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HTML的本质以及在Web程序中的作用

对于所有的Web应用,其实本质上都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就是一个socket的client,我们看看下面这段代码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t(client):
    buf = client.recv(1024)
    client.send(bytes("HTTP/1.1 200 OK\r\n\r\n",encoding = 'utf-8'))
    client.send(bytes("Hello, Seven",encoding = 'utf-8'))
  
def main():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8000))
    sock.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accept()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运行一下,然后在浏览器里访问一下下面的地址

http://localhost:8000/

看看是不是接受到了服务器发送的字符串!这个过程就是通过socket实现了web应用的本质。而对于真实开发的Python Web来说,一般都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的时候,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已经出现了很多种Web框架:Django,Flask、web.py等等。这里就不再说明,以后再讲。

话说回来,上面的代码就是我们需要维护的服务器,我们访问的页面是很简单的一个页面,只有一个字符串。但是基本所有的 页面访问的都是有着各种效果的。这时候我们修改一下发送的字符串

client.send(bytes("<h1 style = 'background-color:red;'>Hello, Seven<h1>",encoding = 'utf-8'))

我们用了一段代码把发送的字符串包裹起来,在访问一下该页面,就会发现不同的效果

是不是背景颜色和字体大小都有了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发回来的字符串包含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可以被浏览器识别,然后浏览器就把这个标签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包装。而这套规则,就是HTML协议。我们在修改一下这段代码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t(client):
    buf = client.recv(1024)
    client.send(bytes("HTTP/1.1 200 OK\r\n\r\n",encoding = 'utf-8'))

    with open(r'D:\python\前端\index.txt','rb') as f:
        data = f.read()

    client.send(data)
  
def main():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8000))
    sock.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accept()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我们把要发送的字符串和把这段字符串包装的标签放在index.txt这个文件下,运行的效果是一样的。那这个index文件就是html文件(一般为了规范就不用txt作为后缀名,而用html)。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html规则。

再引伸一下,把刚才的index文件中间的字符串修改一下

<h1 style = 'background-color:red;'>Hello,@@@@@<h1>
<table border='1'>
<tr>
<td>1</td>
<td>2</td>
<td>3</td>
</tr>
</table>

然后再读取数据的时候,把@@@@@替换一下

def handle_request(client):
    buf = client.recv(1024)
    client.send(bytes("HTTP/1.1 200 OK\r\n\r\n",encoding = 'utf-8'))

    with open(r'D:\python\前端\index.txt','r') as f:
        data = f.read()
    import time
    now_time = str(time.time())
    data=data.replace('@@@@@',now_time)
    client.send(bytes(data,encoding='utf-8'))

所以这个html文件就成了一个模板,我们只需要写好这个模板,然后从数据库里获得数据,然后替换到html文件的指定位置就实现了最low的后台程序。所以下面就是开发者要做的事情:

一.学习Html规则

二.写Html文件(模板)

三.获取数据,然后替换到html文件的指定位置(Web框架可以实现,以后会讲到)。

下面就是今天要做的——学习Html规则,更具体一点就是如何使用这些标签来构建我们的html文件。

基础架构

如果我们用Pycharm新建一个html文件,是会生成一个这样的结构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这个文件就是一个最基础的模板,下面就看一看每一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第一行

<!DOCTYPE html>

就是声明了我们这个文件所用的协议类型——html

第二行

<html lang='en'>

lang='en'写在了标签的内部,就叫做标签内部的属性。这里的语言属性主要是声明了网页的语言是英文。作用是在有些浏览器(类似于chrome打开以后会提示是否翻译)

而在html里面包含了一个head和一个body,就构成了html文件的最基础的结构

<!DOCTYPE html>
<html lang="utf-8">
    
<head></head>

<body></body>

</html>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具体的部分是怎么使用

html的head内标签

其实这里的head更好的理解应该是大脑而不是头,因为head内标签几乎所有的效果都是不可见的(注意是几乎,不是所有)。我们就看看下面几个标签的含义

1.meta(metadata information)

