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按照我自己的阅读习惯(顺序)来写。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它的封面,他的封面是一个沙漏,然后整体色调很暗,和它的名字很像!
其次我想看的是作者的信息,他是一名程序员,名字叫刘未鹏,看到他的一些自我介绍,我猜他应该比写程序来说更喜欢研究心理学,也可能是因为在程序这方面造诣很深不需要过多解释。
我还是没有翻开这本书的正文, 我接下来我想看的是一些名人来对这本书的评价,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看,那些地方值得更加关注,这些在名人的留言中都是能知道的,其实也就是的别人的读后感,既然指导老师选择了这本书给我们学习,那这本书肯定是有意义的,我们也应该知道意义所在,而不是应付式的走马观花。看了这些名人的观后感,我暂时得到的是,这是一本以程序员思路及程序员用语写的一本书,对程序员来说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与市场上那些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就像与作者在谈话,而且阅读以后你会发现时间的奥秘,比如时间怎么挤出来啊,暗时间是什么啊?我们应该怎么去利用暗时间啊,利用暗时间能给我们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啊。看到这里我就觉的这本书是一本有阅读意义的书。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文,看看它的目录吧。
第一章暗时间,说的就是什么是暗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的不比你少,但是就是比你厉害,走得比你远。
暗时间:其实就是挤时间,一些时间其实是可以利用的,比如坐公交时,等车时,都可以利用起来,然后作者一开始的计算机CPU形容,让我这个软件工程的一下就能get到他的意思,就觉得很有意思,对程序员很和善。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学习状态,是高校学习得两个最重要的习惯。设计自己的进度条,我们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再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过早退出往往是因为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不要过早退出循环,绝大多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过早退出是失败的根源。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这里中间举了一个很好的女生的例子。大概说的就是女生也能做软件开发,也能在我觉得我们班的女生也需要这正能量,可惜她们没有得到这种机会,很可惜她们没有选择彭琛这位优秀的导师来指导他们的毕业设计。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具有可赋值性的。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而能修改自己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你先不做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是如有你又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一生积累的知识,有百分之90来之自学。看完书还觉得难得,怪自己,而不是古怪书没说得好。如何有效得记忆与学习,你所拥有得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他们能否在恰当得时候被回忆起来。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陆通罗马。学习密度于专注力,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或被动关注。
第二章思维改变生活
第二章有点鸡汤文的意思,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思考,如何思考各种科普得出的数据,然后推出一个结论。所以我是跳着看的,而且程序员生动的对话形式已经不在了。什么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软件开发这个行业中拥挤着这么多人才,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经验的组合。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一行文字被你写下来之后,就不用费力将他保存在大脑的临时记忆当中。写博客也是如此,再写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会思考如何让你的博客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过程中,你又明白到书写时更好的思考。
第三章跟波利亚学解题,初步看了一下,很多算法之类的计算机编程问题,这一章大概讲的应该是一些计算机思维,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有关于排序的那一章,文中说到,快排为什么比堆排快,基排为什么那么快。作者都是从时间复杂度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最后总结下,这本书主题还是围绕时间,在我学会了怎么去利用暗时间,学会了一些思考以及记忆方式。还说了一些(程序员)学习的方法,思考才能使人进步,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知识的巩固,还能产生一些新的东西或想法。以及写博客的好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等,让人在专业学习方式这方面受益匪浅。第三章说的是一些开发上的问题,通过代码的问题映射到哲学,甚至人生。在代码中也能找寻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