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投资绿联
恭喜绿联科技2021年获得高瓴资本投资!!!2022年6月2日,绿联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IPO已获受理。以下是相关报道
近年来,3C数码类消费品快速崛起,3C数码行业得到高速发展。配件行业也是强者如云,其中不乏潜在黑马和优质标的。
各大投资机构早已注意到这一领域,充电头网获悉,高瓴资本已投资绿联科技,此举对3C配件行业影响重大,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高瓴资本投资绿联
2021年6月1日,充电头网在企业查询平台查询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股东信息的最新变动,新增投资人珠海高瓴锡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投资人变动后,股东持股比例中新增的珠海高瓴持股比例约为5.5556%,
股东认缴出资额中,珠海高瓴出资约74.3万元,排在第四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金额尚未披露,因此股东认缴出资额不代表投资资金。
企业查询信息显示,本次参与投资的珠海高瓴悠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一家由深圳高瓴天成三期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由深圳高瓴慕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有限合伙人并持有99.99%份额的有限合伙企业。
高瓴:做时间的朋友
查询信息显示,深圳高瓴天成三期投资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均为张海燕,市场普遍认为,在张海燕的背后,掌舵人还是高瓴资本低调异常的张磊。
张磊,因为为人低调、神秘,被媒体称为隐秘的投资大鳄,其投资风格被总结为:“价值投资”、“超长期持有”、“投资有长远目标及伟大格局的创始人”、“善于甄别虚假护城河”、“在什么时候入手什么时候出手”及“神秘的合伙人与团队”。
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 Group)是一家2005年在北京创建的投资管理公司。高瓴管理的基金规模从最初的2000万美元发展到2017年的300亿美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管理基金之一。
张磊带领高瓴已投资了一大批重新定义所属行业的优秀公司,其中包括腾讯、京东、美团点评、滴滴、蔚来汽车、格力、Uber、Airbnb、Traveloka、百丽国际、Peet’s Coffee、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等。
绿联:做用户的朋友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UGREEN GROUP LTD)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解决方案。
绿联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洞察用户需求,精心打磨并通过严苛的实验,造就真正实用、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同时不断开发及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确保各环节的高效、优质、可持续。
2020年以来,绿联持续推进品牌精耕,探索品牌可持续发展之路,跨品类推出TWS真无线蓝牙耳机、NAS、硬盘等。
在「粉丝大比拼!3C配件品牌谁是王者?」一文中,天猫平台的绿联数码旗舰店成立十年,热销产品包括线材和快充充电器,粉丝数约为169万,排名前十,成绩不俗。
绿联有望成为3C配件第一股
张磊及其带领的高瓴资本向来以“价值投资”为主,比较看中被投企业自身的价值以及发展潜力。绿联所在的3C配件领域,高瓴之前并未涉足。笔者认为促成本次投资的重要原因便是绿联的“全面”与“均衡”,未来如果有上市的机会,绿联很有可能成为3C配件第一股。
绿联的“全面”体现在产品线齐全上,在手机、电脑、影音周边及网络工控等品类,绿联正为用户提供一系列优质产品。齐全的品类包括电子储存、蓝牙耳机、手机配件、智能充电、苹果配件、电脑配件、车载配件、影音配件、居家生活配件九大种类。
智能充电这一块儿,我们曾拆解过绿联的许多产品,包括绿联20W USB PD快充充电器、绿联65W 3C1A氮化镓快充充电器和绿联65W 4C口氮化镓快充充电器,用料和做工都不错。
除了全面的产品线,绿联还拥有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覆盖了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等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同时,线下经销网络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图来自绿联官网,C位超大面积品牌广告,像这样的广告,绿联投了不少,深圳、成都、杭州、南京、郑州、长沙、苏州、济南、合肥、石家庄等城市都有。
