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化全链路总结(选型,规范,测试,部署,监控,优化,重构)

工程化思想:

目的——提高开发效率,确保项目可扩展、可维护

宗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如果说计算机科学要解决的是系统的某个具体问题,或者更通俗点说是面向编码的,那么工程化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整个系统生产效率。所以,与其说软件工程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更偏向于管理学和方法论。 

前端工程化开发流程:

  1. 技术选型
  2. 统一规范
  3. 测试
  4. 部署
  5. 监控
  6. 性能优化
  7. 重构

 

上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前后端协作体系。自Node.js问世以来,前端圈子一直传播着一个词:颠覆。前端工程师要借助Node.js颠覆以往的web开发模式,简单说就是用Node.js取代php、ruby、python等语言搭建web server,在这个颠覆运动中,JavaScript是前端工程师的信心源泉。我们不讨论Node.js与php们的对比,只在可行性这个角度来讲,大前端这个方向吸引越来越多的前端工程师。

随着Node.js的流行开始普及大前端的概念,大前端也可以理解为全栈工程师,全栈的概念与编程语言没有相关性,核心的竞争力是对整个web产品从前到后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在大前端模式下,构建流程如下图:

大前端体系下,前端开发人员掌握着Node.js搭建的web server层。与上文提到的常规前端开发体系下相比,省略了mock server的角色,但是构建在大前端体系下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不论是大前端还是“小”前端,构建阶段在两种模式下的作用完全一致,构建的作用就是对静态资源以及模板进行处理,换句话说:构建的核心是资源管理。 

目前用大前端的公司还是少,大部分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进行开发,下面根据常见的顺序梳理一下前端开发的流程:

1、技术选型

我们的技术选型是antd4.x + react16 + redux4 + webpack4 + react-router5基础框架

前端架构设计:层次设计

对于前端来说,技术选型挺简单的。就是做选择题,三大框架中选一个。个人认为可以依据以下两个特点来选:

  1. 选你或团队最熟的,保证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有人能填坑。
  2. 选市场占有率高的。换句话说,就是选好招人的。

第二点对于小公司来说,特别重要。本来小公司就不好招人,要是还选一个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框架(例如 Angular),简历你都看不到几个...

目前vue和react用的比较多,我们公司统一技术栈,用的react。

这一步需要设计出构建框架, 包括静态资源的构建。

静态资源包括js、css、图片等文件,目前随着一些新规范和css预编译器的普及,通常开发阶段的静态资源是:

  1. es6/7规范的文件;
  2. less/sass等文件(具体看团队技术选型);
  3. [可选]独立的小图标,在构建阶段使用工具处理成spirit图片。

构建阶段在处理这些静态文件时,基本的功能应包括:

  1. es6/7转译,比如babel;
  2. 将less/sass编译成css;
  3. spirit图片生成;

以上提到的几个功能可以说是为了弥补浏览器自身功能的缺陷,也可以理解为面向语言本身的,我们可以将这些功能统称为预编译。

除了语言本身,静态资源的构建处理还需要考虑web应用的性能因素。比如开发阶段使用组件化开发模式,每个组件有独立的js/css/图片等文件,如果不做处理每个文件独立上线的话,无疑会增加http请求的数量,从而影响web应用的性能表现。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构建阶段需要包括以下功能:

  1. 依赖打包。分析文件依赖关系,将同步依赖的的文件打包在一起,减少http请求数量;
  2. 资源嵌入。比如小于10KB的图片编译为base64格式嵌入文档,减少一次http请求;
  3. 文件压缩。减小文件体积;
  4. hash指纹。通过给文件名加入hash指纹,以应对浏览器缓存引起的静态资源更新问题;
  5. 代码审查。避免上线文件的低级错误;

 

2、统一规范

我们还需要考虑开发和部署,从开发角度,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 提高开发生产效率;
  2. 降低维护难度。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两点:

  1. 制定开发规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分治。软件工程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模块化开发其中心思想就是分治。

不管有多少人共同参与同一项目,一定要确保每一行代码都像是同一个人编写的。

开发规范的目的是统一团队成员的编码规范,便于团队协作和代码维护。开发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团队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规范体系。

代码规范

先来看看统一代码规范的好处:

  • 规范的代码可以促进团队合作
  • 规范的代码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 规范的代码有助于 code review(代码审查)
  • 养成代码规范的习惯,有助于程序员自身的成长

当团队的成员都严格按照代码规范来写代码时,可以保证每个人的代码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人写的,看别人的代码就像是在看自己的代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并坚持规范的开发习惯。

如何制订代码规范

建议找一份好的代码规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团队的需求作个性化修改。下面列举一些 star 较多的 js 代码规范:

  • airbnb (101k star 英文版),airbnb-中文版
  • standard (24.5k star) 中文版
  • 百度前端编码规范 3.9k

css 代码规范也有不少,例如:

  • styleguide 2.3k
  • spec 3.9k

可使用 eslint 可以检查代码符不符合团队制订的规范。

模块还是组件

 

