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
2014/2/16
这个假期看完了电视剧《汉武大帝》 、电视剧《楚汉传奇》 、还看了《史记》里面的许多文章。我自认为收获了不少东西。
两部电视剧,一部《史记》 , 让我对汉朝以前的历史有了感性上的认识。我没有什么大的智慧,对历史的演绎和变迁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对西汉之前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的跌宕沉浮却颇有感慨。
例如司马迁的七十列传里面的《伍子胥列传》 :当年楚庄王听信谗言,杀掉伍子胥之父伍奢,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到了吴国与孙武一道攻打楚国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由此可见仇恨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做国王的人都不能让仇恨之心在臣子身上萌生,何况是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呢!从伍子胥的角度来讲如果当时他和其兄伍尚一样陪同父亲一死,那么其死就显得轻于鸿毛了呀。他能舍弃小的义气洗雪大的耻辱克制忍耐而后成就功名,这是没有远大抱负的人能够做得到的么?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淮阴侯韩信啊,韩信在穷困之时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也足见其志向高远啊,他成就功名不是巧合啊。说起仇恨那便不得不提起越王和吴王了。初有越王勾践杀死吴王闔廬,临死阖盧告其子夫差曰:誓替父报此仇。后夫差大破勾践军队,勾践被迫俯首称臣。后来就有了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足可见成大事者必定要宠辱不惊。知耻而后勇,说的就是伍子胥、勾践夫差、淮阴侯之流吧。纵观历史实在是有趣之至。
《屈原贾生列传》 中屈原的部分讲述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生。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博闻强记,通晓治国之道,熟悉外交辞令,内议国事,外接诸侯,深得怀王信任。
上官大夫与他同朝为官,才能却不如他,于是屈原遭到上官大夫的嫉妒。楚怀王受到蛊惑就放逐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明是非黑白,故写下了《离骚》 。“离骚” , 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水泽边边走边吟,一脸憔悴,形容枯槁。一位渔父看见他便问:“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何在此?”屈原便说:“举世混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能够明哲保身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能够随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浑浊,为什么不水波逐流却要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答道:“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我怎可让自己清白的身躯遭受外界的污染呢?宁可投汨罗江葬身鱼腹。”于是作《怀沙》一赋,抱石投江。
我敬佩屈原的人格。贾谊凭吊他的文章中说凭借屈原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国,有哪个国家不会容纳他,却自己选择了这个道路。我想司马迁在写这篇传记的时候也会怀着慷慨而又怜悯的心情吧。因为司马迁为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呀。这不禁让我再次感叹历史,感叹人生啊。屈原遭遇了耻辱,但他虽然死去,却没有失去尊严。
我也敬佩伍子胥、淮阴侯韩信、越王勾践之辈,他们也遭遇耻辱,但他们却忍辱负重,终于成就一番伟业。
屈原贾生也好,伍员韩信也好,他们都做出了选择。我不能评判他们做出的选择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但他们都是我崇拜的对象啊。他们做出各自的选择,皆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司马迁不能说是不明智的,但是却也选择了屈原的道路。何也?性格决定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