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深入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Book-深入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composite
组合模式
亦称: 对象树、Object Tree、Composite
组合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你可以使用它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结构, 并且能像使用独立对象一样使用它们。
组合模式以递归方式处理对象树中的所有项目。
组合模式建议使用一个通用接口,该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你无需了解构成树状结构的对象的具体类。你只需调用通用接口以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即可。 当你调用该方法后, 对象会将请求沿着树结构传递下去。
组合模式结构
![](.\composite structure.png)
组合模式适合应用场景
-
如果你需要实现树状对象结构, 可以使用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为你提供了两种共享公共接口的基本元素类型: 简单叶节点和复杂容器。 容器中可以包含叶节点和其他容器。 这使得你可以构建树状嵌套递归对象结构。 -
如果你希望客户端代码以相同方式处理简单和复杂元素, 可以使用该模式。
组合模式中定义的所有元素共用同一个接口。 在这一接口的帮助下, 客户端不必在意其所使用的对象的具体类。
实现方式
-
确保应用的核心模型能够以树状结构表示。 尝试将其分解为简单元素和容器。 记住, 容器必须能够同时包含简单元素和其他容器。
-
声明组件接口及其一系列方法, 这些方法对简单和复杂元素都有意义。
-
创建一个叶节点类表示简单元素。 程序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叶节点类。
-
创建一个容器类表示复杂元素。 在该类中, 创建一个数组成员变量来存储对于其子元素的引用。 该数组必须能够同时保存叶节点和容器, 因此请确保将其声明为组合接口类型。
实现组件接口方法时, 记住容器应该将大部分工作交给其子元素来完成。 -
最后, 在容器中定义添加和删除子元素的方法。
记住, 这些操作可在组件接口中声明。 这将会违反接口隔离原则, 因为叶节点类中的这些方法为空。 但是, 这可以让客户端无差别地访问所有元素, 即使是组成树状结构的元素。
组合模式优缺点
优点
- 你可以利用多态和递归机制更方便地使用复杂树结构。
- 开闭原则。 无需更改现有代码, 你就可以在应用中添加新元素, 使其成为对象树的一部分。
缺点
对于功能差异较大的类, 提供公共接口或许会有困难。 在特定情况下, 你需要过度一般化组件接口, 使其变得令人难以理解。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桥接模式、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适配器模式) 模式的接口非常相似。 实际上, 它们都基于组合模式——即将工作委派给其他对象, 不过也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模式并不只是以特定方式组织代码的配方, 你还可以使用它们来和其他开发者讨论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
你可以在创建复杂组合树时使用生成器模式, 因为这可使其构造步骤以递归的方式运行。
-
责任链模式通常和组合模式结合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 叶组件接收到请求后, 可以将请求沿包含全体父组件的链一直传递至对象树的底部。
-
你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遍历组合树。
-
你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对整个组合树执行操作。
-
你可以使用享元模式实现组合树的共享叶节点以节省内存。
-
组合和装饰模式的结构图很相似, 因为两者都依赖递归组合来组织无限数量的对象。
装饰类似于组合, 但其只有一个子组件。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不同: 装饰为被封装对象添加了额外的职责, 组合仅对其子节点的结果进行了 “求和”。
但是, 模式也可以相互合作: 你可以使用装饰来扩展组合树中特定对象的行为。 -
大量使用组合和装饰的设计通常可从对于原型模式的使用中获益。 你可以通过该模式来复制复杂结构, 而非从零开始重新构造。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Theseus‘Ship,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ongchao/p/1718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