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艺术家》解读
第一次看《饥饿艺术家》 ,是高中的时候.从表哥家里拿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配套读物《语文读本》,随意翻看,便看到了卡夫卡的这篇小说.看完之后印象深刻.之后又看了几次.我相信,一篇好的荒诞的小说绝对不是瞎掰,而是反映了世界和心灵的交错与碰撞.在某种意义上,荒诞小说才是最真实的小说,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原本就充满了荒诞事件,更因为在我们看似理性的外表之下,都有一颗荒诞的心.
下面我用自己的视角,来解读《饥饿艺术家》.在正式解读之前,我得老实地承认,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完全清晰地解读《饥饿艺术家》——所谓完全清晰的解读,是指能说明白《饥饿艺术家》有什么确切的意思.最好能把《饥饿艺术家》和社会现实中的某种现象完全对应起来.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永远办不到了,如果《饥饿艺术家》能确切的和某种现象对应起来,那它还能叫一篇荒诞小说吗?饥饿艺术家的象征意义大于他的现实意义,企图把饥饿艺术家和现实中的某类人完全对应起来是办不到的,把饥饿艺术家的经历和某种现实事件完全对应起来也是办不到的——饥饿艺术家就是饥饿艺术家,他顶多是我们人类的某个方面的一个缩影,而不会是一个具体的人.
可怜的饥饿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是孤独的.即使在他的饥饿表演艺术得到众人极度欢迎的年代,成年人来看他的饥饿表演并不是对他的表演艺术的欣赏,而只是“取个乐,赶个时髦”而已.故名思义,凡是时髦,终究会被冷落.突然有那么一天,时代变了,人群的时髦转移了,于是饥饿艺术家就被冷落了.而饥饿艺术家“生活道路上的那位无与伦比的同志",那位经理,也仅仅是把饥饿艺术家当作赚钱工具,比如,
经理规定的饥饿表演的最高期限是四十天,超过这个期限他决不让他继续饿下去.即使在世界有名的大城市也不例外,其中道理是很好理解的.经验证明,大凡在四十天里,人们可以通过逐步升级的广告招徕不断激发全城人的兴趣,再往后观众就疲了,表演场就会门庭冷落.
作者用最无关痛痒的笔调,最无所谓的话语——“道理是很好理解的”,来解释为什么经理不让饥饿艺术家的饥饿期限超过40天——仅仅是因为前40天最可以招徕观众,赚钱效率最高.而谁也不知道只让饥饿艺术家表演40天这件事情让饥饿艺术家自己感受到了多大的痛苦.
是的,饥饿艺术家的表演艺术谁都没有真正理解过,人们从来都不理解饥饿艺术家纯粹的饥饿需求,从看管他的屠夫(屠夫带给人最粗俗的形象),到饥饿艺术家的经理,到他的观众.大家总以为饥饿艺术家是别有用心,总以为饥饿艺术家之所以饥饿是为了别的更好的追求,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饥饿艺术家是为饥饿而饥饿的.他们从来都不理解,原来世界上居然有人可以达到如此纯粹的境地!因此,外行们总怀疑饥饿艺术家其实是有偷偷地吃东西的,看管饥饿艺术家的屠夫们自以为好心,不仔细地看着饥饿艺术家,从而让他有机会偷吃东西.而即使饥饿艺术家用各种方法表明了自己的清白,大家仍会怀疑——因为他们不懂,他们不理解.饥饿艺术家就处于这么一个只有自己理解自己的境地.虽然人群熙熙攘攘,但是在我眼里,饥饿艺术家倍感孤独.
我把孤独者分为两种.有一种孤独者,他们本身已经足够强大,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甚至别人的生活,因此不需要外人的理解.在古代,皇帝便是自称“孤”,“寡人”.帝王当然有帝王的孤独,站得太高了,人们便无法理解他,也不敢理解他.而他自己说不定也正好享受这种君临天下的王者之孤独呢!听说毛主席晚年过得也很孤独,他把自己的同志都革光了,也只有自己给自己放鞭炮的份儿了.还有一种孤独者,是可怜的孤独者——因为他们寻求外界的理解.俄国作家契诃夫有一篇短篇小说《苦恼》,里面的农夫死了儿子,到处想找人倾诉自己的不幸,结果没人愿意听他的,最后只有给马儿倾诉了.这就是可怜的孤独者,相比于第一种孤独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弱势,他们没想通为什么人和人都是这么的忙碌和和缺乏耐心,忙碌到连倾听别人的话语也不愿.他们不明白,在一个没有温情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竟然都是这么冷漠.或者是,即使他们其实已经明白没人愿意理解他们的孤独,他们还是不得不努力地寻求他人的理解,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做的徒劳的努力.他们寻求外界理解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只能给自己悲剧再添加一层灰色的雾气.很不幸,饥饿艺术家就属于可怜的孤独者.他的职业特性就决定了他的可怜之处——他不仅是一个饥饿艺术家,也是一个饥饿表演家.他先是呆在一个表演场,后是呆在一个马戏团,无论在哪里,他的饥饿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因此当别人表现出对他的兴趣的时候,饥饿艺术家都会很高兴.这样的例子在文中很多,我把它们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一列举如下:
他还把胳臂伸出栅栏,让人亲手摸一摸,看他多么消瘦,而后却又完全陷入沉思,对谁也不去理会.连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的钟鸣(笼子里的唯一陈设就是时钟)他也充耳不闻,而只是呆呆地望着前方出神.双眼几乎紧闭,有时端起一只很小的杯子,稍稍啜一点儿水,润一润嘴唇.
