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重要性能参数

内容来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24/15/60810319_796935567.shtml

CPU有几个重要的参数:主频、核心、线程、缓存、架构。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啥联系呢?

一、主频/外频/倍频

我们常在CPU的参数里看到 3.0GHz、3.7GHz等就是CPU的主频,严谨的说他是CPU内核的时钟频率,但是我们也可以直接理解为运算速度,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在单核时代它是决定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一般以MHz和GHz为单位,如Phenom II X4 965主频是3.4GHz。CPU跟外部(即系统总线)接触沟通的频率称为外频。外频是由主板提供,CPU以这个频率跟系统其他的配件进行沟通,因此,外频亦称为系统总线频率或前端总线速度(FSB)。早期CPU内部与外部的工作频率都相同,后来主频要比外频快。PⅢ的外频为133 MHz,P4的外频可采用高达800MHz的外频。CPU的倍频,即倍频系数。它足指CPU主频和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所以,主频和外频、倍频三者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而我们常说的超频,就是通过手动提高外频或倍频来提高主频。

 

举个有趣的例子:CPU的主频相当于我们胳膊的肌肉(力量),主频越高,力量越大

 

 

二、核心

虽然提高频率能有效提高CPU性能,但受限于制作工艺等物理因素,早在2004年,提高频率便遇到了瓶颈,于是Intel/AMD只能另辟途径来提升CPU性能,双核、多核CPU便应运而生。目前主流CPU有双核、三核和四核,六核也将在今年发布。其实增加核心数目就是为了增加线程数,因为操作系统是通过线程来执行任务的,一般情况下它们是1:1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四核CPU一般拥有四个线程。但Intel引入超线程技术后,使核心数与线程数形成1:2的关系,如四核Core i7支持八线程(或叫作八个逻辑核心),大幅提升了其多任务、多线程性能。我们更多听到的是,这个CPU是几核几核的,如2核、4核、6核、8核、16核等等。

 

这个核心可以理解为我们人类的胳膊,2核就是两条胳膊,4核就是4条胳膊,6核就是6条胳膊

 

三、线程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称HT),最早出现在2002年的Pentium 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单个物理核心模拟成两个核心(逻辑核心),让每个核心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Core i7/i5/i3再次引入超线程技术,使四核的Core i7可同时处理八个线程操作,而双核的Core i5 600、Core i3也可同时处理四线程操作,大幅增强它们多线程性能。光有胳膊(核心)和肌肉(频率)是干不了活的,还必须要有手(线程)才行。一般来说,单核配单线程、双核配双线程或者双核四线程、四核八线程等等,就相当于一条胳膊长一只手。后来由于技术越来越厉害,造出了一条胳膊长两只手的情况,这样干活的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四、架构

CPU架构,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和准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CPU核心的设计方案。目前CPU大致可以分为X86、IA64、RISC等多种架构,而个人电脑上的CPU架构,其实都是基于X86架构设计的,称为X86下的微架构,常常被简称为CPU架构。更新CPU架构能有效地提高CPU的执行效率,但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因此CPU厂商一般每2-3年才更新一次架构。近几年比较著名的X86微架构有Intel的Netburst(Pentium 4/Pentium D系列)、Core(Core 2系列)、Nehalem(Core i7/i5/i3系列),以及AMD的K8(Athlon 64系列)、K10(Phenom系列)、K10.5(Athlon II/Phenom II系列)。自2006年发布Core 2系列后,Intel便以“Tick-Tock”钟摆模式更新CPU,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年改进CPU工艺,第二年更新CPU微架构,这样交替进行。目前Intel正进行“Tick”阶段,即改进CPU的制造工艺,如最新的Westmere架构其实就是Nehalem架构的工艺改进版,下一代Sandy Bridge架构将是全新架构。

 

现在胳膊有了,肌肉有了,手也有了,就差一个工具就可以干活了,这个工具就是CPU的架构,架构对性能的影响巨大

 

新老架构区别很大,

所以说有句话叫“抛开架构看核心、频率都是耍流氓!”这就是为啥以前AMD的CPU虽然核心数量和频率都比同时期的英特尔高,但是依然流传着“i3战A8,i5秒全家、i7轰成渣”这样的说法了。

