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负载均衡之算法

昨天说的是高性能负载均衡之分类架构

今天的内容可以说是昨天的扩展和补充,主要跟大家讲将高性能负载均衡的算法,高性能负载均衡算法数量也不少,而且可以根据一些业务特性进行定制开发,抛开细节上的差异,根据算法期望达到的目的,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任务平分类:负载均衡系统将接收到的任务平均分配给服务器进行处理,这里的“平均”可以是绝对数量的平均,也可以是比例或者权重上的平均;

(2)负载均衡类:负载均衡系统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来进行分配,这里的负载并不一定是通常意义上我们说的“CPU负载”,而是系统当前的压力,可以用CPU负载来衡量,也可以用连接数、I/O使用率、网卡吞吐量等来衡量系统的压力;

(3)性能最优类:负载均衡系统根据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进行任务分配,优先将新任务分配给响应最快的服务器;

(4)Hash类:负载均衡系统根据任务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Hash运算,将相同Hash值的请求分配到统一台服务器上。常见的源地址Hahs、目标地址Hahs、session id hash、用户IDHash等;

下面介绍一下负载均衡常用算法和它们的优缺点。

 

1.轮询

负载均衡系统收到请求后,安卓顺序轮流分配到服务器上。

轮询是最简单的一个策略,无需关注服务器本身的状态,例如:

(1)某个服务器当前因为触发了程序Bug进入了死循环导致CPU负载很高,负载均衡系统是不感知的,还是会继续将请求源源不断地发送给它;

(2)集群中有新的机器是32核的,老的机器是16核的,负载均衡系统也不是关注的,新老机器分配的任务数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负载均衡系统无须关注“服务器本身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本身”。也就是说,只要服务器在运行,运行状态是不关注的。但如果服务器直接宕机了,或者服务器和负载均衡系统断连了,这时负载均衡系统是能够感知的,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将服务器从可分配服务器列表中删除,否则就会出现服务器都宕机了,任务还不断分配给它,这即不合理,又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

轮询的优点和缺点,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简单”。

 

2.加权轮询

负载均衡系统根据服务器权重进行任务分配,这里的权重一般是根据硬件配置进行静态配置的,采用的动态的方式计算会更加契合业务,但复杂度也会更高。

加权轮询是轮询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同服务器处理能力有差异的问题。例如,前面的例子说到过集群中有新的机器是32核的,老的机器是16核的,那么理论上我们以假设新系统的处理能力是老机器的2倍,负载均衡系统就可以按照2:1的比例分配更多任务给新机器,从而充分利用新机器的性能。

加权轮询解决了轮询算法中无法根据服务器的配置差异进行任务分配问题,但同样存在无法根据服务器的状态差异进行任务分配的问题。

 

3.负载均衡最低优先

负载均衡系统将任务分配给当前负载最低的服务器,这里的负载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和业务场景,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

例如:

(1)Nginx这种7层网络负载系统,可以以“HTTP请求数”来判断服务器状态(Nginx内置的负载均衡算法不支持这种方式,需要进行扩展);

(2)LVS这种4层网站负载设备,可以以“连接数”来判断服务器的状态,服务器连接数越大,表明服务器压力越大;

(3)如果我们自己开发负载均衡系统,可以根据业务特点来选择指标衡量系统压力。如果是CPU密集型,可以以“CPU负载”来衡量系统压力;如果是I/O密集型,可以以“I/O负载”来衡量系统压力;

 

负载最低优先的算法解决了轮询算法中无法感知服务器状态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代价是复杂度要增加很多。例如:

(1)最少连接数优先的算法要求负载均衡系统统计每个服务器当前建立的连接,其应用场景仅限于负载均衡接收的任何连接请求都会转发给服务器进行处理,否则,如果负载均衡系统和服务器之间是固定的连接池方式,就不适合采取这种算法。例如,LVS可以采取这种算法进行负载均衡,而一个通过连接池的方式连接MySQL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就不适合采取这种算法进行负载均衡;

(2)CPU最低优先的算法要求负载均衡系统以某种方式手机每个服务器的CPU负载,而且要确定是以1分钟的负载为标准,还是以15分钟的负载为标准,不存在1分钟肯定比15分钟要好或者要差。不同业务最优的时间间隔是不一样的,时间间隔太短容易造成频繁波动,时间间隔太长又可能造成峰值来临时响应缓慢。

