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s Gen的艺术与瓶颈
传统意义上,Marketing被认为是花钱的部门,是企业的成本中心。
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下行,加之新冠的影响,众多企业盈利的能力受到挑战。相应地在企业的市场端,我们都深有体会——拿预算越来越难了。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预算收紧,市场部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从成本中心转变为营收中心。这时候,市场部的新议题是如何充分地输出、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及如何证明营销赋能企业的增长发展——这一过程,正是B2B传统市场部迈向Leads Gen(Leads Generation, 线索获取)的过程。
Leads Gen这个词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市场部通过获取线索,来与企业收入直接挂钩的方式,也逐渐变成了衡量市场部价值的重要指标。
而我们也要更加了解它。
01
以全局的眼光
看待Leads Gen
Leads Gen并不代表市场端线索获取、孵化、流转的全部流程,它仅是获客的第一步,也是线索全生命周期中的第一步。无论是来自官网、小程序、SEM、还是峰会活动,都属于线索的获取,我们称之为Raw Leads。线索在获取后,市场团队会收集Leads的情况与需求,达到一定标准的线索会被传递给销售,进入销售漏斗。
想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Leads Gen,首先要搞清线索的全生命周期,线索从粉丝到客户,会经历怎样的旅程?
首先,Visitors通过线上渠道的注册,会转化为Raw Leads,之后市场部会根据它的情况进行标注与孵化。市场部还会设立SDR岗位,对获取的线索进行追踪,提取线索需求,他们会根据BANT等规则,收集好每条线索的信息,判断他们是否足够“成熟”。所有“成熟”的线索都会成为MQL定时传递给销售部,即Marketing Qualified Leads。
接下来就是Leads Management与Leads Conversion——Leads management是将MQL分配给正确的销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销售会对 MQL进行判断,并选择是否接收,若销售接收,MQL即转化成SQL,即Sales Qualified Leads。Leads被销售接收后,进入销售漏斗转化的过程被称为Leads Conversion,当销售与跟进的客户成功签单后,SQL即成为客户。
02
漏斗的价值
运营间接Leads
如何提升线索的转出率,除了提升销售端的转化率,重要的是把处在营销链路之中的线索进行充分地挖掘与转化,提高Raw Leads到MQL的转化率,也就是把更多成熟的线索传递到Sales端,进入销售漏斗。
企业通常会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为了实现更好提高打单效率,会对销售的职责进行精细化的划分,如按地域、行业、甚至是客户种类、级别来划分。这项动作可让销售对此领域的客户积累更充沛的经验,提升打单成功率。但即便如此,销售能得到的Leads也是种类多样的,有直接或者间接之分。
对于直接Leads而言,客户有明确的需求与目的,这类线索销售转化的难度较低,但占比较少。
营销端所收获的更庞大的群体是间接Leads,他们的特点很明显,没有明确的需求,可能仅是对企业的服务/产品/解决方案感兴趣,或者对企业营销端的动作感到好奇,就采取了留资、进一步了解等动作。对于这部分客户,销售需要充分挖掘客户的需求,甚至长时间对线索进行孵化。以上环节中的变量交加在一起,相应地,Leads management的流程会更加复杂。
B2B的交易旅程是非常漫长的过程,面对数量庞大的间接Leads,营销人需要规模化地去孵化。按照客户的标签,以有针对性内容、活动和高频巧妙地触达、转化,在漏斗中充分发挥营销人的“艺术”。
B2B营销领域常见的一种错误态度就是急功近利,比如盲目频繁的给客户打电话、发消息,这对很多用户来说是一种打扰。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我们是想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客户就会Buy-in,而这种有针对性的价值赋予是B2B高效转化客户的基础与核心。
Leads gen是复杂而漫长的工程,而正确的流程是攻坚的关键——“流程=决心+思维+沟通+Martech工具”。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五个营销人最易碰到的困境:
瓶颈1:获客触点的成本——以官网为例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web端是重要的获客载体,如官网、展会、SEM等。web作为获客载体,拥有多样的服务模式,可灵活地为来源做出服务。例如很多工业类客户在展会中,会使用web建设线上展示空间,进行线上线下的双重触达。但是在国内企业进行web端建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些难题:
首先,开发周期长,企业的需求变更快。
如很多工业企业在每年9月进口博览会到来前,需提前搭建线上云展台,但11月份进口博览会项目完毕后,立马着手做新的web规划,如搭建选型页面、新产品样品申领、产品360度展示页面等,需求迭代非常迅速。
其次,每个细分行业、甚至每个企业对展示的需求又非常不同,个性化程度高,机械企业的web需求与互联网企业的需求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导致了web开发成本高,每一项个性化需求的背后都涉及大量的IT定制化工程,是大量的开发人力消耗,不仅耗时长,企业还需为此支付不菲的定制费用。
所以营销人对于便捷、可个性化的web端构建工具的需求,一直处于蓬勃的状态。
在此趋势下,营销人需找到自己用得趁手的工具,它应满足可自建、支持个性化、便捷等要求。并且,重复性地建设web页面永远不是最优解,营销人需对自己建设的页面的数据、转化率即时做复盘,不断剔除转化率低的需求类型,对营销触点的建设要做到有的放矢。
