客户演示”、“迭代演示”、“建立友好客户”、“补丁发布流程”、“灰度发布”等环节。这些环节使得产品的亮点功能不断产生,推出后在行业里获得了极大的口碑,成为了竞相效仿的对象。
另外在建立了友好客户之后,通过灰度发布除了能尽早获得用户需求反馈之外,对于实验室环境覆盖不到的特性,还能提前进行真实场景下的测试,提早发现实验室环境发现不了的问题。
除了增加上面的环节之外,在执行过程了,还发现了如下问题:
-
需求提出方PLM似乎不太关心我们的产品究竟做成了什么样;
-
我们一直在服务客户,真正在使用我们产品的那群人,似乎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
-
做了一堆功能,我们并不清楚,哪些功能用户真正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行动:
-
重新梳理外发流程,灰度发布涵盖版本早期阶段;
-
流程中增加用户访谈环节;
-
PLM/SE/开发代表/版本经理都要把自己当用户真实使用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版本自带用户行为分析功能。
敏捷边界
我们一个项目完整的流程是先从客户那收集需求,然后启动项目论证,论证通过后立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实现、测试验收,达到GA(General Availability)点意味着产品可以批量交付给客户,然后产品上线,客户运营。
很多企业都推行了敏捷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团队执行的敏捷的边界究竟在哪。
项目级敏捷,基本上只有开发人员在敏捷,执行着迭代和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工作,一般自动化也不太彻底。往外扩展就是版本级敏捷,把设计人员以及测试人员纳入进来一起进行敏捷,但是这两种敏捷都有一个问题是敏捷的边界没有达到GA态,也就是说迭代出口或者说是敏捷的出口产品是没办法直接交付的。再往外扩展就是产品级别敏捷,把需求分析人员涵盖到敏捷团队中,其对应着持续交付,也就是产品经过了产品级敏捷之后会到达GA态,是可以批量交付的。但是以上三种敏捷形态的边界都没有把客户涵盖进来,而商业级敏捷就是要联合客户一起敏捷,其对应的边界就是只要客户一个idea,经过了商业级敏捷之后这个idea就能直接变成功能上线了,这个和目前互联网的模式就非常接近了。
通过敏捷边界的划分很明显的看到,工程师文化为什么容易诞生在互联网公司,而传统型的公司几乎没有,就是传统行业企业的敏捷边界大多数还停留在项目级敏捷的阶段,研发人员离客户和用户非常遥远,少有话语权,自然难以形成工程师文化。
但这至少给我们研发团队指明了一条通往离用户越来越近的路,就是敏捷边界外扩。
精细化用户思维
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用户思维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跟用户聊聊天就可以了,逐渐产生了精细化的用户思维,比用户更了解用户,直达用户内心。以下几个案例可以帮忙理解什么是精细化的用户思维:
-
今日头条通过分析用户点击及阅读时长,不断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给用户;
-
沃尔玛在顾客结账的时候,如果发现顾客的商品里含有纸尿裤,那么就会随机自动打印出一张奶粉的优惠券给顾客;
-
大型超市里边的水,其实都不贵,甚至亏本,因为水是价格敏感的商品,顾客如果发现水的价格偏高,就会认为整个超市的商品价格偏高;
-
电商平台顾客买了商品,下面会有“猜你喜欢”的商品推荐,高达30%的商品是通过这个推荐功能卖出去的。
技术手段在未来的管理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技术手段更好的服务用户将是趋势。
用户思维的边界
以上种种似乎在说明只要用户提的需求就必须满足,做产品之前只要做一下市场调研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首先市场调研存在样本范围是否足够大是否能代表多数人的问题,即使调研样本足够大,但是用户反馈的和自己内心真正想的是否一致也是个问题,这次的美国大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福特曾经说过,如果要去马路上问大家需要个什么东西,大家一定会说需要一个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所以用户思维本身也存在着边界,特别是对于跨越式的创新产品,往往更依赖技术洞见,而非市场调研。
案例小结
案例一讲的内容比较多,核心内容就是拉近研发和用户的距离,首先就是开发模式中需要增加用户维度,虽然传统行业客户是入口,但是用户才是留存及获得下一个入口的手段,对于打磨产品至关重要。其次敏捷边界外扩,联合客户一起敏捷。第三,用户思维已经发展到非常精细化的程度,不再仅仅局限于做用户访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帮助我们比用户自己更了解他们。最后,用户思维本身也存在着边界,市场调查并不总是可靠的,我们要识别出边界和坑在哪里。
04 案例二 把自己当做第一个用户,取悦自己
你最快能找到的第一个用户是你自己。我们常犯一个错误,就是一边在抱怨离用户太远,一边却连自己这个用户都没有利用好,做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满意。
