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mk 文件 和Application.mk 文件的具体作用和写法

1. Android.mk文件 以及 Application.mk文件 的作用

  Android.mk 文件是用来配置 jni编译的 源文件输入、编译参数、编译输出产物 等等。

  Application.mk 文件是用来 指定平台有关的配置信息,比如编译的平台版本、平台架构、使用的标准库 等等

2. Android.mk 文件的一般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2-1. 每一个库的源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面,比如上面的libusb库的源文件放在libusb子目录下,example库的源文件放在example子目录下。

    2-2. 每一个子目录下(对应每一个库) 都有一个自己的Android.mk 文件,这样每一个Android.mk可以配置该库编译时的源文件输入、编译参数、编译输出产物类型等等。

    2-3. jni目录下有一个总的Android.mk文件和一个Application.mk文件,这个总的Android.mk文件会调用每一个子目录下的Android.mk文件去完成编译工作。

3. Android.mk 文件的一般写法

  3-1. 总的Android.mk文件:

    include $(call all-subdir-makefiles)  //没错,就只有一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调用每一个子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也就是Android.mk文件

  3-2. libusb下的Android.mk文件:

    LOCAL_PATH:= $(call my-dir)  //获取当前目录路径,也就是该Android.mk所在的目录路径,说的准确一点其实是最后一次include的Android.mk的路径,一般把这句话放在最开始。

    include $(CLEAR_VARS)    //清除或者说重置 除了LOCAL_PATH之外的变量的值,比如LOCAL_SRC_FILES变量的值等等

    #$(warning " LOCAL_PATH is $(LOCAL_PATH) ")  //使用warming函数,打印$(LOCAL_PATH)的值,只是用于调试作用,#表示注释

    LOCAL_SRC_FILES := \    //指定源文件,多个源文件使用空格隔开,这里换行(每行最后需要使用 \ 反斜杠 表示衔接作用)只是为了容易阅读

        $(LOCAL_PATH)/core.c \

        $(LOCAL_PATH)/descriptor.c \

        $(LOCAL_PATH)/hotplug.c \

        $(LOCAL_PATH)/io.c \

        $(LOCAL_PATH)/sync.c \

        $(LOCAL_PATH)/strerror.c \

        $(LOCAL_PATH)/os/linux_usbfs.c \

        $(LOCAL_PATH)/os/poll_posix.c \

        $(LOCAL_PATH)/os/threads_posix.c \

        $(LOCAL_PATH)/os/linux_netlink.c

    LOCAL_C_INCLUDES += \    //指定头文件

        $(LOCAL_PATH)/.. \

        $(LOCAL_PATH) \

        $(LOCAL_PATH)/os

    LOCAL_EXPORT_C_INCLUDES := \    //导出头文件,这样其他地方需要就可以直接include进来,比如在example里的某个源文件需要libusb.h头文件,可以直接include <libusb.h> 或者 include "libusb.h"

        $(LOCAL_PATH)

    LOCAL_LDLIBS := -llog    //使用liblog.so动态库,以-l开头,log是库去掉lib前缀和so后缀之后的名称

    LOCAL_MODULE := usb-1.0  //生成so库的名称,最终的名称是libusb-1.0.so(java代码里使用:System.loadLibrary("usb-1.0")),如果以lib开头了系统不再自动追加lib前缀了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指定需要生成的是so动态库,如果是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 表示需要生成的是.a静态库

  3-3. example下的Android.mk文件:      

    LOCAL_PATH := $(call my-dir)    //获取自己本地路径,也就是自己的Android.mk文件所在的路径
    include $(CLEAR_VARS)    //清除 除了LOCAL_PATH之外的变量的值
    LOCAL_C_INCLUDES += $(wildcard $(LOCAL_PATH)/include/*.h)    //指定头文件,使用wildcard通配符函数,这里是一种通用的万能写法
    LOCAL_SRC_FILES := $(wildcard $(LOCAL_PATH)/src/*.c)     //指定源文件,使用wildcard通配符函数,这里是一种通用的万能写法
    #$(warning " LOCAL_SRC_FILES is $(LOCAL_SRC_FILES) ")    //打印$(LOCAL_SRC_FILES),只是调试作用,#表示注释掉了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usb-1.0    //依赖libusb-10.so动态库,多个依赖时使用空格隔开,这样就会先去编译生成libusb-10.so动态库,然后再编译生成libexample.so动态库
    LOCAL_MODULE := example    //指定生成so库的名称,最终的名称是libexample.so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指定需要生成的是so动态库

      附:wildcard函数有时会和subst函数结合使用,比如SDL库里的LOCAL_SRC_FILES如下所示(省略了一部分):         

        LOCAL_SRC_FILES := \
          $(subst $(LOCAL_PATH)/,, \        //替换操作。替换$(LOCAL_PATH) 的值的空,比如:$(subst OLD, NEW, TEXT),即将字符串TEXT中的子串OLD变为NEW
          $(wildcard $(LOCAL_PATH)/src/*.c) \    //src下的所有.c源文件
          $(wildcard $(LOCAL_PATH)/src/audio/*.c) \    //src下的audio下的所有.c源文件
          $(wildcard $(LOCAL_PATH)/src/audio/android/*.c))    //src下的audio下的android下的所有.c源文件

4. Application.mk 文件的写法

  APP_OPTIM := release  //生成release版本的动态库
  TARGET_PLATFORM := android-16  //针对android sdk16生成动态库,也是最小sdk版本
  APP_STL := stlport_static  //使用stlport_static标准库,如果include <string.h>报错找不到string.h头文件,一般是忘记指定标准库,常用的还有 APP_STL := gnustl_static表示使用gnu标准库

  APP_ABI := all  //生成哪些架构的so动态库,all表示所有的,包括armeabi、armeabi-v7a、arm64-v8a、mips、mips64、x86、x86_64,也可以指定需要的,比如APP_ABI :=armeabi armeabi-v7a,多个之间空格隔开

  # Workaround for MIPS toolchain linker being unable to find liblog dependency
  # of shared object in NDK versions at least up to r9.
  APP_LDFLAGS := -llog  //提示链接log动态库,注释里的意思是生成MIPS架构时需要显示指定

posted @ 2017-11-10 19:12  yongfengnice  阅读(8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