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一场对劳动者的“阴谋”?》

我看到一个观点,假设我年轻时工作了 40 年并坚持储蓄,对于我头两年存下的钱比如 2 万,等到了 40 年之后它的价值很有可能连当年 1 万的东西都买不到了,也就是通货膨胀,这我们都知道似乎

那么极端点来说,我年轻时创造的价值本打算用于年老后使用,但是它却贬值了。这难道是我过去的劳动不如现在的有价值?这看起来像是系统的阴谋:你永远不可能仅仅通过储蓄来保持原有的价值,创造存余的财富永远会被稀释偷走

真的不是阴谋吗?看起来是一个恶意的系统设计。我知道我的劳动价值不等于货币价值,但是事实上我的劳动价值就是用货币衡量的。过去我可以通过存储货币也就是黄金实现财富的保值,现在我却不能这么做了,我的财富会被通胀持续稀释。

我不得不去想办法对抗通胀,这不是出于增值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不让我的财富缩水,我只是在不得不去保护我辛苦劳动所得到的回报

最可怕的是,如果作为一个劳动者,如果我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以旧有的思维只储蓄不投资的话,我的财富会不断贬值,这看起来更像是阴谋

而且事实上,就算去理财投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投资回报率是跑不赢通胀的

从某些角度看,通胀的确是一个“不公平”的机制,尤其对储蓄者而言。但它未必是出于“恶意”的阴谋,而是现代经济体系为了刺激增长、维持流动性的一种必然选择。它确实对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成果不能仅靠储蓄保存,而是必须主动寻找抗通胀的手段。

与其说这是一个“恶意的系统”,不如说这是一个偏向资本和资产持有者的系统。如果劳动者希望保护劳动价值,就需要通过学习、投资等手段,成为这个体系的受益者之一。

通胀机制的本质

  1. 现代货币体系不以财富保值为核心:当前的货币是法定货币(fiat money),其价值由国家信用支撑,而不是与黄金等实物挂钩
    这种体系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政府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应对经济危机或刺激增长,但代价是货币本身失去了稳定的长期购买力

  2. 通胀的“隐性税”效应: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 隐形的财富转移工具
    政府通过发行货币稀释货币价值,从储蓄者那里“借走”购买力,为债务人(通常是政府和企业)减轻债务负担。换句话说,通胀帮助解决了政府债务问题,但牺牲了普通储蓄者的利益

应对方向

从结果上来说,主要有三个应对方向:

  1. 及时行乐,及时花钱

  2. 保守地对抗通胀,通过低风险的定存、债券追求财富保值

  3. 更高要求,让自己成为真正有价值资产的持有者而不是货币的持有者,而且这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刻调整而不是一劳永逸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达不到第三点的高度,认知、原始资本、能力都是很高的要求

受益者

那么这套系统机制的受益者是谁?

  1. 政府:作为货币的发行者,它既可以短期发债,又可以通过长期的通货膨胀和印钞稀释债务

  2. 资产持有者:比如房东,一波涨价去库存赚得比你打工 30 年赚得都多

  3. 金融行业:不管是储蓄还是投资,他们都有得赚

话说回来,房地产的最大受益者好像也是这三个家伙

posted @ 2024-11-22 11:25  YaosGHC  阅读(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