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组成原理及调用时机
整个HashMap
中最重要的点有四个:初始化,数据寻址-hash
方法,数据存储-put
方法,扩容-resize
方法,只要理解了这四个点的原理和调用时机,也就理解了整个HashMap
的设计。
如果有疑惑,那就说明我们还需要深入代码,带着问题看源码。
HashMap内部的bucket数组长度为什么一直都是2的整数次幂
HashMap默认的bucket数组是多大
HashMap什么时候开辟bucket数组占用内存
HashMap何时扩容?
桶中的元素链表何时转换为红黑树,什么时候转回链表,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Java 8中为什么要引进红黑树,是为了解决什么场景的问题?
HashMap如何处理key为null的键值对?
一、JDK7中的HashMap底层实现
1.1 基础知识
不管是1.7,还是1.8,HashMap的实现框架都是 数组 + 链表的组合方式。结构图如下:
平常使用最多的就是put()
、get()
操作,想要了解底层实现,最直接的就是从put()/get()
方法看起。
不过在具体看源码前,我们先关注几个域变量,打打基础,如下:
最后一个变量modCount
,记录了map新增/删除k-v对,或者内部结构做了调整的次数,其主要作用,是对Map的iterator()
操作做一致性校验,如果在iterator操作的过程中,map的数值有修改,直接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域变量中存在一个等式:
threshold = table.length * loadFactor;
当执行put()
操作放入一个新的值时,如果map中已经存在对应的key,则作替换即可,若不存在,则会首先判断size>=threshold
是否成立,这是决定哈希table是否扩容的重要因素。
就使用层面来说,用的最多的莫过于put()
方法、get()
方法。想要详细了解运作原理,那就先从这两个方法看起吧,这两个方法弄明白了,也就基本能理清HashMap的实现原理了。
1.2 put()方法
当了解了以上的变量和用途后,接下来看下put()
方法的具体实现:
如上面的截图代码所示,整个put方法的处理过程,可拆分为四部分:
- part1:特殊key值处理,key为null;
- part2:计算table中目标bucket的下标;
- part3:指定目标bucket,遍历Entry结点链表,若找到key相同的Entry结点,则做替换;
- part4:若未找到目标Entry结点,则新增一个Entry结点。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上面截图中的put()
方法是有返回值的,场景区分如下:
- 场景1:若执行put操作前,key已经存在,那么在执行put操作时,会使用本次的新value值来覆盖前一次的旧value值,返回的就是旧value值;
- 场景2:若key不存在,则返回null值。
下面对put方法的各部分做详细的拆解分析。
1.2.1 特殊key值处理
特殊key值,指的就是key为null。
先说结论:
a) HashMap中,是允许key、value都为null的,且key为null只存一份,多次存储会将旧value值覆盖;
b) key为null的存储位置,都统一放在下标为0的bucket,即:table[0]位置的链表;
c) 如果是第一次对key=null做put操作,将会在table[0]的位置新增一个Entry结点,使用头插法做链表插入。
上代码:
private V putForNullKey(V value) {
for (Entry<K,V> e = table[0]; e != null; e = e.next) {
if (e.key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0, null, value, 0);
return null;
}
/**
* Adds a new entry with the specified key, value and hash code to
* the specified bucke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is
* method to resize the table if appropriate.
*
* Subclass overrides this to alter the behavior of put method.
*/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resize(2 * table.length);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
* Like addEntry except that this version is used when creating entries
* as part of Map construction or "pseudo-construction" (cloning,
* deserialization). This version needn't worry about resizing the table.
*
* Subclass overrides this to alter the behavior of HashMap(Map),
* clone, and readObject.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putForNullKey()
方法中的代码较为简单:首先选择table[0]位置的链表,然后对链表做遍历操作,如果有结点的key为null,则将新value值替换掉旧value值,返回旧value值,如果未找到,则新增一个key为null的Entry结点。
重点我们看下第二个方法addEntry()
。
这是一个通用方法:
给定hash、key、value、bucket下标,新增一个Entry结点,另外还担负了扩容职责。如果哈希表中存放的k-v对数量超过了当前阈值(threshold = table.length * loadFactor),且当前的bucket下标有链表存在,那么就做扩容处理(resize)。扩容后,重新计算hash,最终得到新的bucket下标,然后使用头插法新增结点。
1.2.2 扩容
上一节有提及,当k-v对的容量超出一定限度后,需要对哈希table做扩容操作。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扩容的?
