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pc编译配置安装当前最新的内核

搜索公众号:itxxgh  (IT学习干货),全公益。免费。定期,提供,《IT学习教程》。不会骚扰大家,仅仅需轻点关注,也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或扫描二维码


1:下载内核源代码包

内核源代码树文件夹:
arch:包括和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每种平台占一个对应的文件夹。

和32位PC相关的代码存放在i386文件夹下,当中比較重要的包括kernel(内核核心部分)、mm(内存管理)、math-emu(浮点单元仿真)、lib(硬件相关工具函数)、boot(引导程序)、pci(PCI总线)和power(CPU相关状态)。
block:部分块设备驱动程序。


crypto:经常使用加密和散列算法(如AES、SHA等),另一些压缩和CRC校验算法。


Documentation:关于内核各部分的通用解释和凝视。
drivers:设备驱动程序,每一个不同的驱动占用一个子文件夹。
fs:各种支持的文件系统。如ext、fat、ntfs等。


include:头文件。

当中,和系统相关的头文件被放置在linux子文件夹下。
init:内核初始化代码(注意不是系统引导代码)。


ipc:进程间通信的代码。
kernel:内核的最核心部分,包含进程调度、定时器等,和平台相关的一部分代码放在arch/*/kernel文件夹下。


lib:库文件代码。


mm:内存管理代码,和平台相关的一部分代码放在arch/*/mm文件夹下。
net:网络相关代码,实现了各种常见的网络协议。
scripts:用于配置内核文件的脚本文件。
security:主要是一个SELinux的模块。
sound:经常使用音频设备的驱动程序等。


usr:实现了一个cpio。
在i386体系下。系统引导将从arch/i386/kernel/head.s開始运行。并进而转移到init/main.c中的main()函数初始化内核。


1.arch文件夹  arch子文件夹包含了全部和体系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它的每个子文件夹都代表一种支持的体系结构。比如arm子文件夹是关于ARM平台下各种芯片兼容的代码。

  

2.include文件夹  include子文件夹包含内核编译时所须要的大部分头文件。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在include/linux子文件夹下,include/scsi文件夹则是有关scsi设备的头文件文件夹,与arm相关的头文件在include/asm-arm子文件夹下。  

3.drivers文件夹  drivers子文件夹放置系统全部的设备驱动程序。

有些驱动是与硬件无关的,而有些驱动是与硬件平台相关。比如。在USB驱动中,主机控制器有3种规格: * OHCI主要为非PC系统上及带有SiShe ALi芯片组的PC主板上的USB芯片,嵌入式系统一般使用该驱动。* UHCI大多为Intel和Via主板上的USB控制器芯片。相对OHCI而言UHCI的硬件电路比較简单,同一时候其成本也比較低,但驱动复杂,但它们都是在USB 1.1规范同一时候提出的。

* EHCI由USB 2.0规范所提出,它兼容OHCI和UHCI。  

4.fs文件夹  fs子文件夹列出了Linux支持的全部文件系统,眼下Linux支持ext2、vfat、ntfs、yaffs2、ramfs、cramfs和romfs等多种文件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经常使用的闪存设备的文件系统有cramfs、romfs、ramfs、jffs2、yaffs等文件系统。  

5.init文件夹  init子文件夹包括核心的初始化代码(注意,不是系统的引导代码)。它包括两个文件main.c和version.c,这是研究核心怎样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6.ipc文件夹  ipc子文件夹包括核心进程间的通信代码。Linux下进程间通信机制主要包括管道、信号、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套接口。  7.kernel文件夹  kernel子文件夹包括内核管理的核心代码。与处理器结构相关代码都放在archmm文件夹下。  

8.scripts文件夹  scripts子文件夹包括用于配置核心的脚本文件。  

9.lib文件夹  lib子文件夹包括了核心的库代码,与处理器结构相关的库代码被放在arch/*/lib/文件夹下。

 

内核配置选项  

内核配置一般是对内核支持的各个功能进行取舍配置,将配置的方案保存到configure文件里。

在编译内核的时候。就会依据此配置对内核进行取舍编译。在源代码文件夹下通过make menuconfig命令进入内核的配置界面。在对内核功能进行配置时,使用键盘的方向键移动光标位置,使用Enter键选择菜单。使用空格键改动配置选项。




2:解压并配置内核:

内核配置方法有三种:

(1)命令行:  make  config
(2)菜单模式的配置界面:  make menuconfig

  (3) X window:make xconfig

   Linux的内核配置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选项。

对于每个配置选项。用户能够回答"y"、"m"或"n"。

当中"y"表示将对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m"表示将对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成可载入模块。在须要时。可由系统或用户自行增加到内核中去。"n"表示内核不提供对应特性或驱动程序的支持。因为内核的配置选项许多。本文仅仅介绍一些比較重要的选项。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码成熟度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CONFIG_EXPERIMENTAL) [N/y/?