很多人会混淆模块化开发和组件化开发。但是严格来讲,组件(component)和模块(module)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主要在颗粒度方面。

简单讲,module侧重的是对属性的封装,重心是在设计和开发阶段,不关注runtime的逻辑。module是一个白盒;而component是一个可以独立部署的软件单元,面向的是runtime,侧重于产品的功能性。component是一个黑盒,内部的逻辑是不可见的。

用通俗的话讲,模块可以理解为零件,比如轮胎上的螺丝钉;而组件则是轮胎,是具备某项完整功能的一个整体。具体到前端领域,一个button是一个模块,一个包括多个button的nav是一个组件。

模块和组件的争论由来已久,甚至某些编程语言对两者的实现都模糊不清。前端领域也是如此,使用过bower的同行知道bower安装的第三方依赖目录是bower_component;而npm安装的目录是node_modules。也没必要为了这个争得头破血流,一个团队只要统一思想,保证开发效率就可以了。至于是命名为module还是component都无所谓。

我比较倾向于组件黑盒、模块白盒这种思想。

git 规范

git 规范包括两点:分支管理规范、git commit 规范。

分支管理规范

一般项目分主分支(master)和其他分支。我们公司主要是master,develop分支,在develop上开发打包,也没定期合master。

当有团队成员要开发新功能或改 BUG 时,就从 master 分支开一个新的分支,开发完了再合并回 master 分支。我们这边其实没有严格执行。如果改一个 BUG,也可以从 master 分支开一个新分支,并用 BUG 号命名。

如有必要可以这样干。

git commit 规范

我们commit好像就提了一下,没有规范格式。

其他公司有格式要求:

分为三个部分(使用空行分割):

  1. 标题行: 必填, 描述主要修改类型和内容
  2. 主题内容: 描述为什么修改, 做了什么样的修改, 以及开发的思路等等
  3. 页脚注释: 可以写注释,BUG 号链接

type: commit 的类型

  • feat: 新功能、新特性
  • fix: 修改 bug
  • perf: 更改代码,以提高性能
  • refactor: 代码重构(重构,在不影响代码内部行为、功能下的代码修改)
  • docs: 文档修改
  • style: 代码格式修改, 注意不是 css 修改(例如分号修改)
  • test: 测试用例新增、修改

其实这样挺好的,提交更清晰明了,以后工作中可以改进。

项目规范

主要是项目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命名方式。

文件夹首字母小写,驼峰式命名,取名尽量语义化,让人能一眼知道,这个文件夹是干嘛的。

UI 规范

UI 规范需要前端、UI、产品沟通,互相商量,最后制定下来,建议使用统一的 UI 组件库。

制定 UI 规范的好处:

  • 统一页面 UI 标准,节省 UI 设计时间
  • 提高前端开发效率

3、测试

测试是前端工程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找出 bug,越早发现 bug,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低。并且,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将来,而不是当下。

设想一下半年后,你的项目要加一个新功能。在加完新功能后,你不确定有没有影响到原有的功能,需要测试一下。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你对项目的代码已经不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写测试,你就得手动一遍一遍的去试。我们系统就是这样,早上小倩还说,测试像补漏,这里补了那里漏了。

而如果写了测试,你只需要跑一遍测试代码就 OK 了,省时省力。主要是我们的版本太多了,也挺不容易的。

写测试还可以让你修改代码时没有心理负担,不用一直想着改这里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引起 BUG?而写了测试就没有这种担心了。

在前端用得最多的就是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就是对一个函数、一个组件、一个类做的测试,它针对的粒度比较小。它应该怎么写呢?

  1. 根据正确性写测试,即正确的输入应该有正常的结果。
  2. 根据异常写测试,即错误的输入应该是错误的结果。

TDD 测试驱动开发

TDD 就是根据需求提前把测试代码写好,然后根据测试代码实现功能。

TDD 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你的需求经常变,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很有可能你天天都在改测试代码,业务代码反而没怎么动。

哈哈哈,我们系统就是这样,好像测试组写的自动化没怎么用。

 

4、部署

在没有学会自动部署前,我是这样部署项目的:

  1. 推送代码git push
  2. 构建项目npm run build
  3. 将打包好的文件放到静态服务器。

一次两次还行,如果天天都这样,就会把很多时间浪费在重复的操作上。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动部署,彻底解放双手。自动部署(又叫持续部署 Continuous Deployment,英文缩写 CD)一般有两种触发方式:

  1. 轮询。
  2. 监听webhook事件。

我们公司用的好像是jekens,每次都是测试和露露弄的,我没怎么搞过,之前公司我用的云效流水线,很方便,jekens本质应该跟那个差不多。(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5、监控

监控,又分性能监控和错误监控,它的作用是预警和追踪定位问题。

性能监控

性能监控一般利用window.performance来进行数据采集。

Performance 接口可以获取到当前页面中与性能相关的信息,它是 High Resolution Time API 的一部分,同时也融合了 Performance Timeline API、Navigation Timing API、 User Timing API 和 Resource Timing API。