下面看下源代码:
有两个核心点:
a) 扩容后大小是扩容前的2倍;
oldCapacity=table.length;
newCapacity = 2 * oldCapacity;
b) 数据搬迁,从旧table迁到扩容后的新table。
为避免碰撞过多,先决策是否需要对每个Entry链表结点重新hash,然后根据hash值计算得到bucket下标,然后使用头插法做结点迁移。
1.2.3 如何计算bucket下标?
① hash值的计算
首先得有key的hash值,就是一个整数,int类型,其计算方式使用了一种可尽量减少碰撞的算式(高位运算),具体原理不再展开,只要知道一点就行:使用key的hashCode作为算式的输入,得到了hash值。
从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
对于两个对象,若其hashCode相同,那么两个对象的hash值就一定相同。
这里还牵涉到另外一个知识点。对于HashMap中key的类型,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若两个对象逻辑相等,那么他们的hashCode一定相等,反之却不一定成立。
逻辑相等的含义就比较宽泛了,我们可以将逻辑的相等定义为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相同,也可以定义为对象的某个域值相等,自定义两个对象的逻辑相等,可通过重写Object
类的equals()
方法来实现。
比如String
类,请看以下代码: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 // false,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并不同
System.out.println(str1.equals(str2)); // true 两个对象的域值相同,都存储了 abc 这三个字符
对于上面代码中的str1
、str2
两个对象,虽然它们的内存地址不同,但根据String
类中对Object
类的equals()
方法的重写(@override),两个对象的域变量(即char数组)都存储了'a'、'b'、'c'三个字符,因此逻辑上是相等的。既然str1
、str2
两个对象逻辑上相等,那么一定有如下结果:
System.out.println(str1.hashCode() == str2.hashCode());
---输出---
true
从而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同一个HashMap对象中,会有如下结果: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Map<String, Integer> testMap = new HashMap<>();
testMap.put(str1, 12);
testMap.put(str2, 13);
String str3 = new StringBuilder("ab").append("c").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testMap.get(str3));
---输出---
13
另外,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一下。
假设HashMap的key不满足上面提到的条件,即:两个对象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hashCode可能不一致。那么,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以上面示例代码中的str1
、str2
为例,若它们的hashCode不相等,那么对应的hash也就可能不相等(注意:这里是可能不相等,也有可能相等),testMap做put操作时,str1
、str2
为就会被分配到不同的bucket上,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会存储两份。间接的后果那就更多了,比如:使用str3
对象执行testMap.get(str3)
操作时,可能获取不到值,更进一步的后果就是这部分无法触达的对象无法回收,导致内存泄漏。
因此,再重新一遍,HashMap的key所对应的类型,一定要满足如下条件:
若两个对象逻辑相等,那么他们的hashCode一定相等,反之却不一定成立。
② 取模的逻辑
前面我们分析了hash值的计算,接下来就可以引出bucket下标的计算:
/**
* Returns index for hash code h.
*/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计算相当简洁:将table的容量与hash值做“与”运算,得到哈希table的bucket下标。
③ 拓展
这种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计算大家都能看懂,但为何要这样做呢?背后的思考是什么?在看到下面的解释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下~
在文档开头,给出了HashMap类中的各个域变量。其中,哈希table的初始大小默认设置为16,为2的次幂数。后面在扩容时,都是以2的倍数来扩容。为什么非要将哈希table的大小控制为2的次幂数?
