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Zabbix4.4.1系统告警“sda: Disk read/write request response are too high”
Zabbix4.4.1系统告警“sda: Disk read/write request response are too high”
针对告警查询zabbix系统默认设置的trigger如下:
{Zabbix server:vfs.dev.read.await[sda].min(15m)} > {$VFS.DEV.READ.AWAIT.WARN:"sda"} or {Zabbix server:vfs.dev.write.await[sda].min(15m)} > {$VFS.DEV.WRITE.AWAIT.WARN:"sda"}
avg-cpu段:
%user: 在用户级别运行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nice: nice操作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sys: 在系统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CPU的百分比. %iowait: CPU等待硬件I/O时,所占用CPU百分比. %idle: CPU空闲时间的百分比.
Device段: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 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 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 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iostat常用参数说明:
-c #仅显示CPU统计信息.与-d选项互斥. -d #仅显示磁盘统计信息.与-c选项互斥. -k #以K为单位显示每秒的磁盘请求数,默认单位块. -t #在输出数据时,打印搜集数据的时间. -V #打印版本号和帮助信息. -x #输出扩展信息.
rrqm/s:每秒读请求被合并次数 wrqm/s:每秒写请求被合并次数 r/s:每秒完成的读次数 w/s:每秒完成的写次数 rkB/s:每秒读数据量(kb) wkB/s:每秒写数据量(kb) avgrq-sz:平均每次IO请求的扇区大小 avgqu-sz:平均每次IO请求的队列长度(越短越好) await:平均每次IO请求等待时间(毫秒),一般的系统IO等待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这个时间包括了队列时间和服务时间,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await大于svctm,它们的差值越小,则说明队列时间越短,反之差值越大,队列时间越长,说明系统出了问题。 r_await:读的平均耗时(毫秒) w_await:写入平均耗时(毫秒) svctm:平均每次IO请求处理时间(毫秒),如果svctm的值与await很接近,表示几乎没有I/O等待,磁盘性能很好,如果await的值远高于svctm的值,则表示I/O队列等待太长,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将变慢。 %util:IO队列非空比例,该参数暗示了设备的繁忙程度。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
作者:CARLOS_CHIANG
出处:http://www.cnblogs.com/yaoyaojcy/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链接。
posted on 2019-11-15 08:36 CARLOS_KONG 阅读(15059) 评论(2)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