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之矩阵连乘问题
问题描述:给定n个矩阵(A1,A2,A3.....An},其中Ai与Ai+1是可乘的,i=1,2,...n-1。考察n个矩阵的连乘积A1A2A3,....An。由于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故计算矩阵的连乘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次序,这种计算次序可以用加括号的方式来确定。加括号的方式决定了整个计算量(指的是乘法调用的次数)。所以自然会提出矩阵连乘积的最优计算次序问题。
自然,首先想到的是用枚举法,算出每一种加括号情况下的计算量,取最小的情况。工程之庞大可想而知。溯其源,会发现,"枚举“的这种想法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所有情况都考虑比较后,才会出现那个最小量乘的结果。普通的枚举导致庞大工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子问题重复计算“。这里先要明确,什么是矩阵连乘的子问题。
以A1A2A3A4为例,它的子问题为:A1 A2 A3 A4 A1A2 A2A3 A3A4 A1A2A3 A2A3A4 A1A2A3A4 。你要求A1A2A3A4的最优次序,势必要先求段长为3的子问题的最优次序,而段长为3的子问题是基于段长为2的子问题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一种自底向上的递归)。以此推下去,你很容易会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第一,假如你已计算出段长为3的子问题的最优次序,那该最优次序下的子问题也是最优的(你可以通过反证法获知);第二,计算完段长为2的子问题,再计算段长为3的子问题时,你还会用到段长为2的子问题的计算结果,那何不把先前的计算结果进行保存,避免重复计算。
以下就是动态规划算法解决矩阵连乘问题的相关代码,思想无非就两点:
第一,自底向上的递归式:
需要指出的是:m[i][j]表示Ai.....Aj的最少数乘次数,k表示求解Ai....Aj的子问题最优值时的断开位置,Pi-1PkPj表示AiAi+1.....Ak和Ak+1....Aj相乘时数乘数。
第二,在计算过程中,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答案。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outPut(int i,int j,int **s) { if(i==j) return; outPut(i,s[i][j],s); outPut(s[i][j]+1,j,s); cout<<"Multiply A "<<i<<","<<s[i][j]; cout<<" and A"<<s[i][j]+1<<","<<j<<endl; } void MartrixChain(int n,int *p,int **m,int **s) { for(int t=0;t<n;t++) { m[t][t]=0; //单一矩阵的情况 一个矩阵数乘次数为0 s[t][t]=-1; } for(int l=2;l<=n;l++) //l为段长 { for(int i=0;i<=n-l;i++) { int j=i+l-1; //j为每段的起点 m[i][j]=m[i][i]+m[i+1][j]+p[i]*p[i+1]*p[j+1]; //类似于赋初值的功能,其可取i<=k<j中的任意一个 s[i][j]=i; for(int k=i+1;k<j;k++) //改变断点,试探出最小的情况 { if(m[i][k]+m[k+1][j]+p[i]*p[k+1]*p[j+1]<m[i][j]) { m[i][j]=m[i][k]+m[k+1][j]+p[i]*p[k+1]*p[j+1]; s[i][j]=k; //记录断点位置 } } } } cout<<"\n最少数乘为 "<<m[0][n-1]<<endl<<endl; outPut(0,n-1,s); } int main() { int num; int *dimension; int **mm; int **ss; cin>>num; dimension=new int[num+1]; //矩阵维数 mm=new int*[num]; ss=new int*[num]; for(int i=0;i<num;i++) { mm[i]=new int[num]; ss[i]=new int[num]; } for(int r=0;r<=num;r++) cin>>dimension[r]; MartrixChain(num,dimension,mm,ss); }
程序实现并不难,但是还是要交代几点容易犯错的细节:
1.表示矩阵维数的数组大小:应该是矩阵个数+1,理由......呵呵;
2.若Ai表示连乘矩阵中第i个矩阵,请你时刻记住,实际上的数组下标是从0开始的;(程序中,我是令i从0开始的)
这两点都可以通过调试修正,只是如果一开始就能想明白,没必要花这种时间。
运行结果如下:
我来解释下运行结果 A 1 , 1 and A 2 , 2 表示(A1A2)是一个分块的 依次为(A1A2) (A0(A1A2)) (A3A4) ((A3A4)A5) (A0A1A2)(A3A4A5) 综合考虑后,最后加括号的方式为:(( A0 ( A1 A2 ) ) ( ( A3 A4 ) A5 ) ) 。
最后,来总结下动态规划算法的要素:1.最优子结构的性质 2.重叠子问题性质
(在此不再赘述,从问题分析中已经体现)。
特别想交代下的是,我在问题分析中提到”枚举“一词,个人觉得动态规划就是”变相的枚举“,只是它通过小规模的一步步枚举在缩小范围,进而减少重复枚举,能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基于上述的两个要素,而动态规划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则是因为它已经考虑比较了所有可能的情况(这也是解决任何问题所不能避免的,只是有些是隐式比较而已)。
还有一个非常欠缺的地方:怎么样直接输出加括号的表达式呢?如(( A0 ( A1 A2 ) ) ( ( A3 A4 ) A5 ) ) 。如果无视空间的代价,多开几个数组,用上队列的思想,是可以实现,能不能有更简洁的方法呢?~~~communic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