在强力投入之下,绿联的线下推进非常顺利,国内经销网络覆盖34个省级行政区域,500多个城市,并已在200多个城市设立了形象门店,持续推进品牌本地化。
在「亚马逊20W PD快充充电器销量排行榜」中,绿联20W PD充电器排在第七,销量不俗。见微知著,可以看出绿联在跨境电商这一块实力也是不俗。
全球市场方面,绿联已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和南非等多个世界主要经济体提供产品与服务,产品、品牌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UGREEN”品牌活跃在亚马逊、阿里速卖通、ebay、wish等知名平台,业务扩展到全球。以扎实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获得全球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属于实打实靠品牌出海的中国企业。
绿联未来IPO展望
说到跨境电商,便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安克创新。在国内,绿联和安克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3C数码品牌,各自都有王牌产品。到了全球市场,双方虽然市占率有差别,但也都是为国争光的出海企业。就像上面的20W 快充榜单中,安克同样上榜,并且排名相当靠前,几乎是仅次于苹果20W 的存在。
安克创新目前市值在600亿上下浮动,
根据安克2020年财报,充电类产品实现营收41.4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44.31%。某种意义上,在600亿市值中,安克的充电类产品支持起了270亿左右。
绿联还未曾上市,营收数据我们无从知晓。但就充电类产品而言,将国内国外加起来(这里要说明的是安克充电类营收中国内市场贡献不多),绿联和安克有那么点旗鼓相当的意思。再加上绿联全面、均衡的产品线,其他产品的营收应该也不错,我们是否可以大胆预测绿联可以有300亿左右的市值?
笔者认为300亿的假设完全成立,一方面是绿联自身实力强劲,业务能力过硬;另一方面,3C配件市场逐渐崛起,国内也需要一个全方位作战的领头羊,绿联至少是其中之一。如果安克可以称为“跨境电商龙头”,那么绿联也担得起“3C配件第一股”的称号!当然了,前提是准备上市,并且一切顺利。
高瓴资本助力
一般来说,企业上市前引入投资可以起到多方面的效果,包括提升公司整体形象,提高上市时股票发行价格和融资效果;为公司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和帮助;获得部分上市费用等。
以高瓴资本与绿联科技的合作来看,高瓴可以说是完美的投资机构。
2017年底,高瓴资本以8亿元受让了公牛集团2. 235%的股权,成为公牛集团的第四大股东,当时公牛的估值是358亿。两年过去,公牛现在市值已经超过1200亿元。上市前后,高瓴的投资可以说为公牛吸引了无数目光,上市成功以及市值上涨都有高瓴的一份功劳。
2021年4月1日,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其中,高瓴在天使轮时即开始投资,并连投六轮,在IPO中继续加码,长期陪伴怪兽充电成长。IPO前,高瓴持有怪兽充电11.7%的股份,为最大财务投资方。
怪兽充电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蔡光渊表示:“高瓴作为从天使轮一直陪伴怪兽充电至今的重要伙伴,让团队更懂资本,让公司更有资源,让发展有底气。高瓴的认可和支持,让怪兽在科技消费的征途上,越走越扎实。”
公牛与怪兽,都多多少少与3C配件有一定关系。两大公司的上市过程中,高瓴起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即使高瓴仅持股公牛2. 235%。
回顾高瓴的投资历史,我们发现高瓴对3C配件领域的了解非常深刻。而高瓴的风格一向是稳重的价值投资,这点和四平八稳的绿联气场相合。高瓴的投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绿联的上市计划,而高瓴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将会对绿联的上市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充电头网总结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行业快速发展,配件行业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品牌。这些品牌的崛起既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也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从侧面反映中国品牌崛起的征程。
高瓴对绿联的投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或许多年后回看,此时便是3C配件品牌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们非常希望看到投资人和机构将目光放在3C配件行业,共勉!
