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成果在于坚持

马   云:男,42岁
财   富:29.97亿元人民币
排   名:2005年福布斯富豪榜第27位
公司名称:阿里巴巴
主要产业:电子商务
看起骨瘦如柴、瘦不禁风的马云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跟人打架,这让很多人出乎意料,正如没有人能料到他日后成为中国IT界的巨人一样。
从小就调皮的马云,几乎没有人对他的未来抱有希望。
但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就是他成为全球最大B2B网站、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唯一敢与全球著名的电子商务网eBay和亚马逊抗衡的中国网络经济巨子。
马云自己也总结说他能创业能成功,80%的人也能成功。原因就在于,重在坚持,别人放弃了,只要你还坚持就会胜利!读书不入流就英语好
和所有的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不仅没有令人肃然起敬的世界一流高校的学历和一流企业的从业背景,相反,他从不讳言自己不懂互联网技术,至今还只是会收发E-mail和上网浏览等基本操作。
马云笑称自己脑子笨,觉得自己算又算不过人家,说也说不过人家。“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的话,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一户普通人家。马云以调皮捣蛋闻名,学习并不出众。
从小学到中学,样子瘦弱的马云拥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相配的爱好--打架!
因为打架,他不止一次受过处分,不止一次受过伤,伤得最重的一回身上缝过13针,也曾多次被迫转学。
这个调皮学生中的佼佼者、懵懂未谙世事的马云在父母、老师眼里真是个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只要认识他的人对他的前途从未抱有希望。
马云自己也从未想过要好好地读书上一流的学校。从小到大,马云念过的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
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了个师范学院,数学只考了1分。
唯一可以说出口的,就是他的英语稍好一点。
尽管没有家学渊源,父母连英文字母ABC都不会,但12岁时的马云就喜欢上了英语并用心地学习起来。
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子,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渐渐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大街上逮着人家练口语。
就这样,从未出过国的马云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多年后,他在面对BBC等世界各大媒体采访时应对自如,在各地演讲时也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不敢顿生敬意。
马云第一次考大学失败后,便投身社会。
他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作,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尽管如此艰苦,但马云从未放弃。
后来边工作边考大学,考试成绩还是不怎样。也难怪,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要是考上大学,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可世事难料,无巧不成书。
第三次高考后,偏偏不被看好的马云跌跌撞撞地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尽管只上了英语专科的线,但由于本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进入英语本科专业,捡了个小便宜。
对此,马云说:“当时的成绩只能选杭州师范学院,因为那是师范没人念!”在谈到考大学的这段尴尬经历时,成名后的马云并不回避,反而喜欢拿这三次高考自我调侃为“帮助成绩不好的人找回信心”。
马云的小时候“成绩不好”,可以归于年少时的贪玩。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等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时,马云完全变了个人。
考上大学后的马云把往日打架的劲头完全转到了学习上,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形象。
他坚持清晨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或者一有空就一个人跑到宾馆门口跟老外“对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上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马云不仅顺利当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还再接再厉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这对于一个参加三次高考才被录取,曾经调皮得不能再调皮的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个奇迹。
毕业后,当其他同学都成为中学教师时,马云却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个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学里教书的学生。
他被派到杭州电子工程学院当英语及国际贸易讲师时,师范学院的校长自豪地说,马云是杭州师范学院的骄傲,希望他能够至少教上5年的书。
在任教期间,尽管马云才而立之年,但他还是被学校评为十佳杰出青年教师。
在国内互联网圈内,马云的能言会道就像搜狐张朝阳的时尚、盛大陈天桥的稳重一样出名。
说到自己的口齿伶俐,马云说那主要是当年教书的时候锻炼出来的,上台一开口不备稿子也能滔滔不绝停不下来,尽管信手拈来,但能自圆其说。
据了解,大学毕业任教不久,马云到了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外语,由于讲学异常精彩,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因为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效果还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流利的英文。
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还自称比李阳的疯狂英语还要过之而无不及,真正让人脱口讲英语。不懂网络的网络人
精力过人、内心从不安份的马云并没有因为繁重的外语教学任务面放弃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1991年,还是外语教师的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
因为第一个月收入仅700元,而房租就要2000元,这样的亏本生意遭到别人的一致讥讽和嘲笑。
当大家对海博翻译社的信心开始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
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工作之余的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下广州到处去进货,为了拓宽盈利渠道,马云进行多种经营,翻译社卖起了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
更让马云欣慰的是,如今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最大的翻译社。
马云说,他一直有一个理念,那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会赚钱的。
初次下海的艰辛与成功经历,都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5年,外语说得好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在西雅图,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由于对电脑一窍不通,朋友让他输入一个词时,他输入了Beer(啤酒)这个词,结果显现的有德国、美国等地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
他再好奇地输入了China(中国)一词时,电脑的反应是“没有数据”。而在输入中国历史时,出现的只有一则50个字的短文。

posted on 2012-01-02 12:32  阳光总在风雨后001  阅读(297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