原因1:降低发生碰撞的概率,使散列更均匀。根据key的hash值计算bucket的下标位置时,使用“与”运算公式:h & (length-1),当哈希表长度为2的次幂时,等同于使用表长度对hash值取模(不信大家可以自己演算一下),散列更均匀;
原因2:表的长度为2的次幂,那么(length-1)的二进制最后一位一定是1,在对hash值做“与”运算时,最后一位就可能为1,也可能为0,换句话说,取模的结果既有偶数,又有奇数。设想若(length-1)为偶数,那么“与”运算后的值只能是0,奇数下标的bucket就永远散列不到,会浪费一半的空间。
1.2.4 在目标bucket中遍历Entry结点
先把这部分代码拎出来:
...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通过hash值计算出下标,找到对应的目标bucket,然后对链表做遍历操作,逐个比较,如下:
注意这里的查找条件: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结点的key与目标key的相等,要么内存地址相等,要么逻辑上相等,两者有一个满足即可。
1.3 get()方法
相比于put()
方法,get()
方法的实现就相对简单多了。主要分为两步,先是通过key的hash值计算目标bucket的下标,然后遍历对应bucket上的链表,逐个对比,得到结果。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Entry<K,V> entry = getEntry(key);
return null == entry ? null : entry.getValue();
}
/**
* Returns the entry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ed key in the
* HashMap. Returns null if the HashMap contains no mapping
* for the key.
*/
final Entry<K,V> getEntry(Object key) {
int hash = (key == null) ? 0 : hash(key);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return null;
}
1.4 Map中的迭代器Iterator
1.4.1 Map遍历的几种方式
先问个问题,你能想到几种遍历Map的方式?
方式1:Iterator迭代器
Iterator<Entry<String, Integer>> iterator = test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Entry<String, Integer> nex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next.getKey() + ":" + next.getValue());
}
逐个获取哈希table中的每个bucket中的每个Entry结点,后面会详细介绍。
方式2: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可同时得到key、value值
// 方式一
for (Map.Entry<String, Integer> entry : testMap.entrySet())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entry.getValue());
}
这种方式是一个语法糖,我们可通过反编译命令javap,或通过IDE来查下编译之后的语句:
Iterator var2 = test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var2.hasNext()) {
Entry<String, Integer> entry = (Entry)var2.next();
System.out.println((String)entry.getKey() + ":" + entry.getValue());
}
其底层还是使用的是Iterator功能。
方式3:使用foreach方式(JDK1.8才有)
testMap.forEach((key, value) ->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value);
});
这是一种Lambda表达式。foreach也是一个语法糖,其内部是使用了方式二的处理方式,Map的foreach方法实现如下:
方式4:通过key的set集合遍历
Iterator<String> keyIterator = testMap.keySet().iterator();
while (keyIterator.hasNext()) {
String key = key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key + ":" + testMap.get(key));
}
这种也是Iterator的方式,不过是通过Set类的iterator方式。
相比方式1,这种方式在获取value
时,还需要再次通过testMap.get()
的方式,性能相比方式1要降低很多。但两者有各自的使用场景,若在Map的遍历中仅使用key
,则方式4较为适合,若需用到value
,推荐使用方式1。
从前面的方式1和方式2可知,方式4还有如下的变体(语法糖的方式):
for (String key : testMap.keySet())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testMap.get(key));
}
综合以上,在遍历Map时,从性能方面考虑,若需同时使用key和value,推荐使用方式1或方式2,若单纯只是使用key,推荐使用方式4。任何情况下都不推荐使用方式3,因为会新增二次查询(通过key再一次在Map中查找value)。
另外,使用方式1时,还可以做remove操作,这个下面会讲到。
1.4.2 Iterator的实现原理
先看一张类/接口的继承关系图:
Iterator为一个顶层接口,只提供了三个基础方法声明: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default void remove()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remove");
}
}
这也是我们使用Iterator
时绕不开的三个方法。
在HashMap中,首先是新增了一个内部抽象类HashIterator
,如下:
我们以Entry结点的遍历为例(map的key、value的Iterator遍历方式都类似):
Iterator<Entry<String, Integer>> iterator = test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Entry<String, Integer> nex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next.getKey() + ":" + next.getValue());
}
首先,第一行代码,找到Iterator
接口的具体实现类EntryIterator
:
private final class EntryIterator extends HashIterator<Map.Entry<K,V>> {
public Map.Entry<K,V> next() {
return nextEntry();
}
}
非常简洁有木有???就只有一个next()
方法,其正是对Iterator
接口的next()
方法的实现。方法内部也只有一行,指向了父类的nextEntry()
方法,即上面截图中的HashIterator类中的nextEntry()
方法。
HashMap中的Iterator实现原理也不过如此,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是不是都想动手自己撸一个HashMap的实现了?嗯,你可以的!!!