] 假设用户想要使用还处于測试阶段的代码或驱动,能够选择“y”。假设想编译出一个稳定的内核。则要选择“n”。

 
    2、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处理器类型和特色)
  (1)、Processor family (386, 486/Cx486, 586/K5/5x86/6x86, Pentium/K6/TSC, PPro/6x86MX) [PPro/6x86MX] 选择处理器类型,缺省为Ppro/6x86MX。 
  (2)、Maximum Physical Memory (1GB, 2GB) [1GB] 内核支持的最大内存数,缺省为1G。

 
  (3)、Math emulation (CONFIG_MATH_EMULATION) [N/y/?] 协处理器仿真,缺省为不仿真。

 
  (4)、MTRR (Memory Type Range Register) support (CONFIG_MTRR) [N/y/?] 
  选择该选项,系统将生成/proc/mtrr文件对MTRR进行管理。供X server使用。 
  (5)、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 (CONFIG_SMP)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对称多处理器。

 
  3、 Loadable module support(可载入模块支持) 
  (1)、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CONFIG_MODULES)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载入模块。 
  (2)、Kernel module loader (CONFIG_KMOD) [N/y/?

] 选择“y”,内核将自己主动载入那些可载入模块。否则须要用户手工载入。

 
  4、 General setup(一般设置) 
  (1)、Networking support (CONFIG_NET) [Y/n/?

] 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网络支持。

 
  (2)、PCI support (CONFIG_PCI) [Y/n/?

] 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PCI支持。 
  (3)、PCI access mode (BIOS, Direct, Any) [Any] 该选项设置Linux探測PCI设备的方式。

选择“BIOS”,Linux将使用BIOS。选择“Direct”,Linux将不通过BIOS。选择    “Any”,Linux将直接探測PCI设备,假设失败,再使用BIOS。 
  (4)Parallel port support (CONFIG_PARPORT)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平行口。

 
  5、 Plug and Play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支持) 
  (1)、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PNP) [Y/m/n/?

] 选择“y”,内核将自己主动配置即插即用设备。

 
  (2)、ISA 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ISAPNP) [Y/m/n/?

] 选择“y”,内核将自己主动配置基于ISA总线的即插即用设备。

 
  6、 Block devices(块设备) 
  (1)、Normal PC floppy disk support (CONFIG_BLK_DEV_FD)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软盘的支持。 
  (2)、Enhanced IDE/MFM/RLL disk/cdrom/tape/floppy support (CONFIG_BLK_DEV_IDE)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增强IDE硬盘、CDROM和磁带机的支持。 
  7、 Networking options(网络选项) 
  (1)、Packet socket (CONFIG_PACKET) [Y/m/n/?] 选择“y”。一些应用程序将使用Packet协议直接同网络设备通讯。而不通过内核中的其他中介协议。 
  (2)、Network firewalls (CONFIG_FIREWALL) [N/y/?] 选择“y”,内核将支持防火墙。

 
  (3)、TCP/IP networking (CONFIG_INET) [Y/n/?

] 选择“y”。内核将支持TCP/IP协议。 
  (4)The IPX protocol (CONFIG_IPX) [N/y/m/?

] 选择“y”,内核将支持IPX协议。 
  (5)、Appletalk DDP (CONFIG_ATALK)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Appletalk DDP协议。 
  8、SCSI support(SCSI支持) 
  假设用户要使用SCSI设备,可配置对应选项。 
  9、Network device support(网络设备支持) 
  Network device support (CONFIG_NETDEVICES) [Y/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网络驱动程序的支持。

 
  10、Ethernet (10 or 100Mbit)(10M或100M以太网) 
  在该项设置中。系统提供了很多网卡驱动程序。用户仅仅要选择自己的网卡驱动就能够了。此外,用户还能够依据须要,在内核中增加对FDDI、PPP、SLIP和无线LAN(Wireless LAN)的支持。 
  11、Character devices(字符设备) 
  (1)、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虚拟终端。 
  (2)、Support for console on 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_CONSOLE) [Y/n/?] 
  选择“y”。内核可将一个虚拟终端用作系统控制台。 
  (3)、Standard/generic (dumb) serial support (CONFIG_SERIAL)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串行口。 
  (4)、Support for console on serial port (CONFIG_SERIAL_CONSOLE) [N/y/?] 
  选择“y”,内核可将一个串行口用作系统控制台。 
  12、Mice(鼠标) 
  PS/2 mouse (aka "auxiliary device") support (CONFIG_PSMOUSE) [Y/n/?