这个时候可能有的人不理解了,怎么看架构呢?这个其实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来说,每一代CPU的架构都是一样的,比如i3-8100、i5-8500、i7-8700都是8代的CPU,使用的架构也是一样的,现在官方店在售的也都是最新款,因此架构主要看最一代处理器就够了。

五、缓存

Cache,它也是决定CPU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什么要引入缓存?在解释之前必须先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首先从硬盘执行程序,存放到内存,再给CPU运算与执行。由于内存和硬盘的速度相比CPU实在慢太多了,每执行一个程序CPU都要等待内存和硬盘,引入缓存技术便是为了解决此矛盾,缓存与CPU速度一致,CPU从缓存读取数据比CPU在内存上读取快得多,从而提升系统性能。当然,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等原因,缓存都很小。目前主流级CPU都有一级和二级缓存,高端的甚至有三级缓存。缓存也是CPU里一项很重要的参数。由于CPU的运算速度特别快,在内存条的读写忙不过来的时候,CPU就可以把这部分数据存入缓存中,以此来缓解CPU的运算速度与内存条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所以缓存是越大越好。

 

 六、如何选择

参数就算是说完了。既然开头就说了“CPU也跟人脑一样,术业有专攻。”那接下来就分析一波,什么样的U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

需求:游戏

由于游戏运行需要的是粗暴直接的计算工作,所以主频高的CPU会更有优势

这就好比我的工作是要搬个砖,肌肉强点,力气大才是硬性需求。就算我有8条胳膊16只手,看起来张牙舞爪的很厉害,但是我搬砖的时候根本用不到,而且这些胳膊大多力气又小,所以效果并不会很好。所以,有游戏需求的玩家可以选择主频高点的CPU,核心和线程数少一点无所谓。(当然不能太少,至少双核四线程起步吧,如今主流都是4核4线程就差不多了)

 

 

适合游戏的高主频CPU

整体来说,英特尔i3、i5、i7和锐龙2代的CPU主频都挺高的,很适合玩游戏。英特尔后面带“K”的CPU不仅主频更高,而且是支持超频的(需要用Z系或X系主板)。新出的AMD锐龙2代CPU主频也很高,而且性价比也还不错

需求:图形渲染等专业工作需求

对于需要进行大量并行运算的图形渲染来说,多核心多线程同时工作能比单核心高主频的傻大粗节省大量的时间。

适合图形渲染和视频制作的CPU(多核、大缓存、性能强):

 

图形渲染 多核多线程CPU

此外,还有AMD二代锐龙R5 2600X、R7 2700/2700X以及Intel八代酷睿i7 8700/K等都很适合。

需求:日常家用,偶尔玩LOL、DNF等

这一类的用户平时就是看看网页,看看视频、看文档、玩玩LOL、DNF等游戏。

这类用户可以选择自带核显的CPU,如英特尔600块的奔腾G5500,或者800元的i3-8100。这类CPU的自带的HD630核显完全可以轻松解码4K视频以及流畅运行LOL、DNF这类游戏,省下的钱买块固态硬盘,加条内存岂不是美滋滋。

注:使用核显请尽量组双通道内存条,以提升核显性能。预算有限可以上2条4GB组建8GB双通道,预算充裕直接上2条8GB组16GB双通道大内存。

总结:

1.游戏用户选择高主频的CPU,4核4线程差不多就够用了。如i3 8100/i5 8400等,此外英特尔i3-8350K、i5-8600K(这种带K的CPU还可以通过超频来达到更高的频率,不过要搭配较贵的Z370系主板使用);AMD锐龙二代CPU也很不错,建议购买后缀带X的如,锐龙R5 2600X,虽然本身性价比并不突出,但是好在可以搭配AMD平台较便宜的B350主板进行超频。

2.对于需要做图形渲染工作的用户来说,多核心多线程的CPU是最优的选择。AMD多核心多线程的锐龙系列性价比非常的高。

3.普通用户,如果没有大型游戏需求,英特尔的i3-8100绝对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首先是4核4线程3.6GHz,性能足够用,而且自带的核显性能也不俗,还能省下买显卡的钱。

4.选择CPU的时候,一定要询问店家是不是支持自己的主板。有时候虽然接口针脚数量是一样的,但是可能并不兼容。(英特尔,别左右瞎看了,说的就是你)

posted on 2019-06-09 10:29  活着的虫子  阅读(260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