1.5 fail-fast策略
和fail-fast经常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个异常类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接下来我们聊下这两者是什么关系,以及为什么搞这么个策略出来。
什么是fail-fast?我们可以称它为"快速失效策略",下面是Wikipedia中的解释:
In systems design, a fail-fast system is one which immediately reports at its interface any condition that is likely to indicate a failure. Fail-fast systems are usually designed to stop normal operation rather than attempt to continue a possibly flawed process.
Such designs often check the system's state at several points in an operation, so any failures can be detected ear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fail-fast module is detecting errors, then letting the next-highest level of the system handle them.
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在系统设计中,当遇到可能会诱导失败的条件时立即上报错误,快速失效系统往往被设计在立即终止正常操作过程,而不是尝试去继续一个可能会存在错误的过程。
再简洁点说,就是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立即终止当前执行过程,由更高层级的系统来做处理。
在HashMap中,我们前面提到的modCount
域变量,就是用于实现hashMap中的fail-fast。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在非同步的多线程并发操作。
在对Map的做迭代(Iterator)操作时,会将modCount
域变量赋值给expectedModCount
局部变量。在迭代过程中,用于做内容修改次数的一致性校验。若此时有其他线程或本线程的其他操作对此Map做了内容修改时,那么就会导致modCount和expectedModCount不一致,立即抛出异常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举个栗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Integer> testMap = new HashMap<>();
testMap.put("s1", 11);
testMap.put("s2", 22);
testMap.put("s3", 33);
for (Map.Entry<String, Integer> entry : testMap.entrySet()) {
String key = entry.getKey();
if ("s1".equals(key)) {
testMap.remove(key);
}
}
}
---- output ---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at java.util.HashMap$HashIterator.nextNode(HashMap.java:1437)
at java.util.HashMap$EntryIterator.next(HashMap.java:1471)
at java.util.HashMap$EntryIterator.next(HashMap.java:1469)
...
正确的删除Map元素的姿势:只有一个,Iteator的remove()
方法。
// 方式三
Iterator<Entry<String, Integer>> iterator = test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Entry<String, Integer> nex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next.getKey() + ":" + next.getValue());
if (next.getKey().equals("s2")) {
iterator.remove();
}
}
但也要注意一点,能安全删除,并不代表就是多线程安全的,在多线程并发执行时,若都执行上面的操作,因未设置为同步方法,也可能导致modCount
与expectedModCount
不一致,从而抛异常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线程不安全的体现和规避方式,后续章节会详细提及。
二、JDK8中的HashMap底层实现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剖析了HashMap在JDK7中的实现,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哈希表中因为hash碰撞而产生的链表结构,如果数据量很大,那么产生碰撞的几率很增加,这带来的后果就是链表长度也一直在增加,对于查询来说,性能会越来越低。如何提升查询性能,成了JDK8中的HashMap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相比于JDK7,HashMap在JDK8中做链表结构做了优化(但仍然线程不安全),在一定条件下将链表转为红黑树,提升查询效率。
