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A(新瓶装旧酒)
第一次听到OBA是瑞通问我们OBA能不能做,我一听OBA,什么东西?不能做!后来我多年的同事志槐告诉我才知道是Office相关,我在Office这个领域混迹多年了,大大小小的插件开发了一堆,解决方案也做过不少,为什么MS总是弄一些新词来搞旧的东西呢?是为了增加技术新鲜度吗?第一次感觉自己落伍了。
微软最赚钱的是Office和Windows,后来出现了Web,在Web上一直搞不转,再后来兴起了BS应用,于是MS又跟着玩起了Live,似乎还是不转,于是现在还在各种努力中,不过Office的市场太大了,怎么能让这块卖的更好,当然是让应用更丰富了,但是我们能像开即时通讯工具一样一下开7个吗?我们是在工作啊,于是出现了OBA-服务器软件和客户桌面应用之间的一个桥梁。
其实OBA和以前传统的VBA以及Com Addm-ins技术都不太一样,不光是存在于Office软件中的几个插件,范围更广了,Word、Excel、Outlook成为这个舞台上表演的几个重要角色,同时增加了几个新的东西,比如WPF(制作图表、页面展现一类的,最夸张的是三维,当然你的机器要好),而且最关键的是紧紧围绕在以SharePoint2007(MOSS)为核心的周围,发挥其协作平台的作用,BDC、SRSS、平衡积分板等,都不是什么新概念,现在也属于方案的一部分,以前国内在Word和Excel开发的多一些,但是现在我发现Outlook逐渐也走入了开发者的视线,而且微软在上面做了很多比较酷的应用,比如CRM里面的Outlook客户端,想想不也是,我们上班的时候基本上每天开的就是Outlook了,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和自己相关的业务功能,确实很方便啊,再加上Live Communicator,一个IW(information worker)的一天就可以在Outlook里面玩了。
以前我们也开发了几个基于MOSS的方案,最早的是06年TechEd大会上讲解的文档管理系统,当时我记得志槐和黄瑞配合完成的这个项目,那时候还不叫MOSS(SharePoint2003),客户端是用VB开发的,结合很费劲,这次估计用OBA方案再开发一版客户端会简单多了,VSTO开发的插件可以真的“嵌入”进去。等他们忙完了现在的活我们可以试一试。
另外其实工作流引擎也可以使用OBA技术嵌入在Outlook中,为什么非要打开IE去审批工作流呢?绝对的多此一举。在Outlook中回复会议邀请一样的审批了不是很好的结果吗?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年前在我们的用户中已经出现了回归客户端应用的迹象,现在的客户端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再像以前,各自为政的软件是每个IT管理者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有了三层的客户端应用(不是两层的CS了),又有了Smart Client技术,程序的更新变得更容易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希望我的桌面更清洁一些(和我爱人每天最喜欢做的就是清理电脑使用痕迹一样),我们会把更多的应用集成到一个界面里,而这个估计就是设计OBA的初衷,我相信OBA将成为这一变革过程的重要技术方案,只是希望微软在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之前能够不要再创造新名词了,对一个技术名词的记忆和推广是需要时间的。
posted on 2008-09-24 21:19 智中Mars Yin 阅读(2312) 评论(3)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