该标签提供了有关页面的元信息,包括页面编码、刷新、跳转、针对搜索引擎和更新频度的描述和关键词,下面看看具体的用法

  1.1页面编码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eml;charset=utf-8">

  1.2刷新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3'>

  后面的内容就刷新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

  1.3跳转

<meta http-equiv="refresh"content='3,url=http://www.baidu.com'>

  跳转的用法和刷新差不多,就是在跳转的间隔后加上要跳转的页面地址。这种用法不太常用,因为实际使用中的页面跳转都是动态的(类似于显示还有多少秒跳转)。但是可以在救急的时候用一下。

  1.4关键词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关键词1,关键词2">

  这个关键字的描述就是给搜索引擎的爬虫提供了个关键字。然后通过这个关键字可以搜索到这个页面(现在这个时代好像也没什么用了,毕竟竞价排名~)

  1.5描述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对于这个页面的描述'>

  这个描述是和上面的关键词一起用的,看看百度出来知乎的描述

 

再看看知乎首页的源代码里的这一行

<meta name="description"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有问题,上知乎。知乎,可信赖的问答社区,以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社区氛围,结构化、易获得的优质内容,基于问答的内容生产方式和独特的社区机制,吸引、聚集了各行各业中大量的亲历者、内行人、领域专家、领域爱好者,将高质量的内容透过人的节点来成规模地生产和分享。用户通过问答等交流方式建立信任和连接,打造和提升个人影响力,并发现、获得新机会。'>

是不是就知道啥意思了!

  1.6X-UA-Compatible,用来声明对那种浏览器支持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并且这个语法早期可以定义IE8以后的版本的浏览器是否以兼容模式来访问该页面。但是随着IE6的消亡貌似也不这么用了。

 2.title标签

  title标签貌似是head里唯一可以看到的了,按照下面的代码

<title>好像只有这个title是可见的</title>

出来的效果

也就是改了页面的标题栏里显示的文本字符。

3.link标签

固定格式,可以改上面图里标题栏里的图表,具体用法我们在后面讲

4.style标签

后面再讲

5Script标签

后面再讲


html里的body内标签

所有的标签分为块级标签,和内联标签(也叫行内标签),块级标签作用于为整行,而内连表情值作用域当下。

 1.各种符号

在html中,很多字符是预留的,我们不能使用(比方说大于号小于号,会和标签冲突,还有引号等等。)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ies)。类似下面的用法

body内的各种符号是有固定的标签的,比如我们要用一个大于号或者小于号,是不是可能会和标签里的<>冲突!那就要用对应的标签了,下面就是常用的符号标签。

  空格 &nbsp; &#160;
< 小于号 &lt; &#60;
> 大于号 &gt; &#62;
& 和号 &amp; &#38;
" 引号 &quot; &#34;
' 撇号  &apos; (IE不支持) &#39;
分(cent) &cent; &#162;
£ 镑(pound) &pound; &#163;
¥ 元(yen) &yen; &#165;
欧元(euro) &euro; &#8364;
§ 小节 &sect; &#167;
© 版权(copyright) &copy; &#169;
® 注册商标 &reg; &#174;
商标 &trade; &#8482;
× 乘号 &times; &#215;
÷ 除号 &divide; &#247;

其实这里的字符集有非常多个,最早使用的是ASCII。后来有各种的标准字符集,我们在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网上搜,这里就不列出来了。

2.P标签和b标签

  P标签和BR标签,P标签用于声明段落,而BR是用于声明换行。有些类似字符串里的转义字符。从br标签的作用可以看出来,他是个自闭和的标签。

<p></p>
<br>

3.h标签

  h标签用来指定标签内部的字号,只有h1——h6。

4.span标签

  span标签(块级)就是一个白板(行内标签)。可以通过css来修饰。

5.div标签

  div是个非常牛逼的标签(自闭和),也是相当于一个白板,但是不同于span的是他是个块级标签。现在大部分做页面的都是div+css的模式(其实用span+css也是可以的,效果相同)。我们随便看一个页面的代码都是用div来组建的。并且通过标签之间的嵌套和一些js操作、css操作其中内容。


上面是一些入门的标签,我们将会在后续章节中讲剩下的一些功能性比较强的标签的用法。

posted @ 2019-12-12 21:47  银色的音色  阅读(5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