关于取悦自己,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曾因为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画过的一张画、设计过的一个方案、写过的一段代码而觉得身心愉悦。取悦自己首先关乎思维方式的转换,从告知思维转变为打动思维。告知思维就是做完了一个功能,只是告诉自己或者告诉其他人我做完了,我有了这个功能,而打动思维则是做的这个功能是否能够的打动自己,只有打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大家。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名的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阐述:“群体的理解能力差,但行动能力强”。所以针对这一理论,对于团队或者群体的行动可以使用适合的流程引导、约束,使得产出最大化,但对于理解、创造、灵感类工作,需要鼓励个人行为。比如:流程能保障版本质量符合迭代出口要求,但是无法预测有人能在转测时就做到了“零缺陷”。这是一种远超团队标准,无法用普遍质量曲线描绘的结果。
取悦自己的行为属于个体行为,甚至往往是灵光突显。创意和想法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对于取悦自己的行为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创意一旦被发现,加以必要规范化后引导到团队,发挥群体的行动力,回报最大化。
在我们项目过程中,就有一个典型的发现个体的取悦自己行为,鼓励并推广到团队的案例:
-
取悦自己行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一个系统需要大量的采用报表系统,团队成员比较新,大家各自写各自模块的报表前端展示,开发人员小张,开始在任务之余提取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前端公共组件,自己使用过后个人感觉特别好,上报给主管。
-
及时奖励:主管意识到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立即给小张申请了公司的”及时奖励“,并取消了他下个迭代的story任务,专心完善这项工作。
-
回报最大化:团队进行全体重构,提取出8大前端公共组件,节省代码量700 * 38 LOC。
通过这套方法,我们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不同场景,尝试了多种优秀敏捷实践活动“L型团队的打造”、“看板迭代”、“日报引入今日心情”、“交叉迭代”、“技术回顾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伟大的产品,好像都有一个不断取悦自己的产品经理。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张小龙之于微信。他们都在做自己产品的第一个用户,他们的产品首先要取悦自己。他们坚持着自己产品的理念,苹果的突破、极致体验,微信的克制、不打扰。所以一个高度取悦自己的行为,如果跟公司的当前流程不符,建议首先需要质疑的是公司的流程制度,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味迎合。
案例小结
最快能找到的第一个用户是你自己,所以首先要打动自己,并且要善于发现团队中取悦自己的行为,引导到团队实现创意价值最大化,另外任何伟大的产品一定是取悦自己的。
05 案例三 平台靠创造用户价值演化而来
在引出第三个案例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周鸿祎在他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提到的一段话:“互联网里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
我理解成平台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甚至都不能说是优化来的,因为优化往往仍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平台必须具备演化的能力,顺着创造用户价值的枝干不断进化得来。
项目背景:光伏行业第一个业务版本尾声,开始投入专注平台打造,以图复制20个行业。
这是一次对商业级敏捷的探索,首先完成从无到有的孵化,在一个行业找到一个客户,我们跟客户一起做业务,从客户的角度一起想问题,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交付各个环节甚至团队招聘都是一起完成的,和客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第二步完成从1到N的复制,复制到不同的行业,进一步完成API,SDK。最后形成生态,组成合作伙伴联盟,建立和合作伙伴的营销,分成机制。
案例小结
即使是做平台同样需要用户思维,帮助客户创造用户价值才是平台真正的价值。另外平台源于演化,而非一开始的设计,熟悉技术的都知道平台本身就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用户量巨大需要考虑并发量的,另一种用户量很小但是业务吞吐量巨大的。最后就是联合客户一起敏捷和客户组成利益共同体。
文章最后,引用一句乔布斯的话“我对做过的事情感到自豪,但我对决定不做的事情同样感到自豪。”
互联网行业现在通过MVP、精益等手段对这句话已经践行的挺好了,但是传统行业属于重灾区,合同是按照功能清单签订的,往往在签订合同时功能越多越好,根本不会关心功能越多,质量会存在风险,可能无法聚焦真正的价值功能等等问题。有一个技巧就是研发团队在接产品经理的需求的时候,需要产品经理把哪些功能是客户愿意花钱买的,哪些功能是自己吹牛吹出来的附赠品划分出来,研发聚焦那些客户愿意花钱买的功能,做出一个模型之后,给客户看一下,再来看接下来是否还需要做那些看起来其实不太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