MarTech领域中的快速建站工具迎合了当下营销人的需求。利用此工具,耗时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基本复制出公司的官网,此工具不仅具有便捷、迅速成本低的优点,还可配合企业大量线下活动,形成双重传播。
瓶颈2:线下活动效果难提升
在B2B企业获取Leads并非完全是Digital Marketing的任务,Leads Gen的来源更加偏重于活动而非线上,粗略统计有50%以上的线索来源于展会、用户会等渠道。
随着市场活动成本的提升,市场端的目的也在发生转变,由以曝光、传播为目的逐渐转变成以获取线索、为企业提供经济价值为目的。营销人不再单纯地追求在各个展会都“打卡”,而是以获客为目标,重新审视各个活动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同样地在这样的认知下,每一场活动的价值都需发挥到最大,活动前也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拉齐各个团队对本次活动的需求、认知,才能取得组织间更多的支持。以用户会为例,市场部需提前与销售部拉齐活动目标,定义出理想的参会群体、新旧客户的参会比例、活动目的、活动话题等重要标准。曾经,我们的团队多次开展以新客户为目标参会人的研讨会,这需要销售承担较重的拜访邀约压力,活动前我们进行了充分地沟通,与销售部达成了共识。在活动后,我们也顺利收获了丰沛的销售机会。
为此,营销人需要搭建良好的数字化工具。以数字化的方式服务整个线索流程,如以线上表单获取Leads,再将所收获的Leads与CRM进行对接,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对Leads进行孵化。对于依赖活动获客的B2B企业来说,引入数字化的工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线下活动的成果,更能节约成本。
瓶颈3:数据割裂如何聚合
如果要推动间接的Leads走向成单,我们需要大量的信息做支撑、辅助,包括它所处的阶段、主要需求等等,方可做到知己知彼,提升转化,这就是洞察用户旅程。而用户路程是由客户留资渠道、与品牌互动历史、触点信息等构成的。成单又建立在对客户充分的了解之上,清晰的用户信息有助于对客户的转化。
数据的聚合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聚合后为营销人提供有用的洞察。当数据聚合以后,营销人可对多个渠道的表现进行衡量,再结合获客情况进行归因分析,衡量每个渠道的获客ROI。现在我们在Martech体系中有一项颠覆性的技术——One ID,它可有效地整合所有的渠道的线索,合并一条线索的多个“分身”,形成统一的用户画像,还原多平台散乱用户信息中每一条线索的全貌。营销人通过One ID技术可提升对线索的洞察,策划更有针对性的转化。
当对线索的挖掘与孵化都达到一定标准后,市场端会与销售合作,对线索进行跟进、转化等动作。
瓶颈4:如何让销售重视市场线索
之所以有瓶颈4,是因为让企业部门间形成合作、相互认可,令很多团队都头疼。Marketing的同事兴高采烈地拿了一堆市场线索给销售,却不被销售认可,营销端的成果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在B2B获客中,营销协同是很重要也很热门的话题,它的关键前提在于市场线索是否得到了重视,也就是两团队的工作成果能否互相认可。对于如何提高销售对市场线索的重视度,可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基础阶段,明确市场线索背后的需求,即销售部对Leads的要求。
通俗来讲是市场端收获的Leads,公司内有没有合适的产品对应Leads的需求,这直接决定着Leads对企业的价值,能否为企业带来收入。对此,市场端要与销售端对线索的转出标准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线索转出流程。
很多企业备受营销协同的折磨,线索传递的过程中卡点重重,但只有前期进行充分的沟通,才能为后续的相互认可、线索顺畅流转提供基础。当然,在此充满变化的市场内,此共识也需根据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敏捷地调整。
协同涉及到他人的观点,营销侧又处在等待被认可的阶段,该如何加深对销售部需求的了解,提升营销协同?作为B2B市场营销人,我们不仅要看见被接收的线索,更要关注那些被退回的线索,具备对退回线索再度考察纠偏的能力是关键。
面对退回Leads,营销人不仅要具备良好心态,还需构建自己的工具包,即SCRM与CRM的双向对接,或者利用应用中心链接所有营销协同的工具,做好数据打通,读取被退回的原因,从而调整前端动作。
销售是否能珍惜线索,提升转化率,还取决于企业的决心。企业应该为销售建立多元的KPI指标,将对线索的转化纳入在KPI之中,也是提升线索转化率促进营销协同的重要机制。
瓶颈5:让市场部的价值可见、可控、可优化
如何让企业重视市场部的价值,为市场侧争取更多的资源?答案是营销人需让自己的成果可见、可控、可优化。
数据可见、可监控后方可实现优化,打造数据面板全面系统地展示Leads Generation的成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然而面板不仅需要展示营销范围内的数据,还需对营销相关环节的数据进行追踪,这并非易事。对于外企来说,数据流转与系统集成、尤其是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集成,是严格而敏感的。
但现在,随着MarTech技术的发展,B2B市场部可以做到单向的数据输入流,在安全的环境下与线索后链路所涉及的工具实现集成,构建连续的数据链,打造更有数据支撑力的BI面板等等。
线索数据的重点从不是营销端单纯的罗列,而在于它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的表现,它更要强大的数据逻辑来构建,更充分地数据资源与系统集成做铺垫,将市场端的线索获取情况与销售端的转化成绩融合,方可构全面反映业务情况的数据支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B2B市场人来说,寻找更高效更长远的线索获取方式,是一条必由的进化之路。
以上内容转载来源:致趣百川
作者:盛哲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