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会议 beta 阶段的 postmortem 报告
1.总结:我们的APP最终版本由登录注册,主页介绍,精选介绍,和论坛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主页介绍,精选介绍部分。大都是一些静态的页面跳转,从其他组对我们的建议中我们知道我们的APP缺少交互,所以在第二阶段我们就去做了论坛的交互功能。每个人发表的评论和得到的回复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去租了云服务器来存储这些信息,实现了联网的登录注册和论坛功能。
2. 每个成员在beta 阶段的实践和alpha 阶段有何改进?
成员 Beta阶段的实践和alpha 阶段有何改进
张子轩 对于论坛的发布评论,回复,点赞和连接云服务器的方法有很大进步。
夏铭 对整体的结构布局和算法的理解更为深刻,具有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郑锦 对各种登录注册连接云服务器和短信验证等较为熟练。
3. 团队在beta 阶段吸取了那些alpha 阶段的经验教训?
在alpha阶段中,我们的APP功能相对简单,没有很好的了解真实用户的需求。Beta阶段结合了上阶段同学给的建议,加入了论坛功能和实现云服务器的登录注册等功能,更加强调和用户的交互。也对页面布局有了进一步优化。
4. 12 条敏捷开发的原则中, 团队做得最好和最不好的各列举 2 点。
最好的两点:
(1) 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在一起工作。
我们的团队只有三个人,没有所谓的大腿。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这个项目该怎么完成,我觉得我们在一起学习APP开发的效率非常高,比我们单打独斗要好很多,而且每个人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大家都能第一时间一起讨论。我觉得这一点还是非常好的。
(2)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人来构建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并且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我们在第二阶段开发的时候因为项目本身的难度对我们来说比较大,所以有一段时间项目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攻克这个比较难的问题,然后就一直查资料,一直尝试。队友也给到我支持,最后还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以我觉得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人去攻克一些难题是非常有效率的。
最不好的两点:
(1) 敏捷过程提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这个因为课程原因和我们自身的原因,经常会有时断时续的情况。但我们都是加班补上了。
(2) 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因为我们之前没有怎么接触过APP开发,所以我们是边学边做。有时进度方面会不太跟得上,这一点我相信在熟悉之后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5. 对照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大教堂和集市), 你的团队开发模式是哪一种, 优势/劣势在哪里?
我们团队的开发模式在初始阶段更倾向于大教堂的开发模式,然后慢慢在开发过程中向集市方式转变,之后更倾向于集市的开发模式。
我们的团队开发模式优势在于更加自由的开发环境,没有死板的要求,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有机会被采纳。
劣势是有时候过于松散,开发进度会跟不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