原文地址https://www.chongdiantou.com/archives/83971.html
以下是秦刚访谈
绿联科技的创始人张清森, 2007年大学毕业就来了深圳,进入一家港资企业从事外贸业务。2009年7月份离职,26岁踏上了创业之路。
2012年创立“绿联/Ugreen”品牌。
创业初期,他当过客服,运营,仓库等,基本是电商全流程的岗位都干过。用了6年时间,从25万元启动资金做到现在年销售额过2亿的IT数码配件的隐形富豪。
今天他做客专访,分享他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秦刚:张清森你好!请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现在做的是什么生意?
张清森:我们的产品主要是IT数码配件,拳头产品主要是数据线,比方手机数据线,还有连接电视的高清线等等。
我是一个典型的以单品突击发展起来的企业,起步于外贸OEM代工,以简单的数据线起步,由小而大,把一个点做透。
我的公司创业起步于09年,发展了6年多了,团队不断扩大,业绩也不断攀升。
很多人在今年都感叹,有强烈的经济衰退的感觉,但是我们的业绩基本都是一年一番,今年和明年也会按照2倍的速度发展。
秦刚: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的业绩?其中有哪些绝活分享给我们?
张清森:我自己总觉,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不贪心,找准了一个细分行业,花足够的精力去做重度垂直,同时几年前搭上了电商迅速发展。
第一,当年我们的切入点够小:
起步时拳头产品就是数据线,比方手机数据线,还有连接电视的高清线等等。我们集中精力做透这些小产品。
举例来说吧,2011年时,高清电视在国内高速发展,当时市场上一般就是1.8米的数据线。
现在看起来,很奇怪吧?
1.8米,为什么不是2米,因为1.8米就是6英尺,也就是当时的货基本都是出口尾单。
没有商家专为中国用户开发产品。我们不按套路出牌,做出了0.5米,1米,1.5米,2米,3米,5米等等长度,客户超喜欢。
再拿手机数据线,之前市场上基本都是1米的长度,我们就做了0.25,0.5,1米,2米,3米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就这样,我们把简单的数据线做透,做精带来了很好的用户口碑。
那时候有不少用户互动,有人问,为什么市场上几乎全部是1.8米的数据线,我们回答老外的长度多数是按照英尺算的,1.8米就是6英尺,老外的家里的线的长度,一般都是这个规格,没有照顾到更多用户的使用场景。
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小,但是我们发现对用户很有用,增长知识,他们又可以在朋友面前显摆,所以我们就很耐心的去引导,这样也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产品布局。
当你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的时候,去问你的用户,就能清楚的了解。
第二步,在获得口碑之后,我们才放开步伐,开始上其他的产品。
这个过程的开发不是盲目的,是与我们的用户有足够的沟通之后,基于客户的痛点不断开发产品。目前基本涉及大部分的IT数码配件。
举例说,2013年初,我们发现公牛的排插做得丑到没朋友,而且智能手机的用户迅速发展,但是充电时经常找不到充电头。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排插+USB充电口,2013年底,我们的双USB手机充电接口的排插销售情况是很好的。小米也是在我们后面出来的。现在还有很多用户在支持着我们。
可以说,我们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来布局的。
第三,我们较早有品牌意识,投入很多资源来做"绿联“这个品牌,以期把自己的品质与其他的小作坊区别开来。
我们这一行有一个共性,大家都苦于寻找定价权,但是做外贸,真的完全由国外品牌商摆弄。一个不开心的邮件会让我们整个团队陷入僵局。
在我们这个行业,很多产品都是“公模”,英文叫Public Tooling 。用了这个“公模”就会导致不同品牌商的产品除了品牌的logo不一样,其他地方看起来都一样。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同质化极为严重。
2010年7月份,我们正常的为国外的客户做好货,突然收到一封客户已签合同但是要求降价的通知。
客户邮件明确指出别人家便宜1美金,但经调查后,发现是竞争对手用低质的产品在做恶意竞争。
但是我们货已经做好了,如果客户取消订单,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全部的货款换来一堆库存。多方交流无果,接受客户降价。悲哀吧!