JDK8中的HashMap其底层存储结构如下:
相比于JDK7,JDK8中的HashMap会将较长的链表转为红黑树,这也是与JDK7的核心差异。下面先看下put()
方法的实现。
2.1 put()操作
在进一步分析put()
操作前,先说明一下:除了底层存储结构有调整,链表结点的定义也由Entry
类转为了Node
类,但内核没有变化,不影响理解。
先上源代码:
是不是很长很复杂?其实不难,只要记住上面的底层存储结构图,代码就很容易看懂。还是一样的存储套路,先根据key确定在哈希table中的下标,找到对应的bucket,遍历链表(或红黑树),做插入操作。在JDK7中,新增结点是使用头插法,但在JDK8中,在链表使用尾插法,将待新增结点追加到链表末尾。
为方便理解,将上面的代码转为了下面的流程图:
步骤①:若哈希table为null,或长度为0,则做一次扩容操作;
步骤②:根据index找到目标bucket后,若当前bucket上没有结点,那么直接新增一个结点,赋值给该bucket;
步骤③:若当前bucket上有链表,且头结点就匹配,那么直接做替换即可;
步骤④:若当前bucket上的是树结构,则转为红黑树的插入操作;
步骤⑤:若步骤①、②、③、④都不成立,则对链表做遍历操作。
a) 若链表中有结点匹配,则做value替换;
b)若没有结点匹配,则在链表末尾追加。同时,执行以下操作:
i) 若链表长度大于TREEIFY_THRESHOLD
,则执行红黑树转换操作;
ii) 若条件i) 不成立,则执行扩容resize()操作。
以上5步都执行完后,再看当前Map中存储的k-v对的数量是否超出了threshold
,若超出,还需再次扩容。
红黑树的转换操作如下:
/**
* Replaces all linked nodes in bin at index for given hash unless
* table is too small, in which case resizes instead.
*/
final void treeifyBin(Node<K,V>[] tab, int hash) {
int n, index; Node<K,V> e;
// 若表为空,或表长度小于MIN_TREEIFY_CAPACITY,也不做转换,直接做扩容处理。
if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MIN_TREEIFY_CAPACITY)
resize();
else if ((e = tab[index = (n - 1) & hash]) != null) {
TreeNode<K,V> hd = null, tl = null;
do {
TreeNode<K,V> p = replacementTreeNode(e, null);
if (tl == null)
hd = p;
else {
p.prev = tl;
tl.next = p;
}
tl = p;
} while ((e = e.next) != null);
if ((tab[index] = hd) != null)
hd.treeify(tab);
}
}
2.2 扩容操作
什么场景下会触发扩容?
场景1:哈希table为null或长度为0;
场景2:Map中存储的k-v对数量超过了阈值threshold
;
场景3:链表中的长度超过了TREEIFY_THRESHOLD
,但表长度却小于MIN_TREEIFY_CAPACITY
。
一般的扩容分为2步,第1步是对哈希表长度的扩展(2倍),第2步是将旧table中的数据搬到新table上。
那么,在JDK8中,HashMap是如何扩容的呢?
上源代码片段:
...
// 前面已经做了第1步的长度拓展,我们主要分析第2步的操作:如何迁移数据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 循环遍历哈希table的每个不为null的bucket
// 注意,这里是"++j",略过了oldTab[0]的处理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 若只有一个结点,则原地存储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preserve order
// "lo"前缀的代表要在原bucket上存储,"hi"前缀的代表要在新的bucket上存储
// loHead代表是链表的头结点,loTail代表链表的尾结点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 以oldCap=8为例,
// 0001 1000 e.hash=24
// & 0000 1000 oldCap=8
// = 0000 1000 --> 不为0,需要迁移
// 这种规律可发现,[oldCap, (2*oldCap-1)]之间的数据,
// 以及在此基础上加n*2*oldCap的数据,都需要做迁移,剩余的则不用迁移
if ((e.hash & oldCap) == 0) {
// 这种是有序插入,即依次将原链表的结点追加到当前链表的末尾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 需要搬迁的结点,新下标为从当前下标往前挪oldCap个距离。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2.3 get()操作
了解了上面的put()操作,get()操作就比较简单了。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先根据key计算hash值,进一步计算得到哈希table的目标index,若此bucket上为红黑树,则再红黑树上查找,若不是红黑树,遍历链表。
三、HashMap、HashTable是什么关系?
