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虫

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动起来...时刻准备着...
  博客园  :: 首页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一个总成本花费100W的失败项目的小小反省

Posted on 2006-08-09 21:22  昆明小虫  阅读(276)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这个项目开始到几个月前基本暂停,总共差不多花费100人月,总成本应该也差不多是100W吧。

在几个月收获的产品只有一堆中间代码。当然,参与成员对某些技术还是有进步的。

我稍微对项目作一些总结吧。要想不好了伤疤忘了疼,需要总结经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成功是一个模式,(失败就是反模式)。

 

l         没有开始的开始,一个噩梦的开始

前期没有任何固定的严格项目可行性分析

老板指哪儿打哪儿,就算是老板一种模糊的感觉,下属只能全力以赴了。这在我们这类企业里面应该算是很普遍的。当一次回头看,这100W算是做了一个可行性的探讨。

 

l         风险管理,尤其当你使用一个有新的/先进/陌生的技术

使用一个陌生技术,风险是很多的,不管宣称它有多先进。

如果在项目初期没有进行风险的管理探讨,最后,这些风险不会凭空消失,一部分会出来,Block你的项目,毁了你前面做的工作,最后毁了你的项目。

 

l         需求,没有远景,没有边界

当项目走了很远的时候,当需求好像无穷无尽的时候。经验丰富的领导总算想起要做一个边界定义了。

如果没有一个边界,需求是做不完的,满天的麻雀,都想要抓,团队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市场也是不会等人的,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来的软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软件。

 

l         需求,脱离用户的需求

当需求只是凭空猜测的需求,自然会让人觉得无穷尽,因为人类想象力总还是比我们能做到的要多的。但是,这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没有尽头,脱离用户的需求,仿佛就是在修炼屠龙绝技。修炼出来是没有市场的。

 

l         需求,隔靴搔痒的需求

如果软件的最终用户是经过培训、积极配合软件开发过程的,这个软件的成功机率大概可以提高好几成。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很多一部分都不是这样的。(项目自己尚且对过程没有什么控制,谈何对用户代表做出要求呢)。我所见到的是,用户代表往往仿佛一开始就是等着验收软件,不想参与详细需求的制定,大部分都是靠需求采集人员的猜想,猜想往往和实际有差距,往往只能像挤牙膏那样从用户那里得到一些提示,或者片言只语的判断。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往返交流,需求还是雾里看花。需求采集人员在繁琐中失去耐心,索性天马行空猜测一番了事,不再去麻烦用户。

 

l         走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需要勇气和资源

走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有时候是必须的,就像众多企业的多元化之路。非常不巧的是,也是众多企业的多元化之路一样,软件要想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也是一条艰辛之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机遇,所谓东风是也。但是还需要资源作为支持。如果低估了艰辛程度,可能就低估里所需的资源。没有必要的资源,也许你走了90%的路了,你要走不完剩下的路,也许你从沙漠中央走到了离沙漠边界只有数里之遥的边界,没有了那最后的补给,你还是出不了沙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垮你的最后稻草。

 

l         没有结束的结束

没有人会承认失败,尤其当没有人要求你这么多的时候。我们的项目也是,我们几乎听不到有人出来说项目失败了,我们听到的是延期、暂停、取消等等形容词,但是其实,我们其实应该承认,我们有做了一个失败的项目。

 

l         过程,没有过程,没有积累

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开始的开始到没有结束的结束,整个过程一切都在我们脑海中,剩下几个残缺的需求文档和无法投入使用的中间代码。

或许过不了多久,一切的记忆都会从我们脑海消失,尤其像这种失败的记忆,我们会自然选择一种选择性失忆。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得到该有教训,花了钱,还是没有买到教训。如果我们有过程记录,也许我们可以知道,哪一条路径是走不通的。我们不需要走一条失败的老路。

原文出自:http://www.cnblogs.com/cleo/archive/2006/05/21/projectfail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