我发现这样不对啊,中国人这么多,需求总不会差的。
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当时经营配件的都是小作坊型的。国内配件品牌不少,但是做得好的很少,电脑城的配件也丰富,但是基本都是用几次都坏了。
所以觉得我们有机会,于是,我亲自带两个人成立了品牌事业部,我觉得好产品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起步就三人。
2013年,我们看到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把矛头针对我们来着。我们清楚,如果不改变,那就是坐以待毙。
我们下定决心,把品牌形象提升上去。互联网年代,产品本身就是品牌的自明星,于是我们把工业设计引进到我们公司,也算是引进到了我们细分行业。
产品升级就像灾后重建一样,不但花钱而且要花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
设计师团队在我们公司逐步扩大,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的产品迅速在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堆里脱颖而出。
其实,一个国家的升级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升级。一个公司品牌的升级实际上也是一个团队的人员在升级。
2013年这一年,我们整个公司营业额超过了6千万。
秦刚:你提到了自己搭上了电商的迅猛发展,你们是如何把握这一趋势的?
张清森:2011年7月份,我们组成三个人一支小分队,绿联数码天猫(当时淘宝商城)店开始启动了。
做客服时,我自己也经常做到12点以后。
当时我老婆说,你上班电脑,下班后也电脑,那回家干什么。回家仅仅就是换个位置而已。
创业的时候,个人和家庭都做出了很多牺牲。但是自己当客服,让我很清楚看到客户的需求和公司的不足。
当时,由于客户不太相信国内品牌,觉得国内品牌都是山寨。
为了让用户信任我们,我们在宝贝详情页里写了一句让客户无法拒绝的话“如果你收到产品不满意,哪怕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包邮退货”!
虽然招来同行恶搞,但是我们的业绩增长之迅猛似乎无法阻止。开店不到4个月,我们一天的销售就达到1万了。
但是很快,我们发现力不从心了。团队跟不上发展了。而且我清楚我们公司不能是老板亲自做天猫运营的公司。
我们又开始极度渴望有“正规军”来负责运营了,可以泡沫互联网下,人才也会存在泡沫的。
当时天猫运营的职位太抢手了,稍微牛逼点的运营,根本瞧不上小公司,而且待遇要求非常高。
没办法,只能从身边的熟人下手——校友李雷杰。由于工资无法高开,我们给他一部分股权,他的月薪从原来公司约1万降到5000。雷杰的加入应该是我忽悠能力加个人魅力的结果。
2012年底,我们野蛮地发展了一整年了,回头看看自己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原来,大部分的天猫品牌店铺都不是正规公司在运作,IT配件基本是赛格柜台模式为主,带来的用户体验极差。
我们的策略立马调整到了“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的策略。 这个机会不小!于是,以高清线切入后,迅速扩张到数据线大部分品类。
到年底,我们在天猫超过了秋叶原占领了细分市场的第一位置。
一般规模企业的电商布局,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老板(公司一把手)亲自上前线,或者相当于一把手的人亲自干。
我经常说,转型电商就像车遇到弯道,调方向盘的最好是司机,如果是其他人可就不太好了。
时至今日,我没再当全职客服的,但我还会经常的和客服在一起了解情况。
在很多公司,客服离职率非常高,因为客服是一个干得多,拿得少,位置低的职位。
但在我们这就不一样了。客服基本是有求必应,福利多到其他部门嫉妒,做到一定业绩还能转岗,给客服提供了更多的职业上升通道。
秦刚:近年来,各领域的市场瞬息变化,你们在变化到来时,如何去应对?