再把文章开头的这张图放出来,温习一下:
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Hashtable是线程安全,而HashMap则非线程安全
Hashtable的实现方法里面都添加了synchronized关键字来确保线程同步,因此相对而言HashMap性能会高一些,我们平时使用时若无特殊需求建议使用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若使用HashMap需要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方法来获取一个线程安全的集合(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实现原理是Collections定义了一个SynchronizedMap的内部类,这个类实现了Map接口,在调用方法时使用synchronized来保证线程同步,当然了实际上操作的还是我们传入的HashMap实例,简单的说就是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方法帮我们在操作HashMap时自动添加了synchronized来实现线程同步,类似的其它Collections.synchronizedXX方法也是类似原理) - HashMap可以使用null作为key,而Hashtable则不允许null作为key
虽说HashMap支持null值作为key,不过建议还是尽量避免这样使用,因为一旦不小心使用了,若因此引发一些问题,排查起来很是费事
HashMap以null作为key时,总是存储在table数组的第一个节点上 - HashMap是对Map接口的实现,HashTable实现了Map接口和Dictionary抽象类
- HashMap的初始容量为16,Hashtable初始容量为11,两者的填充因子默认都是0.75
HashMap扩容时是当前容量翻倍即:capacity2,Hashtable扩容时是容量翻倍+1即:capacity2+1 - HashMap和Hashtable的底层实现都是数组+链表结构实现
- 两者计算hash的方法不同
Hashtable计算hash是直接使用key的hashcode对table数组的长度直接进行取模
int hash = key.hashCode();
int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HashMap计算hash对key的hashcode进行了二次hash,以获得更好的散列值,然后对table数组长度取摸
static int hash(int h) {
// This function ensures that hashCodes that differ only by
// constant multiples at each bit position have a bounded
// number of collisions (approximately 8 at default load factor).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3.1 共同点与异同点
共同点:
- 底层都是使用数组 + 链表的实现方式。
区别:
- 从层级结构上看,HashMap、HashTable有一个共用的
Map
接口。另外,HashTable还单独继承了一个抽象类Dictionary
; - HashTable诞生自JDK1.0,HashMap从JDK1.2之后才有;
- HashTable线程安全,HashMap线程不安全;
- 初始值和扩容方式不同。HashTable的初始值为11,扩容为原大小的
2*d+1
。容量大小都采用奇数且为素数,且采用取模法,这种方式散列更均匀。但有个缺点就是对素数取模的性能较低(涉及到除法运算),而HashTable的长度都是2的次幂,设计就较为巧妙,前面章节也提到过,这种方式的取模都是直接做位运算,性能较好。 - HashMap的key、value都可为null,且value可多次为null,key多次为null时会覆盖。当HashTable的key、value都不可为null,否则直接NPE(NullPointException)。
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Integer> testTable = new Hashtable<>();
testTable.put(null, 23); // 抛NPE
testTable.put("s1", null); // 抛NPE
}
看下put()
方法的源码:
public synchronized V put(K key, V value) {
// Make sure the value is not null
if (value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Makes sure the key is not already in the hashtable.
Entry<?,?> tab[] = table;
int hash = key.hashCode();
int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ntry<K,V> entry = (Entry<K,V>)tab[index];
for(; entry != null ; entry = entry.next) {
if ((entry.hash == hash) && entry.key.equals(key)) {
V old = entry.value;
entry.value = value;
return old;
}
}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ndex);
return null;
}
源码中不允许value为null,若为null则直接抛NPE。
对于key为null时,源码第9行:int hash = key.hashCode();
未做判空操作,也会外抛NPE。
另外,我们现在看到的抽象类Dictionary
,是一个已经废弃的类,源码注释中有如下说明:
<strong>NOTE: This class is obsolete. New implementations should
implement the Map interface, rather than extending this class.</strong>
3.2 HashMap的线程安全
能保证线程线程安全的方式有多个,比如添加synchronized
关键字,或者使用lock
机制。两者的差异不在此展开,后续会写有关线程安全的文章,到时再详细说明。而HashTable使用了前者,即synchronized
关键字。
put操作、get操作、remove操作、equals操作,都使用了synchronized
关键字修饰。
这么做是保证了HashTable对象的线程安全特性,但同样也带来了问题,突出问题就是效率低下。为何会说它效率低下呢?
