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和:
单冒号:
(1)表示机构内位域的定义(即该变量占几个bit空间)
typedef struct _XXX{
unsigned char a:4;
unsigned char c;
} ; XXX
(2)构造函数后面的冒号起分割作用,是类给成员变量赋值的方法,初始化列表,更适用于成员变量的常量const型。
struct _XXX{
_XXX() : y(0xc0) {}
};
class myClass { public : myClass();// 构造函数,无返回类型,可以有参数列表,这里省去 ~myClass();// 析构函数 int a; const int b; } myClass::myClass():a(1),b(1)// 初始化列表 { }
(3)类名冒号后面的是用来定义类的继承。
class 派生类名 : 继承方式 基类名
{
派生类的成员
};
继承方式: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默认处理是public。
双冒号:
1.表示“域操作符”
例:声明了一个类A,类A里声明了一个成员函数void f(),但没有在类的声明里给出f的定义,那么在类外定义f时,
就要写成void A::f(),表示这个f()函数是类A的成员函数。(caffe经常这样)
在我自己写的博客c++ cpp和hpp中的一个例子,.h文件如下:
#ifndef CIRCLE_H
#define CIRCLE_H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半径
public:
Circle();//构造函数
Circle(double R);//构造函数
double Area();//求面积函数
};
#endif
.cpp文件如下:
#include "Circle.h"
Circle::Circle()
{
this->r=5.0;
}
Circle::Circle(double R)
{
this->r=R;
}
double Circle:: Area()
{
return 3.14*r*r;
}
声明了一个类A,类A里声明了一个成员函数voidf(),但没有在类的声明里给出f的定义,那么在类外定义f时,就要写成voidA::f(),表示这个f()函数是类A的成员函数。
2.直接用在全局函数前,表示是全局函数
全局作用域符号:当全局变量在局部函数中与其中某个变量重名,那么就可以用::来区分如:
char zhou; //全局变量
void sleep()
{
char zhou; //局部变量
char(局部变量) = char(局部变量) *char(局部变量) ;
::char(全局变量) =::char(全局变量) *char(局部变量);
}
3.表示引用成员函数及变量,作用域成员运算符
作用域符号::的前面一般是类名称,后面一般是该类的成员名称,C++为例避免不同的类有名称相同的成员而采用作用域的方式进行区分
如:A,B表示两个类,在A,B中都有成员member。那么
A::member就表示类A中的成员member
B::member就表示类B中的成员member
每个类都会定义自己的作用域,一个类就是一个作用域。
https://www.cnblogs.com/charley_yang/archive/2011/02/24/1964217.html
http://blog.csdn.net/wenskys/article/details/48996933
http://blog.csdn.net/kingcat666/article/details/4411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