有时他强打精神,尽其体力之所能,就在他们值班期间,不断地唱着歌,以便向这些人表明,他们怀疑他偷吃东西是多么冤枉。但这无济于事,他这样做反而使他们一味赞叹他的技艺高超,竟能一边唱歌,一边吃东西。另一些看守人员使饥饿艺术家甚是满意,他们紧挨着笼子坐下来,嫌厅堂里的灯光昏暗,还用演出经理发给他们使用的手电筒照射着他。刺眼的光线对他毫无影响,入睡固然不可能,稍稍打个盹儿他一向是做得到的.不管在什么光线下,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大厅里人山人海,喧闹不已。他非常愿意彻夜不睡,同这样的看守共度通宵.他愿意跟他们逗趣戏谑,给他们讲他漂泊生涯的故事,然后又悉心倾听他们的趣闻.目的只有一个:使他们保持清醒,以便让他们始终看清,他在笼子里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让他们知道,他们之中谁也比不上他的忍饿本领。然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是,当天亮以后,他掏腰包让人给他们送来丰盛的早餐,看着这些壮汉们在熬了一个通宵以后,以健康人的旺盛食欲狼吞虎咽.
相反,饥饿艺术家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的饥饿本领并不减当年。这是绝对可信的。他甚至断言,只要准许他独行其是(人们马上答应了他的这一要求),他要真正做到让世界为之震惊,其程度非往日所能比拟。
这也就是为什么饥饿艺术家看到大家即将来参观(他以此为其生活目的,自然由衷欢迎)时,就又颤抖起来的原因。起初他急不可待地盼着演出的休息时间,后来当他看到潮水般的人群迎面滚滚而来,他欣喜若狂.但他很快就看出,那一次又一次涌来的观众.就其本意而言,大多数无例外地是专门来看兽畜的。即使是那种顽固不化、近乎自觉的自欺欺人自勺人也无法闭眼不看这一事实。可是看到那些从远处蜂拥而来的观众,对他来说总还是最高兴的事.
不瞒各位,我的博客名字之所以叫“饥饿艺术家”,也是这个原因.我的博文是写给大家看的,就像饥饿艺术家要表演给大家看一样。就像没几个人愿意挨饿一样,数学也很难,也是曲高和寡,我所在的学校没几个人喜欢做数学的,因此我把我的数学贴到网上,让大家看到我的水平.不过好像即使放到网上,我的博客也没多少评论,因此我还是感到有点灰心.虽然灰心,我还是像饥饿艺术家继续表演一样,继续地写我的数学博客.但是,我好像比饥饿艺术家要幸运那么一点点,他连统计自己饥饿天数的记录本最后都失效了,饥饿表演在旁人眼里彻底成了没意义,连个统计数字都没留下,真是可怜到极点.而我的博文却一篇篇地保存在那里,默默地见证我为数学而付出的努力(希望博客园不要倒闭!).
为什么是饥饿表演
不要觉得这是个无聊问题,我认为饥饿表演在文中很有意义.对啊,为什么主人公是个饥饿艺术家,而不是个胸口碎大石家呢?《庄子》的《逍遥游》里有这么一段话: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那位神仙估计是个神仙姐姐了,让刘亦菲去演估计不会错。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果然是美好之至,婉约之至。更关键的是这句话:“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连饭都不用吃了,直接吸吸空气里的水蒸汽,喝喝露珠就能生存了,这还是人吗?当然不是人,这是美好之至的神仙。不用吃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用排泄。而排泄物都是秽物,神仙姐姐就是神仙姐姐啊,不仅外表洁净,连里子都是彻底纯粹,彻底干净的。而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也一样不用吃饭,甚至饥饿艺术家是厌恶吃的,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食物。文中有这么一段:
可现在他得支立起自己又高又细的身躯,走过去吃饭。而对于吃,他只要一想到就要恶心,只是碍于两位女士的份上,他才好不容易勉强忍住。
不用吃,于是饥饿艺术家也和神仙姐姐一样,也不用排泄,这正是预示着饥饿艺术家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理想主义,预示者饥饿艺术家的纯粹和高尚.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点扯了,那就这样看吧:
你知道为什么屎都这么臭,这么脏吗?那是因为屎是饭变过来的,你为了那口饭,抛弃了多少节操?对现实做了多少妥协?你的那口饭是建立在多少同胞没饭吃的基础上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获取是不道德的,而不获取乃至奉献是道德的。
而生命是通过获取而得到延续的,因此生命便具有一种原罪。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就有讲: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看来老子应该早就意识到了生命的这种原罪。为了这个身体的维持,要吃饭,于是就要妥协。甚至如果没饭吃,就会出去胡来。这就是大患啊!现在饥饿艺术家是在干什么?他是在坚定地挨饿。这就使得饥饿艺术家身处道德高地。相比之下,其它人便相形见绌,文中有这么一段:
然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是,当天亮以后,他掏腰包让人给他们送来丰盛的早餐,看着这些壮汉们在熬了一个通宵以后,以健康人的旺盛食欲狼吞虎咽。诚然,也有人对此举不以为然,他们把这种早餐当作饥饿艺术家贿赂看守以利自己偷吃的手段。这就未免太离奇了。当你问他们自己愿不愿意一心为了事业,值一通宵的夜班而不吃早饭,他们就会溜之乎也
在这里,饥饿艺术家不仅仅自己挨饿,没有获取,他甚至还掏了腰包来给看守们买吃的。而这是必须的,因为看守们要吃,不吃就不会值班。饥饿艺术家的不吃和旁人的吃于是便形成了对比。还有一处对比是在文末,
小豹什么也不缺。看守们用不着思考良久,就把它爱吃的食料送来。它似乎都没有因失去自由而惆怅,它那高贵的身躯,应有尽有。不仅具备着利爪,好像连自由也随身带着。
处于精神道德高地的饥饿艺术家,本人对此颇为自得——毫无疑问,他因为自己的饥饿艺术而骄傲。这是一个纯粹的精神上的人,对于庸俗的物质追求颇为不屑。文中有两处不屑:
这位艺术家甚至连椅子都不屑去坐,只是席地坐在铺在笼子里的干草上.
于是他终于告别了经理——这位生活道路上无与伦比的同志,让一个大马戏团招聘了去.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他对合同条件连看也不屑看一眼 .
这正凸显了饥饿艺术家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理想主义。一个完全不顾现实,不顾物质,一个纯粹的精神上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混的很惨的,光在数学界,便有伽罗瓦,阿贝尔,以及黎曼,拉马努金。他们都是饥饿艺术家。饥饿艺术家的最终结局必然在世界的无视之下彻底毁灭,这给整篇作品笼罩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而且,饥饿艺术本身也是带有灰色的悲剧色彩的。饥饿艺术,是一种自残,是一种用自己的身体对这个世界的抗争。就像当人们对政府不满的时候,会采用“绝食”示威的方式,饥饿艺术家也是用自己的饥饿艺术对这个世界进行抗争。他不愿吃饭,甚至一想到吃饭就恶心,因为他找不到自己满意的食物,于是只能默默挨饿。最终和干草一起被埋掉。
熙熙攘攘的群众
在卡夫卡的这篇小说里,群众永远是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可能都在忙于为自己找吃的吧。群众的眼光是如此鄙俗,群众是如此从众,如此混乱。这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现实里,都是对的。有一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此言不当。群众的眼睛是庸俗的。文中有一处对群众的集中描写:
因为,每当他们来到他的面前时,便立即在他周围吵嚷得震天价响.并且不断形成新的派别互相谩骂,其中一派想要悠闲自在地把他观赏一番,他们并不是出于对他有什么理解,而是出于心血来潮和对后面催他们快走的观众的赌气.
饥饿艺术家在熙熙攘攘的群众里倍感孤独,他的饥饿,永远不会被群众理解。
孩子
但是,这些群众不包括孩子们。卡夫卡是把孩子和成人分开来看的。对孩子的描写有两处:
天气晴朗的时候,就把笼子搬到露天场地.这样做主要是让孩子们来看看饥饿艺术家.他们对此有特殊兴趣.至于成年人来看他,不过是取个乐,赶个时髦而已.可孩子们一见到饥饿艺术家,就惊讶得目瞪口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互相手牵着手,惊奇地看着这位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岣的饥饿艺术家。
偶尔也有这种幸运的情形,一个家长领着他的孩子指着饥饿艺术家向孩子们详细讲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讲到较早的年代,那时他看过类似的、但盛况无与伦比的演出.孩子呢,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学历和生活阅历,总是理解不了——他们懂得什么叫饥饿吗?——然而在他们炯炯发光的探寻着的双眸里,流露出那属于未来的、更为仁慈的新时代的东西.
孩子们脑袋里还没有成人的那一套,还很纯真。显然,卡夫卡没有把改观的希望寄托在这一辈人身上。他把希望寄托给孩子,他希望,新时代会在孩子们身上出现,将来,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具有温情,更具仁慈,而不是像现在这么冷漠。但是短期内我对此不抱希望,因为一代代人就是这么下去的,现在的成人们,他们难道没有孩提的时光吗?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呼吁:“救救孩子”!无独有偶,老子的《道德经》也把孩子的状态奉为一种理想的状态。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在老子心目中,“婴儿”是“含德之厚”的象征,是“得道之士”的表征,是“理想社会”的特征。在这一点上,卡夫卡和老子有了重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提倡回归童真,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