张清森:变化真的是很多,有的是需要先见之识,有的做不到的时候,需要的是及时的调整。
2014年,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富二代的身份,以打造生态系统为由,进入硬件市场。首先是智能硬件一片狼藉,连IT配件市场均受到牵连,比如移动电源、行车记录仪、电子称、智能手环、空气净化器等等
我马上意识到,我们不能做小而美,内部原因是重复购买率不高,客户粘性不强。外部原因是万一巨无霸来访,我们连喘息的机会都没。
我们根据自身优势,继续横向扩充品类,我们把单纯数据线扩到了更多配件。
下半年,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我们开展了海外渠道的业务,开始了全球渠道的布局。半年时间,我们亚马逊做到每天2万多美金,而且还继续高速增长。
另外, 我们做了未来跟创客有关的平台型的新项目——百极网。我们把它定位成一个连接创客、工厂、消费者的平台,简称叫M2F2C电商平台。这一年,我们完成了1个亿的营业额。营业额不大,也不能说明太多东西,重要的是我们还在高速发展。
根据自身经验,我觉得目前创业,时机合适,建议大家切入的点可以小,但是格局必须要大。
学会改变还不行,还需要学会借力借势,就是整合。
2015年,我们继续垂直整合了部分的供应链,把模具厂、贴片厂和组装厂引进到我们工业区内。
另外,为了不再那么孤单,我改变了以往宅男风格,先后加入了黑马会和秦王会,认识了很多有想法的人,我收获很多。交流很重要,但是比较好的交流一般建立在知识相对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
秦刚:加入秦王会后,感觉有什么变化?
张清森:我先说下我对秦王会的感觉吧。秦王会社群不大,但门槛高,精英多。微信红包很没有低于10元的,创始人王通和秦刚对社群倾注了心血,加入不久就认识了很多热心的牛人。
负责人张兵也非常尽职,引导群的发展方向,激发成员分享干货,也规范了很多群规则,这样才保证秦王会微信群不会像很多微信群沦落成收广告的垃圾桶。
所以现在,除了自己公司的内部群,基本只关注秦王会微信群。
刚进秦王会,立马就发现自己公司的不足,特别是粉丝的重视程度。以前觉得卖货就挺好的,只有把产品做好也够了,一年也能卖个2个亿。
但是发现这个是远远不足的。我们只有用户,没有粉丝,更没有粉丝俱乐部。
我第一月有幸得到秦刚的指点和王通的诊断,于是立马开始重度布局微信公众号和私人号。
我们第一步就是把天猫每天6000件包裹里,放上VIP服务卡,现在公众号每天涨200粉丝,私人号每天100粉丝,太爽了。
广点通一个粉丝10元,我们粉丝的成本就是人工费。现在我们会加大产品上对微信的宣传力度,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2万以上用户,一天1000粉丝很就实现了。
现在,海外市场也是一样的这样操作facebook了。
加入秦王会差不多2个月,我们从卖货到卖货顺便再赚用户了,思路扩大了,成本没增加,但是未来的路突然也宽了起来。
这个方法,可以复制到很多传统行业。当然,如果不在秦王会,外面的人很难理解的。
秦刚:请你给创业者一些建议吧。
张清森:结合自身这几年创业。建议普通的创业者(屌丝),还是选择精准的小入口比较重要,因为切入口小,生存的机会反而比较大;生存解决后,一定要巩固自己的地盘,尽量做到重度垂直,在制造业,就是把产品做到消费者超预期;等翅膀硬了,再做进一步扩张,围绕着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高富帅型的创业者,我也没玩过不好说,个人建议去研究小米、特斯拉、Uber等等。
创业,其实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光鲜。我们亲眼看到诸多的公司倒下去。其中也不乏我们比较敬重的公司:爱线虎和卡纳虎,目前淘宝上还可以搜索到这些品牌名。
商场是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你年轻而让你几招。我们必须学会快速成长,并敢于与行业巨头竞争。如果我们不自信,那只会加速我们的死亡进程。
秦刚:好的,非常感谢你的分享,也祝你越做越成功。
原文链接 http://www.juehuo.com/9058.html
加微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