负载均衡最低优先算法基本上能够比较完美地解决轮询算法的缺点,因为采用这种算法后,负载均衡系统需要感知服务器当前的运行状态。当然,其代价是复杂度大幅上升。通俗来讲,轮询可能是5行代码就能实现的算法(其实JS的定时任务就能做好,同样Spring的定时任务也能),而负载最低优先算法可能要1000行才能实现,甚至需要负载均衡系统和服务器都要开发代码。负载最低优先算法如果本身没有设计好,或者不适合业务的运行特点,算法本身就可能成为性能的瓶颈,或者引发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负载最低优先算法虽然效果看起来美好,但实际上真正应用的场景反而没有轮询(包括加权轮询)那么多。

 

4.性能最优类

负载最低优先类算法是站在服务器的角度来进行分配的,而性能最优优先类算法则是站在客户端的角度进行分配的,优先将任务分配给处理速度最快的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最快响应客户端的目的。

和负载最低优先类算法类似,性能最优优先类算法本质上也是感知了服务器的状态,只是通过响应时间这个外部标准来衡量服务器状态而已。因此性能最优优先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和负载最低优先类算法类似,复杂度都很高,主要体现在:

(1)负载均衡系统需要收集和分析每个服务器每个任务的响应时间,在大量任务处理的场景下,这种收集和统计本身也会收集较多的性能;

(2)为了减少这种统计上的消耗,可以采取采样的方式来统计,即不统计所有任务的响应时间,而是抽样统计部分任务的响应时间来估算整体任务的响应时间。采样统计

虽然能够减少性能消耗,但使得复杂度进一步提升,因为要确定合适的采样率,采样率太低会导致结果不准确,采样率太高会导致性能消耗较大,找到合适的采样率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3)无论是全部统计还是采样统计,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周期:是10秒内性能最优,还是1分钟内性能最优,还是5分钟内性能最优,需要根据实际业务进行判断和选择,同时这也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甚至出现系统上线后需要不断调优才能达到最优设计;

 

5.Hash类

负载均衡系统根据任务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Hash运算,将相同Hahs值的请求分配到同一台服务器上,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为了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

 

(1)源地址Hash

将来源于同一个源IP地址的任务分配给同一个服务器进行处理,适合于存在事务、会话的业务。例如,当我们通过浏览器登录网上银行时,会生成一个会话信息,这个会话是临时的,关闭浏览器后就失效。网上银行后台无须持久化会话信息,只需要在某台服务器上临时保存这个会话就可以了,但需要保证用户在会话存在期间,每次都能访问到同一个服务器,这种业务场景就可以用源地址Hash来实现。

 

(2)ID Hash

将某个ID标识的业务分配到同一个服务器中进行处理,这里的ID一般是临时性数据的ID(如session id)。例如,上述的网上银行登录的例子,用session id hash同样可以实现同一个会话期间,用户每次访问到同一台服务器的目的。

 

小结:

上面讲的五种负载均衡通常涉及到的算法,目前的话,我涉及到也就是第二种。第一种虽然简单,但是风险太高了。第三种和第四种及其第五种今天我也是刚接触到学习的。

本文主要参考李运华的《从0开始学架构》。

另外在补充一点,有不少朋友买着专栏,刚开始会看一点,后来就不看了,抱着反正已经买了,早看晚看都是看,最终的情况很少有人会去看,这也是一些付费专栏抓到的商机。

其实李运华《从0开始学架构》对我来说启发还是颇多的,至少让我了解架构设计原则和示例,以及常见的坑,当我进行架构设计时,我会参考他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当然了,凡是没有绝对,最终的还是得结合实际情况。正如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是因为结合了自身的国情,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

另外关于架构,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仅仅还只是一个菜鸟或者菜鸟都算不上,不过经过三个项目的改造和设计,吃了不少亏,也算是比小白要强点吧。

今天就写到这了,北京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我也懒得出去玩,顺便借此机会好好提升自己。

 

posted @ 2018-12-06 20:58  挑战者V  阅读(14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