因为按synchronized的特性,对于多线程共享的临界资源,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在占用,其他线程必须原地等待,为方便理解,大家不妨想下计时用的沙漏,中间最细的瓶颈处阻挡了上方细沙的下落,同样的道理,当有大量线程要执行get()
操作时,也存在此类问题,大量线程必须排队一个个处理。
这时可能会有人说,既然get()
方法只是获取数据,并没有修改Map的结构和数据,不加不就行了吗?不好意思,不加也不行,别的方法都加,就你不加,会有一种场景,那就是A线程在做put或remove操作时,B线程、C线程此时都可以同时执行get操作,可能哈希table已经被A线程改变了,也会带来问题,因此不加也不行。
现在好了,HashMap线程不安全,HashTable虽然线程安全,但性能差,那怎么破?使用ConcurrentHashMap
类吧,既线程安全,还操作高效,谁用谁说好。莫急,下面章节会详细解释ConcurrentHashMap
类。
四、HashMap线程不安全在哪?
本章节主要探讨下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会带来哪些方面的问题。
4.1 数据覆盖问题
两个线程执行put()
操作时,可能导致数据覆盖。JDK7版本和JDK8版本的都存在此问题,这里以JDK7为例。
假设A、B两个线程同时执行put()
操作,且两个key都指向同一个buekct,那么此时两个结点,都会做头插法。
先看这里的代码实现: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看下最后的createEntry()
方法,首先获取到了bucket上的头结点,然后再将新结点作为bucket的头部,并指向旧的头结点,完成一次头插法的操作。
当线程A和线程B都获取到了bucket的头结点后,若此时线程A的时间片用完,线程B将其新数据完成了头插法操作,此时轮到线程A操作,但这时线程A所据有的旧头结点已经过时了(并未包含线程B刚插入的新结点),线程A再做头插法操作,就会抹掉B刚刚新增的结点,导致数据丢失。
其实不光是put()
操作,删除操作、修改操作,同样都会有覆盖问题。
4.2 扩容时导致死循环
这是最常遇到的情况,也是面试经常被问及的考题。但说实话,这个多线程环境下导致的死循环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释清楚,因为这里已经深入到了扩容的细节。这里尽可能简单的描述死循环的产生过程。
另外,只有JDK7及以前的版本会存在死循环现象,在JDK8中,resize()方式已经做了调整,使用两队链表,且都是使用的尾插法,及时多线程下,也顶多是从头结点再做一次尾插法,不会造成死循环。而JDK7能造成死循环,就是因为resize()时使用了头插法,将原本的顺序做了反转,才留下了死循环的机会。
在进一步说明死循环的过程前,我们先看下JDK7中的扩容代码片段: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boolean rehash)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 {
while(null != e) {
Entry<K,V> next = e.next;
if (rehash) {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
}
其实就是简单的链表反转,再进一步简化的话,分为当前结点e
,以及下一个结点e.next
。我们以链表a->b->c->null
为例,两个线程A和B,分别做扩容操作。
原表:
线程A和B各自新增了一个新的哈希table,在线程A已做完扩容操作后,线程B才开始扩容。此时对于线程B来说,当前结点e
指向a结点,下一个结点e.next
仍然指向b结点(此时在线程A的链表中,已经是c->b->a
的顺序)。按照头插法,哈希表的bucket指向a结点,此时a结点成为线程B中链表的头结点,如下图所示:
a结点成为线程B中链表的头结点后,下一个结点e.next
为b结点。既然下一个结点e.next
不为null,那么当前结点e
就变成了b结点,下一个结点e.next
变为a结点。继续执行头插法,将b变为链表的头结点,同时next指针指向旧的头节点a,如下图:
此时,下一个结点e.next
为a节点,不为null,继续头插法。指针后移,那么当前结点e
就成为了a结点,下一个结点为null。将a结点作为线程B链表中的头结点,并将next指针指向原来的旧头结点b,如下图所示:
此时,已形成环链表。同时下一个结点e.next
为null,流程结束。
4.3 小结
多线程环境下使用HashMap,会引起各类问题,上面仅为不安全问题的两个典型示例,具体问题无法一一列举,但大体会分为以下三类:
- 死循环
- 数据重复
- 数据丢失(覆盖)
在JDK1.5之前,多线程环境往往使用HashTable,但在JDK1.5及以后的版本中,在并发包中引入了专门用于多线程环境的ConcurrentHashMap
类,采用分段锁实现了线程安全,相比HashTable有更高的性能,推荐使用。
五、如何规避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
前面提到了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各类不安全问题,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转成线程安全的呢?
