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
命令(Command)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的一种。
命令模式把请求或者命令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让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日志请求、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等功能。
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发送者与请求接收者解耦,使得发送者不需要知道请求的具体细节。
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比如GUI 系统中的菜单操作(复制、粘贴、撤销等)、事务处理、多线程和异步任务调度等。
在真实生活中,比如你去饭店点菜,服务员会将你点的菜都写在单子上,然后将单子送到厨房,大厨师根据单子做出你点的菜,这个单子其实就是一个命令。
命令模式通常有以下组成部分:
- Command(命令接口/抽象类):定义一个执行命令的接口(通常是一个方法,如 execute() ),让所有的具体命令类去实现,execute() 用于执行某个操作。
-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实现 Command 接口,并且将请求调用的具体操作封装在 execute() 方法中,每个具体命令类对应一个具体的请求或动作。具体命令对象会持有对接收者(Receiver)的引用。
- Receiver(接收者):知道如何执行与请求相关的操作,承担具体的业务逻辑,该角色通常是执行真正的操作或任务的类。
- Invoker(调用者):负责调用命令对象来执行请求,持有命令对象的引用,并在需要的时候请求执行命令。一般情况下,调用者不会知道命令对象内部具体做了什么。
- Client(客户端):客户端负责创建命令对象,并设定命令的接收者。客户端会把这些命令对象设置到调用者对象中,之后调用者对象就能执行命令。
模拟命令模式编码。
1、定义命令接口
2、具体命令类
3、接收者
4、调用者
5、客户端
命令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扩展性强: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命令类来扩展系统,而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类。只需要实现新的命令类并将其传递给调用者即可。
- 支持撤销操作:命令模式非常适合实现撤销功能(Undo)。具体命令可以保存执行前的状态并在需要时撤销该命令。
- 支持队列操作:可以将命令排入队列,或者将命令进行日志记录,从而支持命令的回放等操作。
缺点:
- 类的数量增加:每一个命令对象都需要一个类,这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系统中有很多操作时。
- 设计上较为复杂:引入命令模式会导致系统结构变得更复杂,尤其是在小型系统中,可能会觉得过度设计。
原型模式可用于保存命令模式的历史记录。
模式带来的设计复杂度的增加是随着需求而增加的,它减少的是系统各组件的耦合度。
不敢停歇,不敢哭泣,不敢抱怨,从深夜到黎明。-- 烟沙九洲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本地部署 DeepSeek:小白也能轻松搞定!
· 传国玉玺易主,ai.com竟然跳转到国产AI
· 自己如何在本地电脑从零搭建DeepSeek!手把手教学,快来看看! (建议收藏)
· 我们是如何解决abp身上的几个痛点
· 如何基于DeepSeek开展AI项目