我们系统有监控虚拟机性能,但是对系统本身的监控,可以利用普罗米修斯等第三方服务进行监控,当然前端webpack也有监控分析插件。

监控是为了更好的优化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1 重定向耗时
2 DOM 渲染耗时
3 页面加载耗时
4 页面卸载耗时
5 请求耗时
6 获取性能信息时当前时间

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 收集性能信息
const getPerformance = () => {
    if (!window.performance) return
    const timing = window.performance.timing
    const performance = {
        // 重定向耗时
        redirect: timing.redirectEnd - timing.redirectStart,
        // 白屏时间
        whiteScreen: whiteScreen,
        // DOM 渲染耗时
        dom: timing.domComplete - timing.domLoading,
        // 页面加载耗时
        load: timing.loadEventEnd - timing.navigationStart,
        // 页面卸载耗时
        unload: timing.unloadEventEnd - timing.unloadEventStart,
        // 请求耗时
        request: timing.responseEnd - timing.requestStart,
        // 获取性能信息时当前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return performance
}

// 获取资源信息
const getResources = () => {
    if (!window.performance) return
    const data = window.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resource')
    const resource = {
        xmlhttprequest: [],
        css: [],
        other: [],
        script: [],
        img: [],
        link: [],
        fetch: [],
        // 获取资源信息时当前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data.forEach(item => {
        const arry = resource[item.initiatorType]
        arry && arry.push({
            // 资源的名称
            name: item.name,
            // 资源加载耗时
            duration: item.duration.toFixed(2),
            // 资源大小
            size: item.transferSize,
            // 资源所用协议
            protocol: item.nextHopProtocol,
        })
    })

    return resource
}

另外我们可以给系统安装小脚本来监控用户的动向,也可以用类似百度的,360,或者网站地图等等插件。

用户信息收集

navigator

使用window.navigator可以收集到用户的设备信息,操作系统,浏览器信息...

UV(Unique visitor)

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访问您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一天内同个访客多次访问仅计算一个UV。
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可以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时间日期,保存在本地。在网页发生请求时(如果超过当天24小时,则重新生成),把这些参数传到后端,后端利用这些信息生成 UV 统计报告。

PV(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用户每1次对网站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1个PV。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用以衡量网站用户访问的网页数量。

页面停留时间

传统网站
用户在进入 A 页面时,通过后台请求把用户进入页面的时间捎上。过了 10 分钟,用户进入 B 页面,这时后台可以通过接口捎带的参数可以判断出用户在 A 页面停留了 10 分钟。

SPA
可以利用 router 来获取用户停留时间,拿 Vue 举例,通过router.beforeEach``destroyed这两个钩子函数来获取用户停留该路由组件的时间。

浏览深度

通过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属性以及屏幕高度,可以判断用户是否浏览完网站内容。

页面跳转来源

通过document.referrer属性,可以知道用户是从哪个网站跳转而来。

小结

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的浏览习惯、爱好等等信息,用户画像。移动端和pc断,内网系统要求都不一样,toB和toC的也不一样,有针对性的监控。

5、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主要分为两类:

  1. 加载时优化
  2. 运行时优化

例如压缩文件、使用 CDN 就属于加载时优化;减少 DOM 操作,使用事件委托属于运行时优化。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先找出问题,否则无从下手。所以在做性能优化之前,最好先调查一下网站的加载性能和运行性能。

关于性能优化实战,可以看这一篇文章关于系统优化的思考,与网站优化实战

6、重构

《重构2》一书中对重构进行了定义:

所谓重构(refactoring)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重构是一种经千锤百炼形成的有条不紊的程序整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整理过程中引入错误的概率。本质上说,重构就是在代码写好之后改进它的设计。

重构和性能优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在不改变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修改代码;不同的地方是重构为了让代码变得更加易读、理解,性能优化则是为了让程序运行得更快。

重构可以一边写代码一边重构,也可以在程序写完后,拿出一段时间专门去做重构。没有说哪个方式更好,视个人情况而定。

我在职期间,参与重构了移动云和自服务,主要目的是统一技术栈,统一UI规范,简化逻辑,但是这些都是前端重构,后端没重构,还是有改进的空间。

重构的原则

  1. 事不过三,三则重构。即不能重复写同样的代码,在这种情况下要去重构。
  2. 如果一段代码让人很难看懂,那就该考虑重构了。(云管里面很多)
  3. 如果已经理解了代码,但是非常繁琐或者不够好,也可以重构。
  4. 过长的函数,需要重构。
  5. 一个函数最好对应一个功能,如果一个函数被塞入多个功能,那就要对它进行重构了。

 

总结

以上,就是前端工程化流程。每个公司大同小异,只是规则不同,要求不同,用的工具有差别。

如何打磨?就从上面6个步骤进行精进,可以做的也很多了。

软件工程方面延伸,可以读读《人月神话》。

下图是我整理的关于前端工程化的思维导图。

 

 
posted @ 2021-04-16 16:53  优前程  阅读(10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