5.1 将Map转为包装类
如何转?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
方法,示例代码:
Map<String, Integer> testMap = new HashMap<>();
...
// 转为线程安全的map
Map<String, Integer> map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testMap);
其内部实现也很简单,等同于HashTable,只是对当前传入的map对象,新增对象锁(synchronized):
// 源码来自Collections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SynchronizedMap<K,V> implements Map<K,V>,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978198479659022715L;
private final Map<K,V> m; // Backing Map
final Object mutex; // Object on which to synchronize
SynchronizedMap(Map<K,V> m) {
this.m = Objects.requireNonNull(m);
mutex = this;
}
SynchronizedMap(Map<K,V> m, Object mutex) {
this.m = m;
this.mutex = mutex;
}
public int size()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size();}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isEmpty();}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containsKey(key);}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containsValue(value);}
}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get(key);}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put(key, value);}
}
public V remove(Object key) {
synchronized (mutex) {return m.remove(key);}
}
public void putAll(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ap) {
synchronized (mutex) {m.putAll(map);}
}
public void clear() {
synchronized (mutex) {m.clear();}
}
}
5.2 使用ConcurrentHashMap
既然HashMap类是线程不安全的,那就不妨找个线程安全的替代品——ConcurrentHashMap
类。
使用示例:
Map<String, Integer> susu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susuMap.put("susu1", 111);
susuMap.put("susu2", 222);
System.out.println(susuMap.get("susu1"));
在使用习惯上完全兼容了HashMap的使用。
JDK1.5版本引入,位于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
下。
在JDK7版本及以前,ConcurrentHashMap
类使用了分段锁的技术(segment + Lock),但在jdk8中,也做了较大改动,使用了synchronized修饰符。
具体差别,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介绍。
总结
在看完了HashMap在Java 8和Java 7的实现之后我们回答一下前文中提出来的那几个问题:
HashMap内部的bucket数组长度为什么一直都是2的整数次幂
答: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通过(table.length - 1) & key.hash()这样的位运算快速寻址,第二,在HashMap扩容的时候可以保证同一个桶中的元素均匀的散列到新的桶中,具体一点就是同一个桶中的元素在扩容后一半留在原先的桶中,一半放到了新的桶中。
HashMap默认的bucket数组是多大
答:默认是16,即时指定的大小不是2的整数次幂,HashMap也会找到一个最近的2的整数次幂来初始化桶数组。
HashMap什么时候开辟bucket数组占用内存
答:在第一次put的时候调用resize方法
HashMap何时扩容?
答:当HashMap中的元素熟练超过阈值时,阈值计算方式是capacity * loadFactor,在HashMap中loadFactor是0.75
桶中的元素链表何时转换为红黑树,什么时候转回链表,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答: 当同一个桶中的元素数量大于等于8的时候元素中的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反之,当桶中的元素数量小于等于6的时候又会转为链表,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红黑树和链表之间频繁转换,引起性能损耗
Java 8中为什么要引进红黑树,是为了解决什么场景的问题?
答:引入红黑树是为了避免hash性能急剧下降,引起HashMap的读写性能急剧下降的场景,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不会用到红黑树的,在一些极端场景下,假如客户端实现了一个性能拙劣的hashCode方法,可以保证HashMap的读写复杂度不会低于O(lgN)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1;
}
HashMap如何处理key为null的键值对?
答:放置在桶数组中下标为0的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