] 假设用户使用的是PS/2鼠标。则该选项应该选择“y”。

 
  13、Filesystems(文件系统) 
  (1)、Quota support (CONFIG_QUOTA) [N/y/?] 选择“y”,内核将支持磁盘限额。 
  (2)、Kernel automounter support (CONFIG_AUTOFS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automounter的支持,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己主动 mount远程文件系统。 
  (3)、DOS FAT fs support (CONFIG_FAT_FS) [N/y/m/?

] 选择“y”,内核将支持DOS FAT文件系统。 
  (4)、ISO 9660 CDROM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ISO9660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ISO 9660 CDROM文件系统。 
  (5)、NTFS filesystem support (read only) (CONFIG_NTFS_FS) [N/y/m/?] 
  选择“y”,用户就能够以仅仅读方式訪问NTFS文件系统。 
  (6)、/proc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PROC_FS) [Y/n/?] /proc是存放Linux系统执行状态的虚拟文件系统,该项必须选择“y”。

 
  (7)、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CONFIG_EXT2_FS) [Y/m/n/?

] EXT2是Linux的标准文件系统,该项也必须选择“y”。 
  14、Network File Systems(网络文件系统) 
  (1)、N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NFS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NFS文件系统。

 
  (2)、SMB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WfW shares etc.) (CONFIG_SMB_FS) 
  选择“y”。内核将支持SMB文件系统。 
  (3)、NCP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NetWare volumes) (CONFIG_NCP_FS) 
  选择“y”。内核将支持NCP文件系统。 
  15、Partition Types(分区类型) 
  该选项支持一些不太经常使用的分区类型。用户假设须要。在对应的选项上选择“y”就可以。 
  16、Console drivers(控制台驱动) 
  VGA text console (CONFIG_VGA_CONSOLE) [Y/n/?

] 选择“y”,用户就能够在标准的VGA显示方式下使用Linux了。 
  17、Sound(声音) 
  Sound card support (CONFIG_SOUND) [N/y/m/?] 选择“y”,内核就可提供对声卡的支持。

 
  18、Kernel hacking(内核监视) 
  Magic SysRq key (CONFIG_MAGIC_SYSRQ) [N/y/?] 选择“y”,用户就能够对系统进行部分控制。

普通情况下选择“n”。

 

用make menuconfig配置内核时有时会出现报错信息:------>没用安装

Curses library

用yum命令安装库就攻克了---> # yum install ncurses-devel

3:进行内核的裁剪:

 这部分内容就不是一章能讲完的了,这个会另外写一篇名为《按需优化自己的内核》文章

4: 编译内核 

  (一)、建立编译时所需的从属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dep 
  (二)、清除内核编译的目标文件 
  # make clean 
  (三)、编译内核 
  # make zImage 
  内核编译成功后。会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文件夹中生成一个新内核的映像文件zImage。假设编译的内核非常大的话,系统会提示你使用make bzImage命令来编译。

这时,编译程序就会生成一个名叫bzImage的内核映像文件。 
  (四)、编译可载入模块 
  假设用户在配置内核时设置了可载入模块,则须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编译,以便将来使用insmod命令进行载入。 
  # make modules 
  # make modelus_install 
  编译成功后。系统会在/lib/modules文件夹下生成一个2.3.14子文件夹。里面存放着新内核的全部可载入模块。

 


5:启动新内核 
  (一)、将新内核和System.map文件复制到/boot文件夹下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3.14 
  #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2.3.14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2.3.14 System.map 
  (二)、配置/etc/lilo.conf文件。在该文件里增加以下几行: 
  default=linux-2.3.14 
  image=/boot/vmlinuz-2.3.14 
  label=linux-2.3.14 
  root=/dev/hda1 
  read-only 
  (三)、使新配置生效 
  # /sbin/lilo 
  (四)、又一次启动系统 
  # /sbin/reboot 
  新内核假设不能正常启动。用户能够在LILO:提示符下启动旧内核。然后查出故障原因,又一次编译新内核就可以。

6、(可选)安装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

7、放置新内核基本文件

cp System.map /boot/

cparch/x86_64/boot/bz* /boot/kernel

8、(可选)安装新内核头文件:

make headers_install

9、(可选)生成新内核的initramfs:

dracut -v /boot/initramfs.img $(uname -r)

10、改动bootloader配置文件,grub.cfg或是syslinux.cfg/extlinux.conf。加入新内核引导项;


posted @ 2017-08-07 21:31  yfceshi  阅读(2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